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成語

「歷史五味」在走向大一統國家的程序上,分封制也曾經是先進制度

作者:由 蕭武 發表于 成語日期:2022-08-11

分茅裂土是什麼意思

「歷史五味」在走向大一統國家的程序上,分封制也曾經是先進制度

大家好,歡迎收看《歷史五味》第15期。上一期我們談了秦朝為什麼短暫統一之後,很快就崩潰了。我看了大家的評論和彈幕,大家都認為,從分封制到大一統,這是歷史的進步。

這當然是正確的,但我們也要承認,分封制也曾經是進步的,也為大一統國家的形成,做出過重要的貢獻。

我們知道,在進入有文字記載的文明時代之後,目前可以確定的歷史,還只能上溯到商朝。對於夏朝是否存在的問題,還存在不少爭論。但基本上可以確定的是,在夏朝的中晚期,商朝就已經開始出現了,但商仍然從屬於夏的部落聯盟制國家。

商朝取代夏朝,從目前的考古發掘推測,更像是部落聯盟制國家之間的權力競爭和交替。也就是說,商部落打敗了夏部落,成為了部落聯盟制國家的主導者。但商朝在取代夏朝之後,夏原來的部落並沒有完全被消滅,只是從原來的部落聯盟主導者,變成了臣屬於商的一個部落。

我們都知道盤庚遷都的故事。其實,盤庚遷都這個故事,實際上就是商朝定都的過程,因為之前商朝都是半遊牧半農耕狀態,是在幾個不同地區之間來回遷徙的。到盤庚時期,經歷了幾次遷徙之後,終於在今天的河南安陽定居下來了,築城而居,不再來回遷徙。

也就是說,夏朝和商朝早期,華夏文明的國家形態,實際上還只是一些遊牧部落組成的聯盟,夏王室則是這個部落聯盟國家的盟主。也因此,在夏朝早期,夏王室雖然是其它部落所承認的共主,但權力有限,並不能完全控制其它部落。商朝早期,也仍然是這個狀態。今天我們在典籍記載中看到的夏商時期的所謂諸侯,其實就是大大小小的部落。

我們在中學課本上就學過一個政治原理,生產力發展水平決定生產關係,也決定上層建築。遊牧時期的文明形態決定了,在當時只能採用部落聯盟的國家形態,而當生產力水平提高,在農耕文明出現,並且逐步成為主要的生產方式之後,國家的組織方式當然也要改變。

所以,在商朝定都之後,商王室開始逐步改變原有的國家形態,加強對各部落的控制。今天我們從典籍上可以看到的記載顯示,商朝除了組織軍隊北伐鬼方之外,也在中晚期頻繁和原本從屬於自己的部落發生戰爭,要求這些部落不僅要臣服於自己,而且要進行直接管理。

商朝征服了一些部落,但同時也激發起了一些部落的抵抗,從而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叛亂,所以商朝晚期一直在進行戰爭。而且,因為商朝的核心區在今天的河南、河北、山西和山東一帶的平原地區,是四戰之地,所以商朝晚期一直在不斷的打仗。

「歷史五味」在走向大一統國家的程序上,分封制也曾經是先進制度

但商朝採取的策略也並不是無差別的進攻,而是採取遠交近攻的策略。主要進攻距離自己比較近的部落,距離商朝核心區比較遠的地區,則給以各種名義,保持名義上的君臣關係,但實際上關係比較鬆散。比如遠在關中地區的周人的首領,就被商朝授予西伯侯的名義。

周人原本在今天的甘肅慶陽一帶繁衍生息,較早進入了農耕文明。也是因為較早進入了農耕文明,所以受到了周圍遊牧民族的進攻。於是周人被迫向東南方向遷徙,進入關中,到了今天陝西寶雞的岐山縣一帶,安家置業,繁衍生息。隨著周部落的日漸強大,也開始吞併關中地區的其它小部落,逐漸成為一個強大的勢力。

在周人強大起來之後,商王給予周文王西伯侯的名義。在古文中,尤其是在先秦典籍中,伯和霸通用。商王給予周文王西伯的封號,也意味著承認周人在西部,也就是關中地區的地區霸主地位。這同時也說明,商的實際控制範圍和周人之間還有緩衝區,所以沒有發生直接的衝突。

商朝頻繁征伐周邊部落,導致其中一些部落為了自保,不得不選擇與周人結盟。商意識到了周人崛起對自己帶來的威脅,但並沒有把主要力量用在對付周人方面,而是繼續按照原來的計劃,征伐周邊部落,尤其是東征東邊的夷人部落,在帝辛也就是紂王時期,牽扯了商的主要精力。

為什麼商要把主要力量用在東征上呢?“商本東夷”,商本來就是從東邊的山東、河北一帶崛起的,而商此時的都城朝歌又在安陽,缺乏地理上的屏障。所以,商人認為東夷的威脅更大,只有先消滅了東夷,才能將全部精力用來對付周人。

從商人的角度來看,畢竟周人遠在關中,距離商人的核心地帶較遠,又有地理屏障限制,對商人的威脅沒有東夷那麼大。

「歷史五味」在走向大一統國家的程序上,分封制也曾經是先進制度

商人的這個戰略判斷,對周人來說,就是戰略機遇期。如果商人沒有試圖加強對下屬各部落的控制,四處征戰,那麼在周人崛起,並且開始吞併周邊部落的時候,商人作為部落聯盟國家的盟主,就有義務也有能力去進攻周人,維護國際秩序。但商人將擴張的戰略重點放在了東邊,卻忽視了正在急速擴張的周人。

持續的戰爭讓商人的老百姓負擔十分繁重,出現了許多怨言,對商王的評價也越來越負面,其中就包括出現了類似妲己這樣的傳說,以及紂王驕奢淫逸、酒池肉林之類的說法。一些受到商人威脅的部落國家,也希望能有人帶頭對抗商人的擴張。

在這種背景下,周人開始策劃翦商。為此,進行了一系列準備,其中就包括進行輿論宣傳方面的準備,一方面不斷神話自身崛起的過程,並將其高度道德化,比如對周文王形象的塑造,就是非常典型的道德化的建國神話;另一方面則不斷的宣傳紂王殘暴不仁、驕奢淫逸。透過這些操作,周人以下犯上的進攻,被塑造為弔民伐罪的“革命”。

做完這些準備工作之後,周武王開始出兵,進攻商人,也就是後來所說的武王伐紂。

武王伐紂進行了兩次,第一次是周武王率軍到達河南孟津之後,大會諸侯,卻又退回去了。現在我們能看到的史書記載都說,周武王在進攻到孟津之後,認為商人天命未終,所以主動退回去了。但因為商周之前留下的文字記載很少,也很可能是周人遇到了商人的激烈抵抗之後,取勝無望,主動退回了關中。

三年之後,周武王再次率領軍隊,從關中地區向商人的核心地帶進攻。對於這次進攻,在牧野之戰之前的戰爭,史書上沒有留下太多記載,只留下了牧野之戰的記載。也就是在周人進攻到朝歌的時候,紂王拼盡全力,與周人進行了最後的決戰。戰敗之後,紂王自焚,商朝滅亡,中國歷史進入了漫長的周朝時期。

但周朝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消滅了商朝,並不是為了恢復商朝早期的部落聯盟制,周朝的想法和商朝晚期是一樣的,也希望能夠直接控制和管理自己的領地。但在當時的生產力水平條件之下,資訊和物資流通都很不方便,還都處在比較原始的狀態,不可能直接建立一個龐大的中央集權國家,只能退而求其次。

「歷史五味」在走向大一統國家的程序上,分封制也曾經是先進制度

「歷史五味」在走向大一統國家的程序上,分封制也曾經是先進制度

西周史 楊寬 全面介紹西周歷史的集大成作 從西周開始理解傳統文化 上海人民出版社 圖書籍

檢視

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分封制應運而生。周武王伐紂結束之後,為了加強對已經在戰爭中征服和佔領的地區的控制,將一批周朝的宗室子弟和功臣子弟分封為諸侯,代表周王室,統治各個原來的部落國家,從而形成了封國。

分封的過程也是一個政治博弈的過程。商朝雖然滅亡了,紂王自焚死了,但紂王的哥哥微子還在,所以周朝將微子也分封在商人原來的領土上,建立了宋國。但周武王又擔心在周朝軍隊返回關中之後,微子會背叛周朝,恢復商朝,反周復商,於是在宋朝周圍,又分封了一批周朝的同姓宗室,比如管、蔡,就是周武王留下來監視宋國的。

分封制經常和分茅裂土聯絡在一起。裂土不難理解,就是劃定一個區域,作為封地,在這裡建立一個諸侯國。那麼,為什麼要分茅呢?在農耕文明剛出現的時候,建築物主要是土木結構,屋頂多數是用茅草。一個大家族裡,一個孩子長大了,要自立門戶,就會從家裡帶走一部分家產,才能安家置業。所以,分茅就是分家的意思。

王室分家,當然不是像普通地主家那樣,只帶走鍋碗瓢盆和錢,還要帶走許多許多東西,比如人口,種子,武器,軍隊。在已經開化了的地區,他們是留在當地鎮守的軍隊,在沒有開化的地方,他們需要傳播文明。當然,你要把傳播文明理解成武裝殖民,我也同意。

每個被分封的諸侯,到了一個未開化、或者半開化的地區,就是先建一個小城,分封的時候帶來的人住在裡面,這是國人。在城的外面,開墾出來的耕地,是郊。郊再往外,是放牧牲口的地帶,稱之為牧。但國、郊、牧都是能夠實際控制的地區,牧區再往外,就是未開化的地區,是野,也就是野人生活的地方。

這也不是周人的首創,而是在商朝晚期就已經出現了的制度。周人與商人之間的牧野之戰,就是指在朝歌城外的“牧”和“野”地帶進行的。

國郊牧野,這是一個生產生活區域分佈的秩序,也是一個文明等級秩序。在周朝初期,大多數封國的規模都很小,能實際控制的範圍很小,每個封國實際控制範圍之外,都存在大量的遊牧民族生活的地區。

夏朝和商朝早期的部落聯盟國家,雖然王室會透過婚姻等方式來加強與其它部落的聯絡,但每個部落仍然是獨立的。就像一堆土豆被裝在盆子裡,盆子翻了,每個土豆也還是原來的樣子,不會變成辣椒。

「歷史五味」在走向大一統國家的程序上,分封制也曾經是先進制度

相比之下,周朝透過分封制,將原來的部落變成了諸侯國,透過血緣關係來維持全國性的統治。這就是分封制比之前的部落聯盟國家要更加進步的地方,它出現的目的就是加強中央集權,而不是分散中央的權力。還用之前的比喻來說,就是不管你是玉米,還是小麥,周朝都要先磨成粉,再裝起來。

一個習慣性的說法是,周朝初期有八百諸侯,但究竟有多少,其實沒有準確的說法。可以確定的是,在周朝初期,確實分封了幾百個諸侯。周王室哪來這麼多子弟和功臣?因為周朝分封制和秦漢大一統一樣,是一個漸進的過程,而不是一步到位。

周武王滅商之後的分封,只是第一波。而且,這一波分封主要是沿著黃河流域分佈,也就是關中地區,翦商伐紂沿途征服的地區,再就是原來商人的地區。大體上在今天的陝西、河南一帶,山西南部和山東西部也有一些,但數量比較少。

在滅商之後,周武王就率領主力回到了關中。不久後,周武王去世,成王年幼,由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輔政。在周公旦主政時期,發生了管蔡之亂。於是周公旦率軍進行了二次東征,平定叛亂。平定了叛亂之後,周公又主持進行了第二次分封,周朝的實際控制範圍又向外擴大了一波。今天山東、山西、安徽北部、河北、湖北等地,主要是在這次進行了分封。

此後,分封制作為一個制度,就穩定下來了,之後的歷代周天子都可以把自己的兒子分封出去,獨立建國。整個西周時期,都處在這樣一個版圖逐步擴充套件的過程之中,分封的區域也在逐步擴大。

同時,各個封國在站穩腳跟之後,也開始逐步的擴張,第一步是將原來的牧區變為農耕區,第二步則是逐步征服、吸收和同化原來周圍的“野人”,將他們也變成自己的臣民,將那些有牧區也變成農耕區。在這些封國內部,也透過分封制,逐步進行擴張,將劃定的疆土變成自己能夠完全控制的地區。

「歷史五味」在走向大一統國家的程序上,分封制也曾經是先進制度

「歷史五味」在走向大一統國家的程序上,分封制也曾經是先進制度

商從商朝來:中國人經商的歷史

檢視

也就是說,西周時期的諸侯國都是在消化已經分封的領土。當這個過程完成之後,一些封國之間的實際控制範圍就開始接觸,從而開始頻繁的發生戰爭,也就是春秋時期。“春秋無義戰”,經過春秋前期的準備,到春秋中後期,各國之間相互兼併,最後形成了幾個比較大的諸侯國。到戰國時期,就形成了戰國七雄的局面。

也是在春秋晚期,各國都開始廢除原來的分封制,在內部設定由公室直接控制的縣,再將一些縣合併起來,設定郡,郡縣不再分封給公室宗親,而是由公室派官員直接進行管理,從而逐步形成了郡縣制。

到戰國時期,除了楚國之外,其它各國都進行了郡縣制的改革,分封制實際上已經不存在了,剩下的只是分裂割據、戰火連綿的局面,秦國則利用自身的地緣和制度優勢,最終在列國競爭中勝出,剪滅群雄,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國家。

在這個意義上,從分封制向郡縣制的過渡,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從春秋晚期,一直到漢武帝時期,才最終完成,持續了五六百年。之後,分封制雖然仍然存在,但和周朝的分封制已經完全不可同日而語了。

在後來的歷史程序中,雖然還出現過幾次分封制,比如西晉和明朝初期,但都只是曇花一現,帶來的都是混亂和戰爭,說明隨著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分封制已經沒有必要存在了,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國家時代到來了。

商朝中晚期想做而沒有做完的事,最後由推翻了商朝的周朝完成,秦始皇想做而沒有做完的事,最後由推翻了秦朝的漢朝完成。也就是說,前人播種後人收,這是歷史的常態。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大一統國家更不可能一蹴而就,制度的演變只能是漸進而緩慢的,而且中間還會不可避免的出現倒車,但前進的方向不會改變。

「歷史五味」在走向大一統國家的程序上,分封制也曾經是先進制度

商代分封制度研究

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