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成語

杜牧最經典的十四首七絕詩,你會背幾首

作者:由 云云雲初夏 發表于 成語日期:2023-01-25

什麼捐軀撲國難什麼繼續

泊秦淮

【唐】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杜牧最經典的十四首七絕詩,你會背幾首

這首詩是杜牧途經金陵夜泊秦淮時的觸景傷懷之作。本詩借陳後主追求荒淫享樂終至亡國的歷史,諷刺那些不從中吸取教訓而醉生夢死的晚唐統治者,表達了作者對國家命運的無比關切和深深的憂慮。

“煙籠寒水月籠沙”,首句描寫蒙朧的煙霧和慘淡的月光籠罩著寒冷的河水和細沙,用兩個“籠”字將煙、月、水、沙四種景物融為一體,貼切傳神地勾畫出秦淮河兩岸朦朧清幽的景象,讀來給人一種冷清愁寂的氣氛,這也是此時詩人心情的寫照。“夜泊秦淮近酒家”是敘事,點明夜泊地點——酒家,並由“近酒家”三字引出下文“商女”的出場,進而引出商女之歌。“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後庭花》據說是南朝陳後主所作的樂曲,被後人稱為“亡國之音”。回想歷史,當隋軍大兵壓境,南朝小朝廷已經危在旦夕,陳後主卻依然沉湎在歌聲女色之中,終於落得個身死國滅的下場。末兩句表面是批評歌女,實際上是詩人有感於晚唐國事衰微、世風頹靡的現狀,批評那些沉溺於歌舞昇平而“不知”國之將亡的統治者,興嘆憂慮之感力透紙背。

杜牧最經典的十四首七絕詩,你會背幾首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杜牧最經典的十四首七絕詩,你會背幾首

這首詩描寫清明時節詩人孤身行路時悼念親人的煩悶悲痛情緒,後又轉為輕鬆愉悅的豁達心情。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首句點明節氣、天氣,將清明淫雨霏霏的環境和氣氛營造出來,奠定了全詩基調。第二句寫行路人的心境,“斷魂”二字把行路人內心的悽迷哀傷表現得淋漓盡致。清明在我國是個重要日子,照例應該家人團聚,一起上墳祭掃,可是詩人卻孤身一人身處他鄉,沿途所見皆傷悼情景,自己也被這樣的情緒所感染,更添幾分淒涼哀傷。“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詩人希望借酒消愁,向牧童問路,而牧童的回答卻使全詩氛圍一轉,把詩人和讀者引入了一個與之前淒涼哀傷的環境完全不同的鮮明生動的畫面:牧童純真無邪,遠處杏花爛漫,村頭酒旗飄飄。答語配著行動,是整篇的精彩所在。前抑後揚,相映成趣。詩到這裡戛然而止,詩人趕往杏花村飲酒的情形不得而知,留給人們無限的遐想空間。

杜牧最經典的十四首七絕詩,你會背幾首

山行

【唐】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杜牧最經典的十四首七絕詩,你會背幾首

這是一首描寫和讚美深秋山林景色的小詩。

“遠上寒山石徑斜”寫山路。一條蜿蜒曲折的小路伸向山頭。“遠”字寫山路的綿長,“斜”字與“上”字呼應,寫出了高而緩的山勢。“白雲生處有人家”,在白雲飄浮的地方,有幾處山石砌成的石屋石牆,白雲繚繞,更凸顯了山之高深。“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這楓林晚景使詩人欣喜之情難以抑制,故要停下來領略這山林風光。此句中的“晚”字用得巧妙,表明詩人流連忘返,到了傍晚,還捨不得登車離去,足見他對山中紅葉喜愛之極。末句點明喜愛楓林的原因。這也是全詩的中心,是詩人濃墨重彩、凝聚筆力寫出來的,同時前兩句疏淡的景緻也成了這豔麗秋色的襯托。楓葉如染,與彩霞交相輝映,它比江南二月的春花還要火紅豔麗,從蕭瑟秋風中顯露出絢麗秋色的別樣風情,令人賞心悅目。這一片紅色也使秋天的山林呈現出一種熱烈的、生機勃勃的景象,體現了豪爽向上的精神。

杜牧最經典的十四首七絕詩,你會背幾首

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杜牧最經典的十四首七絕詩,你會背幾首

這是詩人經過著名的古戰場赤壁(今湖北省武昌縣西南赤磯山),有感於三國時期的英雄成敗而寫下的詩。

這首詩的開篇,先從一件古代的兵器開始,說起人、事、物的慨嘆。“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折斷的戰戟因為沉在泥沙中,所以沒有被鏽蝕,詩人將其從沙中挖出來磨洗,然後認出它是前朝的遺物。這種描寫看似平淡無奇,但實際上寫出了歷史風雲的滄桑,同時暗示了歲月流逝,物是人非的哲理。“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這兩句千古傳唱的佳句,寫了倘若當年東風不幫助周瑜的話,那麼銅雀臺就會深深地鎖住東吳二喬了,簡單兩句,把硝煙瀰漫的戰爭勝負寫得很是蘊藉。

杜牧最經典的十四首七絕詩,你會背幾首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杜牧最經典的十四首七絕詩,你會背幾首

杜牧來到景物繁麗的江南,想起當年南朝事佛的虔誠,不僅沒有求得長生,反而誤國害民。這是一首素負盛譽的寫景詩。小小的篇幅,描繪了廣闊的畫面。既是詠史懷古,也是對唐王朝統治者委婉的勸誡。

這是首詠頌江南春景之詩,描寫了江南景物搭配,且富有遠近的層次之感。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寫近景,江南千里皆是黃鶯鳴叫,朵朵紅花與棵棵綠樹互相映襯。第二句描遠景,詩人眺望遠方能夠看見傍水的村莊與依山的城郭中升起的迎風招展的酒旗。遠近相應,自然與人文之景融合,短短十四字就將江南春景萌動之意躍然於筆紙之間。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後兩句之景就更廣闊了,詩人的目光望向更遙遠的古寺樓臺,皆沐浴於微微春雨之中,描繪出一種虛虛實實的迷濛之景,藝術張力恰到好處。

杜牧最經典的十四首七絕詩,你會背幾首

綜合全詩來看,紅綠的色彩搭配,聲聲入耳的鶯啼與迷濛春雨的虛實搭配加上遠近之景的層次感,使讀者閉上眼睛就能想象出江南春天的美景。

當然對於詩人單單著眼於南朝之寺的說法不一,一般認為,杜牧借輝煌之南朝的過去與如今眾多寺廟被風吹雨打的悽清之景,來表達憂國憂民的情懷。因為在杜牧生活的晚唐時代,佛教的興盛,尤其是統治者大興土木、濫修佛寺使得詩人對統治者治國乏術和佛道誤國的憂慮不斷加深。

杜牧最經典的十四首七絕詩,你會背幾首

寄揚州韓綽判官

【唐】杜牧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杜牧最經典的十四首七絕詩,你會背幾首

唐文宗大和七年至九年(833—835),詩人曾任淮南節度使掌書記,與同僚韓綽結下了深厚友誼。此詩創作於詩人離開揚州之後,作為禮物寄贈給韓綽。

這是一首寄贈給朋友的詩,詩人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江南的青山綠水與揚州的明月古橋,在幽默的調侃中寄託了對朋友的真摯感情,流露出對揚州城的懷戀之情。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前兩句寫詩人離開揚州時所見的風景,描繪了一幅山清水秀、綽約多姿的江南山水圖:連綿的青山若隱若現,江水悠長如帶;在溫暖的南方,即使已是深秋草木仍然充滿生機。“隱隱”“迢迢”疊詞的使用,給人以抑揚頓挫之感,生動表現了揚州風景的柔美動人,也暗示了詩人與朋友空間距離之遙遠。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後兩句由寫景轉入對朋友的懷念。二十四橋是揚州勝景之一,因傳說古時有二十四位美人吹簫於橋上而得名。詩人遙憶揚州歲月,自然想起和朋友一起詩酒人生的過往,進而問起朋友的近況。但詩人並不直接發問,而是別出心裁,以玩笑的口吻借古代美人吹簫的典故調侃朋友:不知你每夜在何處教歌女吹簫取樂呢?“玉人”一詞,原本用來形容美麗的女子,詩人以此比喻風流俊美的韓綽,可見詩人對其之看重及感情之深厚。而韓綽風流倜儻的形象也在這側面的描寫中逐漸生動清晰起來。

杜牧最經典的十四首七絕詩,你會背幾首

遣懷

【唐】杜牧

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

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

杜牧最經典的十四首七絕詩,你會背幾首

這首詩是詩人感慨人生、自傷懷才不遇之作。

前兩句再現了詩人蹉跎時日、沉迷聲色的生活狀況。“楚腰纖細掌中輕”,運用了“楚靈王好細腰”與“趙飛燕掌上舞”兩個典故。從字面看,這兩個典故,都是誇讚揚州美女,但“落魄”兩字透露出,詩人很不滿於自己沉淪下僚、寄人籬下的境遇。

“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兩句感慨揚州生活,十年倏忽而過,蹉跎了十年光景只是得到“青樓薄倖名”的下場,“贏得”二字是詩人對浪蕩生活的自嘲,“十年一覺”飽含浪費青春年華的悔恨,同時也抒發了對幕僚生活的不滿。這兩句因其言簡意賅、回味無窮深受後人喜愛,成為傳世佳句。

杜牧最經典的十四首七絕詩,你會背幾首

秋夕

【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杜牧最經典的十四首七絕詩,你會背幾首

這首詩寫的是失意宮女的孤寂哀怨。詩歌前兩句“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寫出秋天的晚上,蠟燭發出微光,這給本來就孤寂的屏風憑添了一份幽冷之色。女子無處排遣心中的苦悶,只能在這樣寂靜的夜裡獨自去撲打螢火蟲。第三、四句“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說夜色已深,女子理應進屋休息,但是她卻還坐在宮內冰涼的石階上,抬頭凝視分別待在銀河兩邊久久不能相見的牽牛織女。這句話使用了牛郎織女的典故,漢代《古詩十九首》中的“迢迢牽牛星”也使用了這個典故。女子仰望天空自己心中久久不能平靜,何況每年七夕,喜鵲搭橋牛郎織女還有相見之日,但是自己的淒涼卻沒有結束之日。

杜牧最經典的十四首七絕詩,你會背幾首

贈別二首(其一)

【唐】杜牧

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

春風十里揚州路,捲上珠簾總不如。

杜牧最經典的十四首七絕詩,你會背幾首

《贈別》為大和九年(835)杜牧由淮南節度府掌書記升監察御史、離揚州赴長安時,與揚州當地歌女贈別的作品,共二首,這是第一首。杜牧時年三十三歲。

此詩由人及花,由花及市,再以城中全部珠光寶氣、脂濃粉香的繁華景象襯托一人之美。或許這位少女並不一定真的豔冠群芳,但是在心生情愫、而又即將遠行的詩人眼中,整個揚州城的美人與她相比,都黯然失色。詩歌前兩句描寫少女青春可人,語氣中有無限憐愛;後兩句用反襯的方法述說她的秀麗絕倫,又傳達了詩人的情有獨鍾。詩中始終未正面描寫少女的面容,而詩人的意中人,一位嬌俏動人的小歌女的倩影已宛在目前。全詩語言空靈清新,深得“不著一字,盡得風流”之妙。

杜牧最經典的十四首七絕詩,你會背幾首

贈別二首(其二)

【唐】杜牧

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樽前笑不成。

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杜牧最經典的十四首七絕詩,你會背幾首

這是《贈別》詩的第二首,寫於杜牧由揚州赴長安之時,同第一首“娉娉嫋嫋十三餘”一樣,是寫給那位妙齡歌女的。第一首重在描寫對方的美麗動人,引起惜別之意;而這一首則抒寫詩人對少女留戀惜別的心情。

透過第一首,我們已經瞭解了這位少女的美麗動人與詩人的情有獨鍾;這第二首的無語惜別,則帶給我們更豐富的閱讀感受。雖然她是一位歌女,但畢竟只有十三歲,幾乎還是一個孩子,詩人要如何向她說明自己的遠行呢?此後一別,不知能否再相見,詩人又如何忍心去說明?而那位嬌俏可人的小歌女,尚未洞悉成人的世界,不知道與客人離別之時應該說些什麼,想必她也拙於表達內心的朦朧情感。三十三歲的詩人和十三歲的少女,在離別的宴席上黯然相對,好像沒有什麼綿綿情話要傾訴;但是這“無情”與“笑不成”,比直寫“多情”更顯得含蓄而意味深濃。

後二句不從正面落筆,而是以蠟淚比襯惜別之情,將二人之間無法形之於言表的纏綿繾綣之意寫得委婉盡致,極有情味。全詩語言簡潔流暢,曰“卻似”,曰“唯覺”,形容盡致;曰“有心(芯)”,曰“替人”,設詞婉曲。短短二十八個字,寫盡了“情到深處情轉薄”的感覺,誠為贈別詩中的佳作。

杜牧最經典的十四首七絕詩,你會背幾首

過華清宮三首(其一)

【唐】杜牧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杜牧最經典的十四首七絕詩,你會背幾首

華清宮在今陝西臨潼城南驪山上,其地有溫泉。唐貞觀十八年(644),唐太宗在此營建宮殿,賜名湯泉宮。天寶六載(747)再行擴建,改名華清宮;當時這裡臺殿環列,盛況空前,玄宗和楊貴妃常常遊幸。杜牧經過驪山華清宮時,有感於玄宗荒淫誤國而作《過華清宮絕句》三首。這裡選的是第一首。第一首選取飛騎從嶺南遞送荔枝到華清宮這一典型事件,委婉地諷刺玄宗與楊貴妃驕奢淫逸的生活,有以微見著的藝術效果。後代許多文人寫過以華清宮為主題的詠史作品,以杜牧這首絕句最為傳誦。

這首詩的藝術魅力在於含蓄。全詩沒有正面描寫玄宗荒淫誤國,“妃子笑”也僅僅是刻畫貴妃見荔枝而欣喜的表情,沒有著意表現她如何恃寵而驕。但這“千門”開得如此有條不紊,貴妃這一笑如此怡然,委婉地暗示飛騎遞送荔枝是很平常的事;至於馬踏莊田、死者相望,根本不在玄宗和貴妃的意中。有這樣昏庸冷酷的君主,國運怎麼能夠持久?行文至此,箴刺之意已宛然可見。

杜牧最經典的十四首七絕詩,你會背幾首

金谷園

【唐】杜牧

繁華事散逐香塵,流水無情草自春。

日暮東風怨啼鳥,落花猶似墜樓人。

杜牧最經典的十四首七絕詩,你會背幾首

這首詩約作於唐文宗開成二年(837)春,杜牧時年三十五歲,任監察御史,分司東都洛陽。“金谷園”,故址在今河南省洛陽東北,是西晉石崇所建的別墅,富麗奢華,極一時之盛。石崇,字季倫,西晉豪富官僚,官至侍中,以劫掠客商致富。他曾與貴戚王愷、羊琇等爭侈鬥富,後被趙王倫所殺。

據《晉書·石崇傳》記載,石崇有歌妓綠珠,美而豔。孫秀使人索要綠珠,石崇堅持不與。孫秀耿耿於懷,終於矯詔捕殺石崇。事發時,石崇正在樓上設宴,綠珠就在身邊。看見甲士進來,石崇對綠珠說:“我今為爾得罪。”綠珠哭著說:“當效死於君前。”於是投身樓下而死。杜牧過金谷園,傷春感昔,即景生情,寫下了這首詩。

在這首懷古絕句中,詩人對金谷園的荒涼不勝感慨,對綠珠的不幸命運表現了深深的同情。詩以啼鳥之怨襯綠珠之恨,以春花飄落喻美人墜樓,句句景中皆有情在,情致委曲深婉。詩人宅心仁厚,對弱女子的不幸寄予了深切的同情,短短一絕,關情無限。

杜牧最經典的十四首七絕詩,你會背幾首

嘆花

【唐】杜牧

自是尋春去校遲,不須惆悵怨芳時。

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

杜牧最經典的十四首七絕詩,你會背幾首

這首詩的文字一作:“

自恨尋芳到已遲,往年曾見未開時。如今風擺花狼藉,綠葉成陰子滿枝。

”關於此詩,有一個傳說故事:杜牧早年在宣城沈傳師幕中時,曾遊湖州,見一少女生相極美,便以厚幣與她母親約定,要求少女等他十年,如若十年後他仍不來娶,便可出嫁。十四年後,杜牧果然出任湖州刺史,但該女子已經出嫁三年,育有二子。杜牧責備其母失信,其母回說十年之約已過。杜牧大為惆悵,賦此詩以自傷。這個傳說不一定可靠,但此詩借“嘆花”寄託男女之情,是大致可以肯定的。它表現的是詩人在生活不如意時的一種惆悵懊喪之情。

這首詩以花喻人,全篇圍繞“嘆”字著筆。所嘆者為何?嘆的是未逢花開,錯過花時。自然界的風雨變遷使得鮮花凋零,春天已然過去,綠葉繁茂,果實累累,已經快到收穫的季節了。末句“子滿枝”語帶雙關,既是說花落結子,也暗指當年的妙齡少女如今已結婚生子。“綠葉成陰”還隱含另一層讚歎之意:昔日開著嬌豔花朵的花枝,如今已化身綠葉濃陰,能為幼子遮蔽風雨了。

杜牧最經典的十四首七絕詩,你會背幾首

題烏江亭

【唐】杜牧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

杜牧最經典的十四首七絕詩,你會背幾首

本詩一說作於唐文宗開成四年(839),一說作於唐武宗會昌四年至六年(844—846)杜牧任池州(今安徽貴池)刺史時。“烏江亭”,在今安徽和縣東北烏江鎮,舊說為項羽兵敗自刎處。公元前203年,項羽在垓下被漢軍圍困,突圍至此,別無退路,力戰而敗。因無顏面對江東父老,不肯渡江,羞憤自殺。人們一向認為項羽此舉展現了高尚氣節與英雄氣概。杜牧這首詩卻別出心裁,批評項羽不能忍辱負重,先求全身而退,以徐圖後議。此詩名為詠史,實是抒懷,其中寓有對現實政治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