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成語

芒種:一邊收麥一邊種稻,這是農家最忙碌的節氣

作者:由 華輿 發表于 成語日期:2022-09-24

桃羞杏讓是什麼動物

6月6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芒種。芒種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九個節氣,也是進入夏季的第三個節氣。

節如其名,芒種是一個非常“忙”的節氣。“芒種就是有芒類作物的收割季,這裡的有芒類作物指黃河流域的麥類作物。芒種時節,既要收割夏小麥,又要種植水稻,一邊收割,一邊種植,所以很‘忙’。”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所民俗與非遺研究室主任畢旭玲說。

也是在這一時期,長江中下游地區也開始進入潮溼多雨的黃梅時節。“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黃梅之後,一年中最為炎熱的夏季即將到來。

芒種:一邊收麥一邊種稻,這是農家最忙碌的節氣

▲“晉南糧倉”山西運城市,農民在抓緊晴好天氣由南向北遞次搶收小麥,確保顆粒歸倉同時,加緊對芒種前播種的頭茬早熟玉米、辣椒、大蔥、中藥村等加強除草鬆土等田間管理。中新社發 高新生 攝

一邊收穫,一邊耕耘

芒種時節,太陽持續北移接近北迴歸線,是一年中光照時間最長的時段,氣溫飆升,而海洋暖溼氣流帶來大量降雨,深入北半球內陸,提供了夏季作物需要的大量熱量和水。此一階段,晴朗的時候,高溫烈陽,下雨的時候,磅礴大雨。

在這段時間,農人要趁著晴天打麥,因為麥子不收,極有可能在雨水的浸泡下發芽不能食用。而多雨的時段,正適合水稻生長,如果不及時分秧插秧,就將錯過稻苗最好生長期,秋天的豐收無望。這也是芒種如此忙碌的原因。

俗話說“春爭日,夏爭時,小滿趕天,芒種趕刻”,“爭時”是這個忙碌的時節最好的寫照。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提及芒種時寫道:“五月節,謂有芒之種穀可稼種矣。”意指大麥、小麥等有芒作物的種子已經成熟,搶收十分急迫。在北方大部分地區,芒種也是晚谷、黍、稷等農作物播種的繁忙季節。人們常說“三夏”大忙季節,即由此而來。芒種時節,我國大部分地區的農業生產處於“夏收、夏種、夏長”的“三夏”大忙。

白居易的《觀刈麥》刻畫的正是芒種時節的情景:“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陸游的《時雨》則詩意化地描寫了江南芒種的場景:“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家家麥飯美,處處菱歌長。”

雖然芒種是最忙碌的時節,卻也是美麗的豐收的季節,因而被文人雅士不斷歌頌。小麥收穫了,顆粒歸倉,水稻及時插秧,打好了秋收的基礎,青黃不接的時節終於過去,農家過上了“家家麥飯美”的豐足時節。

黃梅時節家家雨

芒種前後,由江南至江淮,長江中下游地區陸續進入通常歷時近一個月之久的梅雨季節,小暑之後才陸續出梅。

“麥隨風裡熟,梅逐雨中黃”“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梅雨這一稱謂,借用了梅子成熟這一物候,為大眾所熟悉。東漢時《四民月令》的占候歌謠中便已有“黃梅雨”的說法。“梅雨”一詞,已是一個2000歲的詞語,並超越國界,作為相關區域相似天氣的通用詞語。“梅”又與“黴”諧音,在漫長的一個月雨季裡,也是黴菌容易滋生的季節。

“芒種節氣正逢江南梅雨季,梅子是最佳代言人,‘青梅煮酒’,也是芒種風雅的習俗。”上海大學國際教育學院講師、民俗學博士方雲重點談了黃梅時節的“梅子”。

“青梅,是梅樹結的果實。中國觀賞梅花的歷史要遠遠晚於食用梅子。古時候,梅子主要作為調味品而被人認識,因其酸味濃郁,便以酸梅代醋,在重要、盛大的宴請場合裡,往往不能缺少它的身影。”

《禮記內則》記:“豚,春用韭,秋用蓼。脂用蔥,膏用薤,三牲用藙,和用醯,獸用梅。”貴族宴食“獸用梅”,就是在烹製和食用獸肉時用梅子作調味,才能成為佳餚。

《尚書說命》中也記載了殷商高宗武丁對宰相傅說說的一句話,“若作和羹,爾惟鹽梅。”和羹之和,比喻調和百味,鹽味鹹,梅味酸,均為調味所需,喻指國家所需的賢才,也象徵著朋友之間彼此在事業上互相信任,共同擔當。

唐朝時期,許多地方已經把“梅煎”,也就是梅制的蜜餞,作為貢品向君主進獻。我們最熟悉的“話梅”,也是在宋朝,隨著小說話本文學題材的盛行而誕生的。據傳當時說書先生說話本的時間長了,口乾舌燥,便含一顆鹽漬梅子在口中,滿口生津,就可以繼續說下去。

到了仲夏,最能去暑解渴的是“酸梅湯”,這種冷飲在中國已經有3000年的歷史。《周禮》中有“六飲”,其中的“醷”,也就是梅漿,是以梅汁製成的飲料。到北宋時,酸梅湯在街頭出售,很是常見。

“日食一梅保平安”,“梅子除三毒”,說的都是青梅有止渴、止咳、止瀉、止血、止痛等保健功效。

方雲覺得,如今城市化發展迅速,很多人和二十四節氣反映的農事生活已經相距甚遠,但是從吃梅子、喝梅酒、飲酸梅湯中,也可以感受“芒種”“梅雨”帶來的自然物候變化,這也是瞭解和傳承二十四節氣的一種方式,“比如植物的萌芽、開花、結果和落葉,動物的蟄眠、甦醒、繁育和遷徙,在自然規律的調節下自然而然地發生,這便是自然物候。我們的節氣生活,當代生活中,如果離農耕生產有疏離,可以把與自然的接觸作為現代城市生活繼續傳承的一個切入點。”

芒種時節“祭祀花神”

芒種時期,除了規模龐大的端午節,還有一個已經消逝的節俗,就是祭祀花神。我國每年農曆二月初二花朝節上迎花神。芒種已近五月間,即將進入炎夏,百花開始凋零,民間多在芒種日舉行祭祀花神儀式,擺設多種禮物為花神餞行,也有的人用絲綢懸掛花枝,以示送別,同時表達對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來年花神能夠再次降臨人間。南朝梁代崔靈思《三禮義宗》說:“五月芒種為節者,言時可以種有芒之谷,故以芒種為名,芒種節舉行祭餞花神之會。”

在《紅樓夢》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楊妃戲彩蝶,埋香冢飛燕泣殘紅”記錄了大觀園中祭花神的場景:“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原來這日未時交芒種節。尚古風俗:凡交芒種節的這日,都要設擺各色禮物,祭餞花神,言芒種一過,便是夏日了,眾花皆卸,花神退位,須要餞行。然閨中更興這件風俗,所以大觀園中之人都早起來了。那些女孩子們,或用花瓣柳枝編成轎馬的,或用綾錦紗羅疊成幹旄旌幢的,都用綵線繫了。每一棵樹上,每一枝花上,都繫了這些物事。滿園裡繡帶飄搖,花枝招展,更兼這些人打扮得桃羞杏讓,燕妒鶯慚,一時也道不盡。”

芒種:一邊收麥一邊種稻,這是農家最忙碌的節氣

▲《芒種》創刊號

方雲還提到,“有兩本很知名的雜誌,一是《芒種》,一是《收穫》,這都與筆耕相關。”《芒種》雜誌誕生於1935年的中國,雖然北望已見狼煙升起,文壇亦是陰霾籠罩,但日益加劇的民族危機,激烈、複雜的思想交鋒,對於文學來說,倒不失為一個耕耘播種的節氣。《芒種》1935年3月5日在上海創刊,由徐懋庸、曹聚仁主編。創刊號的封面上,一幅木刻“牛耕圖”,更能說明編者辦刊思想,柳枝低垂,農夫趕牛犁田,“表示接近農民生活,也含著勤勞耕作了待秋收之意”。以“芒種”為名,大概也寄託了主編者的希冀,“雖然收穫未可逆料,但在耕耘的季節,地之子總要辛勤耕耘的,刊物封面上的牛耕圖就是形象的表徵。”

《芒種》先由上海群眾雜誌發行,第一卷第九期起由北新書局發行,同年10月5日出至第二卷第一期停刊,共出十三期。

“芒種是個特殊的節氣,包含著收穫和播種兩種資訊。”方雲說。作為一個反映物候的季節,在民間芒種充滿緊迫感,但也因此衍生出豐富含義,成為我們歌頌耕耘、歌頌收穫的季節。(完)(文章來源:澎湃新聞)

作者/楊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