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成語

孔孟之道亦或梁山義氣,那種才真正代表了山東文化?

作者:由 紅塵若鏡 發表于 成語日期:2023-01-11

孔孟之師指的是什麼

《後漢書·東夷傳序》:“東夷天性柔順,易以道御,至有君子,不死國焉”

《紅塵品水滸》系列第110篇

所謂的東夷人指的就是最早期的山東人,《漢書》中就曾經提到過他們,說他們既有仁義禮節的一面,但同時亦有頑強勇猛的一面,而這種矛盾複雜的性格特徵,可以說就是最早的山東人的寫照了。

而能夠作為這兩個極端的代表的山東人,莫過於孔老夫子和山東響馬或者說梁山好漢了。

孔孟之道亦或梁山義氣,那種才真正代表了山東文化?

孔夫子相信大家都太熟悉了,他乃是儒教的創始人,也是中國的先聖之一,文化界的代表,萬世之師是也。

而山東響馬,指的就是類似《水滸傳》中的梁山好漢,或者《隋唐演義》中的瓦崗寨英雄——這其中大部分都是山東人,雖然說他們是替天行道的義盜,但說到底還是強盜,更不用說後世那些和“義盜”八竿子打不著關係的純粹土匪了。

孔孟之道亦或梁山義氣,那種才真正代表了山東文化?

而為何他們叫響馬呢?紅塵君查了一下資料,有以下兩種解釋。

第一種就是他們在攔路搶劫的時候,先要放一陣響箭,然後“

一支穿雲箭,千軍萬馬來相見

”,許多的盜匪就會一湧而出來搶劫貨物。

孔孟之道亦或梁山義氣,那種才真正代表了山東文化?

這點相信熟悉《水滸》的朋友們應該都記得,當時宋江帶花榮秦明清風山等人來投奔梁山的時候,這邊就是突然一支響箭射出,然後林沖馬上帶了一表人馬從蘆葦蕩中殺將出來,把眾人唬了一大跳。

第二種就是說這些盜匪都喜歡騎馬出去掠奪,來去如風,然後他們就都在馬脖子上繫上鈴鐺,馬一飛奔起來就是聲音大作,極其吵鬧,別人遠遠聽見就會驚慌失措,丟下貨物趕快逃走。

這兩種說法究竟哪種更準確就無須考較了,反正大家只要知道山東響馬其實也是兇悍殘暴的土匪強盜就是了,這完全是孔夫子這種“斯文”的對立面。

孔孟之道亦或梁山義氣,那種才真正代表了山東文化?

那有些朋友可能迷惑了?孔夫子亦或山東響馬,這些無論好壞,無疑都是山東人在外界很有影響力的典型,可哪一個才更加能代表山東人呢?

其實答案是兩者都是,經過這幾千年的傳承下來,這兩種看似極端的性格特徵早已經從相互排斥,相互對立,到相互接受,相互妥協,最終融合包容成了現如今的山東人。

而這些,我們只要看看現在山東人的生活習慣和一些規矩就明白了。

第一,關於喝酒

說到山東人,又怎麼能少得了酒?

而一提到酒,恐怕許多朋友腦海中馬上就浮現出了山東好漢武松武二郎喝酒的豪爽樣子,我們且來回顧一下。

孔孟之道亦或梁山義氣,那種才真正代表了山東文化?

武松拿起碗,一飲而盡,叫道:“這酒好生有氣力!主人家,有飽肚的買些吃酒。”酒家道:“只有熟牛肉。”武松道:“好的,切二三斤來吃酒。”

再篩了六碗酒,與武松吃了。前後共吃了十五碗(也有說是十八碗),綽了哨棒,立起身來道:“我卻又不曾醉!”

然後就是武松景陽岡十八碗酒後打死老虎的封神一戰,說是整部《水滸》傳最經典的一段也不為過。

而這正是山東人喝酒的經典寫照,聽我幾個山東的同事和朋友說起來,在他們那兒喝酒,一斤的量只能說是及格,勉強可以混混,但是你要認為像在許多地方可以一路碾壓對手的話那就是自取其辱了,各路“酒仙”會好好的教你如何做人的。

至於只有個三五兩甚至更少的酒量,那基本上就等於是小嘍囉了,千萬要記住在酒桌上低調低調再低調,否則根本不消三五十個回合,不出三個照面你就站著進來,躺著出去了。

但是和同樣能喝酒的比如東北等地方不同,山東人能喝酒愛喝酒,但卻有許多的繁瑣規矩,比如有長輩在,小輩不能多說話;有客人在,什麼好吃好喝的必須先讓客人,還必須要有若干陪酒人等等,甚至連怎麼坐座位都有無數講究。

孔孟之道亦或梁山義氣,那種才真正代表了山東文化?

這座位,看了是否已經暈了?

而這,就又和孔夫子孟夫子當年所傳下來的“孔孟之道”有關係,必須要講究“上下尊卑”,禮節也是萬萬不能或缺的,所以在山東上席光是一味酒量大還是不夠的,必須還要懂規矩才能吃得開。

第二,義氣重於對錯

講義氣,重朋友,這應該是山東人另一個標誌性的特點。

這方面的例子也有很多,比如孟嘗君,宋江,武松,秦叔寶,程咬金甚至鐵道游擊隊等等,都是典型的代表,無一不是義氣深重之人。

孔孟之道亦或梁山義氣,那種才真正代表了山東文化?

但是山東人講義氣,有時候往往是不分青紅佔白的,或者換句話說——只要是為了兄弟義氣上,絕對是兩肋插刀,而根本不管這兄弟做的是對是錯,你要是多問了一句為什麼,馬上就落了下乘。

這裡面的典型例子同樣還是武松,我們再來看他受了孟州府牢城營小管營金眼彪施恩的恩情之後是如何說的:

武松道:“你要教人幹事,不要這等兒女象,顛倒恁地,不是幹事的人了。便是一刀一割的勾當,武松也替你去幹!若是有些諂佞的,非為人也!”

其實這件事本事並沒有什麼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一說,施恩本來是快活林這片“場子”的黑社會老大,結果遇到了蔣門神這個無論個人實力還是團隊實力都比他更厲害的“老大”,所以被打爆不得不讓出利益,說白了這根本就是一場地下世界“黑吃黑”的紛爭,並沒有哪方是正義的。

孔孟之道亦或梁山義氣,那種才真正代表了山東文化?

但是武松卻不管這些,在他看來施恩既然幫了自己那就是兄弟,替兄弟出頭乃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哪裡管他做的是對是錯?

而且武松更是直接放話出來,把這件事辦了之後,不管後果是殺是剮,他都一力承當,絕不會連累施恩半點,端的是義氣幹雲!

但這種義氣就是一把雙刃劍,它既有孔夫子所提倡的“

君子喻於義

”的古風,但也有山東響馬們這種不分好歹甚至助紂為虐為虎作倀的愚忠和愚義,所以咱們必須要客觀的來看待這個問題,不能一刀切的要麼“吹捧”要麼“打壓”。

但是不管怎樣,你都必須要承認,這就是山東人很重要的一個性格特徵——無關好壞,但就是存在。

紅塵君說

其實除了“喝酒”和“義氣”這兩條以外,體現山東人性格複雜和矛盾之處的地方還有很多。

孔孟之道亦或梁山義氣,那種才真正代表了山東文化?

比如山東人非常豪爽耿直,但在長輩面前又是非常保守拘謹;做事大膽,敢作敢當,但有時候卻又非常在意身邊人的看法,如果發現自己不合群的時候寧願會放棄自己的想法;非常的重學問重教育,但又有相當部分的山東人卻又以粗魯不讀書為榮……

而這些看似頗為矛盾的特徵,卻非常神奇的同時存在於山東人的身上,而且毫無違和感,這正是孔孟夫子為代表的的“文化人”和“梁山好漢”為代表的山東響馬們,這兩種截然相反的文化所共同作用的結果,經過千年浸潤之下,早已經完全融入了山東人的性格之中,不可分割。

參考文獻:

《水滸》

《論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