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成語

他被稱為“第二個孫權和司馬懿”,首次領軍出征即攻滅敵國!

作者:由 凌空而立 發表于 成語日期:2022-09-13

方外司馬的意思是什麼

我經常說:東晉是一個以豪門士族為主導的帝國。

作為豪門士族中的一員,如果想擁有較高的職位,完全可以透過自己的家族地位來實現。

但如果想擁有較高的軍政職務。就沒有這麼簡單了。想成為中央政府的執政官,想成為州郡刺史級別的封疆大吏,顯然不是單純依靠家族地位來實現的。

如果不具備相應的人格魅力和軍政才能;就算他的家族地位再高,也無法取得這種級別的職務。比如說:琅玡王氏是一等望族,但在王導去世之後,琅琊王氏卻再也無法擔任軍政要職了。

無論是陶侃還是王導,他們在臨終前,都主動把自己的權力上交給了中央政府。

而庾亮的弟弟——荊州刺史庾翼臨終前,卻希望兒子能夠接替自己出鎮荊州。

何充是當時的首席執政官,他聽到這個訊息後,立刻表示庾翼的行為不符合組織程式,無效!

桓溫英略過人,有文武識度,西夏之任,無出溫者。——《晉書》·卷七十七·列傳第四十七

最終,何充力主桓溫做荊州刺史,這也是桓溫第一次出任要職。這一年,桓溫三十三歲。

他被稱為“第二個孫權和司馬懿”,首次領軍出征即攻滅敵國!

桓溫入主荊州的過程,表面上看非常簡單,實際卻經歷了一場非常艱難的博奕。

事情是明擺著的,既然庾氏已經決定在荊州搞世襲,他們肯定早就考慮過這種做法會造成什麼後果:中央政府絕對不會同意,庾氏對此心知肚明。

但就算如此,庾氏依然決定世襲荊州,這證明他們已做好應對一切後果的準備。如果中央政府強行派人入主荊州,庾氏隨時都有可能武力抗拒。

桓溫入主荊州之前,一直邀請謝氏代表人物——謝奕陪自己去荊州。因為桓溫也非常明白:自己很難獨自完成入主荊州的使命。

溫闢為安西司馬,猶推布衣好。在溫坐,岸幘笑詠,無異常日。桓溫曰:“我方外司馬。”——《晉書》·卷七十九·列傳第四十九

桓溫與謝奕並沒有什麼深厚的友情,但當桓溫決定入住荊州時,卻一再對謝奕示好。對於桓溫這種反常的行為,謝奕的弟媳都看懂了:“桓溫肯定對我們大伯有所求。”

不止是桓溫對自己沒信心,中央政府對桓溫也沒信心。於是在任命桓溫入主荊州之後,中央政府又派劉惔進入荊州,擔任義成太守。

庚辰,以徐州刺史桓溫為安西將軍、持節、都督荊、司、雍、益、梁、寧六州諸軍事、領護南蠻校尉、荊州刺史,爰之果不敢爭,又以劉惔監沔中諸軍事,領義成太守,代庾方之。——《資治通鑑》·晉紀十九

他被稱為“第二個孫權和司馬懿”,首次領軍出征即攻滅敵國!

庾氏想世襲荊州,桓溫想成為新任荊州刺史。單看這個局勢就該知道:桓溫入主荊州的過程一定不會簡單。

但有一點要說清,在這種博弈過程中,雙方一定會清晰估計自己的實力。在這種博弈過程中,也很少有人會走極端,在大多數時候都是理性的。

許多人之所以會失敗,就是因為他過高地估計了自己的實力。所以在失敗降臨的時候妄圖用極端的方式反敗為勝,結果卻輸得什麼也不剩。

庾氏準備世襲荊州的時候,就犯了這個錯誤,所以他們隨時都決定無力抗拒中央政府的任命;桓溫在入主荊州之前,卻一直在避免自己犯這種錯誤,所以他明白自己實力不足,一直在邀請實力強盛的謝奕陪同自己一起進荊州。當中央政府決定讓劉惔進入荊州任職時,桓溫也沒有表示異議。

進入荊州取代庾氏絕非易事,多一個強人協助,自己取勝的機率就會更大。就會更大一些。至於謝、劉是否願意屈居於桓溫之下,現在已經管不了這麼多了。

桓溫和劉惔都是皇帝的姑父,謝奕是豪門謝氏的代表人物,這三個人既有才華又有威望。現在,他們三人聯手接管荊州,庾氏雖然不願,卻也只有甘拜下風。

但庾氏的結局也不算太糟,面對三個如狼似虎的對手,庾氏選擇了及時止損。雖然丟了荊州,但總算是全身而退。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正因為桓溫入主荊州的過程沒發生什麼大新聞,所以後世讀者總是把桓溫入主荊州的過程一筆帶過,這種看法是不對的。

對於桓溫入主荊州這件事,劉惔看得最通透,他說:“桓溫做決定非常謹慎,都是有了必勝的把握之後才下注。”

溫於蒱博不必得則不為。——《宋史》·卷四百三十三·列傳第一百九十二

他被稱為“第二個孫權和司馬懿”,首次領軍出征即攻滅敵國!

入主荊州之後,桓溫就準備“磨刀霍霍向成漢。”

成漢帝國偏安於西蜀,在兩晉時期都沒有太大的存在感。桓溫之所以準備伐蜀,是因為成漢長期處於內亂之中。

成漢的開國皇帝李雄剛一去世,李雄的侄子李班按遺詔繼位。但沒過多久,李班就被李雄的兒子李期和李越聯手殺死了。

李班被殺之後,李期繼位稱帝。但李期也沒當幾年皇帝,又被李雄的堂弟李壽殺死了。

李期被殺之後,李壽繼位稱帝。李壽當了五年皇帝后病逝,李壽的兩個兒子又開始火併。最終,李勢殺死了弟弟李廣,繼位稱帝。沒過多久,太保李奕(宗室)造反,被李勢鎮壓。

說了這麼多,我估計大家已經看迷糊了,我來總結一下:

堂弟殺堂兄,叔叔殺侄子,哥哥殺弟弟,嫡系殺旁系。

總而言之一句話:姓李的殺姓李的。

他被稱為“第二個孫權和司馬懿”,首次領軍出征即攻滅敵國!

成漢本來就不是什麼強大國家,又經歷了這樣一番內亂,早已變得異常衰弱。桓溫是一個野心勃勃的人,怎麼可能放過這種好機會呢?

成漢帝國在內訌的過程中,曾把駐紮在巴郡的軍隊調到北方,後來一直沒有補充軍隊。

從後世的記述來看,成漢帝國認為這裡是天然險要,犯不著佈置兵力。但成漢帝國忘記了一個事實:巴郡有一條險要的通道,可以從東晉直接殺入成漢。桓溫就是從這裡逆流而上幾千裡,卻沒有受到任何阻攔。

敵國內亂,要隘無人把守,要是連這種機會都抓不住,桓溫以後還怎麼在江湖上混呢?

但這其實算不上什麼了不起的機會。在東晉隨後的北伐過程中,也曾深入到長安城附近,也曾進入過洛陽,也曾到達過枋頭,甚至還到達過鄴城,但結果都是徒勞無功。

深入敵境不算太難,但後續的困難卻極大。首先要維持後勤,其次要管理被征服區域,這些事情都需要耗費極大的人力物力。

桓溫想率領一支孤軍征服成漢,本應及其困難,但成漢的李氏皇族幫了桓溫大忙。

李氏皇族內訌之後,實力本就已經削弱了不少。正因為實力被削弱,所以李氏開始加強中央集權,這種做法得罪了地方實力派。

加之荒儉,性多忌害,誅殘大臣,刑獄濫加,人懷危懼。——《晉書》·卷一百二十一·載記第二十一

當桓溫率軍打到成都附近的時候,成漢的大多數地方實力派都選擇了袖手旁觀。還有少部分率軍投降桓溫(李位都),更有人勸說皇帝李勢投降桓溫(中書監王嘏、散騎常侍常璩)。

感到大勢已去的李勢陷入了絕望,最終不得不主動向桓溫投降。

他被稱為“第二個孫權和司馬懿”,首次領軍出征即攻滅敵國!

成漢帝國不算太強,但比桓溫率領的那支孤軍強得多。李勢投降之後,至少有四個地方實力派起兵反抗桓溫(尚書僕射王誓、鎮東將軍鄧定、平南將軍王潤、將軍魏文)。他們的兵力都在一萬以上,加起來至少四五萬。而桓溫率領的那支孤軍,總人數也就一萬多。

後世史學家做過分析:如果成漢帝國團結一致,至少能拉出一支十萬人的軍隊。

但成漢帝國的中央政府早已虛弱不堪,無力整合蜀中實力派。所以桓溫從容地各個擊破,最終滅掉了成漢帝國。

史書把桓溫滅蜀的過程寫得非常簡單,給人的感覺是:桓溫入蜀之後就直撲成都,一鼓作氣拿下了成漢的帝國都城。

這是很不可思議的事,以絕對劣勢的兵力衝入重圍,怎麼看都像是去送死。

在我看來,桓溫的作戰意圖應該是這樣的:他透過種種軍事手段分散成漢軍隊,使得成漢軍隊無法有效地捏合成一個整體。桓溫不斷地吃掉被分散的成漢軍隊,最終消滅了成漢帝國的主力。在周邊實力派猶豫的時候一鼓作氣拿下成都,然後再回頭和周邊實力派斡旋。

我並沒有瞎猜,而是根據桓溫北伐前秦的過程進行推演。

桓溫北伐前秦時,應該還想複製滅亡成漢的方法,但前秦並沒有上當。一直把軍事主力所在長安附近,不給桓溫逐個擊破的機會。桓溫在長安附近轉來轉去,卻始終不敢直搗黃龍。這裡簡單一提,以後寫到前秦時再詳細分析。

桓溫伐蜀時敢直入成都,是因為他確信成漢帝國根本無力組織起一支佔據優勢的軍隊,因為李氏皇族早已喪失了凝聚力。

入主荊州,攻滅成漢,桓溫一鳴驚人,交出了一份令人拍案叫絕的答卷。

他被稱為“第二個孫權和司馬懿”,首次領軍出征即攻滅敵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