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成語

“茶桌”成詞歷史

作者:由 東南網 發表于 成語日期:2022-07-02

高足是什麼詞

薛詩藝

茶是中國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品茶論道,離不開茶文化的見證者——茶桌。那麼,“茶”和“桌”是如何相遇,連綴成詞的呢?從“茶桌”的造詞和構詞方式可見,它由單項詞“茶”和“桌”組成,是複合式合成詞,使用了說明法造詞,指明桌子的用途與“茶”有關。換而言之,“茶”是限定成分,“桌”承載了主要的詞義。故而,“茶桌”的成詞與我國“茶”“桌”相互交織的歷史淵源息息相關。

“桌”成為古代日常生活器具,是“茶桌”成詞的前提。在桌產生以前,幾、案是主要的有足承託器具。六朝時,漢族與少數民族的交流促進了多民族交融,受西域日常坐具胡床的影響,人們逐漸改變了跪坐的生活方式,於是“几案”下足增高,慢慢形成了桌。根據出土文物和傳世文獻,早期桌形似加高的長案,其名與案多混同,只能稱為類桌的案。目前,近於腰高的桌子最早可考於敦煌莫高窟的唐代壁畫,在85窟中有一幅肉肆圖,其上繪兩張四腿無牚的方桌,一張用以屠夫站立切肉,一張放置著待宰動物,可見如今方桌的雛形。

考察唐至宋的壁畫可以發現,這種及腰的方桌最初是準備事物的置物臺,方便人們以直背站立的方式進行備經、備宴、備茶等活動。生活用具往往按照人類的舒適程度步步改進,相比於彎腰勞動,直立勞動更加輕鬆省力,進一步促進了垂足的坐姿嘗試。至宋代,高足桌子的使用日漸普及,桌形的穩定推動了指稱名詞的產生,“桌”的器具名稱得到確定。據尚秉和先生《歷代社會風俗事物考》,桌名始見於宋初楊億《楊文公談苑》,其中提到“檀香椅卓”的名稱,“言卓然而高可倚也”。又過了200多年,南宋《五燈會元》出現“公推倒卓子”,同時期的《夷堅志補卷·鬼國母》還出現了“桌”的寫法,此後,“卓/桌”“卓/桌子”並行使用,用以指稱較高的四足桌類。

品茶習慣的養成與高足桌類的功能結合,是“茶桌”成詞的催化劑。以漢代為分界,在此之前,茶飲被視為湯藥,以熬製為主,並不非常講究用具。而漢以後,西漢王褒《僮約》出現了“烹荼盡具”“武陽買荼”的記載,經考該荼即今茶,可見飲茶方式發生了第一次改變,粗糙的熬製轉為了細緻的烹煮,對茶葉的要求提高了,還需要準備烹茶的專用器具。據《桐君錄》記載,至南北朝,尚茶之風初見端倪,但烹煮法仍侷限在上層貴族,民間更習慣湯飲熬法。唐代開始,飲茶之風真正盛行,唐宋期間對佛教的推崇加速了飲茶習慣向民間傳播。

據《封氏聞見記》記載,唐開元年間,泰山靈巖寺的降魔方丈首開飲茶之風,提出了飲茶與修禪並舉。此後,僧人們紛紛效仿,隨時修行,隨處飲茶,帶動了民間飲茶成風。自漢代起,茶便是貢品之一,而茶與禪宗的緊密關係使供茶成為拜佛儀式中重要的一環,這更加固了“茶”與“桌”的聯絡。“桌”的本字為“卓”,《說文解字》雲:“卓,高也。”在河北民間歌謠中就有“香爐滿,供桌高,踏上仙桌摘仙桃”的唱句,在供奉禮儀中,香炷越高,所祈之事越大,高等同於尊敬,高桌奉茶成為預設的禮節,促進了茶與高桌的繫結。

品茶方式的程式化和固化是“茶桌”成詞的必然因素。飲茶逐漸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程式,由於精細的煮茶程式,備茶要求的工作更繁,時間更長,用具更多,高足桌類的出現恰好滿足了備茶的需求。從唐代閻立本《鬥茶圖》中可以看到,當時茶人的茶籠之下已加了四角向上彎曲的小几,方便隨時架設風爐,加高觀察烹茶火候。

而宋代點茶的盛行更加強調了高足桌類的必要性,點茶要求盞熱和茶色,需要觀察茶色和茶沫,以此預判茶與水的比例,及時調整,趁熱一品。要知道,加高的風爐本身具備一定的高度,以跪坐的方式數次取水,並不符合人體省力原則。尤其在大型宴請場合,備茶常常需要用到大缸,直立備茶有利於觀茶、分茶。在這種情況下,“茶”的盛行與“桌”的普及不期而遇,而魏晉南北朝以後漢字雙音化的趨勢更加推動了“茶”與“桌”的成詞結合。

宋代繁榮的市井生活進一步奠定了“茶桌”成詞的穩固性。“茶桌”一詞大致形成於宋代,至明代廣泛見諸文字。宋理宗年間,羅大經撰《鶴林玉露·卷十二》雲:“從善命於市中取茶卓一樣三百隻。”在文獻中,第一次出現了“茶卓”一詞。一般來說,備茶人在方桌上完成準備工作,自然也包括先嚐茶的動作,而平民百姓並不如富貴人家講究,以方便為主,由此方桌邊喝茶漸成民間習慣。同時,茶樓茶肆的營利性質要求經營的多樣性,往往餐、飲兼備,飲茶也隨著垂足而食的習慣呈於高桌。因此,在《清明上河圖》中,市井處處可見茶桌,茶桌也從“備茶桌”向“飲茶桌”完成了轉變。

正如索緒爾所言,能指和所指是同一事物的兩個不可分離的特性。隨著明清世俗文學廣為流傳,市井談資之處的茶桌在文字中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能指和所指相互依賴,最終成就了“茶桌”一詞。

(作者單位: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