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成語

兩次南征一勝一敗,到底是何原因讓動用了更多兵力的周軍吞下苦果

作者:由 閒敘春秋 發表于 成語日期:2022-08-26

從此更南征是什麼意思

進入到昭王時代後,咱們先透過一篇文章瞭解了為何太史公在《史記》中以“王道微缺”來評價昭王。隨後,又續寫“魯國史話”,說了說發生在魯國的那次弒君篡位的逆禮事件。這兩篇文章看上去沒有什麼太大的關聯,但實際上筆者是想把這些作為一個鋪墊,為今天敘述昭王的一個壯舉做準備。

昭王的這個壯舉就是他在位期間的兩次南征,雖然南征這一行為一直被後世所詬病,認為此舉是西周由盛轉衰的重要拐點。但筆者以為昭王南征實屬無奈,且第一次南征還是十分有必要的,僅僅是後面的那次南征有些多餘且結果極差,讓他揹負上導致王朝衰落這個罪責。那麼,為了給各位說清楚因何筆者對昭王的南征持半肯定態度,認為這是他的壯舉呢?咱們這就來講一講昭王南征的故事。

兩次南征一勝一敗,到底是何原因讓動用了更多兵力的周軍吞下苦果

周昭王姬瑕

說到昭王的南征實屬無奈,這在前面的文章中分別都有涉及,關鍵幾點原因是:1、康王經常於豐宮舉行朝會,削弱了洛邑的功能,從而讓周王室對東部、南部地區的控制力減弱,讓不服周王管束的各勢力有了發展空間。2、魯國在昭王時期發生動亂,讓這個屏周的重要諸侯國失去了對東夷、南蠻的監管力,從而東、南各蠻夷部落紛紛舉兵鬧將起來。3、昭王在南征前曾用復治象魏、錫命人才的方法想延續盛世,但結果卻令人失望,因此他急需一劑“強心針”來提振自己的權威。

所以,在形勢所迫之下,昭王勢必要進行這次南征,為周朝的穩定以及自己的王位拼搏一把。於是,在昭王十六年,姬瑕親率大軍(也是康王時代留下的隱憂,使得昭王身邊沒有什麼將帥可用,只得親征)劍指南方的楚地。在這裡需要說明的是,昭王南征的楚理應不是周王室所封的羋姓楚國。因為,首先楚國自先祖鬻熊開始便與周王室關係密切,其後世熊繹又被成王封了國,不太可能這麼快就與朝廷反目;其次,羋姓楚國是子爵國,其國土建立之初並不大,到昭王時才不過幾十年,不可能發展得如此迅速。因此,昭王所征討的楚,應該是在荊楚大地上早已存在的原住部落荊蠻(或稱楚蠻)。

兩次南征一勝一敗,到底是何原因讓動用了更多兵力的周軍吞下苦果

羋姓楚國先祖鬻熊

關於這第一次南征的過程與結果,不知為什麼史書中都避而不談,僅有《竹書紀年》一書中以“(昭王)十六年,伐楚,涉漢,遇大兕”這簡單的一句留下一點點線索。但事實上,昭王這次南征還是獲勝了的,因為“涉漢”一詞是渡過了漢水的意思,也就是昭王率領的部隊打到了荊蠻的領地上,說明部隊推進比較順利,沒有因荊蠻抵抗或漢水天險隔斷受阻。而“遇大兕”則是用暗喻的方式來說明昭王的勝利,因為“兕”是古代的一種瑞獸,它的出現自然是祥瑞之兆,“大兕”不正是在說南征取得了大大的勝利麼?

不過,畢竟只有《竹書》這一部史書記載了這次南征,不能以孤證來作為史實依據,因此,筆者還需繼續尋找相關證據來證明昭王的功績。也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這證據又是考古學界的發現幫了忙。在現今發現的眾多西周青銅器中有妾簋、過伯簋、馭簋三件禮器,從這三件禮器的銘文中,咱們可以尋找到這第一次南征的佐證:

首先,妾簋(又稱鴻叔簋)記載了當年九月,鴻叔隨昭王伐荊楚,在成周動員的事蹟(第二次南征為春季,所以九月出徵這次理應是第一次南征)。之後,過伯簋和馭簋分別記錄了“過伯”、“馭”兩位諸侯與昭王伐荊楚後大勝而歸,用俘獲的金(實際上是銅),分別鑄造了這兩個簋以紀念此事。

兩次南征一勝一敗,到底是何原因讓動用了更多兵力的周軍吞下苦果

過伯簋及其銘文

由此可見,昭王的南征並不是一無是處,這第一次的南征還是大勝而歸的,理應為昭王正個名,說明他的壯舉還是有可喜的一面。但正是這樣一場大勝,讓姬瑕衝昏了頭腦,變得好大喜功起來。並且,昭王身邊又沒有能勸誡他,讓他冷靜下來的輔臣,使得他很快就盲目地進行了第二次,也是目的不純的一次南征。

如上段所說,昭王這第二次南征目的十分不純,因為,第一次南征取勝後,周軍獲得了大批的俘虜和無數金銀財寶,還有許多南方部落趕到營帳來朝見天子,這就讓昭王有些飄飄然了。所以,僅過了不到三年的時間,嚐到甜頭的昭王便又有了南征的打算,並且這一次他把周朝的“西六師”全數帶上,恐怕是想用更多的兵力來取得更大的戰功、搶更多的財富,來給自己立下豐碑。

大家看看,昭王第一次南征是為了平亂、為了鞏固周朝的統治,是名正言順的,因此取勝是理所應當的。而第二次南征則是為了搶奪財富,為了滿足姬瑕自身的功利心,這麼不單純的想法去打仗,哪裡有不輸的道理呢?事實上也印證了這個道理,在《左傳》中記下了“昭王南征而不復”的記錄;《史記》也以“昭王南巡狩不返”提到此事;《竹書》更以“十九年春……天大曀,雉兔皆震,喪六師於漢”告訴後人,昭王這次南征不僅大敗,還把“西六師”全都葬送了。

兩次南征一勝一敗,到底是何原因讓動用了更多兵力的周軍吞下苦果

《竹書》中昭王南征喪六師的記載

那為什麼昭王動用了更多兵力,對付同樣的敵人,怎麼結果如此天壤之別呢?筆者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1、如前面提到的,昭王第二次南征目的不純,眾人都是抱著“搶劫”的心裡去打仗,沒有必死的決心,也沒有心思打仗,如何能取得勝利?

2、第一次南征,昭王準備了很久才起兵,在萬事俱備的情況下,自然勝率較大。而第二次南征,才用了不足三年的時間來準備,且動用的兵力比第一次還多,恐怕後勤保障方面會出現大問題。

3、第二次南征出兵時沒有考慮天時、地利,以春季起兵,趕到南方時要麼趕上連綿的梅雨,要不趕上潮熱的天氣,甚至會趕上夏季暴雨、洪水氾濫。如此不利的天時和地利,西北方而來的周軍如何能發揮自己的戰鬥力呢?

兩次南征一勝一敗,到底是何原因讓動用了更多兵力的周軍吞下苦果

連綿陰雨造成道路泥濘難行

4、第一次南征之時,昭王正忙於內政,魯國又內亂,讓荊蠻有了發展空間的同時,也讓他們麻痺大意了。所以,昭王突然起兵南征,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沒有特別強力的抵抗。而第二次南征,荊蠻吸取了教訓,早就防備著王師的到來,自然會讓輕敵的周軍吃了大虧。

綜上所述,昭王第二次的南征不僅碰到了“硬釘子”,還因為目的不純、考慮不周、準備不足導致了大敗的結果,讓守護王畿的兩大王牌軍中的“西六師”喪失殆盡。也是這次南征,一下子動了周朝的元氣,使得西周王朝從此逐漸走向衰落,也讓“微缺”的昭王遺憾地揹負上這罵名。

只不過,這罵名昭王自己並不知道,因為除了“喪六師於漢”以外,姬瑕他本人也沒能從南方回來。再加上昭王的死因一直被周人諱而不宣,致使後人對此提出了各種猜測。那歷史上對他的死都有哪些猜測?又有哪種猜測更為可信呢?咱們下次再敘。

【關鍵詞雲圖簡史】

為了方便廣大史學愛好者能快速回憶起相關的歷史內容,筆者“閒敘春秋”將在每篇文章結尾奉上“關鍵詞雲圖簡史”,透過8-12個關鍵詞,幫助大家回憶文章內容,希望各位讀者喜歡。

本文關鍵詞:昭王南征、壯舉、南征原因、首徵情況、竹書、青銅器、獲勝、再徵失利、失利原因、揹負罵名。

兩次南征一勝一敗,到底是何原因讓動用了更多兵力的周軍吞下苦果

關鍵詞雲圖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