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成語

重慶20歲知青小夥,為報恩“嫁”31歲帶4娃寡婦,至今仍活在山中

作者:由 奇人奇史 發表于 成語日期:2022-12-05

背信棄義有典故嗎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間,一批懷揣夢想的青年才俊從城市遷徙至農村,想要利用農村的廣闊天地,實現自己的遠大抱負。這就是當時出名的“知青上山下鄉活動”,這場運動長達25年,人數超過兩千萬。重慶小夥張志遠正是這群熱血青年中的一員,1972年,年僅18歲的他來到了四川省南江縣,這時的他還不知道,他的一生,即將就此改變。

重慶20歲知青小夥,為報恩“嫁”31歲帶4娃寡婦,至今仍活在山中

作為南江縣的第一位知青,他卻在來前從未碰過農具

作為這個縣城的第一位知青,初來乍到的張志遠在村裡吸引了很多關注。村民們對這個大山之外的小夥子十分好奇,紛紛跑出家門觀看,甚至一路緊跟張志遠,知道他走進來當地政府為他安排的住所。南江縣深處大山之中,當地的民風非常淳樸,對於張志遠這位從遙遠的城市來到自己這個小山村的外來客照顧有加,很多村民都拿出家裡的東西送給張志遠,這讓他非常感動,也在心裡暗暗發誓,一定要為這個村子的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重慶20歲知青小夥,為報恩“嫁”31歲帶4娃寡婦,至今仍活在山中

然而,知識分子的張志遠在來到南江縣之前卻連農具都沒摸過,更不要說幹農活了。也是出於這個原因,當地政府安排他住在村民佘林海家隔壁,讓這位經驗豐富的村民好好帶一帶這位志存高遠的“城裡娃”。

佘林海年長張志遠12歲,是一位老實憨厚的莊稼漢。作為老大哥,佘林海把城裡娃張志遠當成自己的親弟弟一般照顧。不管是生活上還是勞動上,都給予了張志遠很大的幫助下,家中的有了好東西,他也總能想起張志遠,可以這樣說,只要是佘林海有的,他一定會分給張志遠一份。

重慶20歲知青小夥,為報恩“嫁”31歲帶4娃寡婦,至今仍活在山中

因為是鄰居,勞作之餘的兩人常常在一起談心,佘林海會將村裡的事情和風俗講給張志遠聽,而張志遠也會把城裡的一些趣事分享給佘林海。當時的佘林海已經成家,並有了四個孩子,佘林海的妻子叫胡庭秀,小他一歲,是一位淳樸、勤勞的農村婦女。

看到佘林海和張志遠關係不錯,也考慮到一個剛從城裡來到農村的知青一定會因為生活環境的改變會出現不適應的情況,善良的胡庭秀經常邀請張志遠來家裡吃飯。在飯桌上,張志遠時常向佘林海請教勞動的技巧,在飯後,他也會把他在城裡的趣事講給佘林海的四個孩子聽,在這種其樂融融的氛圍下,張志遠沒有了初來乍到時的陌生感,卻而代之的,是家的溫暖。漸漸地,張志遠將自己融入到了老大哥佘林海的家庭,也融入到了南江縣。

重慶20歲知青小夥,為報恩“嫁”31歲帶4娃寡婦,至今仍活在山中

一直照顧自己的大哥,病倒了

山裡的日子在一天天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中平淡度過。此時的張志遠已經來到南江縣塊兩年了。在佘林海一家的幫助下,張志遠早已不是那個對農活一竅不通的城市小夥了,兩年的時間已經將他打磨成為一名合格的農民了。但是就在這個時候,一場突發的意外卻降臨在佘林海頭一家。由於長期從事重體力勞動,佘林海病倒了,最後甚至嚴重的咳血的情況,在經過縣醫院檢查之後,佘林海被確診為肺癌。

重慶20歲知青小夥,為報恩“嫁”31歲帶4娃寡婦,至今仍活在山中

那是的醫療水平,肺結核都是不治之症,更不要說癌症了。聽到噩耗的胡庭秀一下子慌了手腳,四個孩子都還年幼,家裡的頂樑柱又突然病倒,再加上昂貴的治療費,胡庭秀幾近崩潰。她不敢想象失去丈夫以後的生活,只能一邊照顧孩子,一邊侍候病重的丈夫,還要拼命幹活支撐家裡的開支,家裡所有的擔子都落在了這個當時只有30歲的年輕女人身上。

重慶20歲知青小夥,為報恩“嫁”31歲帶4娃寡婦,至今仍活在山中

看到自己“大哥”一家陷入這樣的困境,張志遠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想著自己剛來時大哥一家對自己的照顧,他決定主動幫助大哥一家。每天除了幫助大哥完成他的工作之外,他放工後會立即趕往醫院照顧佘林海,端屎端尿,餵飯喂藥,他都毫無怨言。可是,儘管他一直悉心照顧,佘林海的病情依然沒有好轉的跡象。

重慶20歲知青小夥,為報恩“嫁”31歲帶4娃寡婦,至今仍活在山中

看著病床上那個曾經像親哥哥一樣照顧自己的男人日漸消瘦,張志遠心如刀絞。他知道大哥最放不下的是什麼,於是在佘林海彌留之際,他緊握住大哥的手,鄭重地許下了幫助大哥照顧一家人的諾言。

信守諾言照顧大哥一家卻不料流言四起

了卻了最後一絲牽掛的佘林海不久之後離開了人世,他不會再被肺癌的痛苦折磨了。而張志遠在大哥走後也信守諾言,承擔起了照顧大哥一家的責任,但是當時的張志遠畢竟只是一個19歲的小夥,有沒有結婚,儘管山裡人民風淳樸,可以一個年輕小夥頻繁進出寡婦家門的事情還是免不了在人群中引發了議論。

重慶20歲知青小夥,為報恩“嫁”31歲帶4娃寡婦,至今仍活在山中

再開始的時候,面對閒言碎語的攻擊,張志遠覺得憤怒,但是轉念一想,自己並沒有做過經不起議論的事情,身正不怕影子斜,其他人愛怎麼說怎麼說吧,自己問心無愧就好了。

重慶20歲知青小夥,為報恩“嫁”31歲帶4娃寡婦,至今仍活在山中

他的不反駁和不在乎並沒有讓流言停止,反而變得更加嚴重起來,最後還是傳到了胡庭秀的耳朵裡,甚至有些村民會當面對她冷嘲熱諷。做為一名傳統的農村女性,又是寡婦,名節對於胡庭秀來說甚至比生命還重要。面對村裡的閒言碎語,為了自己的名節和張志遠的名譽,胡庭秀決定不再讓他幫助自己,一次次地拒絕著張志遠的好意。

張志遠明白她的意圖和顧慮,但是他也知道,一個女人撐起一個家有多難,而自己在佘林海臨終前已經許下諾言要照顧他們一家,想到這些他徹夜難眠。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之後,他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下嫁佘家,這樣他就能名正言順地照顧胡庭秀和四個孩子了。

重慶20歲知青小夥,為報恩“嫁”31歲帶4娃寡婦,至今仍活在山中

一諾千金,知識青年“下嫁”農村寡婦

說做就做,第二天一早,張志遠就把自己的決定告訴了胡庭秀。聽到張志遠要倒插門“嫁給自己”的想法後,胡庭秀震驚了,自己是個寡婦,還比張志遠大11歲,兩人要是真的結了婚,村裡人還不知道又要怎麼說他們倆呢。於是她果斷拒絕了張志遠。可是張志遠卻表示,這是能夠讓自己實現諾言,還能幫到胡庭秀一家的唯一辦法了。看著面前意志堅定的張志遠,胡庭秀沉默良久,也被他的良苦用心打動,她接受了張志遠的計劃。自此張志遠下嫁佘家,終於可以名正言順地照顧他們一家了。

重慶20歲知青小夥,為報恩“嫁”31歲帶4娃寡婦,至今仍活在山中

他們兩家本就相鄰,為了更方便照顧孩子,張志遠打通了兩間屋子的牆壁,房子一下子變大了很多。看著他們成為了合法夫妻,村民們也漸漸停止了議論,沒有了流言蜚語和冷嘲熱諷,他們一家的生活也開始變得清淨起來。那一年,張志遠20歲,胡庭秀31歲。

重慶20歲知青小夥,為報恩“嫁”31歲帶4娃寡婦,至今仍活在山中

結婚後的張志遠可以說是用生命在養家,進山拉竹子,別人一次拉幾十斤,他一次就要拉上上百斤,身上累出了傷痕,腳底磨出了血泡他也從不抱怨。看著傷痕累累的張志遠,胡庭秀心酸不已。張志遠盡心盡力地養家,胡庭秀也對他無微不至的關懷,漸漸地兩人從一開始只是為了避免流言蜚語的“名義夫妻”變成了情投意合的真正夫妻,幾年後,兩人又生下一兒一女,家庭成員從6人升級到了8人。

重慶20歲知青小夥,為報恩“嫁”31歲帶4娃寡婦,至今仍活在山中

張志遠讀過書,深知文化知識的重要,他不想孩子們以後因為沒有文化而失去擁有美好生活的機會,因此他省吃儉用,甘願幹最苦的活,出最多的力,吃最少的飯也要把6個孩子都送到學校去,讓他們接受教育。這樣的日子雖然過得清苦,但是一家人在一起,就是最大的幸福!

拒絕返鄉、紮根大山

山裡的生活平平淡淡毫無波瀾,張志遠每天為養家餬口奔波忙碌著。雖然已經來到大山裡的南江縣好幾年,自己也已經娶妻生子,但其實在他心裡一直埋著一顆回城的種子。但是當機會真的到來時,張志遠卻陷入了猶豫。

1978年10月,知青返鄉潮開始爆發。最為城市出來的張志遠,父母都是工人出身,還透過關係給張志遠寄來了證明材料,只要他自己願意,透過招工回城輕而易舉。但是自己如果自己真的走了,胡庭秀和孩子們怎麼辦?自己向大哥許下的承諾怎麼辦?張志遠陷入了兩難的抉擇,一邊是多年未見的老父老母;一邊是需要照顧的妻子兒女。兩方都是自己放不下的人,這樣的選擇讓他內心備受煎熬。

重慶20歲知青小夥,為報恩“嫁”31歲帶4娃寡婦,至今仍活在山中

胡庭秀看出了他的心思,即使內心不捨,但還是勸他為自己前途考慮,回到大城市去。然而張志遠反問道,我回去了,你和孩子怎麼辦?誰來照顧你們呢?可是胡庭秀知道,返城一直是張志遠的夢想,她哭著對張志遠說,他對自己全家人的好她一輩子都記得,但你是城裡來的,你應該回去。聽完妻子說的話,張志遠把她擁入懷中,他已經作出決定了,他要留下,和妻子在一起,和孩子們在一起。

重慶20歲知青小夥,為報恩“嫁”31歲帶4娃寡婦,至今仍活在山中

在知青辦離開前的最後一次確認詢問時,張志遠告訴他們,自己要留下,不能因為自己的自私回城而毀掉了這一個家,而且自己已經答應佘林海要照顧胡庭秀和他們的四個孩子一輩子,自己必須信守諾言!知青辦的人被這個重信重義的男人感動了,他們給張志遠留下了1200元錢,作為他們一家的安置費。

張志遠的決定徹底征服了村民們,他們沒想到,幾年前那個看似柔弱的年輕“城裡娃”能有這麼大的魄力。能夠為了信守自己的承諾放棄返城機會,留在深山中繼續照顧佘林海一家,現在村民們開始真正接受張志遠,把他看成“自己人”。自此,張志遠徹底把根紮在了這個南江縣的小山村裡。

五十年過去了,他過得還好嗎?

時至今日,距離張志遠插隊南江縣已經過去了50年,他早已經青絲變銀髮,六個孩子也在張志遠的努力下都接受到了教育,一個高中,四個初中,一個小學。現如今,他們都依靠著知識改變了自己的命運,離開了大山也改善了張志遠老兩口的生活。佘海林的四個孩子也沒有忘記張志遠的養育之恩,雖然不能一直陪在老人身邊,當他們依然會經常會到村裡探望老兩口,而對張志遠,他們早就把他當做自己的“親爹”了!

張志遠為了給佘林海的四個孩子成家,專門新修了四間房子給他們居住。而自己的兩個孩子,因為是非農業戶口,當地政府們辦法為他們安排工作,而且他們也分不到土地。這可急壞了張志遠,為了他們的工作,張志遠四處奔波,終於為他們解決了工作的問題。

重慶20歲知青小夥,為報恩“嫁”31歲帶4娃寡婦,至今仍活在山中

五十年很長,長到可以徹底抹掉張志遠身上知青的影子,將他徹底改造成一位農民;長到可以將他滿頭青絲吹成片片華髮;長到可以在他原本年輕的臉上刻下道道溝壑。但是卻始終無法改變他用一生堅守和實現一個諾言的堅定信念。

重慶20歲知青小夥,為報恩“嫁”31歲帶4娃寡婦,至今仍活在山中

人無信,則不立!古有徙木立信的商鞅,有一諾千金的季布,有很多信守諾言的典故和偉人流傳至今。而張志遠也用自己一生堅守一句承諾的舉動為我們書寫出了一篇美好動人的故事,他的所作所為讓人敬佩,讓人感嘆。如今60多歲的他生活安好,又陪著自己共度餘生的老伴,還有承歡於膝下的子孫,這樣的生活夫復何求!當然,這些都是他用自己信守諾言的舉動換來的。

在當下社會,爾虞我詐充斥在日常生活中,背信棄義的事情也是層出不窮。在這樣的情況下,張志遠的故事更顯得難能可貴,更值得所有人思考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