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成語

心理學:親密關係總遇人不淑,也許是因為你無意識的“自戀情結”

作者:由 有夢想的唐糖 發表于 成語日期:2022-05-26

女生說遇人不淑是什麼意思

心理學:親密關係總遇人不淑,也許是因為你無意識的“自戀情結”

希臘神話的納西斯,是一個以美貌聞名的年輕獵人。他的美貌使他過於傲慢和自負,拒絕一切向他示愛的姑娘。森林中的仙女厄科(Echo)就因為納西索斯的冷漠而鬱鬱而終,最終失去肉體,只留下一道聲音存在世間。

復仇女神涅墨西斯聽到了神女們的祈禱:“但願納西斯有朝一日愛上一個人,卻永遠也得不到她的愛 !“,對納西斯的狂妄施加了懲罰:當納西索斯在池塘中看到自己俊秀的倒影時,情不自禁愛上了自己的倒影,就這樣納西索斯在水邊顧影自憐直至無法自拔,最後死在了池塘邊上。他死後化為水仙花 ,依然站在曾經顧影自憐的水邊。

後來,這個神話被弗洛伊德引用,為過度自戀的人格障礙命名,他將誇大自戀者命名為“

自戀型人格障礙

”。

最近看了一本名為《自戀也瘋狂》的書,這本書的作者是一位資深的心理諮詢師,在這本書裡,他非常詳細且深入的描繪了“極端自戀者”的各種面具——

欺凌型、誘惑型、自命不凡型、無所不知型、自以為是型、報復型、成癮型

等等,除此之外,還有我們熟知的“

自戀型父母

”等等。。

在生活中,自戀型人格障礙的患者佔到總人群的1%,而極端自戀者,會佔到總人群的5%左右。更為重要的一點是,

自戀特質是一個“連續體”

——本書的作者在第一章就重點講述了這個概念,它的意思是,“

健康的自戀”和“自戀型人格障礙”,分別是“自戀特質”這個連續體的兩端,而我們大多數人,都在這個連續體的中間

換言之,我們生活中的具有非常健康自戀的人很少,而大多數人,都具有程度不同的不健康自戀。

在看這本書的時候,我腦海中浮現出一個個生活中的“

人板

”,他們具有各種不同型別的“極端自戀者”的特質,這也使得我在閱讀的時候增加了很多趣味。事實上,本書的作者也在書中舉了大量的例子,除了他自己諮詢過程中遇到的來訪者,也有包括麥當娜在內的很多具有典型極端自戀者的名人案例。

是的,麥當娜就是一個典型的“

誘惑型自戀者

”。我在讀這一部分的時候,也解決了我自己的一個謎團——我生活中的一個朋友,浪子兼渣男,其實就是比較典型的誘惑型自戀者。也許是出於職業本能,我對他這個人板很感興趣,暗自對他進行了認真的觀察和分析,試圖找到他對於很多女性具有致命誘惑的原因。但是我的“研究”並不能完全回答我的困惑——在我看來,他固然有一些吸引人的地方,比如帥氣、金錢、權力等等,但在認知和思維方面卻有著至少是我認為顯而易見的問題,我很困惑的一點在於,除了外表的吸引力之外的人格魅力部分,難道那些女性看不到他身上的“減分項”嗎?

最後我把問題的答案歸結為他吸引的、也只能吸引的女性群體是比較固定的——雖然外表、職業、家境等等外在條件上千差萬別,但在人格的核心部分,都是發展的不夠成熟的,認知層級不高(至少在我的評判標準裡是這樣的)、幼稚、依賴、對自我的認同不夠清晰——好吧,我承認我的標準是有點挑剔了,因為她們中的無論哪一個,按照世俗的標準都是非常不錯的。

在讀這本書的時候,一些模糊的答案被以更清晰的視角呈現出來,雖然作者的筆墨重點在於描繪“誘惑型極端自戀者”的表現形式和心路歷程,對被誘惑者著墨不多,但卻開啟了我思考的大門。我清晰的看到,這些身份不一的女性之所以被這個朋友(或者是這一類情場浪子)吸引,除了比較籠統的人格不成熟、認知水平有限之外,可能還有一個共同點:即

她們自己很難突破自己的自戀桎梏

(這句話有點拗口,沒關係,在接下來的這篇文章裡,我將對它進行講述)。

我現在經常使用“桎梏”、“限定”這樣的詞彙,這也反映了我個人在研習心理學的過程中的一個階段。

在通曉和深刻的領悟一些心理學的核心原理之前,人的精神看似自由,但其實卻被無形的桎梏,但是當不斷探索和思考的時候,這些桎梏逐漸浮出水面,這時候,一個人,才獲得了真正的、精神上的自由

回望我自己學習心理學的過程,“自戀”是令我脫胎換骨的話題之一,在個人成長的道路上,對這個話題的深入覺察與探索,帶給了我深刻的震撼和質的飛躍。在今天這篇文章裡,我將講述我受到這本書的啟發,對於覺察自己身上的自戀特質,不被他人(類似於誘惑型自戀者)“勾引”出自己的自戀滿足的話題。

事實上,不是每個人都會遇見“渣男”,成為“渣男”的目標,並因為一場飛蛾撲火的愛情埋葬自己。但是

識別自己身上的自戀特質,對它保持清醒的認知,卻是每個普通人的必修課

心理學:親密關係總遇人不淑,也許是因為你無意識的“自戀情結”

01 被需要的陷阱:需要“被需要”,暴露了什麼?

因為工作關係,我的朋友圈有很多學心理、做心理工作的朋友。在朋友圈,我經常看到他們中的不少人曬出自己和來訪者或者來訪者家屬(比如厭學兒童的父母)的聊天記錄,這些聊天記錄的內容基本上都是對方對他們的讚美和感謝之詞。

每當看到這樣的、類似於微商曬出銷售流水一樣的對話方塊,我的心裡都會湧現出一陣悲哀:

自己的“問題”還沒修理好的諮詢師,就像一個剛學會使用菜刀的人,拿著菜刀去手術檯上給人做精細手術一樣可怕

當然,我這樣想也是偏頗的,沒有完美的人,自然也沒有完美的諮詢師,而且即使有的人表現得很“低調”,也未必意味著他的人格真正健康,也許ta只是壓抑了自己想要“曬”的慾望。所以,當我這樣評判別人的時候,實際上也暴露了我自己的問題。

但是不得不說,

心理諮詢師的確是一個不一樣的職業,就像父母對於孩子一樣,諮詢師之於來訪者的意義也至關重要,諮詢師自身的人格越健全,才越能給來訪者真正的幫助,否則,人格不夠健全(自己還沒把自己修理明白)的諮詢師,會有對來訪者造成二次傷害的可能

,這種傷害一旦形成,對於來訪者的傷害,是不可挽回的。

我之所以認為這些頻繁曬出自己成績的諮詢師人格不夠健全,是因為他們的字裡行間(無論偽裝的多麼淡然),都透露出一種資訊:

他們自己尚還處於需要靠來訪者的肯定和成績,來獲得自我肯定的的階段

。換言之,他們在諮詢過程中,也在來訪者身上尋找價值。

這是一種很可怕的現象,因為

“找價值”的需要,會驅使他們對來訪者有無意識的控制

。本質上說,他們都未曾從“不健康的自戀”中完成徹底的人格成長和修通。

誘惑型自戀者之所以能夠成功,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在於,他們順應了某些人的自戀需要,或者也可以說,他們“勾引”了這部分的自戀滿足

。誘惑型自戀者非常善於讓對方感覺到自己的價值,感覺自己獨一無二,感覺自己非常被對方需要——正是這種極大滿足自戀的感覺,讓一些人迷失並最終淪為誘惑型自戀者的“工具”。

應用本書作者關於“連續體”的概念,其實每個人都可以自省:自己是否也有類似的“症狀”?如果一個人非常沉浸於自己被他人需要的感覺,很希望並且享受這種感覺,那麼可能需要覺察一下,自己是否也同樣自戀 ——

需要“被需要”,可能是維護自己自戀的方法

心理學:親密關係總遇人不淑,也許是因為你無意識的“自戀情結”

02 被“勾引”出的自戀:根源何在?

我們每個人都具有社會屬性,

我們的自我認知,很大程度上來自於外界對自己的反饋,小時候的權威——父母,幾乎決定性的影響和限定了一個孩子的自我認知

:如果父母發自內心的認為孩子值得愛,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和積極關注,那麼孩子就會形成比較高的自我認知,擁有較高的自尊水平;反之,如果父母總是挑剔、指責、抱怨孩子,孩子就會形成比較負面的自我認知,ta會從內心深處認同父母對自己的評價,並且變成“被父母詛咒”的孩子。

不被認可的孩子,內心始終有希望得到認可的情意結,他們對自我價值不夠肯定,患得患失,更寄希望從外界獲得肯定和認可,同時,他們也會構建起各種心理防禦機制,來維護自己虛弱的自戀。

從這個角度上,我們就可以解釋那些強烈渴望被需要,或者很容易被他人的需要吸引的人,他們的根源來源於何處?

合格的父母,會讓孩子沐浴在喜悅的誇讚之中,讓孩子感覺自己是父母情感世界的中心,對於越小的孩子,這一點就越重要

,所以,這個話題本質上是一個關於“

依戀關係質量

”的問題,如果一個人的依戀關係沒有建立的很充分,ta長大後,就會特別需要來自外界,尤其是重要他人的關注和讚美。

很少有人能夠抵抗住誘惑型自戀者的進攻——大部分型別的自戀,會令他人感覺到痛苦、難受,但唯獨誘惑型自戀者,釋放出來的是一劑“甜蜜的毒藥”。因為後者經常抬舉我們,讓我們感覺到自己是獨特的、迷人的、理想的,讓我們產生自己是世界觀贏家這種感覺。所以,抵禦這種誘惑很困難:就像一個人中了彩票大獎,拒絕領取彩票一樣困難。

寫到這,也許很多人都想到了一個熟悉的詞彙“

捧殺

”,的確,從某種意義上說,誘惑型自戀人格的人是最擅長捧殺的。

說回我那位朋友的案例,在他歷任的女朋友中,不乏家庭條件極為優越的女孩,但是

物質的豐富並不能取代情感的匱乏

,也許正是因為她們的父母把大量的時間花費到掙錢的事業上去,缺失了對女兒的陪伴,才會使她們在長大後成為一個“隨便”的人——受到一點情感上的小恩小惠就盲目的迷失自我。

當然,他的女朋友中也有家境不優越的女生,所以,

衡量一個人的人格是否健全,其實和ta的家境並無直接、必然的聯絡,而在於父母的撫養質量,是否給到孩子情感上的滋養和精神上的支撐

。這才是家庭教育的核心。

心理學:親密關係總遇人不淑,也許是因為你無意識的“自戀情結”

03 被需要的陷阱:應對策略

面對他人看上去無比真誠的喜愛、關注、讚賞,我們怎麼能保持冷靜,不被ta帶跑呢?

我認為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在於:

要對自己有清醒的認知,並且要有非常清晰的人際邊界,這兩者其實是一回事。

如果一個人有比較清晰且客觀的自我認知,並且有心理上的人際邊界,ta就更能分辨出,哪些讚美是對方的投射,哪些是真實和客觀的內容——所以,

認知和邊界,有很多共通之處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並不是所有來自別人的讚美都是虛假的,都是來自於對方想要操控我們的願望。但是我們必須承認,區分兩者的區別是有一定難度的。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第一,警惕“理想化”

如果一個人對你的欣賞和稱讚,超過了正常的範圍,就需要特別警惕了。比如剛第一次見面,就認定你是ta一直苦苦尋覓的物件;比如特別強調你對ta的意義和價值,甚至讓你感覺,如果你拒絕了ta,就十惡不赦;比如對你有完美的、理想化的認知等等。

當你感覺自己如此獨一無二、對他人如此重要時,你就需要抽離出來,看看真相。

第二,抵制自己將對方理想化的衝動。

這一條與上一條相反,但同樣普遍存在。為什麼有那麼多“無知”的少女被騙,本質上是因為她們內心深處都一個非黑即白的潛意識的

期待

:她們期待世界上真的有一個Mr right,有一天會架著七彩祥雲過來拯救她們。

當然有這種想法,並不是少女的專利,它的產生也與社會上毒雞湯的泛濫不無關係。當一個人感覺到只要自己和對方更加接近,生活就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自己的痛苦和掙扎都可以透過與一個表面上擁有一切的人接觸而獲得解決——對方似乎知道所有問題的所有答案時,危險也就同時出現了。

本質上說,這是沒有發展出人格的獨立性,沒有自我負責的人的通病,這類人無意識中將自己置於

無力的從屬地位

,試圖透過他人來改變自己的命運——雖然這不是他們意識層面的東西,但卻牢固的根植於潛意識中。

在《乘風破浪》這個節目中。很多人隨著節目的推進,逐漸對黃聖依黑轉粉,或起碼黑轉路人。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他們發現黃聖依不是之前他們認為的目中無人、傲慢跋扈,而是一個“堅持做自己”的人。用黃聖依自己的話說是:“我不在乎別人怎麼評價我,不會因為別人說我不好,就妄自菲薄,也不會因為別人誇我,就沾沾自喜,我永遠想比以前的那個我更好”,而在上一期的“互誇環節”中,張雨綺則說:認識黃聖依這麼多年,她一點變化都沒有,一直在做自己。寧靜的評價比較有趣,她說:“黃聖依是特別有勇氣的人,她有勇氣承認自己有什麼不足,但是她更大的勇氣是根本不接受別人的意見”。

靜靜子還是很犀利的。所以,黃聖依到底是有強大內心、有清晰的自我認知,還是使用這一的一種防禦方式維護自己的自戀,其實我們不得而知,但是可以肯定的一點是:

如果一個人有比較完整、堅固、客觀的自我認知,那麼ta被別人影響的機率就會下降很多,拿一句我們熟知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來說,自我認知水平比較高的人,更能實現這種境界

插一句題外話:

如何區分是真的有清晰的自我認知,還是在用標榜自我的方式來進行心理防禦呢?(

就像黃聖依這樣)

答案在於看ta是否有自省能力,或者說,對於外界的聲音,不管是批評還是表揚,是否有批判性思維對待

如果是一味地捂上耳朵,不聽不看,那這不是擁有強大的人格,而恰恰是內心非常弱小的表現。

心理學:親密關係總遇人不淑,也許是因為你無意識的“自戀情結”

寫在最後

很多自戀的人都會有一個共同特點:這些道理(雞湯)根本不用你說,我什麼都知道。你就說說在怎麼辦吧。給我具體方法,而不是這些理論解釋。

一個人誤以為自己什麼道理都懂,但卻過不好一生的人

(更嚴重者是,明明沒過好,但卻堅定地認為自己很好),

其實是很應該增長一下自己在“自戀"這方面的自我覺察能力的

今天這篇文章,道理很容易理解,但是在生活中,面對別人的讚賞、討好、熱情、欣賞、崇拜……你是否真的能夠明確自我認知、堅守自我邊界?我想,這其實只是一道“看上去很簡單”的題目。

衡量自己是否真的“懂”很多道理,其實很簡單。

事兒上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