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成語

為何曹操至死都沒有自立稱帝?

作者:由 揮墨歷史 發表于 成語日期:2023-01-02

為何要師出有名

東漢末年,天下兵戈四起,政局大亂。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借漢朝天子之名義,征討四方。對內,曹操消滅了二袁、呂布、劉表、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曹操氣吞天下,征服匈奴、烏桓、鮮卑等部族。

曹操窮其一生都在致力於天下統一,他所創立的豐功偉業也為曹魏立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史書曾這樣評價曹操:“明略最優”,“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抑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傑矣”。

如此評價,可謂經天緯地。

但是讓後世不解的是,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蔑視天下英雄,他大可捨棄漢室,自立為帝,可為何他到死也沒有行這等稱帝之舉呢?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曹操不稱帝的呢?

為何曹操至死都沒有自立稱帝?

其一,曹操為人務實不務虛,切勿慕虛名而處實禍也

昔日獻帝曾經賞賜曹操十萬人口以作為魏國封國人口,但被曹操毅然拒絕。不僅如此,為表自己決心,曹操甚至寫下《讓縣自明本志令》來表達自己絕無取代之意,他還明確說出自己的觀點:“然欲孤便爾委捐所典兵眾,以還執事,歸就武平侯國,實不可也。何者,誠恐己離兵,為人所禍也。既為子孫計,又己敗則國家傾危,是以不得慕虛名而處實禍,此所不得為也。”

為何曹操至死都沒有自立稱帝?

後來,漢獻帝冊封曹操為魏王,位於諸侯王之上,乃是實至名歸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此時的曹操,上朝時可以不稱臣,出行時採用的是皇帝禮制,雖然是名義上的漢家之臣,但實際上手中權力已經等同於皇帝,即便如此,曹操也從未想過自己稱帝。因為對於曹操來說,他看重的是實而不是虛名。

其二,曹操在當時沒有絕對實力,擔心篡位後遭諸侯群起攻之

帝王天子之位,非想做就做,想當就當,講究的是“天時地利人和”俱在,三者缺一不可。曹操當時只佔據了天時,因此他只是挾天子以令諸侯,並沒有擅自奪權,自稱為帝。

為何曹操至死都沒有自立稱帝?

漢獻帝雖然是名義上的皇帝,但因為被曹操挾持,所以自己的國家只能受到擺佈,獻帝心中必然不甘。再縱觀朝中大臣,雖有許多是曹操的心腹之臣,但也有不少大臣視曹操為敵人。加之漢朝統治天下四百年之久,民心仍然向著漢朝,若是過早稱帝,就是謀朝篡位,會成為眾矢之的。到那時候,各路諸侯便可以起兵勤王,所有人都有充分的藉口來攻打你。袁術就是因此而亡,曹操身為聰明人,自然不會做出這樣愚蠢的事情。

其三,時代潮流影響著曹操稱帝。

為何曹操至死都沒有自立稱帝?

漢朝重視儒學,而且三國已經經歷過周朝的禮樂之教。師出有名是十分重要的。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要想篡奪漢朝,就必須要師出有名。畢竟那個時代不再重視武力之上,講究殺人誅心,你沒有正當的理由,就沒有人會跟著你打拼征戰,因此曹操並不急著稱帝,反而以漢室天子之名,行利己之事。

曹操為何不稱帝?因為他要築高牆,廣蓄糧,緩稱王!曹操如此,諸葛亮是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