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一位英雄皇帝向天求三十年,十年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創盛世

作者:由 腦洞歷史觀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2-01-26

柴榮為什麼病死

一位英雄皇帝向天求三十年,十年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創盛世

《五代十國的梟雄們》連載中……

王樸,字文伯,東平人,進士出身。讓柴榮眼前的一眼的是他所寫的平邊策。

這是一篇很有名的文章,在這篇文章裡,他分析了天下大局,指出平定天下是很有希望的,更重要的是他還指出了平定天下的步驟。

此時,吳越、南唐、南漢、湖南、荊南、後蜀、北漢割據,幽雲還被遼人搶了去。怎麼統一天下,收復失地,成為一個關鍵的問題,這個問題被歷史學家、歷史軍事愛好者反覆討論,收集起來,都可以出一個平邊專集。但本質上,沒有一篇能超出王樸的這篇。

在這篇流傳至今的平邊策裡,王樸的主張基本可以歸納為二點,先南後北,先易後難。具體來說,就是先收南唐(特別是淮南那一塊),後取南漢、後蜀等國,再收復幽雲,而北漢跟咱們是死敵,不容易下手,估計是最後平定的一塊地皮。

以後近三十年的歷史統一程序,基本在按王樸先生規劃的進行。

這才是亂世裡需要的文章。柴榮立刻召見王樸,就平邊策中的問題展開了深入細緻的討論。經過交談,柴榮可以確定,他已經找到了尋找已久的助手。

從此,柴榮大力提拔王樸,最終升至樞密使。

對柴榮來說,王樸正是他尋找已久的心靈和者、親密的戰友、人生的知音。每當碰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時,柴榮就會把王樸找來商談一下。

有一次,柴榮問了一個問題:“我還能活多少年?”

這是一個不好回答的問題,標準答案自然是萬萬歲,但這明顯是騙小孩,但說實話又要得罪人。於是,王樸選擇了一種巧妙的回答。

“陛下以蒼生為念,上天自然降福,臣的才識不多,但根據所學來推算,我只知道三十年內的事情。三十年後的事情我就不知道了。”

據記載,柴榮發問時非常從容,他已經做好了聽任何答案的準備。但聽到這個回答時,也不禁露出了笑容。

“夠了,夠了!只要如卿所言,我將用十年開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使天下變成太平盛世!”

我不奢想長生不老,也不指望再活五百年,我只求三十年,如得三十年,我願足矣。

這一年柴榮三十四歲,再活三十年,這不是一個過分的想法。

按照十年開拓天下的計劃,柴榮的時間還是很緊張的,在平邊策的大討論後不久,柴榮就開展了統一天下的第一次軍事行動。

目標不是王樸平邊策裡寫的南唐,而是後蜀。在後人的討論中,很多人認為在徵江南之前,最好先平西蜀,因為拿下西蜀之後,可以順江而下,形勢更為有利。但柴榮最先用兵西蜀,應該不是對王樸平邊策的修正。

徵西蜀,是為了響應人民群眾的呼聲。

一位英雄皇帝向天求三十年,十年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創盛世

不久前,從後蜀秦鳳二州來了不少百姓,他們到達開封后,紛紛到衙門遞報告,控訴蜀國苛政,要求中原出兵,收復秦鳳二州。

此時,蜀國國君是孟知祥的兒子孟昶,這位兄弟對物質生活有些追求,平時收稅也收得重了點,搞得自己的百姓要跨境上訪。

人民群眾的呼聲是要響應的,周兵開拔西進,很快就跟蜀兵交戰上,雖然蜀兵已經好多年沒打過大仗,但畢竟佔有地利。打了三個月,西蜀的戰事就成為三國楊修形容的雞肋,棄之可惜,食之無味。

第一次出兵就碰到瓶頸。柴榮陷入了困境。很快,反對用兵的聲音再次在朝中響起。

柴榮第一次認識到開拓天下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現在,是承認失敗還是繼續前進?

最終,他決定叫一個人到前線去看一看。

這個被任命為研判員的人是趙匡胤。

趙匡胤到秦州前線跑了一遍,探訪了前線的將士,又詳細瞭解了後蜀的情況,然後他得出一個結論:“秦鳳二州不過是當年耶律德光南下時,為避難併入後蜀的,對孟昶來說,並沒有死守的必要。 後蜀政治腐敗,蜀軍久疏戰場,而我軍雖然遭遇阻擊,但大軍士氣依在。總而言之,困難是暫時的,勝利是一定的。”

一位英雄皇帝向天求三十年,十年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創盛世

事實證明,這個判斷是準確的,柴榮根據趙匡胤的報告決定持續用兵。一個月後,戰事的僵局終於被打破,周兵大敗蜀兵,攻佔秦州,三個月後,公元九五五年的十一月,再次攻佔鳳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