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管仲故里在哪裡?潁水王上是家鄉

作者:由 嵩山劍客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2-01-01

大宗伯是哪裡

管仲故里在登封王上有十三大依據

撰文:王劍松

管仲故里在哪裡?潁水王上是家鄉

【相關連結】管仲,(約前719-前645)名夷吾,諡曰“敬仲”,漢族,史稱管子。 管仲為春秋時期齊國著名政治家、軍事家,周文王的後代。管仲少時喪父,老母在堂,生活貧苦,不得不過早地挑起家庭重擔,為維持生計,與鮑叔牙合夥經商;後從軍,到齊國,幾經曲折,經鮑叔牙力薦,為齊國上卿(即丞相),被稱為“春秋第一相”,輔佐齊桓公成為春秋時期的第一霸主,所以又說“管夷吾舉於士”。管仲的言論見於《國語·齊語》,另有《管子》一書傳世。管仲是中國道儒法兵等思想奠基人之一。 “管鮑之交”“一箭之仇”“轘轅之險”之成語,“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等名言,均出自管子。孔子贊管仲,相桓公,霸諸侯,民到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意思是說,管仲作了齊桓公的相國,使其稱霸於諸侯,天下的人都聽命於他,現在的人們都能得到他的恩賜,如果沒有管仲,我們東夷人都還是披頭散髮,衣襟向左開了。這句話出自《論語·憲問第十四》,事實說明是管仲和鮑叔牙把中原文化傳播到了東夷的齊魯大地。

千百年來,備受文人學士關注的管仲出生地問題,近日在登封潁水之陽大金店鎮的王上村終於“浮出水面”,管仲是2700多年前春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史稱千古一相,可見他在中國歷史上是頗具影響的人物。然而,越是歷史影響很大的人物,越是容易起爭議,尤其籍貫問題往往就是爭議的焦點之一。相關管仲裡籍的當今地望,有說山東的,有說河南的,有說安徽的,各說各有理,“管大宰相”的出生地成為了千古懸案,甚至唇槍舌戰,爭論不休。筆者透過數年的野外考證和遍查史籍,不論地域環境,還是各種文獻記載、歷史遺存和民俗方言等環環相扣,相互吻合,證實管仲故里在今天登封潁水之陽大金店鎮的王上村。這裡簡要整理出管仲故里在登封王上的十三大依據,謹供諸位方家參考和指正。

一、王上古城歷史久遠

管仲故里在哪裡?潁水王上是家鄉

王上城隍廟(管爺廟)歷史久遠

登封王上之名,為上古帝王尊稱。王上村位於河南登封市西南18公里處,現隸屬大金店鎮。該地據著名考古學家、河南省考古所原所長安金槐考證,王上古時稱上陽城、潁地、潁水上原,潁水之陽——潁陽所在地,西鄰古綸國(今潁陽),東依古陽城縣(今告成)、古崇高邑(今登封),其背依少室似蓮如冠,前有潁水環繞如帶,群嶺拱衛,三面環水,氣象萬千。王上是連線許昌、汴京、洛都的交通要道,特殊的地理環境,厚重的歷史文化,孕育出了眾多古聖先賢。這裡古傳為帝王居所,王侯將相之地,商埠古城。周圍私訪溝(是上古帝王訪賢的居住地),堯背嶺(傳說是堯帝訪賢往來的地方),軲轆驛(古驛站),箭溝(王上古城做弓箭的“軍工廠”),釁鐘(王上古城祭壇),馬灣(古練兵場或養馬場)等地名和遺蹟,皆與唐堯、許由、大禹相關,是8000年前裴李崗文化、4000多年前龍山文化遺址,明碑載為漢張良故居,漢墓、宋墓遍佈村野。據明清《登封縣誌》載,王上在明清時期是登封八大名鎮之一。

說王上是古城還有重要依據。王上城有南城和北城之分,現代人常說南城遺址為“南城後”,城南的古城的寨壕還依稀可見。現在城址是北城,四周城壕現能看出大部分輪廓,南城牆、西城牆仍有部分遺存。尤其是東城門外靠南的“釁鐘”非常有名,此“釁鐘”雖在上世紀50年代和“文革”時期陸續被毀,當地60歲以上的人都清楚記得,壇為八角形,青石基座,高約5米多,周長20多米,直徑約9米左右,周圍古磚護砌,不架梯子,人難以攀爬到頂,遙遙望去,極其壯觀。據年逾七旬的王改新回憶,他小時候在“釁鐘”下割草,走不到半圈就會割一大籃草。因年代久,人們不知此為何物,一直都叫它“釁鐘”、“鑫冢”或“釁腫”,有人認為是墓冢,或者說是前人為古城配陰陽風水堆砌的土堆。當地人嘲諷和奚落某個人形象差,木訥老實時,就會說:“那人長得跟‘釁鐘’一樣”,或者說:“看你那‘釁鐘’樣兒”,並一直傳到現在。

那麼究竟“釁鐘”為何物呢?筆者翻閱大量文獻查到“釁鐘”一詞的出處和用意。釁鐘,是漢語詞彙,是周朝的一種禮儀。釁繁體“釁”。《說文》:“釁,血祭也。在古代,鐘被視為一種神器,新鑄成的鐘或陳年舊鐘要用牛羊的鮮血予以祭祀。另解釋為古代用牲畜的血塗器物的縫隙:釁鐘,釁鼓,釁刀等。

管仲故里在哪裡?潁水王上是家鄉

《孟子·梁惠王》第七章載:曰:“臣聞之胡齕曰,王坐於堂上,有牽牛而過堂下者,王見之,曰:‘牛何之?’對曰:‘將以釁鐘。’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對曰:‘然則廢釁鐘與?’曰:‘何可廢也?以羊易之!’不識有諸?”這段話譯成白話文是:孟子說:“我在胡齕那裡聽講過這樣一件事:(有一次)大王坐在堂上,有個人牽著牛從堂下經過,大王見了,問:‘把牛牽到哪裡去?’(那人)回答說:‘要用它祭鍾。’大王說:‘放了它!我不忍心看它驚懼哆嗦的樣子,像這麼毫無罪過就被拉去殺掉。’(那人)問:‘那麼就不要祭鍾了嗎?’大王說:‘怎麼可以不要呢?用羊替代它!’不知是否有這件事?”

從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釁鐘”並非墓冢和土堆,也不是王上古城祭壇的本身,而是古城祭壇上方架起的大鐘。試想古人在祭壇上作祭天或祭祀活動時,用牛羊馬等牲畜的血塗在大鐘上,祭祀禮畢,這口大鐘仍懸掛在高高的祭壇上,鍾又被視為一種神器,年復一年,沒人敢動。所以才有了“那人跟‘釁鐘’一樣”的方言出現,如是說把人比喻成“釁鐘”,有把人身上塗滿血當祭品的意思,古時曾有這樣的禮儀。後來說“釁鐘”更多的是用來損人,意為這人像摸過牲畜血的大鐘,或者說這人無用,只可殺了當祭品。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把古城祭壇和年年舉行的大型祭天禮儀淡忘了,但“釁鐘”一詞成為方言傳了下來。

追溯古代祭祀禮儀的淵源,王上古城的祭壇和“釁鐘”存在的歷史至遲在3000年以上。尤其八角祭壇上肯定還有輔助設施和雕刻等,應該是遠古先民對太陽神崇拜有關。《周禮·春官·大宗伯》記載:“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嶽。”《周禮》成書於戰國後期,是儒家思想融合道、法、陰陽等諸家而形成的。五嶽的思想是糅合夏商時期的四方神和戰國初期的五行觀念而形成的山嶽崇拜。

《禮記·郊特牲》載:“郊之祭也,迎長日之至也,大報天而主日。”殷代甲骨卜辭中,亦不乏“賓日”、“出入日”的記錄,祭太陽神的儀式和奉獻的祭品均採用最高的規格。郭沫若先生認為,殷商人每天早、晚均有迎日出、送日入的祭拜儀式。商代的祭日之禮顯然是繼承了原始文化遺產,是在史前祭祀太陽神的宗教儀式的基礎之上發展起來的。另外由八角壇可推測出八方、八卦、八節等。方向的概念起源很早,史前時期,人們確定方向主要是依靠對太陽的觀測。日出為東,日落為西;二者中央,面陽為南,負陰為北。故方向的確定,先有東西南北,而後才有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季節的確定,先有春、夏、秋、冬四時,而後又衍生出來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節,卦象的確定,先有“老陽、少陰、少陽、老陰”四象,而後又衍生出來了“乾、兌、離、震、巽、坎、艮、坤”八卦。這一切均起源於對太陽的觀測。

由此看來血祭禮、三牲禮、太牢禮和歃血為盟不只是傳說,這是數千年前以嵩山為中心的中原地區早已有之的習俗。有專家按方位判定此祭壇為王上南古城祭壇,後城池北移,祭壇沒有遷移,符合古代祭祀禮制。“釁鐘”到1958年才被毀,其中古磚被拆運到朱家坪豬場,或修了水渠,僅剩一大堆殘磚、石塊,直到上世紀70年代初因平整耕地殘磚、石塊被徹底清理。現在祭壇遺址的這塊地還叫“釁鐘地”,還不時地在這塊地裡發現紅褐色或褐紅色石塊,當地人都叫它“紅鋯石”。筆者認為這應該是古人在祭天時,掩埋在祭壇周圍的“五色石”或祭品。目前古祭壇和釁鐘的血祭禮俗已早不復存在了,但“釁鐘”這一方言所表達的貶義概念到現在還仍然流傳,是婦孺人人皆知。這裡值得關注的是王上這座古城的歷史悠久性和規制之高可見一斑。

這裡位居天地之中,中華聖山(嵩山)腳下,是古代中國的京畿之地,更是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中嶽廟古稱“太室祠”,是華夏民族早期的宗祠。《詩經》曰:“嵩高維嶽,峻極於天,惟嶽降神,生甫及申”。這句話的大意是,高大的嵩高山是方士、高人、科學家、神仙誕生地和居住地,為什麼呢?雄偉險峻的峻極峰直插雲端,於天相連,人間要想有大人物誕生,需天降靈氣於嵩高山,再透過嵩高山生到人間,因此,護佑周室的兩個重臣申伯和甫侯就是嵩山的靈石所生。《淮南子·形訓》載:“湍水人輕,遲水人重,中土多聖人。”《搜神記》卷十二說:“中土多聖人,和氣所交也。”崔融《賀封禪表》曰:“嵩維中嶽,洛陽下都,三臺崛起,五衢相映。風雨交會,實惟天地之中”。這裡地靈人傑,人才輩出,方圓百里內,有史可查的古代帝王和聖賢先後有黃帝、炎帝、許由、大禹、夏啟、卞隨、務光、伊尹、伯夷、叔齊、鬼谷子、陳勝、呂不韋等猶如嵩生嶽降均在此誕生。說這裡是中國道儒法兵等思想奠基人之一、“春秋第一相”管仲故里,完全合乎情理。

二、潁上就是潁水王上

管仲故里在哪裡?潁水王上是家鄉

西漢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管晏列傳》載“管仲夷吾者,潁上人也。”“潁上”一詞最早出現於《左傳•魯成公十六年》載:“七月,公會尹武公及諸侯伐鄭。將行,姜又命公如初。公又申守而行。諸侯之師次於鄭西……未反,諸侯遷於潁上。這段文字的意思是:七月,魯成公會合尹武公和諸侯進攻鄭國。成公將要出行,穆姜又像以前一樣命令成公。成公又在宮中設了防備以後才出行。諸侯的軍隊駐紮在鄭國西部……還沒有回來,諸侯又遷移到潁上。這裡所說的潁上是指潁水上游。

《晉書·列傳二十九》載,八王之亂時,眾王在嵩山一帶討伐篡位的趙王倫。直接註明:“又令近親於嵩山著羽衣”……“泓乘勝至於潁上,夜臨潁而陣”。《隋書·地理志》也明確指出“汝陰郡”之“潁上”:“梁置下蔡郡,後齊廢郡。大業初縣改名焉。”這個潁上縣在今天安徽省阜陽市,且自隋至唐宋元明清迄今皆無變化。但隋置的潁上縣與司馬遷所言的“潁上”不是一個地方。

現在的潁上縣,春秋時期名曰‘慎邑’,秦漢置‘慎縣’,南北朝稱‘樓煩(縣)’,隋大業二年(公元606年)定名潁上縣。司馬遷是西漢史家,約生於公元前145年,卒於公元前90年——今日安徽潁上縣認定管仲是“潁上縣人”的依據,無非是司馬遷所說的“管仲夷吾者,潁上人也”。司馬遷不可能在六七百年之前,就能夠預測到隋煬帝會在春秋“慎邑”、秦漢“慎縣”、南北朝“樓煩縣”的地盤上,除舊佈新,設定“潁上縣”,提前讓管仲“入籍”“潁上”,說“管仲夷吾者,潁上人也”。概而言之,司馬遷的“潁上人也”與當今的“潁上縣人”,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時空概念。按此,管仲蓋為潁水上游的潁川郡潁陽(今河南登封市)境內人,因登封大金店一帶在春秋時期名曰潁陽,故管仲出生地應為潁水王上人,司馬遷所言潁上即是潁陽王上的簡稱,或者因避帝王諱而稱之為“潁上”,那麼“潁上”就是現在登封市大金店王上村。

三、管姓源出管國

管仲故里在哪裡?潁水王上是家鄉

冠子嶺即管子嶺

管仲故里在哪裡?潁水王上是家鄉

管姓源出管國,也就是現在的嵩山一帶:管國是姬姓封國。武王滅商,封三弟叔鮮于管(今嵩山東鄭州市),建立管國,史稱管叔鮮。武王駕崩,管叔叛亂,兵敗被殺,管國立國不足6年而被廢。管國被廢后,成王十一年遷管叔鮮子輩為綸邑(今登封潁陽一帶)大夫,歲時奉祀,由此管叔鮮後裔移徙綸邑。這就是管氏族譜記載“管兌邑綸”。“綸邑即綸國”是夏代方國,在登封西,與王上毗鄰。管仲生於約公元前719年,卒於公元前645年,與鄭國大夫、潁地長官潁考叔是同時代人,潁考叔以“掘地見母”和輔佐鄭莊公寤生而聞名天下,管仲因東周衰弱,報國無門,與鮑叔牙經商或參軍到齊國,不經意間,不僅成為一代名相,而且把中原文化傳播到了東夷,其名望和影響力遠遠超出了潁考叔。據此管仲出生地應在鄭國潁地王上。

四、管仲自古就是登封鄉賢

早在明代嘉靖本《登封縣誌》把管仲列為鄉賢,這是現今可查到確認管仲出生地在登封較早的文字記載,應該說在失落的登封文字中早已有之,代代相傳至明代;明清時期登封縣學鄉賢祠中供奉有管仲,在儒家思想盛行,把尊敬聖賢看得比生命都重要的古代,不會輕易把管仲稱為鄉賢的,一定是仿照古人的先例,查詢眾多史料才做出決定的。管仲出生地在登封被確認了,那麼,管仲出生地在登封什麼地方,一直困擾著歷代學者,近年經多數專家考證,得出的結論是就在現在的大金店王上。

五、管子嶺下出管子

管仲故里在哪裡?潁水王上是家鄉

王上古城牆

在少室山南有一道山嶺叫“管子嶺”,這道山嶺直通王上村。這說明古人在告訴後人,這條嶺下出過大人物“管子”,並引以為豪,把這條嶺就叫“管子嶺”,以此來激勵後代向管子學習。隨著時間的推移,由於管子成就在齊魯山東,人們對管子的出生地模糊了,就把“管子嶺”寫成了“冠子嶺”,似乎與管子無關,但究其背後卻暗藏著春秋第一相的機密。遍查中國的版圖,叫“管子嶺”的僅此一處,這絕不是機緣巧合,反之,更應該感謝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來的遠古記憶,這是一筆巨大的財富。至今王上村背後足有10公里的長嶺上有一個村莊,就叫“管子嶺”(冠子嶺)村,足以說明嶺下王上村是管子的出生地。

六、王上城隍廟供奉的就是管仲

管仲故里在哪裡?潁水王上是家鄉

王上城隍廟位於東寨門內,現在人都稱其為“管爺廟”或“關帝廟”。一般而言只有古縣城以上的城池才建有城隍廟,有學者斷言,王上是座古老的城池,甚至是都城和縣城,建有城隍廟是必須的。宋金後改為鎮,新中國成立後,改為鄉,現為村。

管仲出生在管子嶺下的潁地王上,功成名就於齊國。他不僅被後人稱為“春秋第一相”,而且是“法家先驅”、“聖人之師”、“華夏文明的保護神”。管仲去世後,由於創設了《正鹽莢》計口授鹽法、專賣制和禁私法。在此後兩千餘年中,各朝各代統治者對鹽業的管理基本上直接或間接取法於《正鹽莢》,利用管仲之術,政府專控食鹽產銷,即實行鹽業專買專賣制度,鹽商們奉管仲為鹽神。後被道教尊為“四面八方一箇中”的財神之一。管仲(東南財神)掌管三十歲人以前的財運。清康熙年間,道教全真第九代宗師王常月奉旨重修白雲觀,建元辰殿,供奉六十甲子,管仲被奉為丙申太歲,掌管丙申年流年運勢與禍福。猴相,手託如意。管仲由於開創了官辦娼妓制度,尊為青樓始祖。敬天地、尊聖賢傾注了中國勞動人民的樸素情感,寄託著安居樂業,大吉大利的美好心願。

古時王上城隍廟供奉的是“管爺”,其中有老管爺殿和禹王殿供奉的就是管仲和大禹。宋明以後由於民間受道家和儒家思想的影響,對三國關羽忠義精神所感動,各地盛行建關帝廟,王上城隍廟供奉的“管爺”也稱為“關爺”,於是王上城隍廟,後來也稱“關帝廟”。現在王上人都知“老管爺”、“老關爺”,但不知道此“老管爺”並非彼“老關爺”,或者一個為文,一個為武,兩者兼有,心誠則靈。

今年70歲的王潁懷回憶說,他爺曾對他說,他祖上不知哪一代人在打王上城牆時,在城壕下,挖出一個木頭神像。那天夜裡做夢,夢見一個紅臉老人對他哀求:“你救救我,你救救我……”。第二天想城隍廟裡敬的有白臉管爺,是不是夢見關公“老關爺”了。於是便將挖出的神像進行油漆,供奉在城隍廟主神的東則,並稱之為“關帝爺”,主神是帶有官帽的,偏西是禹王。因受關公“老關爺”顯靈的影響,後來王上人把這所廟改稱為“關帝廟”了。他說,記得爺爺曾說,以前的“關帝廟”是“管爺廟”,具體是哪個“管”就記不清了。

目前,廟內現存明清建築3間,民國及解放後建築9間。原為王上小學,1991年,王上村新建教學樓王上小學從前街關帝廟搬出。

七、王上現存有“管祠”遺址

遺址在王上城隍廟南,自古傳為“管祠”,建築風格為“一百(柏)擔三間”,意思是一條高大的柏樹做了三間管祠的脊檁,房屋非常堅固。上世紀50年代被民宅佔用。但王上村50歲以上的人都知道,這裡是“管祠”遺址。據此,可以推定這裡原是供奉和拜謁管仲的場所,這與城隍廟供奉的管仲相吻合,應該是早期管姓祠堂的所在地。

八、自古王上出管子

在嵩山一帶自古流傳著一句話,“王上出帝王,王上出宰相”的傳說。為此,一代代風水大師們不辭辛苦,蜂擁而至,研究地理五訣,科學觀察王上四周環境,驚奇發現北望九朵蓮花山(少室山),就像一頂宰相帽,山下一條綿延20華里的管子嶺通向王上城,城前清澈的潁水環繞,東西龍虎砂雙層來朝,南方虎砂轉成玉案,面對這巨大的氣場,他們一個個在這裡禁不住常常發出“真乃帝王宰相地”的感嘆。這種天人合一的理念,是古人的智慧,不能拿封建迷信來說事,應以科學的態度去對待,於是王上出過宰相的說法被一代代傳了下來。對照上述依據,一一得到印證後(帝王另文再論),那麼,宰相應該就是“春秋第一相”管仲了。

九、方言常說“能出管子”

在王上甚至嵩山一帶或更遠的地方流傳著眾多有關稱讚管仲的方言。比如,至今王上週圍的人方言中說“智管子”,意為誇讚某個人的智慧像管子一樣;再比如“能出管子”,意為這裡曾出過管子這樣的能人,一來表揚聰明有智慧的人,二來也用來諷刺那些愛耍小聰明的人。

十、鮑叔牙的故里也在這裡

管仲故里在哪裡?潁水王上是家鄉

中華成語“管鮑之交”、“管鮑分金”故事名垂千古,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齊桓公欲殺管仲,以報一箭之仇,鮑叔牙挺身而出說了一句話不但讓管仲活了命,而且還讓管仲為大夫任政,後遂拜相,賢名留於世。鮑叔牙說:“君將治齊,即高傒與叔牙足也。君且欲霸王,非管夷吾不可。”鮑叔牙既薦管仲,甘心在管仲之下,二人共同匡扶齊桓公成就了一番霸業。

“管鮑之交”的故事是這樣的:齊襄公在位時,荒淫無道,隨意誅殺,人人自危,紛逃國外。公子糾由管仲、召忽二人輔佐逃往魯國;公子小白則由鮑叔牙輔佐逃往莒國。公元前686年,齊國內亂,襄公被殺,國內無君。逃往國外的公子糾和小白都率兵回國爭位。兩方相遇,管仲一箭射中小白身上的銅製衣帶鉤,小白趁勢詐死,騙過了管仲,麻痺了魯軍,兼程直入臨淄,得到高傒等重臣的擁戴,得立為國君,是為齊桓公。這時,魯莊公方率魯軍護送公子糾行至乾時(今臨淄區西境)地方,齊桓公親自率軍迎戰,大敗魯軍,並盡奪魯國汶陽之地。

鮑叔牙深怕魯國因向齊國謝罪而殺害管仲,便暗地送信給魯國說:“管仲是齊國國君的死仇,齊國國君必要親手殺死他。”魯國新敗,只得囚送管仲回齊國。小白做了國君,念念不忘一箭之仇,日夜想殺管仲。

鮑叔牙先見桓公賀喜說:“管仲天下奇才,齊國得到他,豈不可賀。”桓公切齒道:“我恨不得食其肉,寢其皮,焉能用他!”叔牙正色勸說道:“難得的是臣下忠於其主啊,如果你重用了管仲,以他的加倍忠心和才能,可以替你射得天下,豈射鉤可比呢?”桓公點點頭說:“好吧,我暫且聽你的話,先不殺他”。一日,齊桓公欲拜叔牙為相,鮑叔牙誠懇地辭謝說:“主公如果只想管理好齊國,有高傒和我就夠了。如想建樹王霸天下的不世功業,那非用管仲不可!”桓公沉吟說:“那我得先試探一下他的學問再說。”叔牙搖搖頭,進言說:“非常的人,必須以非常的禮節相待才行,天下的人知道主公尊賢禮士,不計私怨,會有更多的人來齊國效忠盡智!”齊桓公恍然大喜,即命人擇定吉日良辰,用“郊迎”的大禮,親自迎接管仲並同車進城,最後,鮑叔牙推薦管仲當上了宰相。被時人譽為“管鮑之交” 。

鮑叔牙也是春秋時期齊國大夫。這裡值得說明的是管仲和鮑叔牙是老鄉。管仲、鮑叔牙自古就列入登封鄉賢,王上村北有鮑家溝,鮑子溝,西有石道鮑莊。鮑叔牙的出生地應該是鮑家溝,現在人稱鮑家溝為“八家溝”或“北溝”,這條溝久不住人,早已塌陷不堪,出過鮑叔牙(鮑子)的鮑家溝早已被淡忘,並順口稱為“八家溝”。現在來到這裡,看到雖溝不長,但有兩空塌陷窯洞,依稀讓人想象出2700多年前鮑叔牙故里的景象。

十一、《管子》一書多記有管仲的家鄉事例

管仲故里在哪裡?潁水王上是家鄉

《管子》一書作者是管仲,也是管仲及其學派的核心思想,它以黃老道家為主既提出以法治國的具體方案,又重視道德教育的基礎作用;既強調以君主為核心的政治體制,又主張以人為本,促進農工商業的均衡發展;既有雄奇的霸道之策,又堅持正義的王道理想;既避免了晉法家忽視道德人心的傾向,又補充了儒家缺乏實際政治經驗的不足,在思想史上具有不可抹殺的重要地位。管仲在《管子·治國》一文中載有“崇山之東,河汝之間,蚤生而晚殺,五穀之所蕃孰也,四種而五獲”。意思是,從嵩山東麓到黃河、汝水之間。作物生長期早,凋落期遲,是糧食增產的好地方。四季皆種而五穀皆收。中等年成畝產兩石糧食。《管子.四時》“道生天地,德出賢人。道生德,德生正,正生事。”意思是,“道”產生大地,“德”生出賢人。道產生德,德產生政令,政令產生事功。《管子·地圖》一文中載有“凡兵主者必先審知地圖轘轅之險。濫車之水名山通谷經川陵陸丘阜之所在,苴草林木蒲葦之所茂道里之遠近,城郭之大小,名邑廢邑困殖之地必盡知之。”這句話的意思是,凡軍中主帥,必首先詳知地圖。嵩山轘轅關隘,道路盤旋而險要,覆車的大水,名山、大谷、大川、高原、丘陵之所在,枯草、林木、蒲葦茂密的地方,道里的遠近,城郭的大小,名城、廢邑、貧瘠之地及可耕之田等等,都必須完全瞭解。管仲對其嵩山老家的山水、五穀、兵法等了如指掌,分別記錄在了《管子》一書。另外,管仲出生在東周鄭國嵩山下,嵩山地區自古就是京畿之地,也是道家和儒家思想的傳播中心,管仲自幼受以嵩山為中心的中原文化的薰陶和滋養,自然有高超的治國理念,是管仲把中原文化傳播到了東夷的齊魯大地,難怪孔子贊管仲,相桓公,霸諸侯,民到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

十二、王上現無“管姓”合情合理

王上村現以王姓居多,其他姓只佔10%左右,但唯獨沒有管姓,這與歷史以來朝代更替,兵連禍結,人口流動以及大遷徙不無關係。現在許多村莊名字本屬某姓,但沒有本姓實屬正常。比如雷村沒有雷姓,範莊沒有範姓,蔡溝沒有蔡姓等等,在此肯定的是在東周管仲時期,王上居住過管姓,王上現無“管姓”應合情合理。

十三、管仲故里就在王上

管仲故里在哪裡?潁水王上是家鄉

管仲故里爭論不休,最終直指登封王上:管仲的一生,雖然建立了彪炳史冊的功勳,其籍貫卻成了一本“糊塗賬”。在很多史料中,都這樣記載:管仲,名夷吾,字仲,生年不詳,卒於公元前645年。相傳,他是姬姓後人,父名管嚴。對於其籍貫,《史記·卷六十二·管晏列傳》的記載是“潁上人也”。“潁上”,是關於管仲籍貫的惟一得到史學界公認的說法。潁上是個比較含糊的說法,後世就籠統地說管仲是“潁水之濱人”。然而,潁水發源於河南省登封市,最後在安徽的潁上縣匯入淮河,流經數百里,說管仲是“潁水之濱人”豈不叫人一頭霧水?那麼,潁上具體指的是何地?這無疑成了一樁歷史懸案。對此,專家學者們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形成了兩種大相徑庭的觀點:有人認為“潁上”具體指的是今日的安徽省潁上縣,管仲是潁上縣北管谷村人。這一觀點從字面上看,與《史記》的記載能夠吻合。但眾多專家言之鑿鑿地反駁說,管仲的籍貫不是司馬遷時期的慎縣(今潁上),當在河南鄭州一帶。著名學者宋宗祧等認為:“潁上”應當在今天的河南登封市境內的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