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成語

大河湯湯織錦繡

作者:由 人民資訊 發表于 成語日期:2023-01-15

湯湯乎的湯怎麼讀

「本文來源:銀川日報」

穿山裂谷,黃河自黑山峽奔騰而出湧入寧夏,在銀川平原散落了星星點點的寶貴溼地資源。今天,有著“國際溼地城市”稱號的銀川,肩負著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示範市的時代使命,開啟了新時代的“黃河保衛戰”。

濱河水系護黃河安瀾,生態修復育持久之戰

黃河之濱,極目遠眺,銀川人的週末一小時休閒生活在這裡總能找到另一種寧靜致遠的答案。黃河外灘國家溼地公園的婆娑蘆葦,黃河軍事文化博覽園的落日餘暉、銀川濱河黃河溼地公園的蜿蜒之姿……星星點點,散落在黃河之濱,點綴著多彩黃河。

位於興慶區通貴鄉河灘村的銀川濱河黃河溼地公園,依託上游溝道引來的水,透過環島流動等方法延長流程、延緩流速,種植水生植物達到涵養水源、生態修復的效果,使進入黃河的水質得到進一步提升。一邊透過溼地管理和建設提高入黃水質,一邊開展科普教育、休閒運動等活動,河灘村因這片全新的生態綠肺型溼地公園逐漸重燃生機。

作為銀川濱河水系截汙淨化溼地擴整連通工程的重要建設專案,銀川濱河黃河溼地公園的建設,只是新時代“黃河保衛戰”的一個縮影。

2018年以來,銀川實施並完成銀川濱河水系截汙淨化溼地擴整連通工程,工程位於黃河以西,濱河大道以東,南起永寧縣中乾溝,北至賀蘭縣北大溝,途經永寧縣、興慶區、賀蘭縣。透過擴挖、連通南起永寧縣中乾溝北至賀蘭縣北大溝的水系,銀川濱河水系截汙淨化溼地擴整連通工程新增水域面積2562畝。

工程實施過程中,建設者們新建了中乾溝溼地、永清溝溼地、第二排水溝溼地、銀新幹溝溼地及北大溝溼地等5處人工溼地,形成了南北貫通、長度約49。5公里、面積約1。1萬畝的濱河水系。目前,濱河水系沿岸共種植溼地水生植物6107畝,種植陸生植物2406畝。

今天,濱河溼地水域已鋪設約10。51萬平方米的石墨烯光催化網膜。一個完善的、富有生命的水質自淨化體系,讓銀川濱河水系入黃水質穩定達標,黃河銀川段生態安全得到了有效保護。

城在湖中湖在城中,人在畫中畫在眼中

黃河水系潤澤一方。依偎在黃河之畔的銀川,處處都是依託黃河水滋養的湖泊水系、水道溝渠。

在城南,金鳳區長城中路街道寶湖社群黨委書記李紅彩是寶湖國家城市溼地公園的“大管家”。李紅彩告訴記者:“我是這一片的河長。一週會巡查一到兩次,每次巡查都在手機APP上打卡,一旦發現湖面有漂浮物、池塘漏水、環境髒亂等問題,立刻反映,透過APP就可以迅速得到解決。”在寶湖國家城市溼地公園,每天有上千人在這裡唱歌奏樂、翩翩起舞。社群的眾聲藝術合唱團依水歌唱美好生活、歌頌偉大祖國,讓這片溼地公園成了名副其實的親水樂園。

在城北,嶄新的橡膠健身跑道修到了唐徠渠鳳凰街至瀋陽路段。漫步唐徠渠畔、傾聽黃河水聲,河岸金柳和滾滾河水成了閱海萬家、西湖苑等小區居民鏡頭下最搶眼的美景。金鳳區上海西路街道唐徠社群黨委書記卜雅楠是這一段的河長。她告訴記者:“這兩年河道兩邊植樹造林,環境越來越好。每次巡河心曠神怡、神清氣爽。”

近年來,銀川將全市248條水系劃分為734個河段,60處湖泊劃分為73個湖片,透過落實市、縣、鄉、村四級河(湖)長制,建立了874名市、縣、鄉、村四級河(湖)長分段管理、監控、考核、問責的常態化責任管理體系,讓入黃水質穩定在II類進II類出。

當前,銀川正在全面推行河(湖)長制,推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常年監測鳴翠湖、閱海、典農河等重要溼地水質,全市溼地保護與利用工作正步入深水區。目前,全市已有5處國家級溼地公園、1處國家城市溼地公園、6處自治區級溼地公園,市區溼地率達到10。65%,溼地保護率達78。5%。

今年,銀川市花重金實施了重要溼地保護修復工程專案,陸續在閱海、北塔湖、寶湖、典農河水域節點推廣湖泊溼地生物浮島種植技術。蘆葦、菖蒲、千屈菜、慈姑、水生美人蕉等水生植物不僅有效保護了黃河銀川段的水生態環境,還為銀川人營造了舒適宜居、風光旖旎的生態空間。

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離不開規劃設計和體制機制的強力推進。市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銀川市對黃河銀川段兩岸實行分割槽分級保護,溼地公園納入自然保護地體系管理並劃入生態保護紅線,研究人員重筆墨強調了溼地保護的理念和具體措施,銀川市也相繼出臺了《關於加強黃河銀川段兩岸生態保護的決定》《關於加強典農河保護與利用的決定》《關於加強鳴翠湖等31處湖泊溼地保護的決定》等。這些努力,為銀川溼地保護提供了法規政策保障,有效保護了銀川溼地生態環境。”

溼地屏障釋放多種效益,系統規劃守護一方安寧

隨著溼地面積的擴大,城市宜居環境指數隨之攀升。銀川形成了一道水不斷流、綠不斷線、景不斷鏈的溼地生態屏障和“不是江南勝似江南”的溼地景觀。

生態效益與日俱增,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也水漲船高。不經意間,湖泊溼地生態旅遊、溼地水生植物種植、溼地水產品養殖等綠色生態型產業,正成為銀川重要的經濟增長點。據有關資料顯示,銀川市湖泊溼地生態系統每年提供的服務價值達13。03億元,其中,物種生產價值為5。48億元,調節氣候價值、生物多樣性價值、休閒娛樂價值、教學科研價值、涵養水源和蓄洪防旱價值、棲息地價值、水源供給價值、淨化水質和美化環境價值也以各種形式滋養著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們。

守護著散落在城鄉的片片溼地,呵護著母親河賜予的生態財富,銀川正全力以赴踐行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示範市的時代使命。在銀川市自然資源局,一項項城市規劃中透著黃河保衛戰的勝利曙光。正在編制的《銀川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以水為核心,構建了“兩屏一河九廊多湖澤”的生態保護格局。翻開藍綠相間的生態保護格局規劃圖,以“一河”為主題的黃河生態保護帶顯得尤為醒目,相間其中的唐徠渠生態廊道、漢延渠生態廊道等生態廊道以及統籌劃定的生態保護紅線,科學系統地保障了黃河銀川段的生態安全底線。未來,銀川將進一步透過溼地保護、汙染治理、農田整治、水系連通等舉措,逐步搭建起黃河流域生態安全屏障。

以《銀川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為引領,已經獲批的《黃河銀川段兩岸生態修復規劃》對如何開展生態修復進行了系統規劃。市自然資源局負責人介紹:“透過溼地修復、綠色產業調整、林地撫育、物種多樣性恢復等手段,黃河銀川段兩岸的生態服務功能將得到加強,良性生態迴圈系統將得到重建,適應性雨洪調蓄、生物多樣性修復、科普展示教育、綠色經濟和生態旅遊等多重服務價值也將在黃河銀川段得到進一步釋放。”

本報記者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