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成語

姐姐後勁不足,哥哥東山未起?

作者:由 犀牛娛樂官方 發表于 成語日期:2022-06-02

後勁不足 下面一句是什麼

犀牛娛樂原創

文|冷罐頭 編輯|樸芳

上線59天,《乘風破浪的姐姐》仍然在綜藝賽道上,“壓圈式”領跑。

據云合數據顯示,《乘風破浪的姐姐》正片有效播放市場佔有率月榜全網第一;貓眼熱度自開播以來也遠超同期綜藝,呈維穩趨勢;在播放量上,雖然有所下滑,但8期節目的單期點選率均保持在2億以上。

姐姐後勁不足,哥哥東山未起?

姐姐後勁不足,哥哥東山未起?

單從資料層面裡來看,《乘風破浪的姐姐》依然勢頭強勁,還尚未出現同期綜藝,可與其分庭抗禮。但在“表面風光”下,口碑從8。5分下跌到7。9、觀眾口風大轉向,暗流正在洶湧著。

姐姐後勁不足,哥哥東山未起?

沒有勁敵攻掠城池、搶佔市場的《乘風破浪的姐姐》,半隻腳已經邁入了高開低走的“自刎之路”。

一面是恨鐵不成鋼的討伐聲,一面是無人問津的冷情感。同為芒果TV新產出的綜藝,且名字與《乘風破浪的姐姐》頗有幾分相似的新快綜《元氣滿滿的哥哥》,存在感似乎有些低。儘管播出前不乏網友的討論聲、楊洋繼《花兒與少年》後首次參與綜藝的噱頭也拉滿了觀眾的期待值,但哥哥們還未來得及揚帆起航,似乎就“銷聲匿跡”了。

據云合數據顯示,《元氣滿滿的哥哥》正片有效播放市場佔有率未進入周榜前十;上線七天,首期播放量尚未突破八千萬。

眼看著《乘風破浪的姐姐》大勢已去,《元氣滿滿的哥哥》首戰敗北,“前車之鑑”和“路在何方”,就成為了值得探討的重要議題。

金手指、低幼化

耗損觀眾熱情的兩道關卡

被彈劾的金手指,是耗盡觀眾熱情的元兇。

“追不動了”、“浪姐壓根不帶我們玩”、“劇本痕跡太重了吧”……諸如此類的聲音,在微博豆瓣等評論區中,都隨處可見。而觀眾此種不滿的情緒,隨著三公舞臺上,實力廣受網友認可的孟佳分數最低、慘遭淘汰,迎來了大爆發。拔得頭籌的萬茜,成為了最新一任的輪狙物件。一時間,“皇族”、“內定”等言論甚囂塵上。

姐姐後勁不足,哥哥東山未起?

是否有天選之女的劇本,不得而知。但可知的是,觀眾極低的參與感以及強烈的滯後感,才是構成“罪惡金手指”的主要元素。

而釀成觀眾與節目走向“井水不犯河水”的因,也隨著節目的推進漸漸顯露出來。

一方面,是賽制上的失衡性。無論是初舞臺四位老師毫無標準可言的打分,還是後期公演主宰著姐姐們晉級與否的五百位現場浪花們,都太具有主觀性了。不巧的是,他們的主觀與姐姐們呈現在螢幕上的觀感,存在著巨大的偏差。據參與過現場錄製的觀眾反映,觀眾席都是在舞臺兩側,所以現場效果與螢幕上所呈現的完全是兩碼事,大多數時間都是“看了個寂寞”,這也解釋了為何現場觀眾,偏愛燃、炸的舞臺。

但對螢幕前的網友而言,一次事與願違或許是引發唇槍舌戰的話題點,但次次“劣幣驅逐良幣”的無力感,只能構築成節目自娛自樂的圍城。

姐姐後勁不足,哥哥東山未起?

在這樣的情況下,討好觀眾,就成為了姐姐們乘風破浪的首要任務。就連最初的“魔丸”寧靜,也開始哼小曲、拉橫幅,滿屏的“生活不易,靜靜賣藝”雖然是玩笑話,但卻有幾分心酸。

姐姐們的舞臺之爭,也陷入了迎合的怪圈。炸場子的勁歌熱舞、傳統意義上的女團舞臺,是現場觀眾橫亙不變的審美取向,所以30+、40+、50+的姐姐們,都在拼命向20+的女團風格靠攏,觀眾期望看到的女性多樣美、成熟美,全部被抹殺殆盡。有網友形容,這是一場資本馴化姐姐們的遊戲。

至此,迎合成為了30+姐姐們的唯一出路,而這與節目最初擦亮的理念,可謂是南轅北轍。

零碎感、倉促感

哥哥們碰壁的雙叉戟

首期《元氣滿滿的哥哥》的觀感,是一場心勁不那麼足的“男高”運動會。

《元氣滿滿的哥哥》節目流程是這樣的:嘉賓分為兩隊,年齡稍長的胡軍、蔡國慶、李維嘉、吳奇隆、王耀慶組成元氣大哥隊,楊洋、陳學冬、王彥霖、王鶴棣、黃明昊組成元氣小哥隊,兩隊之間是競爭關係。首期節目進行了接力跑、拍洋畫、捉迷藏遊戲,據悉,每期節目的經典環節都是在捉迷藏的基礎上進行的。

主持人吳昕在節目開始時宣佈,節目聚焦於代際關係。節目透過集合前後輩偶像,在跨代際新老遊戲的對決下,凸顯兩代偶像的個性反差與思想碰撞,實現代際價值觀的輸出和相互影響。

姐姐後勁不足,哥哥東山未起?

但立意是一回事,節目傳遞出的情感表達,又是另外一回事。首期《元氣滿滿的哥哥》呈現給觀眾的更像是時而劍拔弩張,時而高呼“友誼第一,比賽第二”口號的運動會。

第一個環節接力跑,完全考驗兩支隊伍的體能及爆發力,52歲的胡軍與18歲的黃明昊,同賽場競技,看完似乎只能感嘆一句,年輕真好;在拍洋畫環節,《元氣滿滿的哥哥》扳回一局,透過兩代人童年生活的差異,以及“薑還是老的辣”的結局,契合上了節目立意。但嘉賓之間的火花,還是沒有燃起來,彈幕裡“尷尬”的聲音此起彼伏。

在首期節目中,不可否認,嘉賓的活躍度不太高。前期的“綜藝感”主要靠胡軍抖包袱,後期的捉迷藏遊戲,小哥隊只躲藏,不出擊,完全沒有激烈的廝殺感,草草收場。只有王彥霖在成為全隊“獨苗”時,才開始反擊,彈幕上一片“就該這麼玩”的讚許聲。

姐姐後勁不足,哥哥東山未起?

節目播出之前,吸引觀眾的節目概念,即“元氣哥哥們前往中國最具幸福感的幾個城市參與遊戲互動,遊戲設計深度結合當地城市特色,讓他們在遊戲的同時,打卡人氣景點,品味特色美食”,在首期節目中也並未落地,城市特色只成為了遊戲的背景板。

嘉賓活躍度低、遊戲設定漂浮於代際關係、城市特色之外,導致節目流於表面。節目深度不足,難免會生出藉著姐姐“東風”倉促產出的嫌隙。

隨著嘉賓間的熟絡,如果遊戲專案能真正做到“隱於市中”,刻畫代際關係,深度體現城市文化,那麼打一場迎頭逆轉的翻身仗,也並非不可能。

性別紅利?

離不開內容取向的根基

有網友將《元氣滿滿的哥哥》首戰折戟,視為“性別戰”中舉起的白旗,是荒謬的。

不可否認,早在網友們腦補《淑女的品格》等純女性向劇作時,她題材這塊蛋糕,就已經在起承轉合中,慢慢變大。今年《乘風破浪的姐姐》、《誰說我結不了婚》、《三十而已》、《二十不惑》等女性向劇綜的全面爆發,是蓄謀已久的。在某種程度上,的確有與男性佔據主導的傳統劇綜,共分一杯羹的色彩。

但龐大的市場底盤,並非是一朝一夕所能改朝換代的。女性市場的崛起,對男性題材有所衝擊,但絕不是顛覆。《乘風破浪的姐姐》大爆以後,《披荊斬棘的哥哥》快速搶灘的訊息緊隨其後,所引發的是網友一片“大可不必”的非議。這是大眾對於千辛萬苦到來的女性向春天,又被男性題材橫插一腳的不滿。但如果《披荊斬棘的哥哥》在嘉賓陣容及品質上都過關,那麼它一定不會是一場清冷的盛宴。

姐姐後勁不足,哥哥東山未起?

性別紅利,其實一直在男性題材這一邊。

大眾的不滿更像是,蛋糕對你而言僅僅是眾多囊中之物中的一種,而她們只有這一塊蛋糕,為什麼你還要搶呢?僅此而已。

女性題材的集中爆發,是在被忽視已久後覺醒,開始踏上消除性別紅利這條路,而非是後來者居上,實現勢力逆轉。

當性別不再是天然優勢,內容成為唯一的評判標準時,才是市場良性發展的春天。

女性向的春天只是中途歇腳的驛站,市場生態的春天才是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