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成語

康得新財務疑雲:客戶供應商集中登出 上下游存關聯關係

作者:由 新京報 發表于 成語日期:2022-05-12

碳谷科技是什麼

5月22日下午下班時間,晨港路康得新總部門前,大批員工正好下班出來等待公交車。緊鄰康得新總部北面的是光學膜二期的工地,幾棟未完工的大樓在夕陽映照下靜靜地矗立在400多畝的工地上。

122億資金消失,其與北京銀行扯皮仍在繼續,同時康得新資金鍊緊張已進一步傳導至公司經營層面,某接近康得新人士表示:“康得新子公司康得菲爾近期曾出現沒交電費停工停電的情況,現在恢復了。年後開工率降到差不多40%了,沒錢進原材料了。前期我們還有比較充裕的回款,所以也能按時支付員工工資,但後面回款就越來越少了。今年一季度開工率嚴重不足,回款也就越來越少了。”

同時財務造假的疑雲重重。2010年上市,2012年後不再公開前五大客戶和供應商名單,當時的多家客戶和供應商如今已被登出或成空殼。在某客戶曾經的辦公地址附近,有人對記者表示,“兩三年前已經跑路,欠了別人很多錢。”

有接近康得新人士透露,公司疑向老闆信得過的員工收集身份證註冊多家空殼公司。記者走訪了其中數家公司的註冊地址,均非實際辦公場所;有多家企業註冊地址均在天津自貿試驗區(空港經濟區)空港國際物流區第二大街1號103室。記者撥通門上標示的電話,對方表示,公司做的是商業託管,下面有400多家企業,這四家企業都註冊在這裡。而當記者致電工商資訊中的電話時,對方無一例外表示“打錯了”。

8家客戶和供應商被登出或成空殼公司,上下游存關聯關係

康得新財務疑雲:客戶供應商集中登出 上下游存關聯關係

康得新財務疑雲:客戶供應商集中登出 上下游存關聯關係

強峰國際貿易註冊地址現場。

從2012年年報起,康得新不再公開前五大客戶和供應商名單,當時給出的原因是“屬於重要的商業機密”。記者發現,如今,2010年、2011年及2012年1-9月公開的多家客戶和供應商已經登出,且登出集中在去年和今年年初。

而那時,康得新已被證監會立案調查。有接近康得新人士向新京報記者透露,今年上半年證監會和經偵已經入場康得新審計,拿走一批材料調查。

新京報記者走訪發現,在2010年、2011年及2012年1-9月披露的客戶和供應商中,多達8家已經登出或成空殼公司。

張家港保稅區強峰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下稱“強峰國際貿易”)分別是康得新2010年的第三大客戶和2011年的第二大客戶。企查查顯示,強峰國際貿易成立於2006年3月29日,實繳註冊資本1500萬元,法定代表人許峰持股100%,目前涉及十餘起金融借款及房屋買賣糾紛的訴訟。

記者5月23日走訪強峰國際貿易註冊地址張家港保稅區匯達大廈817A室發現,匯達大廈8層並沒有裝修,仍處於毛坯房的狀態,樓下列印店老闆表示:“這棟大樓大部分都是註冊公司,辦公地址不在這裡。”隨後記者多次撥打強峰國際國際貿易的工商聯絡方式,無人接聽。

隨後,記者根據網上資訊來到強峰國際貿易位於張家港河西路243號的辦公地址發現是一家五金店,店主表示對強峰國際貿易並不知情。隨後,記者向附近的店鋪詢問,對方表示:“兩三年前已經跑路,欠了別人很多錢。”

康得新財務疑雲:客戶供應商集中登出 上下游存關聯關係

強峰國際貿易曾經的“辦公地址”,附近人士表示“:兩三年前已經跑路,欠了別人很多錢。”

除此以外,企查查顯示,康得新多家客戶和供應商登出營業。其中,2010年第四大客戶北京盛世隆安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盛世隆安”)、2010年第二大供應商北京富煜佳通商貿有限公司(後更名:北京煜富華商貿有限公司)、2010年第五大供應商嘉豪創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下稱“嘉豪創業”)、2011年第四大客戶北京盛世中光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下稱“盛世中光”)集中在去年及今年年初進行登出,登出日期分別為今年1月8日、去年6月8日、去年12月10日及今年1月25日。

除出現集中登出的情況外,上述客戶和供應商企業還出現不少複雜的關聯關係。企查查顯示,康得新2010年第四大客戶盛世隆安成立於2003年,法定代表人為郭鳳梅,而郭鳳梅也曾任康得新同年第五大供應商嘉豪創業的老股東中基萬業的法定代表人,至今其仍擔任該公司監事;2011年第四大客戶盛世中光的老股東孔春梅,是2012年1-9月第一大供應商維盛流域的法定代表人和第一大股東。

此外,康得新2010年第三大供應商北京中海天朗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後更名:北京熙弘和泰商貿有限公司),成立於2008年10月6日,註冊資本50萬元(在業),記者走訪其註冊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上地六街17號1幢5層6519號房間發現,此處為康得新控股股東康得投資集團總部“康得大樓”,而5層6519號房間門外並無任何公司標識,敲門無人應答,五層及大堂的企業名單均無該供應商名字。隨後,記者與該供應商留下的工商電話聯絡,對方表示“您打錯電話了”。

某資深審計師對新京報記者表示:“一般操作手法有註冊多家空殼公司,一部分扮演供應商,一部分扮演客戶,錢從虛假的供應商那裡出,然後再從虛假的客戶那裡回到公司體內。”

公司疑向老闆信得過的員工收集身份證註冊多家空殼公司

有的客戶、供應商被登出,也有的空殼公司被批次製造。

一位接近康得新人士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大概每隔一年,康得新就會用一些身份證註冊一批公司,這裡面有部分身份證是一些員工的家屬,我記得最近一次是2017年下半年。”該人士繼續表示:“這樣的事情2015年、2016年、2017年均有做過,依自己對公司的熟悉程度來看,這些身份證部分與老闆身邊自己信得過的員工有關聯,其他則是一些自己不認識的‘陌生人’”。隨後,該人士向記者展示了多張身份證資訊資料,透過企查查發現,這些自然人分別是多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股東或董監事。

記者走訪了其中數家公司的註冊地址,均非實際辦公場所,而當致電工商資訊中的電話時,對方無一例外表示“打錯了”。

以身份證姓名“解茹松”和“孫秋霞”為例,解茹松分別為天津合惠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天津合惠”)、天津階覽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天津階覽”)和上海新悅視聯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上海新悅”)的監事,同時也是張家港哥賽特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下稱“張家港哥賽特”)的法定代表人,解茹松和孫秋霞分別持有張家港哥賽特90%和10%股權,而孫秋霞則是天津盈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天津盈源”)的法定代表人。

其中,上海新悅大股東為天津隆合科技中心(有限合夥)(下稱“天津隆合”),後者持有上海新悅45%股權,而天津隆合曾與康得投資集團和東方視界科技一同持有北京新視媒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股權,持股比例分別為40%、40%和20%,康得新持有東方視界科技25%股份。企查查顯示,北京新視媒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已在2019年3月7日登出,法定代表人為康得新員工王海濤,成立日期為2016年5月25日。

企查查顯示,天津合惠、天津階覽、天津盈源和天津隆合的註冊地址均在天津自貿試驗區(空港經濟區)空港國際物流區第二大街1號103室。新京報記者工作日走訪發現,該處為天津空港國際物流區企業服務中心,103室當時並沒有開門營業。記者撥通門上標示的電話,對方表示,公司做的是商業託管,下面有400多家企業,這四家企業都註冊在這裡。

康得新財務疑雲:客戶供應商集中登出 上下游存關聯關係

康得新財務疑雲:客戶供應商集中登出 上下游存關聯關係

天津空港國際物流區企業服務中心與103室。

記者隨後撥通上述四家企業留下的工商聯絡方式,當詢問是否為上述企業時,對方均表示“你打錯了”。

新京報記者就上述事項聯絡康得新,截至發稿,未取得迴應。

某銀行風控資深人士向新京報記者表示:“雖然企業註冊地址與辦公場所不一致的問題普遍存在,但銀行對這塊管控要更加嚴格,如果企業不在註冊地址辦公將被認為是註冊地址虛假,銀行將會打電話聯絡企業,如果聯絡上會要求企業給予合理解釋,聯絡不上可能會凍結企業的賬戶。”

前述資深審計師表示:“註冊空殼公司可以用來虛構供應商和客戶,從而達到虛增收入和挪用資金的目的,但只要審計認真核查,是很容易發現的,特別是大額的虛構,因為要把整個產品生產過程的檔案全部都虛構一遍,這麼做成本是很高的。”

“這些檔案有很多,首先,生產要採購原材料,採購包括採購申請、合同、發票等;存貨包括虛構、入庫單、每月資產盤點記錄等;生產過程的系統記錄也要虛構,包括取件、生產、半成品入庫、半成品出庫、成本入庫等;銷售包括銷售合同、生產排期、出貨單等。”該審計師表示,“而且,如果虛構太多的話,還要虛構固定資產,因為產能需要匹配,要做到沒有造假痕跡,除非將剛才說的流程都走一遍。”

目前,康得新原獨立董事陳東、楊光裕和張述華已分別於4月28日、5月13日和5月23日提出離職,而董秘杜文靜和證券事務代表王山也分別於5月5日和5月17日提出離職,前四人均在2018年年報中表示不保證年報的真實性。

去年發生大額銷售退回等“擠水分”

在上述背景下,記者發現,其去年光學膜貨物存在大額銷售退回等財務數字異動。

2018年,康得新業績“變臉”,營收下滑22。38%,歸母淨利潤下滑88。66%。而同時,其光學膜庫存量同比增加400。96%。康得新解釋稱,是因為下半年下游市場不景氣,部分經銷商貨物退回導致庫存量增加。

據2018年年報,光學膜佔其營收的超8成,大額退回後果讓財報變臉。據披露,康得新去年四季度大額銷售退回致康得新營業收入為-16。84億元、歸母淨利潤鉅虧19。21億元。

而其年報審計機構——瑞華會計師事務所則稱,康得新公司在對2018年度經營活動進行自查的過程中,對公司賬面原已確認的部分營業收入進行了銷售退回賬務處理,對此我們無法實施充分適當的審計程式,也未能取得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所以無法判斷該事項的真實性和公司賬務處理的準確性。

某四大會計所資深審計師對新京報記者表示:“銷售退回的賬務處理會減少收入,但一般很少,退貨率一般是比較穩定,如果突然出現了大額的退回,就很有問題了。要不就是某批產品出了重大問題,要不就是故意虛假銷售、虛構收入,存在借銷售退回把收入造假水分一次性擠出來的可能性。”

光學膜庫存量同比增加4倍,同時,根據2018年年報,康得新公司2018年末對存貨計提了4。95億元的存貨跌價準備,其中本期增加4。715億元。

負責年報審計的瑞華會計師事務所稱,康得新公司未能對其中4。57億元的存貨跌價準備提供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包括對管理層計算的可變現淨值所涉及的重要假設如銷售價格、預計的銷售費用等,導致我們無法執行重新計算的驗證程式,以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我們無法確認該部分存貨跌價準備計提的準確性。

記者還發現,康得新營收規模從2011年的15。3億元增至2017年的118億元,不過其應收賬款淨額也由2011年的1。72億元增至2017年的44。09億元,應收賬款增幅遠超營收增幅,而且2016年至2018年,應收賬款週轉天數較之前顯著延長。

截至去年末,應收賬款淨額為48。65億元,相對於91。5億元的營收來說,一半以上都是應收賬款,而且去年進行了大額的壞賬準備計提。

負責年報審計的審計機構認為,截至2018年12月31日,康得新公司應收賬款賬面餘額人民幣60。93億元,相應計提壞賬準備人民幣12。28億元,其中公司對預計無法償還的除關聯方以外的部分單項金額重大的應收賬款進行單項計提8。136億元;在確定應收賬款預計可收回金額時需要評估相關客戶的信用情況,包括瞭解客戶資信以及實際還款情況等因素,需要運用重大會計估計和判斷;公司管理層未能提供對單項金額重大並單獨計提的壞賬準備所依據的資料,亦未能提供上述剩餘應收款項可回收性評估的充分證據。

大額銷售退回,應收賬款計提鉅額壞賬準備,存貨計提鉅額跌價準備,這發生在被立案調查之際。

迴應:“是否財務造假,證監會正在立案調查”

今年1月16日深交所中小板公司管理部向康得新下發問詢函,要求其就是否存在財務造假等問題做出書面說明,截至4個月後的5月26日,康得新仍未做出答覆;5月17日,康得新在全景網舉行年報網上說明會,當被投資者問及“2017年和2018年的收入是否有假”時,康得新董事長肖鵬表示,“證監會正在立案調查,請關注公司進一步公告”。

此外,新京報記者就財務造假問題致電康得新財務部總經理趙軍,其表示:“(是否財務造假)證監會正在立案調查,還是需要他們來認定,不能我們自己認定。”

“存貸雙高”122億存款消失背後

大股東高比例質押,燒錢裸眼3D、碳纖維“講故事”

“存貸雙高”122億存款消失,康得新的貨幣資金也被疑造假。康得新及其子公司在北京銀行西單支行的122億元存款去向仍未有答案,康得新與北京銀行仍處於相互“扯皮”的狀態。

康得新財務疑雲:客戶供應商集中登出 上下游存關聯關係

某接近康得新人士表示:“2015年前後開始大力發展的裸眼3D和碳纖維等大投入、低產出的產業,讓康得新和康得投資集團的資金流開始緊張。”

記者梳理發現,自上市第一年2010年起,康得新控股股東康得投資集團即開始進行股權質押,除2010年末股權質押比例佔其所持有的康得新股份比例不足90%以外,此後每一年,康得投資集團質押的比例均在90%以上。截至2019年1月2日,康得投資集團持有康得新8。5141億股,佔總股本的24。05%,其中質押股份為8。4669億股,佔其持有康得新股份的99。45%。

與高比例股權質押對應,據東方財富Choice資料庫顯示,康得新2010年至2018年每年年末總市值分別是51。55億元、73。43億元、151。04億元、229。32億元、275。91億元、612。93億元、674。34億元、785。56億元、270。52億元。

2017年11月22日,康得新股價觸及歷史最高位26。71元/股(前復權),總市值為946億元,康得投資集團持股市值高達228億元。不過,康得新股價隨後一路下跌。截至5月24日收盤,康得新報3。02元/股,下跌5。03%,總市值106。9億元,已縮水839億元,累計跌幅達88。69%。康得集團持股市值也跌至26億元,蒸發約200億元。

據財新網今年2月2日報道,在債券持有人大會上,康得新及康得投資集團實控人、前董事長鍾玉表示股東挪用部分在100億元以下,上市公司和大股東的錢放在一個資金池混用。康得投資集團挪用資金用途有二,一是投資碳纖維專案,二是股權質押貸款補倉,貸款的錢也主要用於碳纖維專案。

這並非康得投資集團唯一一次承認挪用資金。

裸眼3D被稱為“為了專案而專案,講故事”,工程現已停滯

康得新財務疑雲:客戶供應商集中登出 上下游存關聯關係

1998年,下海經商的鐘玉開始啟動預塗膜專案,2001年成立康得新,2002年建立國內第一條預塗膜生產線,2010年7月,康得新登陸深交所中小板。

繼IPO融資5。7368億元后,康得新分別於2011年9月9日、2014年11月7日和2015年12月17日披露定增預案,並分別對應於2012年6月5日、2015年12月14日和2016年10月24日完成定增融資16。25億元、30億元和48億元,合計達94。25億元。

2011年,康得新從預塗膜進軍光學膜領域,擬利用募投資金完成光學薄膜產業化叢集專案(注:康得新光學膜一期專案),當時預計,專案投資總計29。80億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和鋪底流動資金分別為25。18億元和4。62億元。

該專案於2013年建成投產。2014年11月,康得新披露第二次定增預案顯示,投入募集資金30億元,開展“張家港康得新光電材料有限公司年產1。02億平方米先進高分子膜材料專案”(注:光學膜二期專案),專案投資總額達51。78億元,專案新增奈米多層層疊膜、多層特種隔熱膜、多層高檔裝飾膜、水汽阻隔膜等高檔高分子膜產品。

一年後的2015年12月,康得新披露第三次定增預案顯示,擬繼續投入15億元募集資金到上述專案,並投資23億元募集資金開展“張家港康得新光電材料有限公司年產1億片裸眼3D模組產品專案”,最終48億募集資金全部由康得新控股股東康得投資集團認購。

某接近康得新人士表示:“上述專案均是光學膜二期專案,雖然內部叫光學膜二期,但基本都是做裸眼3D的。”

新京報記者走訪康得新光學膜二期專案發現,現場基建已初具規模,但大樓外飾和內飾均未完成,但並不見有施工隊入駐的蹤跡。

康得新財務疑雲:客戶供應商集中登出 上下游存關聯關係

康得新財務疑雲:客戶供應商集中登出 上下游存關聯關係

光學膜二期工地。

根據康得新2018年年報披露,公司的光學膜生產基地在江蘇張家港,總佔地面積超過1000畝,其中康得新光學膜一期專案總投資約45億元,專案年產2億平方米光學薄膜,已經建成達產。光學膜二期專案於2016年4月正式開工奠基,目前專案建設尚未全部完成。

某接近康得新人士表示:“光學膜二期佔地面積與一期差不多一樣大,基建部分已經差不多完成了,裝置有些已經訂貨了,但今年3月工程停了,施工隊也撤走了。”

前述人士表示:“光學膜二期是打算上裸眼3DK6生產線的,原有的是K3,K6能夠一次性做出更大面積的屏,但實際上,裸眼3D的市場還不成熟,根本沒有什麼需求,很多都是試驗單,量提不上來,那為何還要建一個與一期幾乎一樣大的二期基地,來專門做這個?”

另有接近康得新的裸眼3D專業人士表示:“當初上裸眼3D專案時,公司搞技術的同事基本都是反對的,我覺得就是為了專案而專案,講故事。裸眼3D這塊實際沒有盈利,主要是整個攤子鋪得太大了,鋪了很多高薪的人員,高峰期在2017年年底到2018年年初,大概有600-700人,其中400人是研發,產品跟市場脫節,產品沒有被市場接受。”

張家港康得新光電材料有限公司(下稱“康得新光電”)是康得新最重要的子公司,2017年年報顯示,康得新光電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分別為69。04億元和24。77億元,而2017年,康得新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分別為117。89億元和24。76億元。

某接近康得新光電人士表示:“康得新光電在2011年成立之初,成立的事業部如顯示、塗布、窗膜、濺射、樹脂、模具等都比較靠譜,但在2015年後成立的如柔性、大屏顯示、大屏觸控、裸眼3D等,均沒有貢獻很大的盈利,但都相當燒錢。”

燒錢碳纖維,有公司因資金問題經營困難

康得新財務疑雲:客戶供應商集中登出 上下游存關聯關係

除裸眼3D外,碳纖維也被認為是一塊“只燒錢,不賺錢”的業務,而碳纖維這塊業務,並非全部都在上市公司體系內。而康得新最新年報營收結構中也未見碳纖維身影。

成立於2011年7月、實繳註冊資本6。5億元的中安信科技有限公司,由康得投資集團控制,法定代表人為鍾玉,其也被認為是鍾玉開展碳纖維業務的標誌性公司之一。隨後在2014年至2015年間,上市公司康得新也開始頻繁地開展與碳纖維相關的佈局。

2014年11月,康得新披露稱擬在張家港設立名為江蘇康得新碳纖維複合材料的全資子公司,擬定註冊資本10億元,企查查顯示,該公司於2016年3月3日成立,實繳註冊資本達10億元,由康得新100%控股。

此外,2017年8月8日,康得投資集團、康得新與榮成市國有資本運營有限公司共同出資成立了康得碳谷有限公司(下稱“康得碳谷”),法定代表人為鍾玉。康得新公告顯示,康得新擬向康得碳谷增資20億元,佔增資後註冊資本總額的14。29%;康得投資集團增資90億元,佔增資後註冊資本總額的71。42%;榮成市國有資本運營有限公司增資20億元,佔增資後註冊資本總額的14。29%。

榮成市人民政府官網顯示,康得碳谷科技專案總投資500億元,分五期建設,2023年全部建成達產後,年產高效能碳纖維6。6萬噸,高效能碳纖維複合材料3萬噸,預計年銷售收入達到1000億元。

2017年、2018年,鍾玉頻頻接受人民網等多家媒體的專訪,並在多次採訪中表示看好碳纖維的發展前景。然而,其碳纖維專案的發展並不順利。

2019年4月,榮成市人民政府在回覆《康得碳谷拖欠實習工資》時表示,康得碳谷因資金問題經營困難,所有員工工資均未按時發放,政府一直在協調康得集團籌措資金,目前資金已基本到位,近日公司將會安排陸續發放;5月20日,康得新全資子公司KDX Europe Composites R&D Center GmbH(下稱:KDX Europe R&D)因無法支付到期債務,依據德國當地法律規定,於當地時間2019年5月8日向當地法院遞交了破產申請,法院已受理。該公司主要經營應用於量產汽車的碳纖維複合材料的研發。

員工指康得新挪用員工持股計劃投資資金

康得新財務疑雲:客戶供應商集中登出 上下游存關聯關係

這並非康得投資集團唯一一次承認挪用資金,某康得新員工向新京報記者表示:“2014年員工持股計劃最後一次收益被康得集團在2018年5月底私自挪用。在我們發現後才承認,後面給我們打了欠條。”

借款合同顯示,2014年期員工持股計劃已在2018年5月24日清算完畢,收到資管計劃分配的投資收益款和投資本金合計6404萬元,康得集團在借款合同中表示:“鑑於康得集團流動性較為緊張,康得集團於2018年5月31日將上述投資收益款和本金劃轉並用於康得集團日常經營”。

此外,對於“去年預付逾21億裝置款卻不見一個包裝盒”的問題,在康得新對深交所關注函的答覆中顯示,收款一方中國化學賽鼎表示,裝置供應商收到貨款後已直接或間接將該批貨款匯入大股東康得投資集團賬戶,後者表示將該筆款項暫借回給康得新,但康得新表示並未收到該筆借款。

資金鍊緊張已影響經營,員工稱開工不足

康得新財務疑雲:客戶供應商集中登出 上下游存關聯關係

截至4月16日,康得新及全資子公司涉及訴訟案件共122起,其中被訴金額5000萬以上的35件、勞動糾紛59件、其他小額訴訟18件,累計涉及影響金額逾55億元。

資金鍊緊張也進一步傳導至公司經營層面,康得新表示,2019年一季度公司營業收入比上年同期減少了30。13億元,主要是報告期銀行賬戶凍結、營運資金持續緊張致使客戶與市場份額流失,造成營業收入大幅下降。

某接近康得新人士表示:“康得新子公司康得菲爾近日曾出現沒交電費停工停電的情況,現在恢復了。年後開工率降到差不多40%了,沒錢進原材料了。前期我們還有比較充裕的回款,所以也能按時支付員工工資,但後面回款就越來越少了。今年一季度開工率嚴重不足,回款也就越來越少了。”

其進一步表示:“康得菲爾有5條預塗膜生產線,按預算計劃,我們最多會開4條,還有1條3D影象生產線,以及一條塗布生產線。塗布生產線今年本來要開起來的,但實際是完全沒有。預塗膜生產線今年開始也基本就是2條線,偶爾還會只開1條線。”

今年3月初,康得新完成董事會換屆,原董事長鍾玉、原總裁徐曙等“老董事”全部離任,取而代之的是康得新“舊臣”肖鵬、“中植系”餘瑤以及“寶能系”侯向京等人。

資料顯示,今年43歲的肖鵬,曾在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間,任康得新光電事業群副總裁兼營銷總監;在2017年2月至2019年1月29日間,任蘇州錦富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某接近康得新人士表示:“肖鵬平時稱呼鍾玉為老師,雖然資金緊張,但鍾玉對員工算比較好的,而肖鵬則採取了一些讓員工不太滿意的舉動。”

上述人士表示:“在5月份發4月份工資的時候,康得菲爾人力按時發工資給員工,隨後卻遭到了公司的無理解僱,此外,不少員工參加了公司2016年和2017年的員工持股計劃,公司至今沒有兌付本金和利息。”

上述人士繼續表示:“肖鵬來了以後,對公司進行了架構調整,將權力從各個事業部收歸,安排了不少他帶來的人擔任要職,其中,研發中心讓一個銷售出身的人來擔任,讓許多人不解。”

新京報記者就此聯絡康得新,截至發稿,未獲得迴應。

新京報記者 肖瑋 編輯 嶽彩周 校對 劉越 付春愔

聯絡郵箱:xiaowei@xjb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