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成語

是怎樣的福利,讓王安石多次主動放棄升官

作者:由 小Q大話 發表于 成語日期:2022-08-21

千頃陂怎麼讀

王安石對於做官的態度是獨特的。年輕的王安石就曾多次委婉拒絕朝廷提拔他到京城做官,究竟是有什麼原因比這麼好的機會還重要?

王安石自21歲時考中甲科進士,就開始了在地方的工作,歷任淮南籤判、鄞縣知縣、舒州通判、提點江東刑獄、江寧知府等職。按照北宋當時的制度,甲科進士在地方任滿一屆,就可以向朝廷獻文請求到京城館閣任職。王安石在淮南籤判任滿後,居然主動放棄了這個好機會。當時的大部分官員都向往著做大官做京官,王安石則不同,他認為年輕官吏應當在地方做官,與老百姓一起,將政治上的熱情、理想與目標在地方上透過實踐來實現。

是怎樣的福利,讓王安石多次主動放棄升官

王安石在擔任鄞縣知縣、舒州通判的時候,興修水利、新建道路、發展貿易,使百姓獲得便利,政績斐然。朝廷知道了他在任上的作為,直接調他到集賢院任職,並且特別照顧他,免試直接就任,而且不參加實習,直接轉正。面對朝廷如此優厚的待遇,我們認為王安石應該是感恩戴德,痛哭流涕,併發誓為朝廷事業奉獻終身。但是,王安石畢竟是王安石,他堅決不接受朝廷的任命,連上四道辭呈,態度非常堅決。且他提出的理由在我們看來也是不太充分的,總結來說他的理由就是他很窮,京城消費太高,他只有在地方工作才能養活家人,因此希望朝廷理解他的困難,讓他到地方去做官。

是怎樣的福利,讓王安石多次主動放棄升官

對於王安石所說的理由,因為貧窮所以不能在京城做官,實際上是難以讓人信服的。北宋時期官員的待遇是非常優厚的,官員的收入除了基本工資以外,還有各種補貼,包括糧食,服裝,薪炭,馬匹,僕役等等。可以說需要用到錢的方方面面朝廷都照顧到了,並給予相應的補貼,官員們真正能夠做到衣食無憂。因此,王安石拒絕在京城做官的主要原因,一定不是因為貧窮,更有可能是王安石認為在京城做官,非但不能施展自己的政策,還會處處受到約束。在他看來,在地方做官,擔任一把手,治理一個地方,做更多有利於地方,有利於百姓的事情,豈不是更好嗎。王安石居然可以為了百姓的福利而放棄去京城任職的大好機會,實在是一個心繫天下,心繫百姓的好官,什麼貧窮都只是一個託詞而已。

是怎樣的福利,讓王安石多次主動放棄升官

關於王安石,還有一個小故事,也可以將王安石對於做官的態度體現得淋漓盡致:據記載,王安石參加科考時,按照考官們的打分排名,王安石是排在第一名的,但是在宋仁宗查閱王安石考卷時,因為不喜歡文中引用的一個典故,就將王安石的名次調整為第四名,因此王安石就錯失了狀元。在後來很長的一段時間,王安石未提起過這件事情,彷彿這件事不曾發生。後來就有人問王安石,對於錯失狀元這件事是怎麼樣的看法。王安石怎麼回答,他說科舉考試對我來說,只不過是一個找工作的渠道而已,考中了就找到了工作,讓家人感到高興,唯此而已。古來無數文人為了科舉考試,頭懸樑,錐刺股,幾十年的刻苦讀書,就為了金榜題名。但是在王安石眼裡,這只是一個很小的目標而已。

是怎樣的福利,讓王安石多次主動放棄升官

引用梁啟超先生在《王安石傳》中評價王安石的語句,“宋太傅荊國王文公安石,其德量汪然若千頃之陂,其氣節嶽然若萬仞之壁”。王安石的德量、氣節如此,其對於做官的態度之獨特,我們大概就可以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