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蕭何與張良,為什麼沒有幫助劉邦取得天下,最終還是得靠韓信!

作者:由 郎當科技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1-12-17

鎮國家 撫百姓 給饋晌 不絕糧道 吾不如蕭何

劉邦稱帝后說過一句話:“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張良);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者皆人傑,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從劉邦這句話不難看出,張良屬於謀士型人才,蕭何屬於治國理政型人才,而韓信屬於軍事人才。

蕭何與張良,為什麼沒有幫助劉邦取得天下,最終還是得靠韓信!

漢初三傑,成就了張良,蕭何還有韓信,當然也成就了沛縣的劉邦,在沙丘巡視途中始皇帝駕崩,胡亥被趙高與李斯“運作”成了二世皇帝,繼位後的胡亥生活那叫一個美,可是天下的形勢卻在急劇變化,在秦末那個動亂的時代,被秦壓迫多時的各國勢力紛紛開始反秦,早在始皇帝還在世,巡行各國之時,張良更是在博浪沙僱兇伺機除掉始皇帝,可惜功敗垂成,但是不影響秦朝的喪鐘敲響,而在眾多的反秦勢力中,有兩股勢力尤為特別,那便是項羽和劉邦,誰能奪得最後的勝利本來沒有懸念的,可是命運似乎就是那麼特別,在經過多番的較量之後,成功的卻是被項羽輕視的劉邦,時也命也?非也!那麼為什麼一直不被看好的劉邦會取得最後的勝利?因為一個人的加入,他便是韓信,他一個人能有這麼大的能量? 不一定,但是卻在很大程度上為劉邦的成功添加了砝碼,為什麼他韓信的出現,會出現項羽與劉邦的局面反轉呢?

蕭何與張良,為什麼沒有幫助劉邦取得天下,最終還是得靠韓信!

蕭何呢,早年任秦沛縣縣吏,也正是因為他之前的工作性質,使他掌握了全國的山川險要、郡縣戶口,對日後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漢戰爭勝利起了重要作用。

張良原是韓國人,後韓國被滅,張良在尋求復國的良機,後據《仙傳抬遺》記載,張良曾遇黃石公授書,讀後便能應機權變,在與劉邦接觸後,張良發現自己頂多是謀臣這一級別,卻不是明君,於是決定輔佐漢高祖劉邦平定天下

韓信在兵法的理解與運用上很有一套,例如:十面埋伏,背水一戰,拔旗易幟,置之死地而後生等等都在彰顯韓信的軍事謀略

一個團隊,它的人才型別如果只侷限於某一種,是很難成功的。就像劉備,一開始只有關羽和張飛,這兩人雖然都是不世出的將才,但是由於缺少一個能為他出謀劃策的謀士,還不是照樣被打得到處跑。

當然,劉邦能得天下,並不是說因為有這三個人,他們只是三類人才的傑出代表罷了。

其實《漢書》中在劉邦說出本文開頭那句話之前,高起、王陵說了一句話:“陛下嫚而侮人,項羽仁而敬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與之,與天下同利也。項羽妒賢嫉能,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戰勝而不與人功,得地而不與人利,此其所以失天下也。”

而且劉邦在說完“三者皆人傑,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之後還有一句話:“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為我禽也。”

可以看出,劉邦取得天下,主要是因為他會用人以及“與天下同利”。

再說回韓信,劉邦帳下將士如雲,如樊噲、英布、彭越等等,都是難得的將才,那在韓信加入之前劉邦為什麼打不過項羽呢?

因為他缺少一個帥才,而韓信正是帥才!

“能領兵者,謂之將也”。

“能將將者,謂之帥也”。

蕭何與張良,為什麼沒有幫助劉邦取得天下,最終還是得靠韓信!

帥才與將才的區別,在於帥才具備戰略思維,能統領全域性,運籌帷幄,善於調兵遣將,有廣闊的視野和敏銳的洞察力,具有高超的指揮藝術,能夠指揮大兵團作戰。

樊噲等人,你讓他們帶兵衝鋒陷陣沒什麼問題,但是讓他們指揮大戰就抓瞎了。

一對一單挑,可能十個韓信都打不過一個樊噲。但是你如果分別給他們一百個人,樊噲肯定打不過韓信,這就是帥才和將才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