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成語

這4種人經常種下善因,自然會有好福氣,別不信

作者:由 讀行人生 發表于 成語日期:2023-01-09

忤逆不孝三世果報然什麼意

因果是世間萬物執行的自然法則,一個人種下如是因,必會得到如是果。

這4種人經常種下善因,所以一定會得到善報。

這4種人經常種下善因,自然會有好福氣,別不信

1

第一種人:孝順父母的人。

古人說:“百善孝為先。”

父母是我們最大的福田,不種世福種,豈得福之人!“孝”是百善之首,當我們力行孝道的時候,我們的福份就會很好地成長。

舜,傳說中的遠古帝王,五帝之一。

相傳他的父親瞽叟及繼母、異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讓舜修補穀倉倉頂時,從穀倉下縱火,舜手持兩個斗笠跳下逃脫;讓舜掘井時,瞽叟與象卻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脫。

事後舜毫不嫉恨,仍對父親恭順,對弟弟慈愛。

帝堯聽說舜非常孝順,有處理政事的才幹,把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他;經過多年觀察和考驗,選定舜做他的繼承人。

舜登帝位後,去看望父親,仍然恭恭敬敬,並封象為諸侯。

舜,他小的時候,就是一個普通的農民,沒有什麼文化,但是舜對父母至孝。孝敬生福,孝敬生智慧。

因為舜王他這一份孝敬之心,大幅度的提升他福分、智慧,大幅度地提升他的心靈的境界,他從一個普通的農民透過孝道就走到了帝王的位置上,堯把兩個女兒嫁給他,把帝位讓給他。

種瓜得瓜,對父母越好的人,福報越大,恩惠越多。

這4種人經常種下善因,自然會有好福氣,別不信

一個不孝敬父母的人,在社會上只會受人批判,做不成興家旺業的事情。

《勸孝歌》有云:“忤逆不孝矣,三世果報然。”

不孝順父母的人,會使災難臨身。

不孝順自己父母的人,沒有做人的基本涵養。

《百孝篇》講得很透徹:

孝子貧窮終能好

孝養父母,則是增長資財最快的。

《大學》說:“德者本也,財者末也。”

“德”是財富的根,財富是枝葉花果,你有了根,這個財富它自然就來了。

“孝”是德的根本,德又是財的根本,所以孝就是財的根本的根本。所以當我們力行孝道的時候,我們的財富自然就會很快地增長。

要想晚年幸福,如今一定要做好榜樣,孝順父母。

那些孝順父母的境遇都不錯,事業發達,反之不孝父母的人,境遇都不會好到那裡去。

《省心錄》有云:

“孝子親則子孝,欽於人則眾欽。”

對父母好的人,才配得上大的福報,德與位相配,則受福無愧。

曾國藩在家書中談及治家之道,也認為家庭興旺要“貴體孝道”。

孝順供養父母,哪怕只是做一天,生活都會有不可思議的改變,一年不牴觸頂撞父母,能滅盡三十年戾氣,之後你缺少的,一齊到來,不順的,都自動順遂。

《孝經》說:

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光於四海,無所不通

孝順父母的人,福氣會越來越旺盛。

這4種人經常種下善因,自然會有好福氣,別不信

2

第二種人:懂得感恩的人。

做人,滴水之恩,應當湧泉相報,記一米之情,付鬥米的恩,才是一個人應有的人品。得一人的恩,銘記一輩子,才是做人的本分。感恩困難中的援助,感恩扶過我們的貴人。

別人幫你一次,你要記在心中;別人扶你一把,你要真心迴應。

古語說:樹高萬丈不忘根,人若輝煌莫忘恩!

人,再富,也不要忘恩人。

有人願意幫你,是出於情分,而不是義務。

能在你患難時,出手相助的人,更是難得。

這樣的恩情,應銘記於心。

懂得感恩,是一個人最重要的品質。

《詩經》中說: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別人幫你,即使無法及時報答,也要心懷感激銘記。

人這一輩子,最不能忘的就是別人的恩情。

一飯恩情,就該千米奉送;滴水之恩,就該湧泉相報。

在人生路上,只有懂得感恩,才能得到更多人相助。

做人,就要知恩圖報。

在我們的人生中,感動是一時的,感恩是一世的。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受人恩惠,應沒齒難忘。

這4種人經常種下善因,自然會有好福氣,別不信

古人說:“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

,心懷感恩,施人以愛,愛與福報便會又回來。

始終感恩,那世間一切美好,便會常與你相伴。

感恩,生命裡出現的每一個人,無論你遇見的是誰,他都是你生命中該出現的人,他一定會教會你一些什麼。

正是他們的這些給予,才讓我們的人生充滿意外和驚喜。

馬雲曾說:“所謂信仰,信是感恩,仰是敬畏。”

懂得感恩,你的人生之路就會越走越寬,也會越走越遠。

懂得感恩的人,他們會將幫助自己的人,都記在心裡。

心懷感恩的人,都想著要回報對方。

這樣的人,有情有義,上天能夠知曉,更不會虧待於他們。

投桃報李,人復予之瓊琚。

這4種人經常種下善因,自然會有好福氣,別不信

那些你為回報別人看似捨棄的東西,其實都是在為自己鋪路。

常懷一顆感恩之心,世界自然會溫柔以待,人生的路途也不會不太坎坷難走,這樣一來,路自然越走越寬,越走越遠。

英國首相丘吉爾,小時候有次外出遊玩不慎落水。

遠處的農民聽到呼救聲,奮不顧身地跳入河中,把他救了起來。

為了感謝農民的救命之恩,丘吉爾的父親帶著厚禮登門拜訪,並答應資助農民的兒子接受高等教育。

這位農民的兒子叫亞歷山大弗萊明。

後來成功發明了青黴素,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用青黴素救了患肺病的丘吉爾。

世界就像一個互相作用的磁場。因為懂得感恩,別人才更願意幫助你,你才能擁有更多的機會。

時時感恩的人,心中有愛,眼中有光,幸運自然會常常關照。

在這世上的每一個人都是靠著人品立身的,而每一次命運贈與的幸運,無一例外都是你的好人品所積累的。

懂得感恩,上天自會眷顧,好運自會來。

這4種人經常種下善因,自然會有好福氣,別不信

3

第三種人:知足的人。

古人說:

“家財萬貫,日食不過三餐;廣廈千間,夜眠僅需六尺”。其實人活著需要的並不多,只是很多人貪慾太重,什麼都想得到,因為貪慾所以招來諸多煩惱和痛苦。

總是想要填滿自己的慾望,卻不知慾望其實是一個無底洞,你的一生都會活得又累又苦。

《道德經》裡講:“知足者富”。

知道滿足的人,才是富有的人。

人生,沒有不幸福,只有不知足,懂得知足的人才有幸福可言。

曾任美國第32屆總統的富蘭克林·羅斯福家中失竊,損失慘重。朋友寫信安慰他,羅斯福回信說:“親愛的朋友,謝謝你的安慰,我現在一切都好,也依然幸福。感謝上帝。因為:第一,賊偷去的是我的東西,而沒有傷害我的生命;第二,賊只偷去我部分東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慶幸的是,做賊的是他,而不是我。”

作家史鐵生曾寫道:“生病的經驗是一步步懂得滿足。發燒了,才知道不發燒的日子多麼清爽。咳嗽了,才體會不咳嗽的嗓子多麼安詳。剛坐上輪椅時,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豈不把人的特點搞丟了?便覺天昏地暗,等又生出褥瘡,一連數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著,才看見端坐的日子其實多麼晴朗。後來又患尿毒症,經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懷戀起往日時光。終於醒悟:其實每時每刻我們都是幸運的,任何災難前面都可能再加上一個‘更’字。”

人生就是一場旅行,我們會遇到很多人和事,會遇到很多想要的東西。貪心的人,總想把所有的東西都據為己有。

這4種人經常種下善因,自然會有好福氣,別不信

但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追求這一方面的滿足,必然另一方面會不足。

托爾斯泰說:“慾望越少,人生就越幸福。”對於我們所擁有的平凡的事物懂得知足,並心存感恩,我們必然會在生活中感受到更多的幸福。

生活中少一點貪婪,多一點知足;少一點慾望,多一點淡泊,幸福就一定會常常伴隨著你。

一個人快樂與否,不在於他擁有多少財富,關鍵看他是否知足。學會知足,我們才能以一種平和的心態去對待眼前的一切,看山山綠,看水水清,看什麼都是美好的。

有人說:“誰不知足,誰就不會幸福,即使他是世界的主宰也不例外。”知足,才能無憂。無憂,才能心安。心安,才能自在。自在,才能發自內心的快樂,才能幸福的生活。

人生本不苦,苦的是慾望過多;人心本不累,累的是索求太甚。人的痛苦大多是因慾望太多而造成的,減少慾望才是快樂的源泉。財富、名利、美色都是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走。“人心不足蛇吞象”,過多的慾望只會讓你深陷泥潭,不能自拔。

其實人這一生,赤條條來,赤條條去,萬般皆帶不走,唯知足,才能常樂。

這4種人經常種下善因,自然會有好福氣,別不信

知足並非不進取,而是一種“知止”。知足不是夜郎自大,固步自封,並非放棄追求,而是對自己現狀的肯定,而是知現在所得已足矣,盡人力聽天命,努力改變能改變的,坦然接受不能改變的。

學著“比上不足比下有餘”,這世上總有人比你過得好,也有人比你過得不好,總往上比難免生自卑之心,總往下比又難免心生驕矜之態。

只有在物質足夠的情況下及時止住物慾,才能將生活的重心轉移到注重內心的快樂上。

宋代詩人林逋,捨去名利,遠離高屋廣廈和市井繁華,隱居西湖孤山腳下,“梅妻鶴子”,生活樸素,也怡然自樂。

他在草廬前後種滿梅樹,平時倚在梅樹旁看白鶴起舞;或駕一葉扁舟,往來煙水之間;有時詩興大發便隨口吟出“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一生過得詩情畫意。

他說:“知足者貧賤亦樂,不知足者富貴亦憂。”貧賤也能快樂,恰恰源於內心知足。

如果慾望是一匹野馬,那麼知足便是一根韁繩,唯有用它來駕馭貪念,及時知止,並及時行樂,才不至於迷失在物質的荒野,成為慾望的奴隸。

很多時候,生活欠我們一個“如意”,但我們卻欠生活一個“知足”。因為生活不會事事如意,心卻可以因知足而常樂。

楊絳曾說:“上蒼不會讓所有幸福集中到某個人身上,得到愛情未必擁有金錢;擁有金錢未必得到快樂;得到快樂未必擁有健康;擁有健康未必一切都會如願以償。

保持知足常樂的心態才是淬鍊心智、淨化心靈的最佳途徑。它能把忍受變為享受,是精神對於物質的勝利。”

生命無常,滄海桑田,人生的豐盈、心靈的愉悅和精神的富有,恰恰藏在最簡單的知足裡。

這4種人經常種下善因,自然會有好福氣,別不信

4

第四種人:慈悲善良的人。

心懷慈悲的人,他們的天地永遠四季花開,滿目旖旎,縱然人生荒涼,他們的內心也是繁華。他們不會因你富貴而選擇靠近和巴結,更不會因你貧窮而選擇遠離和拋棄。

他們的嘴角邊常掛滿了微笑,眉彎裡常洋溢著溫柔,他們會珍惜生命裡經過的每一個人,用心愛著他們世界裡的一切。

心懷慈悲的人一定是你捨不得離開的人。他們的身上總有自然而然滲透出來的美,他們把真情和深情播散在他們途經的每一處,他們不浮不躁,張弛有度,隨遇而安。

他們付出佈施不求回報,他們吃虧受傷不怨天尤人,他們的世界總有暗香遊弋,讓人心曠神怡,不捨離去。

釋迦牟尼說:“無論你遇見誰,他都是你生命裡該出現的人,都有原因,都有使命,絕非偶然,他一定會教你一些什麼。”所以,行走人世,我們要時時心懷慈悲,感恩一切,學會放下,懂得成全。

這4種人經常種下善因,自然會有好福氣,別不信

時光清淺,歲月綿長,心懷慈悲,無言也暖。無論咫尺天涯,慈悲一定是天上人間最閃亮的佇立,如果我們能以慈悲與時光和世界相待,相信所有的殘破都可以被重新打磨和雕琢,一切希望和期待都能在美好裡抵達,即使風雲平淡,也能被描成絕版圖畫;即使日子平凡,也能被過得活色生香。

人不管到了什麼年紀,都請不要把慈悲拋棄,擁有了慈悲你才會成為別人喜歡的模樣,成為別人讀不厭的風景。

無論何時,慈悲一定是每個人生命中最重要、最寶貴的存在。花開花落間,慈悲一定是最深的懂得,最燦爛的綻放。天地間,一切都會因慈悲而變得美好,一切都會因慈悲而變得不再尋常。

布媽有一句話:“願你有好運氣,如果沒有,願你在不幸中學會慈悲。願你被很多人愛,如果沒有,願你在寂寞中學會寬容。”因為慈悲,所以寬容,慈悲與寬容是心靈共生的花朵,是人生最美好的情懷。當一個人足以包容生活的不愉快,以廣博的胸襟和愛心,感染身邊的每一個人,那麼他就站在了精神的最高處。

內心越慈悲的人,福報越深厚。

這些人,都會擁有最多的幸福和福氣。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