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成語

陳出新:府谷話輯逸(上)

作者:由 府州紅文苑 發表于 成語日期:2022-08-19

臻臻日上什麼意思

府谷話輯逸(上)

陳出新/文

陳出新:府谷話輯逸(上)

正傳

“正傳”:府谷人說話時,對於對方的表達言之有理,事務安排順當,一般會讚許地說:“這敢是正傳哇。”意思是,終於做對了一回。

陳出新:府谷話輯逸(上)

此正傳一詞,正而八經取自先秦經典,以及《史記》中的為賢者彰目的正傳,有別於列傳,歪傳,或傳奇獵奇等。更不同於魯迅先生之“阿Q正傳”,此正傳是魯老的幽默詼諧之作。

府谷話處處蘊藉著中華文韻,用姬寶順先生的話講,府谷人的表達,原來盡是些文言。

“群”,府谷話裡有一句:“他苟的正跑呀,圍上些人來,把他給群(讀去聲)住了。”意思是幹了壞事,讓人發現後被圍起來,想跑也跑不了了。

陳出新:府谷話輯逸(上)

對於這個“群”字如何寫,多少年來,一直困擾我和周邊的府谷人。最近,讀一本明朝小說,講一個僕人,為主人經營生意。一天,主人突然掛了,這貨趁亂收拾了金銀細軟,一大早溜出主家偏門,跑了。在等待城門開啟時,正遇巡捕路過。捕頭髮現這人面熟,又見其行色慌張,肩上包裹殷實,就上前盤問。三下五初二,僕人見行跡敗露,想跑。這時,四下裡的人圍上來,紛紛譴責其不軌,他一下被群在裡邊。

“群”,在府谷人的口頭是再平常不過的日常表達。由此可見,所謂府谷方言,其實是關漢卿,羅貫中們的書面用語的延續而已。

揭墓

府谷話中有一句叫“揭墓”,意思是揭露,揭發。當然更多地是指:張三的爺爺瘞埋的金銀元寶,讓李四他大給暗著挖走了叫“揭墓”。也就是說肥了李四他大,由於雙方都是暗中操作,到底真假如何,旁人只是猜測。有時這種猜測會代代延續,引發更多的人上山越澗去“揭墓”。

陳出新:府谷話輯逸(上)

“揭墓”源於墓。中國文化中有“事死如事生”的頑固理念,所以,幾千年的喪葬制度一直是在定身份競財富中進行,上至皇家,下到富室,他們在營生的同時,也在營死。生前多貴,死後也必然金銀滿棺槨。由此也孕育出了一種特殊行當“揭墓”,即盜墓者。而且,這一行當隨著時代的演進,專業程度永遠讓正規“考古”的專家教授們望塵莫及。可以這麼說,近半個世紀以來,所有“考古重大發現”,百分之九十的功績應歸功於“揭墓者”,無論古今中外。

“揭墓”是一種古老行業,由於一直生活在夜幕之中,不為大眾所知,故而充滿著神秘和陰森。但是,它卻常常被稗官、文人所注意,時時出現在稗史,傳奇和筆記小說中。最近所謂當代文學者,那些頭眩光環的名家,其作品絕對抵不過一本叫《盜墓筆記》的閱讀量。不過,目前風靡讀者階層的《南渡北歸》,作者嶽南先生其起家即以一部考古著作《法門寺》聞名,就其《南渡北歸》的歸旨,實質也屬“揭墓”一類。可以想見,“揭墓”類文學已由原先單純的表事上升為一種文體,並且大有臻臻日上的趨勢。

府谷話中的“揭墓”既是實指,更多時是引申:揭露,揭發,發外財等等。

毑家

毑家:府谷人做事計,坐席安桌子,首先得讓舅家人正席入座,然後依序而行令。作為事務總領,讓孃舅家大小親戚有心結,漏下說辭那可是件丟人的事。說小,要給孃家人跪禮,賠情道歉。說大,孃家人中出頭打陣的就要翻桌子扣碗,臉紅難看讓主家間出醜亮相,成為幾輩人的難堪。這中間常出現在總領口中的一個關鍵詞,即“老毑家”,就是將舅家來的客人統以“毑家”稱呼。

陳出新:府谷話輯逸(上)

毑,亦姐也,亦母。《廣雅 釋親》:“毑,母也。”《集韻 馬韻》:“姐,《說文》:‘蜀謂母曰姐。’淮南謂之社。古作毑。”中國最早羌人把母叫姐,《正字通 毋部》:“毑,羌人呼母。”意思是母親那一系。所以,孃家人自然就稱“毑”家間。

彌長間

府谷上一輩人中也即生於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以前的一直,他們說到過去的物事,口頭常掛一個詞叫“彌長間”。“彌長間如何”,“彌長間什麼都要論個理”,“彌長間這東西應該擺放在這裡才對”,“彌長間這件事就不可能發生,一切變得都沒樣兒了”。

陳出新:府谷話輯逸(上)

我因為生在新中國的第十年冬天,打從聽長輩說這個詞開始,我就琢磨這個“彌長間”的意思能懂,但是,“彌”字該如何寫?是“米常”?因為那會的“農業社”常餓肚子吃得差不說,還只是個半肚肚。故而老人們說“彌長間”是否專指有米吃的年代叫“米常間”。苦思冥想幾十年之後,在瞭解了漢字的構造及演變中繼的頑強性之後,才頓悟“彌長間”的古老與文雅。“彌長間”就是“歷久彌長”,表“過去”之意的不折不扣,用當時的習慣說法即“舊社會”是也。

關於這“彌”是“瓕”的替代或簡體字。義即《說文》:“瓕,弛弓也。”本義是放鬆弓弦。又有長久義,《小爾雅 廣詁》:“彌,久也。”蔡姞簋:“彌厥生靈終。”(長壽善終)牆盤、齊鎛均有“彌生”,義為長生、長壽。另外,“彌”又讓我想到信佛之人口頭禪“阿彌陀佛”。其實,“阿彌陀佛”之義即為西方信眾說到主“God”時,一般在主的前邊總會加一些類似“偉大的,仁慈的,超強的,無可戰勝的”等等讚頌的詞,所謂“阿彌陀佛”無非是說:偉大的,永恆的“陀佛”或“佛陀”。

“彌長間”表達對過去生活的一種留戀,無論情感還是說辭都是溫馨可意的文雅與禮樂。可惜的是,存在於府谷人中大量這樣的一些內涵十足又古韻悠長的日用口語,正以驚人的速度在默然地隱身急退,消失於未來的語言圖畫中。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左書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