首頁 > 歷史

永樂第一名將張輔,南剿北伐,戰功赫赫,卻憋屈死在土木堡!

作者:由 品越傳媒素貞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1-10-20

張輔居然死在了土木堡

永樂第一名將張輔,南剿北伐,戰功赫赫,卻憋屈死在土木堡!

文:鐵騎如風(讀史專欄作者)

世上的悲哀萬千種,但在筆者瞭解了永樂朝第一名將張輔的故事之後,才知曉世上還有一種悲哀,在於你富有天賦又十分努力,一生也沒有犯什麼大錯,大半生更是順風順水風光無兩,結果到了晚年,被黑暗的環境與現實裹挾著坑進了墳墓!

一.名將之後,靖難立功

明朝開國那一代的名將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他們的“將二代”都比較爭氣,除了曹國公李文忠的兒子李景隆。

從元朝廷反正過來的名將張玉,同另一名將朱能一樣,是燕王朱棣的左膀右臂。公元1375年,他養育了一個未來會有大出息的兒子,張輔。

張輔從小跟隨父親從軍習武,身材高大健壯,性格剛毅威嚴,頗有乃父之風。他眼見父親跟隨藍玉參加了追亡逐北的捕魚兒海戰役,又和父親一起在燕王朱棣的統領下多次討伐北元,在耳濡目染和上陣搏殺中逐漸磨練出了傑出的軍事才能。

建文帝繼位後採取削藩政策,朱棣率先舉起“奉天靖難”的大旗與朝廷對抗。張輔跟隨張玉奮勇拼殺,一次次擊敗了南軍的進攻。不料張玉在東昌之戰中戰死沙場,張輔只好繼承其父的職位,繼續輔佐朱棣與南軍作戰,先後在夾河、藁城、彰德、靈璧等地立下了汗馬功勞。

虎父無犬子,也可以稍慰朱棣痛失愛將的悲傷了。

朱棣稱帝后,認為張輔靖難之功值得褒獎,便封他為信安伯,食祿千石,給予世襲誥券,後加封為新城候,甚至連他的妹妹也封為皇妃。

這不僅是朱棣對老將張玉後代的一種照顧,更是對張輔功勞與才能的認可與賞識。

永樂第一名將張輔,南剿北伐,戰功赫赫,卻憋屈死在土木堡!

二.平定安南,威震交趾

明朝南部的安南國(今越南北部),從西漢開始一直是中國行政區劃的一部分,到了五代十國時期,安南趁中原內亂之機獨立建國,之後一直作為中原王朝的藩屬國而存在。

在建文年間,安南的陳朝外戚黎季犛篡奪了王位,並向外隱瞞了政變的事實,並於永樂二年(1404)上書明成祖朱棣,稱陳朝王室無後,自己被臣下擁立為國王,請求明朝冊封。朱棣不知內情,便同意冊封其為安南國王。

可是紙終究包不住火,原陳朝國王之孫陳天平在同一年來到明朝,向朱棣訴說了黎季犛篡權奪位的罪行,之後來朝貢的安南使臣證實了這一事件。朱棣下旨斥責黎季犛,令其交還王位給陳氏,並派了5000士兵護送陳天平回安南繼位。

黎季犛假意答應,等陳天平回到安南立馬將其連同明朝官員殺掉,並派軍隊擋住了明軍前進的道路。

鬼知道黎季犛以一彈丸小國為何要公然作死。明成祖勃然大怒,一個小小的安南也敢這樣挑釁朕?公元1406年,朱棣命朱能率領號稱八十萬的明朝大軍南征安南,不料朱能走到半路上因病逝世。那再找誰任主將呢?

雖然永樂年間明朝空前強盛,但很尷尬的一點是,相比洪武年間,名將實在是少得可憐。開國名將活到永樂朝的寥寥無幾,靖難的大將張玉戰死,朱能早逝,丘福和朱高旭都勇猛有餘智謀不足,鄭和又要下西洋,能夠稱得上頂尖統帥的只有朱棣自己了。將一代沒了,將二代的張輔就從幕後走到了臺前。

自古以來,中原王朝對安南地區用兵,都會從雲南和廣西兩個方向分路進軍。張輔統率大軍,和雲南守將沐晟一起攻入安南境內。他從憑祥進軍,先發起輿論攻勢,發檄歷數黎季嫠二十條罪狀,獲得安南人民的擁護。緊接著擊敗安南的伏兵,進至富良江邊。安南軍憑險據守,把船集中在江中,並在多邦隘築城,想要以逸待勞擊敗明軍。

這點伎倆自然是瞞不過張輔的。他從新福移駐三帶州,製造船艦,準備攻隘。這時正好接到朱棣的敕令,其中以李文忠接替開平王常遇春的事情勉勵他,並說趁冬季瘴癘未興,應及時討平安南。

在十二月的時候,張輔推進到富良江北紮營,先派部將在嘉林江擊破敵軍,之後沐晟合軍進攻多邦城。

在城下,張輔玩了一招聲東擊西,他裝作要進攻另一處據點,麻痺安南軍。安南人果真上當,將主力派往另一處防守,卻不料明軍都督黃中早已率領敢死隊,在夜間四鼓時分越過重壕,用雲梯登上城樓。士卒們也紛紛爬了上去,然後吹響號角,萬炬齊舉,城下軍隊一鼓作氣攻進城中。

安南軍被迫使用殺手鐧——大象,前來迎戰明軍。張輔見招拆招,用畫成的獅子蒙在馬上衝擊,再加上火銃等火器射擊象群。大象哪見過這種陣勢,嚇得反身退走,反倒把安南人踩踏得死傷遍地。明軍趁機大舉進攻,一舉拿下多邦城。

最難攻打的關隘基本攻克,張輔揮師進入安南東都,安撫官民和歸附者,來歸順的人每天以萬計。他又派別將李彬、陳旭攻取西都,並分兵擊破安南援軍。

黎季犛感嘆大勢已去,焚燒宮室倉庫後逃到海上,其他的州縣紛紛投降了明軍。

在第二年春,張輔派清遠伯王友等人渡過注江,攻破籌江、困枚、萬劫、普賴等寨,斬首三萬七千餘級,又在盤灘江上擊敗了安南的殘餘部隊,又平定了東潮、諒江等府州,但還沒有抓到禍首黎季犛。

明軍繼續進兵木丸江,先擊敗黎季犛的舟師,斬首一萬級。安南人從富良江渡江妄圖反攻,張輔和沐晟夾岸迎戰,柳升等人率領舟師橫擊,又打得安南人大敗虧輸。

張輔軍趁著大雨漲水全部渡江,最後到達奇羅海口,抓獲黎季犛和他的兒子黎蒼,以及黎氏所立的太子、諸王、將相大臣等人,用檻車將其送往京師,安南全境終告平定。

永樂第一名將張輔,南剿北伐,戰功赫赫,卻憋屈死在土木堡!

明朝廷在安南沒有找到陳朝皇室的後代可以繼位,乾脆將之併入明朝版圖,設定交趾布政司進行管轄。已經獨立了400多年的安南地區,再次歸於中原王朝的轄下。

明成祖賦寫《平安南歌》誇讚張輔之功,並封其為英國公,世襲罔替。

可以說,平定安南是張輔一生最輝煌的軍事成就。但是由於安南脫離中原統治日久,加之明朝派駐交趾布政使的官吏素質低下,盤剝百姓,激化了安南人的反抗情緒,明朝不得不為鎮壓叛亂投入大量的人力財力,陷入了像後來“帝國墳場”一般的戰爭泥潭。

世守雲南的沐晟能力有限,無法平定亂局,所以成祖還是得派張輔出馬。在之後的六七年間,張輔先後三次率軍進入安南平叛,第一次是平定陳朝舊臣簡定發起的叛亂,第二次是與沐晟一起抓獲偽王陳季擴,並將陳軍奪取的占城國土地設衛所進行羈縻管理,第三次是討平陳月湖率領的陳軍殘餘勢力。

只要張輔到安南就能鎮住局勢,張輔一回京就叛亂又起,實在是一件令人頭疼的事情。

有人問,為何不讓張輔仿效沐晟世守雲南例來世守安南?筆者猜想在明成祖的心中,張輔是當時最傑出的將領,是作為柱國大臣培養的物件,應該在中央擔任軍政要職,或者是跟隨自己征伐蒙古,而不應該放在區區安南地界受苦受累。再加上永樂一朝,交趾雖然叛服不常,但總體可控,還沒有到宣德朝那種壓不住局面的窘境。

永樂第一名將張輔,南剿北伐,戰功赫赫,卻憋屈死在土木堡!

三.隨徵蒙古,犁庭掃穴

最能體現永樂一朝軍事成就的,除了平定安南之外,就是成祖五徵漠北了。

北元雖然在洪武年間就讓明太祖打得惶惶如喪家之犬,但是仍然盤踞著漠北,等待著殺回中原恢復大元的那一天。

永樂年間,北元分裂成瓦剌、韃靼和兀良哈三部分,其中韃靼是黃金家族後代統治的部落,其首領太師阿魯臺總是率軍侵犯明朝的邊境,甚至殺害了明朝使臣郭驥——這哥們可以說是史上最倒黴的外交官之一,早年出使帖木兒帝國被跛子帖木兒扣押多年才得以放回,這次出使韃靼把命都搞沒了。

成祖派丘福率領十萬大軍北征韃靼,結果丘福關鍵時候輕敵冒進,中了敵軍的埋伏,兵敗身死。朱棣哪能忍下這口氣,親率五十萬大軍浩浩蕩蕩開到成吉思汗的發祥地斡難河,將韃靼狠狠揍了一頓。

之後瓦剌在綽羅斯馬哈木的帶領下又強盛起來,妄圖一統蒙古,朱棣便在忽蘭忽失溫一戰中,用神機營狠狠地教瓦剌騎兵做人。誰強就打誰,草原上只能我大明皇帝說了算!

韃靼阿魯臺終究賊心不死,在永樂二十年(1422年)又侵擾了明朝邊境。如果說之前兩次北征,張輔都在安南平叛無暇分身,那麼接下來的北征就要輪到張輔發揮作用了。成祖命張輔商議北征的運糧事宜,張輔提出應將糧草分為前、後兩隊運輸,前隊隨大軍行進,後隊作為大軍後繼支援的穩妥方案。成祖採納了他的建議,但並未讓他隨軍出征。

在第四次北征中,張輔同其他幾位將領一起跟隨成祖出發,不過這次北征卻如大海撈針,沒有在茫茫大漠中找到韃靼主力,只能班師。

到了最後一次北征,明軍到達答蘭納木兒河附近,因仍然沒有找到阿魯臺的主力,成祖派張輔與王通等分兵至山谷間進行地毯式搜尋。

張輔在周圍三百餘里都沒有找到阿魯臺部的蹤影,便向成祖提出由自己領一個月的兵糧,率軍深入取阿魯臺的人頭。但此時已經病重的朱棣決定班師回朝,令張輔退軍離去,因而張輔在漠北沒有取得什麼大的戰功,只是在蒙古人的老家縱橫馳騁了一回。

永樂第一名將張輔,南剿北伐,戰功赫赫,卻憋屈死在土木堡!

四.國之柱臣,寵幸優渥

明仁宗朱高熾即位後,對張輔這樣先帝留下來的柱國大臣恩寵有加,命其掌中軍都督府事務,進封為太師,並支給二職的俸祿。不久又命張輔所受的太師俸祿到北京倉支給。當時百官的俸米都到南京支取,此舉是給張輔的特恩。

太宗文皇帝喪期滿二十七日時,朱高熾戴素冠、穿麻衣臨朝,而群臣都已改為吉服,只有張輔和大學士楊士奇仍然穿戴著孝福。朱高熾感嘆道:“張輔是員武臣,而他知禮則超過了六卿。”從此更加敬重他。不久又命他掌管經筵事務,監修《明太宗實錄》,接過了本來應由文官承擔的工作。

二十年來,漢王朱高旭一直都想謀奪太子和皇帝大位,後因犯法被朱棣下令軟禁在山東樂安州。明仁宗即位後也沒有拿這位老弟怎麼樣。但朱高旭卻不思悔改,一直暗地裡招兵買馬,圖謀奪位。在朱高熾逝世時,朱高旭曾試圖截殺北上繼位的太子朱瞻基,卻沒有成功,真可謂是矢志不移。

到了宣德元年,朱高旭終於決定效法其父行“靖難”之事,起兵造反。可惜他的能力連他父皇的一個零頭都達不到,而當年的建文帝如果有朱瞻基這位“好聖孫”的才能和頭腦,也很難被叔叔打敗的。

張輔是很清楚這一點的,因此十分看不起朱高旭,抓到了朱高旭密謀反叛的奸細,並在廷議時向宣宗保證,自己只帶二萬軍隊便可以討平叛逆。

宣宗欲先派薛祿前往征討,而大學士楊榮勸宣宗御駕親征,可收奇效。於是皇帝拒絕了張輔的提議,讓他跟隨自己率領大軍,前往樂安平定了朱高旭叛亂。事後,朱瞻基加張輔的祿米三百石,張輔在朝中和軍中的地位也更加地尊貴起來。

唯一令張輔不滿的是,宣宗鑑於對交趾的統治耗費了朝廷的大量人力物力,決定放棄這裡,同意冊封其為藩屬國。張輔看著自己多年來的努力付諸東流,也是無可奈何。

仁宣之治是歷史上媲美漢初“文景之治”的太平年代,皇帝賢明且善待大臣。都御史顧佐請保全功臣,朱瞻基因此下詔解除張輔都督府的職務,朝夕在左右侍奉,謀劃軍國重事,進升為光祿大夫、左柱國,逢初一和十五上朝,可以說是武將能夠得到的最高的待遇了。

可惜宣宗也是英年早逝,留下年僅9歲的英宗繼位。張輔加號翊連佐理功臣,依舊掌經筵、監修實錄,待遇依舊優厚。

永樂第一名將張輔,南剿北伐,戰功赫赫,卻憋屈死在土木堡!

五.土木之變,悲哀殉國

大家都能猜到,萬惡的王振太監出馬了。關於他早年的事蹟沒有記載,筆者猜測是宣宗派去照顧太子朱祁鎮飲食起居的,不然也不能解釋為何朱祁鎮對王振的感情那麼深厚,就像萬曆皇帝早年對馮大伴一樣。

王振雖然有攬權之心,但在正統初年,由於有明仁宗的皇后張太皇太后主政,加上“三楊”內閣輔政,朝廷大體保持了良性運轉,王振無法放肆。但等這幫老人去世後,王振仗著皇帝寵幸,開始在朝廷大肆排除異己,作威作福起來。

當時的朝臣大多畏懼王振的權勢,對王振行叩拜之禮,唯獨張輔在朝中地位崇高加上性格剛直,從不給王振的面子。王振雖然搞不掉張輔,但暗地裡卻恨之入骨。

當時同樣遇到這種待遇的還有另一位名臣,即力挽狂瀾的于謙。

如果王振僅僅弄權也就罷了,但他偏偏能力不夠還要四處插手政務。當時蒙古草原在瓦剌部首領脫歡的帶領下重新統一,在其子也先的統治下,瓦剌勢力更是空前強大,四處侵略明朝北部邊境,還派出越來越龐大的貢馬使團到北京要求賞賜。

王振對瓦剌的巨大的勢力和威脅缺乏清醒的認識,還以為他們只是永樂年間被明軍四處追殺的草原部落,讓皇帝下令斷絕貢馬貿易。也先窺伺中原已久,這下找到了一個開戰的藉口,率數萬騎兵大舉進犯大同、宣府一線。

王振給英宗宣講曾爺爺成祖北伐蒙古的豐功偉績,唆使其率軍御駕親征,以為在他的英明指揮下,可以一舉蕩平瓦剌,自己的功勞簿上又可以重重添上一筆。於是,在王振的主導下,英宗倉促下令組織了二十萬大軍,浩浩蕩蕩得開往邊關。

王振在出發時,帶上了朝中半數以上的文武官員,似乎是要向他們證明自己的光榮與正確。其中也包括了英國公張輔。

王振毫無半點軍事才能,殊不知面對如今這般強大的瓦剌勢力,就算牛如朱棣也會小心翼翼地應付,他卻打算先把軍隊開到自己老家炫耀一番。

張輔上書指出軍事行動的錯誤之處,卻被王振批駁回來,年已七旬的張輔很是生氣,但沒什麼法子制服這位皇帝寵幸的太監。

王振是蠢豬,也先可不是。也先一眼看出了明軍的破綻,在土木堡對明軍發起了突襲。本來屬於一流戰鬥力的京師三大營部隊,由於指揮混亂人員無序,被瓦剌騎兵砍瓜切菜般得屠殺,大敗虧輸。

張輔在戰死沙場的最後一刻應該是想了很多,比如當年被他們揍成傻子的瓦剌人,如今居然成功完成了反殺。但更多的應該是氣憤,有王振這樣的豬隊友做領導,活活敗光了明朝經幾代建立起來的精銳部隊,更把明朝拖到了亡國的邊緣。

戰死沙場馬革裹屍是光榮的,但是這一場仗本來真不應該輸的,實在是憋屈極了。包括張輔在內的很多優秀的武將犧牲,導致當年靖難形成的武人集團遭遇重大打擊,失去制衡的文官集團,才會在之後的朝廷政局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甚至是跟皇帝對著幹。

從此,明朝再難有像之前那樣組織大軍,對遊牧民族發起大規模遠征的行動了。

生得輝煌,死得憋屈,誠如是也,一聲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