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成語

蕅益大師:應念身世苦空,切莫隨流逐隊

作者:由 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發表于 成語日期:2022-08-22

隨行逐隊的意思是什麼

學道之人,骨宜剛,氣宜柔;志宜大,膽宜小;心宜虛,言宜實;慧宜增,福宜惜;慮宜遠,思宜近;事上宜虔,接下宜謙,處同輩宜退讓。得意勿恣意奢侈,失意勿抑鬱失措;作福莫如惜福,悔過莫如寡過。應念身世苦空,切莫隨流逐隊。衣取蔽形,莫貪齊整;食取克餒něi,莫嗜美味。嘗省此世前生,作何功行,可坐享檀施。十二時恆簡點身口意業,善多邪?惡多邪?無記多邪?堪消四事邪?不堪邪?如此慚愧覺悟修省,自然習氣漸消,智光漸露。祖意佛意,顯於一念清淨心中矣!

(慮宜遠,思宜近;事上宜虔,接下宜謙,處同輩宜退讓。得意勿恣意奢侈,失意勿抑鬱失措;作福莫如惜福,悔過莫如寡過。應念身世苦空,切莫隨流逐隊。)

蕅益大師:應念身世苦空,切莫隨流逐隊

有關歷事練心,

蕅益大師說,學道之人骨宜剛,氣宜柔,志宜大,膽宜小,心宜虛,言宜實,慧宜增,福宜惜,

這個我們講過了。

我們再接著:

慮宜遠,思宜近。

我們在做計劃的時候,要有一個遠大的計劃、遠大的目標,但是我們在思、在考慮的時候,要切合實際,要有一個明確的下手處。就是我們在下手的時候一定要按部就班,有一個次第,有一個下手處,叫“近”。

事上宜虔,接下宜謙,

處同輩宜退讓。前面的功德是偏重在自己的受用的身口意的功德,這以下是說明你從自己受用的功德你出來,待人處世跟人接觸的時候,你應該是什麼態度呢?

就是講人跟人之間的相處之道。那麼我們跟眾生接觸有三種情況,或者是長輩,或者是下輩,或者是同輩,這當中的態度是不一樣的。

“事上宜虔”

,我們對於長輩要有虔誠恭敬的心。長輩當然在福德智慧的資糧都超過我們。如果我們對長輩有所虔誠恭敬,我們能夠得到長輩的攝受、長輩的教化,在整個成長過程我們就能夠減少很多的錯誤、避免很多冤枉的路。所以我們對長輩的恭敬對自己會有很大的利益,所以我們儘量地對長輩、師長有恭敬的心,對自己有絕大的利益。

“接下宜謙”

,對於比較苦惱的眾生,剛剛來到三寶地,煩惱也重,福德智慧的資糧也不夠。但是我們應該要知道,他有一念的善根都很難得,我們應該要更加地謙虛、慈悲地來攝受他,不要用自己的標準要求他,多一分的慈悲,這個是對下的態度。

“處同輩宜退讓”,這個同輩啊,要緊就是能夠退跟讓。人跟人相處之道的確是非常不容易。

從現實的經驗上來看,我們對於同輩、對於長輩的人相處是比較容易做到。我們對於功德比我們大的人我們容易生恭敬心,對於下輩的人生慈悲心這也容易,最難的是同輩,尤其是戒蠟相同的。同戒跟同戒的人相處,這當中就有些問題存在。那這怎麼辦呢?

古德就講出一個偈頌,我們從這個偈頌可以稍微體會一下。他把修行用插秧來比喻,說“手抱青秧插滿田”,說我們今天修行這件事情就像插秧一樣,在青田當中插上無量無邊的功德的秧。那麼這個插秧是什麼態度呢?第一個態度就是

“低頭便是水中天”

,你一定是低頭。插秧,你頭抬得高高的,秧就插不整齊了。

“身心清淨方為道,原來退後是向前”

,你一定是要身心清淨地退後,原來退後是向前。

所以插秧的意思就是說,第一個、你要低頭,第二個、你還得往後退,插秧不是往前插的,它是一步一步往後退。那麼我們同輩之間最容易有嫉妒心、勝負心,但是這個嫉妒心對我們是一個很大的傷害,這個嫉妒的心所使令我們很難跟別人學習,使令我們的胸量變成非常地狹隘。所以我們應該思惟“原來退後是向前”,人跟人之間的相處,其實你能夠退讓,你能夠在整個菩提道當中你在趨向於五分法身那個無漏的功德當中其實你是向前。人的見地的確也是很重要。

我們今天不要看一時的成敗,不爭一時、要爭千秋。你有這樣的見地,你才容易在同輩當中有所退讓。成事不必在我,隨喜一切功德。這就是我們待人處世之道,對同輩儘量退讓。退讓,你絕對不會吃虧的,“原來退後是向前”,就是這句話的道理。

蕅益大師:應念身世苦空,切莫隨流逐隊

好,我們接著往下看:

“得意勿恣意奢侈,失意勿抑鬱失措”。

前面是講人,這個講事情。我們在一些的事情辦事當中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得意,一種是失意。有些事情它很順利,隨順我們的心情成就了,這個時候我們不能太放縱,太過於歡喜;有些不如意的事情我們也不要抑鬱、不要沮喪而失措,失措就是失去了一個安定的處所。

這兩句話其實是一句話。一個人他對於得意會歡喜的人,他對於失意他一定會失措。就是你那個取著心,你對於得意的取著,你對於失意也一定會取著。你說我要求我自己我只取著得意,我失意的時候我不取著,這不可能的,不可能。所以呢,我們就是儘量能夠保持平常心,平常心。就是保持一個平淡的心情——這都是暫時的因緣。

“作福莫如惜福,悔過莫如寡過”。

這個是總結,就是我們把前面的功德做出兩個總結,一個是生善,一個是破惡;一個是積集資糧,一個是懺悔業障。總之,一方面修福,一方面得惜福。修福跟惜福都非常重要。雖然說根本法門是一念清淨心,在清淨心當中那是罪業也不可得、福報也不可得、一切有相的境界都不可得,那是一個“如”的境界,但是你從“如”的境界裡面出來以後,你就要馬上面對一個福報的問題了——你的身心世界,一個五蘊的身心有色受想行識。

我們福報大的人,身心世界有堪能性,你修學聖道那力量大;沒有福報的人,那個色受想行識它就會有障礙,容易有障礙。所以福報它有堪能性,它在你修行的過程當中它有很大的加持力。那麼單單是惜福、修福還不夠,你還得悔過。

“悔過莫如寡過”

懺悔的意思啊,懺悔主要的意思是不造新業,在律上說,關鍵是不造新業。就是說你今天懺悔的心情,假設沒有發願對於這件事情你永遠不再造作,如果你的心情在想說,我以後有因緣我還要再做,你這個不能構成懺悔,當然也就不能滅罪。

換句話說,當然耳麥不能臆測以後會不會失控、還會再造作,也有可能。但是關鍵點是說,你當初在懺悔的時候你的心情是真實地發願——我不再造作了,你當時已經有這樣的心情生起,那這樣子才真正能夠滅罪。所以說呢,“悔過莫如寡過”,懺悔的目的要緊就是不再造作了,要減少過失。這個是蕅益大師把我們修福的積集資糧跟懺除罪障提出兩個原則,一個是惜福,一個是防護,這兩個有一個原則,這是我們修學佛道、遇境逢緣的一個原則。

蕅益大師:應念身世苦空,切莫隨流逐隊

這以下蕅益大師把它匯歸成三心,這樣前面的所有的差別的修行依止三種心情。第一個,我們看:

“應念身世苦空,切莫隨流逐隊”。

這個是覺悟的心情,我們應該覺悟——有漏的身心世界是苦惱的、是無常的,是畢竟空的,不要隨順一般的習氣。我們大乘佛法也做一些慈善事業,世間的老百姓也做慈善事業,但是這個精神是不一樣的。

大乘佛法是觀察身心世界是苦惱的、是無常無我的,無常無我你怎麼做慈善事業?慈善事業也是無常無我的。他是以大悲心的緣故去做的,他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工作,所以他不會耽著現世的安樂,他有更遠大的目標,他追求是一個究竟的安樂。

所以說呢,要緊的——把握一個覺悟的心情,知道身心世界是暫時的因緣,放棄了現世的安樂,追求究竟的安樂,這是覺悟的心情。第二個、衣取蔽形,莫貪齊整。食取克餒,莫嗜美味。嘗省此世前生作何功行,可坐享檀施。這是一個慚愧心。說我們經常保持慚愧心,對於衣服的態度:但求能夠保暖、遮蔽形體,不一定要多麼整齊好看,衣服就是保暖就好了。對於食物的態度:能夠克服“餒”,“餒”就是飢餓,不一定要貪求美味。對於一切的受用,想:我是此世今生積功多少、量比來處,有什麼功德能夠享受這樣的檀越的佈施。

蕅益大師:應念身世苦空,切莫隨流逐隊

注:節選自淨界法師《靈峰宗論導讀》19

為方便閱讀,文章題目為編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