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成語

濟南府學文廟有龍門,關於它的故事你都知道嗎?

作者:由 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 發表于 成語日期:2022-03-20

武斷鄉曲的意思是什麼

古人將士子登科寓作“鯉魚躍龍門”,傳習至今,高考來臨之前,每個家長的內心裡,都在焦灼地盼著孩子能“躍龍門”。今之高考顯然非昔之科舉可比,但千載而下,“躍龍門”早已是人同此心的樸素願望,不說前途,無論如何,“龍門”一躍,人生之視野和境界自然別有一番天地。

在如今的濟南府學文廟,大成門內之西側,立著一塊奇特的石碑,碑上龍飛鳳舞兩個大字,卻是用一筆狂草而成,仔細端詳才能看出,這兩個連成一體的大字,寫的乃是“龍門”二字。觀其書法,起筆狂野,頗似昂首龍頭,收筆飄逸,又如神龍擺尾,別有一番意趣。

濟南府學文廟有龍門,關於它的故事你都知道嗎?

攝影:董承華

魚躍“龍門”,步步“高升”

濟南府學文廟已有近千年的歷史,是古代濟南及山東地區重要的祭孔、教學、科舉考試的場所,也是文化、教育的中心,被譽為“齊魯文衡”“海岱文樞”。這塊“龍門”書法碑出現在這裡,自然寄託著“魚躍龍門”的美好寓意。那麼這塊石碑究竟立於何時?書寫者又是誰呢?

很幸運,因為石碑儲存完好,所以在“龍門”兩個草書大字的上側,還能清晰辨認出一段題記:“龍門字在岷峨奧區中,刻於懸崖峭壁之上,既無紀年,亦無姓氏。其結構精嚴,筆勢天矯,迥非意想所及,望而直為仙筆。山陰金公守眉時拓之攜歸,後守兗郡,因勒於學宮。餘曾攝籙郡博用,拓數本藏之於篋。今遷濟南,因與虛齋張公同立貞珉,公諸同好。願我學人顧名思奮,飛騰而去,庶不負鐫石之意雲。”

濟南府學文廟有龍門,關於它的故事你都知道嗎?

攝影:董承華

題記最後,刻的是“沂水李大受記並書”。另根據“龍門”兩個大字左側一行小字中“雍正七年”字樣,可知這塊石碑應當立於公元1729年。依照《濟南府學文廟現存碑刻文獻》一書對碑文題記的釋讀,因眉山被稱為“坤維上臾,岷峨奧區”,意即眉山是天地之間最富饒的地方,岷江和峨眉山之間最神奇的地方,所以這一“龍門”書法的原刻應該在四川眉山。兗州知府金公因為喜歡這字,就依據拓片刻到了兗州文廟。李大受在兗州當官時,曾得到幾張兗州文廟“龍門”書法碑拓片,後來李大受改任濟南府學教授,便與張公一起將書法刊於現在的石碑上。因為眉山和兗州的“龍門”書法石刻已經不存,所以濟南府學文廟的這一碑刻,是難得而珍貴的歷史文物。

“龍門”書法碑是對古代學子的良好祝願,古人其實很喜歡這類吉祥語,比如《老殘遊記》中,老殘到了濟南府後,“到了小布政司街,覓了一家客店,名叫高升店”。小布政司街離府學文廟和貢院很近,這家客店取名“高升店”,顯然也是為了討學子們的歡心,祝福他們能考試成功,步步“高升”。

濟南府學文廟有龍門,關於它的故事你都知道嗎?

攝影:董承華

濟南府學文廟有龍門,關於它的故事你都知道嗎?

攝影:董承華

在府學讀書,既能管飯還能免役

其實,府學文廟的泮池也寄寓了人們良好的意願。《詩經·泮水》篇有“樂思泮水,博採其芹”等句,意思是古時士子入太學,可在泮池中採摘水芹插在帽緣上,以示文才。後來的科舉時代延續了這種風氣,學童進府學、縣學為新進生員,須經泮橋入宮拜孔子,入泮時也會採水芹。

如今的府學文廟,經過2005年至2010年五年大修,早已煥然一新。如果你從喧鬧的芙蓉街一直往北走,到頭,就能看到頗具規模的府學文廟。進門,喧鬧就會被隔絕,古意盎然,安靜而祥和。大部分人也許會沿著中軸線從南往北,看看欞星門、大成門、大成殿、明倫堂和尊經閣,其實濟南府學文廟乃文廟和府學合二為一之處,大成殿以南的所有建築,都是為祭孔而設之文廟,大成殿以北的建築,才是教授學子的學宮。

那麼學子們在學宮裡是如何學習的呢?我們從建築的名稱就可以看得出來。尊經閣顧名思義,是儲存經典之處,而明倫堂的作用,是古代每月的初一和十五禮拜孔子後,就讀於府學的學子們聚集起來,聆聽訓導師宣講聖教和上諭的地方。而學子們自修讀書的地方,則是在齋室。濟南府學文廟有四座齋室,分列明倫堂東西兩側,依次名為“志道”“據德”“依仁”和“遊藝”。這四個齋室的名字,都來自於《論語·述而》,概括了對學子們從品德到學習內容的要求。具體而言,明代學子們學的是禮、射、書、數等科目,到了清代,教學內容更側重於為科舉考試做準備,主要學的是儒家經典和宋儒學說,比如《四子書》《五經》《性理大全》《大學衍義》《歷代名臣奏摺》《文章正宗》等,同時,讀、寫八股文也成為必修課。

濟南府學文廟有龍門,關於它的故事你都知道嗎?

攝影:董承華

明清時期,朝廷對地方官學非常重視,給了很多優厚待遇。明代凡入府學、州學、縣學的民間子弟,都擁有很多特權,其中對廩膳生最為照顧。凡廩膳生都享有地方政府撥發的食糧和其他生活用品,除本身享有免役權外,他們的家屬也有二人能免役,而且還有權僱傭奴僕。清代順治九年頒佈的《臥碑文》中也重申了官學生一旦獲取生員資格,便可食廩,免丁役,並獲得地方官的禮遇。另外,清政府還規定,生員犯罪,地方官要先報學政責懲,不得視同一般平民治罪。

當然,皇帝對官學生的訓飭也是相當嚴厲的。現存於濟南府學文廟的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雍正敕立“訓飭士子”碑,“上諭”就十分嚴厲,其中寫到,“朕觀今日之士,雖不乏閉戶勤修讀書立品之輩,而蕩檢踰閒,不顧名節者,亦復不少。或出入官署包攬詞訟,或武斷鄉曲欺壓平民,或違抗錢糧藐視國法,或代民納課私潤身家,種種卑汙下賤之事,難以悉數。”皇帝於是提出嚴厲警告,訓飭士子好好學習。官學的教官們也要在每月的正月初一和十五,集中生員進行宣讀講解,責令生員遵守不違。

作者:錢歡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