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淺談丞相一職的演變過程,從先秦到大明,丞相職務為何越來越低?

作者:由 百曉生古史談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2-01-07

丞相是什麼時候設立的

舊徑開桃李,新池鑿鳳凰。只添丞相閣,不改午橋莊。——《送杜顗赴潤州幕 》

01

前言

提到丞相,我們會想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力擁有者。不錯,丞相設立後,曾經位居百官之首,但經過時間演變,丞相擁有的實權也在不斷變化。從先秦時期開始,丞相一職開始出現,直到明太祖時期,胡惟庸案後丞相被廢除,歷經1609年。

淺談丞相一職的演變過程,從先秦到大明,丞相職務為何越來越低?

在這期間,為何丞相實權一再被削弱,今天我們就來看看。

02

丞相的發展歷程

春秋戰國時期,我國社會制度發生重大改革,完成從奴隸制度到封建制度的轉變。周朝東遷後,周天子的權利被削弱,隨著各個諸侯國的崛起奴隸制度岌岌可危。春秋五霸出現,齊國齊桓公在管仲的輔佐下,採用尊王攘內的政策,奠定了齊桓公霸主的地位。

在當時管仲就相當於丞相,而丞相一職也在這時開始萌芽。後來各諸侯國日益壯強大,紛紛有了自己的丞相,張儀,商鞅其實也算是當時的丞相。直到秦國統一中國,丞相一職開始出現在史書上。當時丞相一職並沒有位於百官之首,先秦時期,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是另一個官名,相或者相邦。丞相最開始的誕生,是作為相邦的幫手,為相邦服務,就意味著丞相對相邦負責,而相邦直接對皇帝負責,而樛遊就是秦國的第一個相邦。

秦武王時期設立左右丞相,均為相邦的助手。為什麼會設立左右丞相,目的顯而易見,為了兩者相互牽制。秦二世時期,增加中丞相,當然也是為了相互牽制。

淺談丞相一職的演變過程,從先秦到大明,丞相職務為何越來越低?

漢朝沿用秦朝相邦和丞相制度,這時候丞相依舊是相邦的副手,還沒有實現真正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在漢哀帝時期,丞相一職曾更名為大司徒,但是在漢哀帝到漢獻帝期間,並未設丞相。

三國後,曹操重新設丞相,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丞相開始位居百官之首。丞相復立沒多久,又消失了,從此之後,丞相一職斷斷續續地出現在中國歷史朝代中,直到明朝的胡惟庸案後,丞相制度才被廢除。

丞相身居高位,擁有的權利十分巨大,但自古皇帝誰會允許自己的權利被分散,所以隨著中央集權的加強,丞相擁有的權利也越來越少。一直到明朝朱元璋時期廢除丞相制度,而胡惟庸成為了歷史上最後一位丞相,在這場相權和皇權的持久戰中,皇權取得最後勝利。

03

丞相職責的變化

先給大家普及一個小知識,相,相邦和相國指的都是同一個職務,為什麼後來會有人叫相邦為相國?是因為漢高祖劉邦。劉邦的邦字和相邦的邦字是同一個,為了避諱,相邦改叫作相國。古代君王嘛,對於名諱都非常講究,相邦對皇帝服務,那改名字只能是相邦不能是劉邦。

淺談丞相一職的演變過程,從先秦到大明,丞相職務為何越來越低?

接著剛剛說,我們提到,相邦和丞相是同時存在的,而丞相最初產生是為了服務相邦,那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相邦被廢除?

秦武王時期,相邦和丞相同時存在。秦莊襄王任用呂不韋為相邦,嬴政親政後,廢除呂不韋相邦一職,相邦被廢除後,丞相一躍成為百官之首。

漢朝建立後,恢復過一段時間的相邦官職,但沒有多久,又被廢除。漢成帝時期,為分散丞相的權利,加強皇權的集中,漢成帝增加三公制。三公乃丞相,大司馬,大司空,就這樣丞相的權利被分為三部分,三公相互牽制。丞相在這時改名為大司徒,由於權力被分割,丞相的地位也開始下降。

三國之後,丞相的權利又達到頂峰,曹操為獨攬大權,廢除三公制度,自己擔任丞相。而這時丞相只對皇帝負責,協助他處理一切朝廷大事,包括軍事方面的事務。一般日常小事,丞相可以自行處置,然後告知皇帝即可,但遇到大事,還是得皇帝召集各位朝廷大臣商議後再做決定。不過能夠幫皇帝處理日常小事,權利還不大嗎?畢竟都能代表皇帝的意思了,所以後來丞相權力被削弱,是有原因的,畢竟皇權還是得掌握在皇帝手中,不能讓旁人有造反資本。

淺談丞相一職的演變過程,從先秦到大明,丞相職務為何越來越低?

當時丞相可以任免官員,給皇帝推薦人才,甚至還可以對皇帝決策持保留意見,說得簡單一點,可以不贊同皇帝的意見。

隋唐時期,丞相權力再次被分散,楊堅建立三省六部制度,中書省,尚書省,門下省,各省負責的職責不一樣。中書省負責對事情進行商議,給出處理辦法,門下省,對中書省給出的解決辦法進行稽核,最後確認無誤後交給尚書省執行。

三省六部建立後,丞相的權力不再集中於一人手中,而是掌握在三省的負責人手中,三人合稱為丞相。雖然丞相的權利被分成三部分,但是還是掌握在丞相官職手中。

宋朝時期,三省長官沒有實權,不得干政。此時丞相依舊存在,但是為了分散權利,增設參知政事為副丞相,參知政事和丞相一同協助皇帝處理政事,丞相權力再次分散。

淺談丞相一職的演變過程,從先秦到大明,丞相職務為何越來越低?

明朝建立初期,丞相被分割為左右丞相,丞相的權力再一次得到加強。但朱元璋猜忌心非常重,他害怕有朝一日相權會對皇權產生威脅,便設法除掉當時的丞相胡惟庸,胡惟庸死後,朱元璋廢除左右丞相制,中書省在這時也被廢,丞相制度在朱元璋的手中落下帷幕。為何朱元璋會這樣做,答案顯而易見,和其他君王一樣,為加強專制皇權。

胡惟庸案,在歷史上有著頗多爭議,許多專家認為胡惟庸並沒有謀反,這只不過是朱元璋為了加強皇權找的一個藉口罷了。

結語

最初丞相一職的設立,是為輔佐君王,但最後因為威脅到皇權而被廢除,相權和君權的戰爭,君權完勝。

淺談丞相一職的演變過程,從先秦到大明,丞相職務為何越來越低?

文章講到這裡,從先秦到大明,丞相職務一職在變化,最後越來越低的原因,顯而易見。自古皇權不容挑戰,相權從威脅到皇權的那一刻,就註定了它的結局。不管是丞相還是相國,都只能為皇權服務,絕對不能對其構成威脅。

參考資料:《秦史》《隋書》《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