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成語

簡評《農耕史話》

作者:由 自然界 發表于 成語日期:2022-09-29

貧無立錐之地出自哪裡

最早的農業記述來自古籍史典。“古者,民茹草飲水,採樹木之實,食贏蚌之肉,時多疾病毒傷之害,於是神農乃始教民播種五穀,相土地宜,燥溼肥墝高下,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闢就。當此之時,一日而遇七十毒”(出自《淮南子》),記述了“神農嘗百草”的傳說。類似記載均表明,神農的主要功績在於種五穀、療民疾、立市廛、衣桑麻,他為中華民族由愚昧走向文明邁出了重要一步。

簡評《農耕史話》

《農耕史話》將我國傳統農業劃分為四個階段,即精耕細作的萌芽期(夏、商、西周、春秋)、完善期(戰國、秦漢、魏晉南北朝)、成型期(隋、唐、宋、元)、擴充套件期(明、清)。如農田灌溉技術,萌芽期是從“鑿隧而入井,抱甕而出灌”(出自《莊子》)的抱甕澆田,發展到“引之則俯,舍之則仰”(出自《莊子》)的桔槔汲水;完善期“渠就,用注填淤之水溉澤鹵之地四萬餘傾,收皆畝一鍾”“自是之後,用事者爭言水利。朔方、西河、河西、灑泉皆引河及川穀以溉田;而關中輔渠,靈軹引堵水;汝南、九江引淮;東海引巨定;泰山下引汶水:皆穿渠為溉田,各萬餘頃”(出自《史記》)的引黃工程;成型期“大可下潤於千頃,高可飛流於百尺,架之則遠達,穴之則潛通,世間無不救之四,地上有可興之雨”(出自《王禎農書》)的槽引,以及擴充套件期“水車腹葉周旋,引水而上”(出自《鹽法通志》)的井灌。《呂氏春秋》記載,“夫稼,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養之者天也……此為耕道”,表明早在秦代我們的先民就認知到了“立農之本”在於:合理利用自然條件、農時節令,以及充分發揮勞動人民的創造力。

簡評《農耕史話》

古籍藏書中的農民社會生活描述更加具體。“公食貢,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出自《國語》),反映的是始於先秦的“井田制度”。“至秦則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買賣。富者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出自《漢書》)、“予往在秀之魏塘王文政家,望吳儂之野,茅屋炊煙,無窮無極,皆佃戶也”(出自《續古今考》),說明租佃制產生以來土地被集中在少部分人手裡。“男子疾耕不足於糧餉,女子紡績不足於帷幕。百姓靡敝,孤寡老弱不能相養”(出自《漢書》),反映戰爭給百姓帶來極大苦難。“今也,農夫早出暮入,強乎耕稼樹藝,多聚菽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為強必富,不強必貧;強必飽,不強必飢,故不敢怠倦。今也,婦人之所以夙興夜寐,強乎紡績織紝,多治麻統葛緒,捆布綢,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為強必富,不強必貧;強必暖,不強必寒,故不敢怠倦”(出自《墨子》),表明農民渴望過上溫飽的生活。“生民之本,要當稼穡而食,桑麻以衣;蔬果之蓄,園場之所產;雞豚之膳,塒圈之所生”(出自《顏氏家訓》),即顏之推告誡子孫應自力更生、豐衣足食,而更多古籍家訓共同表明了“耕讀世家”這一傳世理念在人們心目中的重要性。

簡評《農耕史話》

《農耕史話》在後記中寫道:“顯然,當今農業已經不能與草創伊始的農業同日而語,農業正在向現代化邁進。然而,最初的農業是什麼樣子?他經歷了哪些變化?又有哪些技術突破,取得了哪些文明成果?中國農民又是怎樣走過來的?經歷了哪些世事變遷?嘗受了哪些酸甜苦樂?與當代農民又有何關聯?”作者提出的問題,答案在古籍藏書中,答案更在中華民族燦爛的農耕文明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