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成語

讓朱元璋心灰意冷的殿試,為何大方光彩,又為何最終無人可用?

作者:由 第一文史 發表于 成語日期:2022-09-12

透過殿試的人叫什麼

綜述

殿試由皇帝親自主持,它應皇帝的政治需求而生,又隨著皇權的強化而完善,是科舉考試中與皇帝聯絡最為密切的環節。

明代殿試的沿革以科舉為依託,以皇帝的政治需求為標尺,經歷了確立發展、穩定鞏固、變更強化三個階段,皇帝是影響殿試沿革的關鍵性角色。獲取人才如此關鍵的一環,一定在其變化中影響著歷史發展。如此看來,從明朝殿試的發展,就能看懂明代朝廷的興衰。

讓朱元璋心灰意冷的殿試,為何大方光彩,又為何最終無人可用?

殿試讓朱元璋心灰意冷

明初殿試的確立經歷了一個曲折的過程。洪武朝是明代各項制度的築基時期,太祖朱元璋為了王朝的穩定,著手創立了一系列重大國家制度。

選士制度作為國家政治制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國家機構正常運轉的必要前提,自然倍受皇帝重視。

作為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為了吸收人才,做了很多嘗試與探索。

讓朱元璋心灰意冷的殿試,為何大方光彩,又為何最終無人可用?

朱元璋劇照

朱元璋是社會底層出身,曾經飽嘗民間疾苦,深諳漠視百姓、中飽私囊的官員實為國家大弊的道理。面對官吏不體恤百姓,“貪財好色,飲酒廢事,凡民疾苦視之默然,心實怒之”。這段人生經歷使得太祖認識到了取士的重要性。

他認為:“世有賢才,國之寶也。古之聖王,恆汲汲於求賢,蓋賢才不備,不足以為治。人君之能致治者,為其有賢人而為之輔也。”

他還十分注重官員素質,指出:“若匿詐似信懷奸若忠者,決不可任也。”

讓朱元璋心灰意冷的殿試,為何大方光彩,又為何最終無人可用?

朱元璋劇照

可見太祖十分注重官員的德行,他認為德行有虧者任官必生奸,絕不可用。正是太祖對取士用人之道的深刻見解,以及對於賢才的渴求,使得太祖為探索有效的取士之法付出了很多心血,以殿試為最高級別的科舉制正是在太祖的嘗試中被確定下來。

為提升官員儲備,他下令設文武科取士, 但因舉子需要較長的準備時間,加之當時還不具備舉行全國性考試的條件,當年並未實行。

讓朱元璋心灰意冷的殿試,為何大方光彩,又為何最終無人可用?

他先是

延續並擴大了一直實行的薦舉制

,並於洪武元年(1368)下令“

徵天下之士至京,授以守令”

當年冬天,又派文原吉等人

“分行天下,訪求賢才,各賜白金而遣之”

。同時,支援和加強學校建設,以期培養出源源不斷的人才,同時為開設科舉進行人員準備。

不過由於薦舉所得人數較大,質量參差不齊,太祖並不滿意,覺得所得與所求相差甚遠。

讓朱元璋心灰意冷的殿試,為何大方光彩,又為何最終無人可用?

為了更好地訪求賢才,洪武三年(1370)五月,太祖下詔

“特設科舉以起懷才抱道之士”

,並強調

“其中選者朕將親策於庭”

詔書的內容鮮明地反映出太祖對科舉取士抱有很高的期望,並且非常重視殿試,承諾將親自主持。

讓朱元璋心灰意冷的殿試,為何大方光彩,又為何最終無人可用?

洪武四年(1371)三月初一,太祖在奉天殿主持了明代首科殿試,取吳伯宗等百二十人,並加授功名。

但出人意料的是,太祖在任用和考察當科所得士人時,發現其難當大任,他以

“求天下賢才,務得經明行修文質相稱之士以資任用”

為設科取士的初衷,但發現科舉舉

子多是賣弄虛文,並無真才實學

面對這個實際落差,太祖於洪武六年(1373)下令“今各處科舉宜暫停罷別”,明初科舉取士的首次嘗試以失敗告終,殿試也隨之暫時罷行

讓朱元璋心灰意冷的殿試,為何大方光彩,又為何最終無人可用?

再試科舉

科舉罷行的十幾年間,太祖以薦舉製為主要的取士手段,並不斷探索使其行之有效的方式。他下令官員在薦舉過程中,一定要以德行為本,文藝則在其次。

同時不斷擴大薦舉規模,命天下朝覲官各舉所知,並不斷強調對人才的渴求,鼓勵官員薦舉。

但隨著薦舉制的長期實行,其弊端也逐漸顯現。洪武十七年(1384),太祖曾對大臣煩惱道:

“近郡縣薦舉多冒濫,諸司考課殿最亦多失實。”

太祖深刻意識到了依靠薦舉取士的不足之處,必須再採取措施以加強取士力度,這使得他再次將視線放在以客觀標準作為考試依據的科舉制上

讓朱元璋心灰意冷的殿試,為何大方光彩,又為何最終無人可用?

洪武十七年(1384)三月,太祖命禮部頒行了《科舉程式》,明確了科舉各級考試的舉行時間,此外,還對各級考試的科目內容與考官選任等方面進行了較為詳細的規定。

當年八月即恢復科舉,舉行鄉試,十八年(1385)二月舉辦會試,三月初一日,會試中試者參加殿試。

殿試僅考策問一道,按例由皇帝親自主持,此次殿試策題為皇帝親擬,以取士之道為主題。

讓朱元璋心灰意冷的殿試,為何大方光彩,又為何最終無人可用?

前文提到,太祖曾因科舉所選皆後生少年,不具備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罷行科舉十年之久。科舉復行後,為解決問題,提高所得諸生的政治素養,太祖創造性地提出了進士觀政制度。

洪武十八年(1385)殿試過後,皇帝命諸進士“觀政於諸司,給以所出身祿米,俟其諳練政體,然後擢任之”。

自此,明代將科舉每三年一行著為定製,殿試亦作為科舉制的最關鍵環節得以確立。值得注意的是,在科舉按期舉辦的同時,“薦舉之法,並行不廢”。

洪武朝是薦舉制度的盛行期,科舉雖與之並行,可佔據主要地位的還是薦舉制。但毫無疑問,科舉制歷經曲折,已於洪武十七年(1384)正式確立,為明代殿試的繼續發展並實現常制化奠定了制度基礎。

讓朱元璋心灰意冷的殿試,為何大方光彩,又為何最終無人可用?

建文與永樂年間,受洪武朝遺風的影響,薦舉仍舊在取士中具備一定的影響力。隨著薦舉濫舉現象的不斷髮生,皇帝制定了嚴格的規矩,如官員

“所保非才或授職之後闒茸貪汙,舉主連坐”

,薦舉之法日益精嚴。

皇帝雖仍下令鼓勵薦舉,但官員們不敢貿然舉薦,薦舉規模日益縮減。

與薦舉相比,科舉的競爭機制更為公平,隨著科舉制度的不斷完善,越來越多計程車人選擇透過科舉考試進入仕途。至宣宗時期,

“薦舉者日稀矣”

,而科舉透過與學校的緊密結合,此時已經發展為文官入仕的最主要途徑,被視為文官入仕的“正途”。

在這個趨勢下,殿試也越來越為皇帝與士人所看重。至仁宣時期,明代殿試的各項程式已經定型,皇帝透過殿試親賜舉子進士功名,已成為其掌控取士權的關鍵一招

讓朱元璋心灰意冷的殿試,為何大方光彩,又為何最終無人可用?

鞏固殿試即鞏固皇權

仁宣以來,王朝統治趨於穩定,皇帝的職責由開創轉為守成。自英宗起,皇帝們雖然不如明初皇帝勵精圖治,但都繼續按照既定框架舉行殿試,選拔人才,殿試製度進入穩步發展階段。由於選官漸循資格,與其他取士環節相比,殿試的地位日益凸顯,對官僚系統的影響力不斷深化。

在此背景下,皇帝在任用官員時,從明初的不拘資格,多種渠道參錯互用,逐步轉變為越來越重視出身資格。進

士一途作為科舉“正途”中的“甲科”,最受器重

。官員選任時對進士出身的看重,使得科舉參試考生紛紛以取得殿試資格為榮耀,以獲取功名為目標。

至明中期,進士在銓選中的優勢已尤為明顯,殿試作為士人獲取出身資格的唯一途徑,為銓選“獨重進士”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平臺。

讓朱元璋心灰意冷的殿試,為何大方光彩,又為何最終無人可用?

英宗繼位時年僅九歲,朝政大權實際上掌握在張太后與三楊手中。即位之初,繼承了仁宣之業,國家太平安穩,日漸富庶,朝堂之上又有三楊、胡濙等累朝賢臣輔佐理政,政治上還是很清明的。

在取士方面,他們輔佐英宗沿襲祖宗之制,繼承舊時綱紀,以科舉制為主要的選官方式,透過殿試選拔高階人才。

閱讀實錄可以發現,英宗親政之前,依舊由其

“御奉天殿”

親自主持殿試,並且

“親閱舉人所對策”

,並未因其年幼,令他人代行儀式。

讓朱元璋心灰意冷的殿試,為何大方光彩,又為何最終無人可用?

明英宗劇照

“獨重進士”的任官趨勢,使得宣德以後出現了

“親閱舉人所對策”

的局面。而作為皇帝選拔精英舉子,賜予進士出身的環節,殿試無疑倍受皇帝與全國士人的關注。

自明中期開始,由殿試選拔出的進士們成為核心官僚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不僅鞏固了皇權,也因此鞏固了殿試的發展。

讓朱元璋心灰意冷的殿試,為何大方光彩,又為何最終無人可用?

殿試引發危機

明中期殿試在發展的同時,也埋下了隱患。

明代皇權高度強化,其中又以洪武朝為最,太祖對國家各方面的把控達到極致,權力空前集中。故雖然洪武時取士不拘一格,多途並用,但太祖依舊將取士的最終處置權牢牢掌控。

太宗、仁宗、宣宗繼承洪武之風,雖略有不及,但也透過重視科舉,完善殿試,保證了在皇帝在取士方面的絕對話語權。

讓朱元璋心灰意冷的殿試,為何大方光彩,又為何最終無人可用?

英宗、憲宗時期,明初的清明政治影響尤在,故在取士權的把控上,仍按部就班地舉行殿試。雖不如明初強勢鐵腕,但也並未出現大的紕漏。

而正德年間,雖然王朝沒有出現重大統治危機,但武宗耽於享樂,沉迷遊戲,寵信宦官,朝政長期疏於打理,在殿試取士方面的隱患也逐漸加深。

讓朱元璋心灰意冷的殿試,為何大方光彩,又為何最終無人可用?

明武宗

武宗在位期間共舉行四次殿試,正德三年(1508)武宗御殿親試,正德六年(1511)、九年(1514)、十二年(1517)三次殿試武宗均

“獨重進士一科,雖鄉舉、歲貢莫敢與之抗衡”

,對殿試讀卷欽定甲次也並不關注,實際上交由內閣代行權力。

這就給了閣臣與讀卷官們插手殿試一甲排名,暗箱操作的機會。總之,明中期在殿試正常執行、保持穩步發展的同時,皇帝對取士權的把控力度也逐漸向弱。

讓朱元璋心灰意冷的殿試,為何大方光彩,又為何最終無人可用?

世宗再次加強對殿試把控

隨著明代皇帝政治素養的下降與明中期隱患的暴露,明代後期皇權的集中控制力明顯下降。加之銓選“獨重進士”在明代後期的進一步深入,使得殿試在取士中的地位居高不下。

皇帝為強化皇權,增強對取士權的控制力,對殿試的規則與程式進行了強化。

讓朱元璋心灰意冷的殿試,為何大方光彩,又為何最終無人可用?

前文提到,武宗時期,由於皇帝的怠政,經常缺席殿試,使得殿試取士權力下放到內閣與讀卷官手中。在這種情況下,世宗為加強對殿試取士的控制權,牢固對殿試排名的決定權,加強了對殿試讀卷環節的干預,擴大皇權的輻射範圍。

世宗在位四十四年,初時英明苛察,重振國政。由於銓選“獨重進士”的進一步發展,殿試對國家吏治的作用越來越突出,世宗為透過殿試重拾對取士的絕對掌控權,打破武宗時期留下的弊病。

在殿試讀卷的過程中,為降低閣臣對殿試結果的影響,

“不御殿”

,決定一甲排名,還於嘉靖八年(1529),

世宗不僅親自讀卷

,擴大了一甲的選擇範圍。嘉靖十四年(1535),再將殿試卷進度數量增加一倍,改為進讀十二卷。

讓朱元璋心灰意冷的殿試,為何大方光彩,又為何最終無人可用?

世宗

讀卷官向皇帝進讀試卷數量的增加,意味著一甲三名的試卷不再完全由內閣決定,而是皇帝從中選擇,皇帝同時擁有了對殿試一甲人選的選擇權與一甲名次的決定權。

世宗透過以上舉措,重新樹立了皇權在殿試取士上的絕對權威,在達到加強取士權的目的同時,有效確保了皇帝選拔心儀之士的自由。

雖然“大禮議”後,世宗迷戀修道,在治國方面有所懶怠,較之前產生很大反差,但仍舊堅持親自參與殿試取士,殿試卷進度數量的規定也延續下來。

讓朱元璋心灰意冷的殿試,為何大方光彩,又為何最終無人可用?

世宗劇照

“獨重進士”不為皇權反成名利場

嘉靖以來銓選“獨重進士”的局面愈演愈烈,註定使得殿試在倍受關注和重視的同時,也成為官員們利益爭奪的名利場。

進士出身在考核升遷時可以只憑出身,不談政績,甚至憑藉出身,以惡為好,以黑為白。

而非進士出身的官員,就算有良好的政績,也難於升遷,更有甚者,還顛倒是非,以功為罪。

讓朱元璋心灰意冷的殿試,為何大方光彩,又為何最終無人可用?

此時期的“獨重進士”現象,已經嚴重影響了官場風氣,破壞了政治清明。正如郭培貴先生所言,

將讀卷官進度試卷的數量由三卷增至六卷

有不少有識之士認識到了銓選“獨重進士”之於吏治乃一大弊政,對這種現象提出了激烈的批評。就連皇帝也認識到了形勢的嚴峻,曾試圖改變,但收效甚微。

讓朱元璋心灰意冷的殿試,為何大方光彩,又為何最終無人可用?

在此種情形下,科舉取士在明代後期佔有絕對優勢,殿試在取士環節中也顯得尤為重要。從殿試發展的角度來看,穆宗、神宗、熹宗年間,雖皇帝荒怠時光,不循祖制,懶怠朝政,沉迷玄道,在政治上少有建樹,卻從未缺席殿試。

殿試按照既定程式正常運轉,且在殿試讀卷方面依舊遵循著嘉靖年間進呈十二卷的規定。雖然不乏有人意圖透過殿試結黨營私,謀求私利,但不可否認的是,殿試確實為皇帝挑選心儀人才提供了有效途徑,保留了主動權。

讓朱元璋心灰意冷的殿試,為何大方光彩,又為何最終無人可用?

殿試到最後卻無人可用

崇禎帝繼位之時,國家已處於內外交困的局面,情勢十分危急。崇禎帝是一位有作為的皇帝,他英明獨斷,剷除奸佞,希望革除弊政,挽救危局,延續明朝統治。

面對外有虎視眈眈之強敵而朝中無可用之良才的局面,

銓選“獨重進士”不僅沒有成為激勵士人建功立業之動力,反而導致了明代後期官員隊伍的腐化和混亂

讓朱元璋心灰意冷的殿試,為何大方光彩,又為何最終無人可用?

崇禎帝

可結果卻是不僅推薦的人不行,而且就算增加讀卷官進讀試卷的數量也再難擺脫困局,明朝最終走向了終結。

儘管如此,單就殿試而言,明後期皇帝為加強取士權,對殿試的細節進行變更與強化,使之適應皇帝不斷變化政治需求,殿試在制度層面也變得更為完備。

讓朱元璋心灰意冷的殿試,為何大方光彩,又為何最終無人可用?

結語

綜上,殿試作為科舉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與其一道,在明代發展到鼎峰階段。在明代皇權高度集中的背景下,殿試在不同的歷史階段體現出不同的發展特點。

明代初期是整個明代皇權集中的最高峰,皇帝對取士權具有超強的掌控力。在太祖對取士方法進行探索的過程中,包括殿試在內的科舉制經過罷廢,作為選士途徑之一固定下來。隨著科舉逐步發展為文官入仕之“正途”,殿試的地位亦愈發矚目。

讓朱元璋心灰意冷的殿試,為何大方光彩,又為何最終無人可用?

正統至正德年間政治生態較為平穩,殿試在安定的大環境下穩步發展和鞏固。同時,隨著對官員進士出身的日益看重,殿試對明代吏治的影響力大幅增加,皇帝也對殿試取士倍加重視。皇帝透過殿試牢牢掌握住取士權的同時,殿試的地位也進一步鞏固。

嘉靖以降,皇帝政治素養不足,皇權的控制力明顯減弱,皇帝加強皇權的需要對殿試取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皇帝透過不斷變更與改良殿試的讀卷規則,以擴大皇權在取士上的輻射範圍,保證皇權對取士權的絕對控制。

讓朱元璋心灰意冷的殿試,為何大方光彩,又為何最終無人可用?

殿試在明代的沿革過程,實際上就是不斷適應皇帝強化取士權的政治需求的過程。只不過,在崇禎接盤之際,前面埋下的人才隱患已經太多了,以至於最終也無力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