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成語

明朝滅亡,清軍入關,為何有那麼多的明朝官員選擇為新朝效力?

作者:由 孤寡老人講歷史 發表于 成語日期:2022-08-11

逆子貳臣的貳是什麼意思

明末清初,江山鼎革之際,清朝佔據北京後,能迅速在關內站穩腳跟,除了明朝內亂不止,清朝自身武力的強橫之外,最重要的是,清朝對明朝官員、士紳群體,採取了拉攏、合作的友好態度。

明朝滅亡,清軍入關,為何有那麼多的明朝官員選擇為新朝效力?

當我們在懷念北京城被李自成攻破時,史書上記載的那數十位攜家人殉國的明朝忠臣時,也不能忽視,當時,在北京城內的數千名官員中,絕大多數並沒有跟隨崇禎皇帝殉國。

未來,他們先投降李自成,後來又投降清朝,成為清朝入關之初,能迅速穩定北方乃至全國局勢,並幫助清朝真正成為關內之主的最大功臣。

這數千名滯留在北京的官員,包括後來獻南京城投降的弘光朝官員,以及各地陸續投降清朝的前明朝官員,統統都有一個稱呼,即

“貳臣”

後人當然更欣賞史可法、夏允彝、夏完淳、閻應元、張煌言這樣的忠臣義士,但不可否認的是,明朝滅亡之時,絕大多數官員,還是選擇成為了

“貳臣”

這些不願意殉國,甘心侍奉新朝的官員們,投降的動機,也未必就是因為怕死,因怕死投降的有那麼一部分,更多的還是因為不甘心。

明朝滅亡,清軍入關,為何有那麼多的明朝官員選擇為新朝效力?

他們為何不甘心?寧願背上

“貳臣”

的身份,也要為清朝效力?

而且,清朝的特殊性還在於,這是一個由異族主導建立的政權,做明清更迭之際的

“貳臣”

,在名聲上可比如漢魏、隋唐這樣的王朝更迭時的

“貳臣”

難聽得多,受到的指責也更多。

或許,從儒家老祖宗孔子曾經的言語中,能找到一絲端倪。在

《論語》

中,有一段孔子跟子貢談論管仲的對話:

子貢曰:“管仲非仁者與?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

從這段對話中可以知道,管仲本是齊國貴族公子糾的門客,齊桓公殺了公子糾,管仲沒有殉主,而是投奔了齊桓公,還幫助齊桓公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明朝滅亡,清軍入關,為何有那麼多的明朝官員選擇為新朝效力?

而根據歷史記載,當時,有一位跟管仲齊名的公子糾門客召忽,卻在公子糾死後,自殺殉主。

由此看,管仲這位歷史上著名的賢相,就是個典型的

“貳臣”

但孔子對管仲的評價是正面的,他認為,管仲留待有用之身,幫助齊桓公成就霸業,才是真正的有利於民,這種大格局,不是

“匹夫匹婦”

之輩能看懂的。

雖然並非絕對,可

《論語》

中的這段對話,很難說不是諸多明朝官員願意為清朝效力的最重要理由之一。

畢竟,他們全是熟讀

《論語》

,並以其中的道理為人生準則的。

對於以儒為本計程車大夫們來說,治國平天下,才是他們人生最高的追求。

當清朝對他們遞出橄欖枝,願意以儒家理念來治國,並希望得到他們的幫助時,大多數人剛開始肯定是矛盾的。

從後來他們中的許多人留下的詩詞中,都能看出

“貳臣”

們強烈的矛盾心理。

但理性終究大於感性。

明朝滅亡,清軍入關,為何有那麼多的明朝官員選擇為新朝效力?

比如,對清朝統一全國,有著至關重要作用的洪承疇,他在投降清朝之前,也在重重圍困中,於孤城松山堅守長達半年之久。

洪承疇在松山城守至彈盡糧絕,且是被松山副將夏承德背叛後才被俘。

最重要的是,不管後人對洪承疇的評價是好是壞,根據史書中的記載,我們還是可以知道,

“松山之戰”

大敗的主要責任並非在洪承疇身上。

而是從崇禎到

陳新甲(時任明朝兵部尚書)

,主張的速戰論導致的。

他在被俘後的投降,在我看來,就是因為不甘心。

當時的洪承疇還不到50歲,在官場上,正是

“年富力強”

之時。

他又有一身才華,感性上,他應該殉國,可理性上,他還是希望留待有用之身治國平天下。

這或許才是洪承疇投降清朝的主要原因。

明朝滅亡,清軍入關,為何有那麼多的明朝官員選擇為新朝效力?

再比如東林黨大佬錢謙益,對他的投降,很多人的觀點就是因為怕死,他說

“水太涼,不能下”

,還說

“頭皮癢”

,這些實在是太有名了。

這兩則典故是錢謙益因怕死投降清朝的絕對證據。

但他晚年,在清朝的嚴密監視下,為反清復明的四處奔走,不但體現出了他的矛盾心理,也證明他未必就真的怕死。

對於錢謙益不願意殉國,甘心投降當

“貳臣”

的動機或心理,後來有位叫

沈德潛(康熙年間生人,一生共參加科舉17次,乾隆朝時,以67歲高齡考中進士)

的文人,在他所著的

《清詩別裁》

中,是這麼分析的:

牧齋(錢謙益號牧齋)不死,一以明史自任,一以受溫體仁攻訐,未得相位為恨,佐命新朝,庶展抱負也。

在沈德潛看來,錢謙益不是因為怕死降清,而是因為這輩子沒當過宰相,不太甘心,還想著留待有用之身,繼續施展抱負,還想著治國平天下。

明朝滅亡,清軍入關,為何有那麼多的明朝官員選擇為新朝效力?

沈德潛對錢謙益的分析或許也是一種說法,至於正確與否,還是要看讀者自己的判斷。

洪承疇和錢謙益的選擇,大概也是當時大多數

牧齋

們,在理性戰勝感性後的選擇,矛盾自然是有,不甘心一身才華無處可施展的心理佔據主流。

在投降清朝,並甘心效力新朝的明朝官員中,有兩種典型。

一種是剛進入官場,還沒來得及施展才華,明朝就滅亡了,這種官員以崇禎十六年時的科舉進士為主。

根據歷史記載,在崇禎年間,所有的進士科中,崇禎十六年的這批,降清的是最多的。

他們全是剛進官場才一年多,就面臨著國破後的選擇,寒窗十年苦讀出來,想著治國平天下的抱負,終究戰勝了感性的殉國。

明朝滅亡,清軍入關,為何有那麼多的明朝官員選擇為新朝效力?

當科前三甲,除了狀元楊廷鑑後來是否在清朝為官有爭議外(楊廷鑑的兒子為清朝效力),以榜眼宋之繩、探花陳名夏為首,比較著名的,如高珩、王崇簡、梁清標、姚文然、白胤謙、成克鞏等人,都是主動為清朝效力。

如陳名夏,他在被寧完我彈劾致死前,都混到了大學士的位置上。

還有一種早就進入官場,但依舊是年紀輕輕,還沒有走上高位,渴望繼續在政治舞臺上施展抱負的。

其中比較著名的,比如跟錢謙益齊名的

“貳臣”

之一的龔鼎孳,當時才28歲,周亮工32歲,曹溶32歲,陳之遴39歲。

如上等等在官場上算是比較年輕的明朝官員,最終都是主動選擇了理性,選擇為新朝效力。

明朝滅亡,清軍入關,為何有那麼多的明朝官員選擇為新朝效力?

“江左三大家”

綜上所述,明末清初之際,在我們敬佩諸多忠臣義士,以他們的行為當榜樣之時,還是要知道,投降的到底是佔據大多數。

拋開所謂的民族矛盾,明末清初的大多數讀書人,到底還是選擇的理性。

古代讀書人當官從政的積極性之高,是很難想象的。

明朝滅亡,清軍入關,為何有那麼多的明朝官員選擇為新朝效力?

不管是為榮華富貴,還是為了治國平天下的抱負,或是因為怕死,清朝遞出的橄欖枝,在沒有更多選擇的情況下,大多數明朝官員還是積極擁抱的。

就像陳名夏在一首詩中寫的:“為儒不為吏,安用讀書人......莫謂花封小,遍生天上春。”

他認為,讀書人寒窗苦讀,就是為了要當官,否則讀書幹什麼? 只要能當官,哪怕先當個小吏,也要心甘情願去接受。

抱著這種思想,不去選擇感性的殉國,就很正常了。

在我們鼓勵和學習明末清初出現的,那些忠臣義士的同時,稍許不那麼遺憾的是,清朝畢竟不同於元朝,不管有多少爭議,到底是徹底被融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