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三國有八位“奮武將軍”:除了呂布,你還知道哪一位?

作者:由 情懷歷史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1-12-22

弘農王是誰

在漢末三國時期,武將的官職主要分為雜號將軍和重號將軍這兩個型別。其中,重號將軍雖然地位較高,但是數量有限,主要為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前後左右四方將軍等。因此,從西漢時期開始,朝廷就冊封了大量的雜號將軍,以此授予立下戰功的武將。到了漢末三國時期,雜號將軍得到了更為廣泛的應用。其中,就筆者今天要說的奮武將軍,就屬於雜號將軍的範圍。那麼,問題來了,三國有八位“奮武將軍”:除了呂布,你還知道哪一位?

三國有八位“奮武將軍”:除了呂布,你還知道哪一位?

一、呂布

呂布(?-199年2月7日),字奉先,五原郡九原縣(今內蒙古包頭市九原區麻池鎮西北)人。呂布原為丁原部將,被唆使殺害丁原歸附董卓,與董卓誓為父子,後又被司徒王允唆使誅殺董卓。公元192年,呂布答應了王允,成功刺殺董卓,任職奮武將軍,假節,儀比三司,進封溫侯,與王允同掌朝政。但是,不久之後,呂布就旋即被董卓舊部李傕等擊敗,依附袁紹,又被袁紹猜忌,依附張楊,開始了顛沛流離的旅程。最終,在公元199年,呂布被曹操消滅。

三國有八位“奮武將軍”:除了呂布,你還知道哪一位?

二、曹操

中平六年(189年),漢靈帝駕崩。同年九月,董卓進入都城洛陽,執掌朝政,把漢少帝廢為弘農王,而改立其弟陳留王為漢獻帝。曹操見董卓倒行逆施,不願與其合作,首倡義兵號召天下英雄討伐董卓。初平元年(190年)正月,袁術等人共推渤海太守袁紹為盟主,曹操擔任代理奮武將軍,參加討伐董卓的聯軍。

在奮武將軍的加持下,曹操可以說是各路軍隊中的總監軍。但是,關東諸軍名為討董卓,實際各自心懷鬼胎,意在伺機發展自己勢力。不久之後,諸軍之間發生摩擦,相互火拼,導致討伐董卓的聯軍至此解散。自此之後,曹操也開始割據一方,並在挾天子以令諸侯後走向強大。

三國有八位“奮武將軍”:除了呂布,你還知道哪一位?

三、韓馥

韓馥(?—191年),字文節,潁川郡(治今河南禹州)人。東漢末年的諸侯,冀州牧。在袁紹奪取冀州時,韓馥表示“我過去是袁氏的屬吏,而且才能比不上袁紹。估量自己的德行而謙讓,這是古人所看重的。各位為什麼覺得不好呢?”於是,作為一方諸侯的韓馥,幾乎是將冀州拱手相讓給了袁紹。

袁紹接管冀州後,冊封韓馥為奮武將軍,但是,韓馥既沒有兵,也沒有官屬。不久之後,因為擔心袁紹會加害自己,韓馥被迫投靠張邈;之後張邈與袁紹的使者見面,韓馥以為是要來殺害自己的(實際上不是要殺他的),於是韓馥在廁所中以刻書用的小刀自盡。

三國有八位“奮武將軍”:除了呂布,你還知道哪一位?

四、公孫瓚

公孫瓚(?—199年),字伯圭(一作伯珪),遼西令支(今河北遷安)人。中平六年(189年)三月,張純被其門客王政殺掉並把首級送給劉虞。劉虞因安撫遊牧民族有功而被授予太尉之職,封為襄賁侯。不久,又遷劉虞為大司馬,公孫瓚為奮武將軍,封為薊侯。公孫瓚好戰,與主張懷柔策略的上司劉虞不和,二人的矛盾逐漸激化。

初平四年(193年),公孫瓚擊殺劉虞,並挾持朝廷使者,得到了總督北方四州的授權,成為北方最強大的諸侯之一。公孫瓚與袁紹多次相爭,初期佔據優勢,但在龍湊之戰後銳氣頓減,採取自保戰略,漸失部下信任,被袁紹消滅。

三國有八位“奮武將軍”:除了呂布,你還知道哪一位?

五、沮授

沮授(?-200年),廣平人,東漢末年袁紹帳下謀士。史載他“少有大志,擅於謀略”。在東漢末年,沮授曾為冀州別駕,舉茂才,並當過兩次縣令。後來又當韓馥別駕,被韓馥表為騎都尉。等到袁紹奪取冀州後,沮授得到了重用,袁紹上表東漢朝廷,冊封沮授為監軍、奮武將軍。在官渡之戰中,沮授提出緩進戰術,但不被袁紹採納。在袁紹大敗後,沮授被俘獲,拒絕投降。後來,沮授欲回河北,事敗被殺。

六、程昱

程昱(yù)(141年~220年),字仲德,兗州東郡東阿(今山東省東阿縣)人,東漢後期至三國時期曹魏謀士、名臣、將領。建安七年(202年),程昱獲得精兵數千人,於是引軍與曹操會師黎陽,討伐袁譚、袁尚。取得勝利後,程昱被曹操拜為奮武將軍,封安國亭侯。黃初元年(220年),曹丕代漢稱帝,拜程昱為衛尉,進封安鄉侯。同年逝世,享年八十歲,曹丕亦為之流涕,追贈車騎將軍,諡曰肅。

三國有八位“奮武將軍”:除了呂布,你還知道哪一位?

七、賀齊

賀齊(?-227年),字公苗,會稽郡山陰縣(今浙江省紹興市一帶)人。三國時期的東吳名將。早在東漢末年,賀齊曾擔任會稽郡的郡吏。建安十三年(208年),赤壁之戰前後,賀齊被孫權封為威武中郎將。同年,賀齊受孫權派遣,討伐丹陽郡黟、歙等地山越。公元211年(建安十六年),吳郡餘杭縣百姓郎稚糾集宗族叛亂作寇,隨即又有數千人加入其中,賀齊出兵征討,很快又剿滅郎稚。

公元213年(建安十八年),豫章郡東部百姓彭材、李玉、王海等起兵作賊叛亂,聚眾萬餘人。賀齊討伐平定,並誅殺了叛軍的首領,其餘叛賊全部降服。因為多次平定叛亂,賀齊被孫權封為奮武將軍。吳黃武初年(222年),孫權為了避免兩線作戰,選擇向魏文帝曹丕稱臣。對此,曹丕將孫權冊封為吳王。在此基礎上,賀齊由奮武將軍晉升為後將軍,並擔任徐州牧這一官職。到了黃武六年(227年),後將軍賀齊去世。

三國有八位“奮武將軍”:除了呂布,你還知道哪一位?

八、朱桓

朱桓(177年-238年),字休穆,吳郡吳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一帶)人。在夷陵之戰後,曹仁率領幾萬步騎出徵濡須。朱桓手下只有五千軍隊,諸將都十分恐懼。朱桓鼓舞士氣,又設計引誘曹仁派兵攻城。於是,朱桓火攻曹泰,又轉攻常雕,並斬常雕,擒王雙,重挫曹仁的軍隊。石亭之戰中,周魴引誘曹休出兵皖城,朱桓為右督,助陸遜破曹休,吳軍斬獲萬餘人。朱桓又獻計阻塞曹休退路,進圖壽春,但陸遜認為不可行,於是沒有實施。

在石亭之戰後,孫權嘉獎朱桓的功績,封他為嘉興侯,任命為奮武將軍,領彭城相。赤烏元年(238年),朱桓病逝,享年六十二歲。部下不論男女,無不痛哭。又因為家裡沒有財產,孫權賜五千斛鹽來處理喪事。朱桓去世後,兒子朱異繼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