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成語

生於安樂,死於憂患,沉迷於享樂中的唐玄宗,必然走向悲劇人生

作者:由 讀書分享匯12 發表于 成語日期:2022-09-03

鞠躬自悼的悼是什麼意思

“創業難,守業亦難,須知物力維艱,事事莫爭虛體面;居家易,治家不易,欲自我身作則,行行當立好規模。”

這樣一副對聯出自於我國教育家吳玉章筆下,是他對於子侄輩的訓誡,是要求後代瞭解生活的不易,需潔身自好,在家境富足的時候,也要居安思危,有著憂患意識。

那麼,有沒有反面教材呢?唐玄宗李隆基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他成了唐朝守業失敗的典型。唐玄宗登基時延續著盛唐的氣象,甚至開創了開元盛世,把大唐的繁榮推向了又一個高潮。但也正是這時,出現了中國歷史上最為慘烈的安史之亂。在安史之亂中,大唐的居民死亡人數超過半數,可謂水深火熱。雖然最終在唐肅宗的帶領下,叛亂得以消滅,唐玄宗最終也迴歸長安,可他的最後歲月只能在落寞中走完,大唐也不復再有盛唐氣象。

生於安樂,死於憂患,沉迷於享樂中的唐玄宗,必然走向悲劇人生

人生之路如此強烈的反差,唐玄宗到底做錯了什麼?他的統治有著那樣的經驗教訓留給後世呢?

閻守誠、吳宗國,都已經是歷史系博士生導師,而他們於30年前所作的對於唐玄宗研究的著作依然沒有過時,依然可以反映出主流的歷史觀點。他們給讀者們全景式的展現了唐玄宗完整的一生,也試圖在他的整個一生中梳理著他的是非成敗。

現在這本書得以再版,也可以讓我們重新認識符合學術觀點的唐玄宗歷史研究成果,而這本書就是《盛唐之子:唐玄宗的成敗》。

生於安樂,死於憂患,沉迷於享樂中的唐玄宗,必然走向悲劇人生

那麼唐玄宗前期開創開元盛世,後期滑向安史之亂的因素又是什麼呢?唐玄宗是最為典型的“守業”君主,雖然他出生和登基時也經歷了嚴重的宮闈鬥爭,也表現出了非常卓越的才能,可這樣的才能並不能把它標榜為一個非常有進取心的君主。他接管大唐朝的時候,唐朝已經延續了近百年的高速發展,即使中間有著一代女皇武則天的改朝換代,但那更多都是宮闈鬥爭,在國家層面依然是一種繁榮的景象。而唐玄宗也只是把這種繁榮不斷的推向高潮。

生於安樂,死於憂患,沉迷於享樂中的唐玄宗,必然走向悲劇人生

可就是在這種繁榮之下,唐玄宗並沒有太過強烈的進取心,而是滑向了享樂的深淵。“漢皇重色思傾國”,這就是白居易《長恨歌》中對於唐玄宗最為典型的描寫。而唐玄宗的愛好不僅僅沉溺於女色,更是崇尚於道教,甚至達到了佞道的地步;更是喜歡遊樂,經常徜徉於山水之間。上有所好,下必效焉,一個耽於享樂的君主,身邊必然有佞臣伴隨,整個國家也必然向著皇帝一個人的興趣而墜落,國事管理也就可想而知了。

唐玄宗身邊也就有了像李林甫、楊國忠這樣治理國家能力一般,但權力極大的重臣,更是為了邊防的需要,給予了節度使更多的權力,但又疏於監管,甚至完全意識不到風險的存在。

生於安樂,死於憂患,沉迷於享樂中的唐玄宗,必然走向悲劇人生

在享樂中的唐玄中一定是被長久的和平景象矇蔽了雙眼,他已經陷入慣性思維,想當然的認為唐朝必然長治久安、歌舞昇平。當安祿山起兵造反之時,他完全沒有任何準備,直至安祿山起兵第七日,唐玄宗才知道叛變的訊息,可這時那些庸庸碌碌的大臣們又能有什麼辦法呢?只有招安或逃跑這樣的計策了。唐玄宗最終也選擇拋棄重臣逃走,甚至到了馬嵬坡,對於軍士的誅殺楊貴妃的行為都已經無能為力。這時的唐玄宗只能做喪家之犬,逃入蜀中。最終在安史之亂結束後,被唐肅宗接回,淒涼中度過晚年。

生於安樂,死於憂患,沉迷於享樂中的唐玄宗,必然走向悲劇人生

這就是唐玄宗的一生,可以說他一生之所以走向悲劇,既是一種命運的使然,一種至高無上權力下的利令智昏,也是一個人耽於享樂而疏於自省的典範。而這樣一本《盛唐之子》也就帶我們全面的展示著這樣一種人生必然走向的結局。

生於安樂,死於憂患,沉迷於享樂中的唐玄宗,必然走向悲劇人生

盛唐之子:唐玄宗的成敗

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