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成語

古人說:“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桌不離九”,如何理解

作者:由 李時針的時針 發表于 成語日期:2022-08-12

不遺寸長什麼意思

導語:

自古就有先賢提倡

“究天人之際,而達古今造化之極”

,為提高生活水平古代前輩們不僅適應自然,還不斷的改造自然,這其中就流傳下工匠技術的則語“

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桌不離九”

傳統來說,匠人一脈皆供奉祖師爺魯班,工匠、木匠、石匠以及泥瓦匠行業皆與古代名匠魯班有很大淵源。

古人說:“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桌不離九”,如何理解

神秘的巨匠大師魯班

魯班又名公輸班,是春秋時期魯國人,各種精巧機關,木器石雕,甚至各類攻城雲梯他都擅長。歷史上,魯班此人不僅手工天賦卓絕,而且善於思考,於自然之道有著很深的造詣,並能得心應手地將其運用可謂神哉。

古人說:“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桌不離九”,如何理解

相傳,魯班行走在山間小道上,無意中手劃過沿路生長茂盛的灌草,然後就手指一陣刺痛並流出血來。警覺的魯班顧不上流血的手指,而是跑去觀察劃破他手指的草葉,他好奇究竟是何種植物竟有如此威力。細心的他觀察到,看似柔嫩的灌草,其葉片邊緣處有極細密的小鋸齒,正是這緊密的鋸齒與手指的快速摩擦才使得自己受傷。此時的魯班不悲反喜,這真是大自然精巧的設計啊,於是他效仿帶鋸齒的灌草製造出了“

魯班鋸

”,成了後來匠人都離不開的重要工具。

古人說:“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桌不離九”,如何理解

善於思考和動手的魯班還製造過許多精巧的木鳶,這些魯班鳶可以飛翔跳動,活靈活現,估計是最早的“

機器鳥”

了。關於魯班的傳說還得談談他流傳下的工匠奇書

《魯班書》又稱《缺一門》

。相傳通曉自然之道的魯班,其創作的這部神秘之書暗含著許多

“天機”

,這其中不乏一些通靈自然的術法。完整版的《魯班書》只儲存在極少的隱世之人手中,而民間廣泛流傳的大多書籍是關於工匠技藝的一些技巧和方法。

畢竟“缺一門”是指修習《魯班書》的人須犯鰥、寡、孤這三缺之一,即要麼無後要麼孤獨終老,總之一生留有遺憾。

古人說:“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桌不離九”,如何理解

言之木工技藝本身,行內有其獨特的文化諸多講究

古人說:“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桌不離九”,如何理解呢?

凳不離三,是指製作坐凳須滿足長,寬,高三維帶三才是符合比例。

古人認為“三”與“山”,諧音,製作出來的太師椅,公堂椅人坐上去地位也就“穩如泰山”

,比如33釐米,43釐米等。在古代數字是有講究與寓意的,雙數犯嫉,而單數則趨吉,如數字三代表著“三合一”,古代帝王自稱“九五之尊”。偶數則不被看好,自古二人不共財,四又諧“死”音,故古人不喜偶數,趨吉奇數,講究一心一意,三人合財,五福臨門,九九久久長源。

古人說:“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桌不離九”,如何理解

“門不離五”

,即做門窗都以六五,七五,八五釐米相宜。

“五”諧音“武”,威武霸氣的門廷可以威壓邪祟,且高大威武堅固耐用的門,寓意“五福臨門”何不妙哉。

“床不離七”

七與“妻”諧音,製作雙人床大都以帶七為尺寸,167釐米與187釐米為宜,還有207釐米,217釐米等。正所謂有妻則有香火,家庭才興旺。

“桌不離九”

久久長久,飯桌的尺寸宜取寸九。大的飯桌徑尺不取一米,而取九十九釐米。長久之意,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同進美食,也是象徵團團圓圓。況且每個人都希望家人長壽,九十九也寓此意。

古人說:“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桌不離九”,如何理解

後記

現在的傢俱打造,大多按使用者要求定製,傳統的木工尺寸也漸漸不被講究,只求省時省力,美觀實用。可以說時代的進步讓製造精品器具少了許多要求和約束。

我其實有一個不明白的地方,為何古代那麼多優良的工藝會慢慢消亡,一件件流傳,從而變成現在的快餐文化,這是時代的進步還是文明的消亡?是一個值得深思的事情。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李時針的時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