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成語

歷史隨筆2:神話時代和部落時代

作者:由 一夢源 發表于 成語日期:2023-01-25

部落聯盟時期是什麼意思

我們都知道,中國有五千年的歷史,這個五千年是要從三皇五帝時代開始算起,三皇指的是伏羲、女媧、神農。也有說是燧人,伏羲和神農。三皇五帝的說法不一,根據司馬遷的說法,五帝是指黃帝、顓頊、帝嚳、堯、舜。

但是關於三皇五帝時代的事情,只有少量的文字記載,司馬遷的《史記》中寫有《五帝本紀》,但是司馬遷是漢朝漢武帝年間的人,距離五帝時代有兩千多年,就如同今天的我們去看司馬遷那個時代一樣,所以《五帝本紀》中的記載,有多少是真的,那就不好說了。

歷史隨筆2:神話時代和部落時代

在西方一直有個說法,就是說中國古代文明只能追溯到3700年左右,也是就商朝。而在更早的時候,有學者認為中國的歷史只能追溯到周朝,直到王國維利用甲骨文證實商朝是存在的,而且文明程度相當發達。但是至今,對於夏朝是否存在,還缺乏直接的證據。

要說中國這片土地上的歷史有沒有五千年,那肯定是有的,根據人類遷移的學說,幾萬年前中國片土地上就有先民生活,而這些人就是後來中國人的祖先。說中國五千年,是指中國文明的歷史,按照西方史學的觀點,只是在求證,五千年前的中國人是否具備文明的要求。

我從小學的時候就一直受到“四大文明古國”,“上下五千年”這種思維的薰陶,對於中國文明起源於三皇五帝時代一直深信不疑,我們也相信自己是炎黃子孫。後來我在想,這些說法是從何時何地由何人提出。

有一個觀念我們需要了解,就是在中國古代,是沒有我們現在這樣的學科分類的,很多我們現在習以為常的東西,其實都是五四以後的舶來品,比如歷史這門學科,古代的典籍,分為“經史子集”。

幾千年來,我們的祖先記錄了許多歷史資料,比如以史記為首的《二十四史》,都歸為“史”,而歷史這是五四之後借鑑西方而進行的學科分類。我們所有熟悉的學科都是如此,除此之外,還有“神話”一詞,在古代也是沒有這種說法的。

在網上查詢的資料中,中國五千年這個說法,最早是十七世紀的一個義大利傳教士提出來的,這個人叫馬爾蒂尼,中文名叫衛匡國。

這個人來到中國後遊遍了大半個中國,寫了《中國上古史》,中華上下五千年這個說法就是從這本書中提出來的。根據我看的資料,我覺得這個說法之所以在今天如此廣為流傳,應該是梁啟超的功勞,梁啟超提出來“四大文明古國”的概念。

歷史隨筆2:神話時代和部落時代

由於時間太過久遠,在一些將中國歷史的書籍裡面,都把三皇五帝時代看成是神話時代。比如日本講談社的《中國的歷史-從神話到歷史》,雖然是日本寫的中國歷史,但是用國外學者的視角來看中國歷史,也是有非常不錯的體驗。

由於《從神話到歷史》這本書主要講的是歷史,關於三皇五帝時代,多數是神話傳說,所以作者宮本一夫認為把神話作為歷史來討論沒什麼意義。

PS:日本講談社的《中國的歷史》系列叢書是不同的人各寫一本,視角也各不相同。

但是對我而言,神話傳說並非沒有意義,我們可以根據神話,瞭解原始人類在那個時期大概的生活狀態。這對於我們理解歷史的發展也是很重要的。

所以我聽了一本書,是矛盾的《中國神話研究初探》。矛盾先生給中國神話研究作出了很大的建樹,他的這些貢獻至今無人比肩。從這一點來看,矛盾先生確實厲害,另一點,中國這些年的神話研究似乎沒什麼進展。

這裡面有一個概念,神話是上古時代流行的民間故事,反映的是原始人萬物有靈、靈魂不死的宇宙觀。

中國的神話沒有一個完整的體形,它不像西方,有《荷馬史詩》之類的作品進行完整的保留。中國的神話是碎片化的,還儲存在《山海經》《楚辭》《穆天子傳》《列子》《淮南子》中,中國的神話在傳承中被哲學化、文學化、歷史化了。

所以矛盾要想復原中國的神話體系,就需要從後面這些零星的典籍中,將哲學文學歷史的東西剝離開,才能還原。

矛盾為了復原中國的神話,還找到了神話中的主神-帝俊。就像西方的神話中,有諸神譜系,比如宙斯,宙斯的父親,宙斯的兒女們。因為在山海經中記載部分關於帝俊的諸神世系。

神話是上古時期人們的生活和思想的反映,它是客觀事件的反映,加入了想象的,扭曲的,幻想的成分,但它體現了上古時人們的宇宙觀。

在零星的神話片段中,矛盾分辨出了,各個神話來自於不同的區域。比如,女媧補天、愚公移山、蚩尤,這些是來自北方的神話;崑崙,羲和、山鬼,這些是中部的神話;而我們熟悉的盤古開天地是來自的南方的生活。據說盤古開天地的神話和一些外國生活有些相似,包括大洪水的神話,在世界各地都出現過。

古人,包括茅盾那個時期的人要想研究上古時代的事情,可能只能從神話中去剝離。但是現在,隨著更新的技術的出現,我們有了更多的視角去看待上古時代。比如DNA溯源的技術。現代DNA科學的研究已經證實,現代全地球的人類,都是大約十萬年前(說法不一)從非洲遷徙到世界各地的,也就是說,地球上的所有人類,在那個時候都一樣的。有可能我們所有人類都可以追溯到某一個部落,甚至是一個人,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亞當”。

《人類基因的歷史地圖》中有一個很有意思的推論,假設一個人,我們就叫他小A吧。要生出小A,需要他的父母兩個人,而他的父母的誕生,需要他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四個人,而他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誕生,需要4個祖爺爺和4個祖奶奶8個人。

以此往前推,到N代的時候,小A就需要2的N次方個祖宗。假設往上數40代,小A的祖宗數量就是2的40次方人,也就是一萬億人。假設20年一代人,那個時候大約是唐朝,一萬億人,別說唐朝,整個世界也沒有那麼多人。可是小A確實需要那麼多祖宗,也就是說,我們今天很多人的祖宗都是重複的。

所以關於神話中的一些故事,放在今天來看,就很好理解,比如女媧造人,很有可能就是母系氏族社會中,很多人都可以追溯到同一個母親那裡,都是這個母親的子孫後代。從那個時候開始,人們就已經在思考自身和世界的起源,但是由於時代的限制,他們只能將這些思考演化為神話。

我們現在的科學研究就告訴我們,整個宇宙起源於137億年前的一場大爆炸,45億年前,地球和太陽系從一堆星際塵埃在引力的作用下形成了星球。大約35億年前,地球上出現了最早的生命,只是一個單細胞。在隨後漫長的進化歷程中,單細胞,多細胞,最早的蟲,最早的魚,最早的爬行類,最早的哺乳類。

在6500萬年前,盛極一時的恐龍被一顆小行星滅絕了,哺乳生物逐漸成為地球上的主角。大約幾百萬年前,古猿進化成猿人,這個過程持續了幾百萬年。目前的考古發現,世界各地都有猿人的足跡,但是我們現代人的祖先——智人,大約出現在20萬至10萬年前。大約幾萬年前,智人來到了東亞大地,成為了我們現在中國人的祖先。

人類這種生物,應該在很久以前,在古猿時期就已經是群居生物,進化成人猿之後開始學會使用工具,到了智人時期更不得了,學會了編故事,這是人類歷史上一個了不起的大事件,編故事!

最早的原始人只是在群居在一起,狩獵採集,進入母系氏族社會之後,狩獵採集就變得更有組織化,以血緣為紐帶進行組織。隨後的發展,人類能打到更多的獵物,採集更多的野果,後期,還能畜牧,種植。這就使得人類除了滿足自身生存的物資之外,有了多餘的物資。而且在這些勞動中,男人的體力優勢得到了體現,男人就有了自己的私有財產,那有了私有財產之後,就得找個人來繼承這些財產。所以這時候,男人們就要把自己的孩子從一堆孩子裡面找出來。

可是在原始社會,要在一堆孩子裡面找自己的親兒子,以那個時候的技術水平是不可能實現的。那怎麼辦?只能從根源上解決。一個女人只能跟一個男人生孩子,男人可以找多個女人,但女人只能跟這個男人生,這就保證了這個女人生的孩子一定是這個男人的。當然也有列外,比如隔壁老王的出現。所以古代社會給女人加上了許多條條框框,甚至把女人變成男人的私有財產,根源上就在這裡。

也是這樣,後來就逐漸演變成了父系氏族社會。氏族就是一個大家庭,一個男人,生兩個兒子,並且每代保證生兩個,這個要求不高吧,那麼幾代,十幾代之後,這個家族的成員可能就有幾十,幾百個之多。氏族與氏族之間通婚,又形成了胞族,兩個家族就形成了利益體。

那隨著人口的增多,人們需要的物資和土地需要擴張,就會和其他的氏族產生衝突,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氏族與氏族又結成了部落。我們所說的三皇五帝事情,就是部落時期。舉個例子,當時有一個叫九黎部落,就是由二十四個氏族組成。普通人一般聽自己氏族首領的,而在部落裡面,就聽部落盟主的。其實,這樣的結構是一個很鬆散的結構,假設,一個氏族要離開這個部落,去另一個部落,可不可以呢?當然可以。

隨著人們學會了畜牧種植,人開始成為資源,要怎麼去獲取資源呢?透過和別的部落發生戰爭,戰敗部落的人就會成為奴隸,成為奴隸主的資源。順著這個思路,我們就知道了什麼是奴隸制。夏朝是第一個奴隸制國家,他不是突然就建立的,而是逐漸演變的,前身就是部落這樣的集體。

我們說的三皇五帝時期,就是這樣一個部落時代。而且很有可能,三皇不止三個人,而是三個時代,五帝也不是五個人,而是五個世系。那個時候,人們的技術水平有限,部落聯盟的疆域也不會太大。

一說到部落,我腦海中就出現了一堆茅草棚,很明顯就是一副落後的樣子。人們一開始,技術水平不高,肯定只能造出簡單的茅草棚或者木屋,但隨著技術的進步,就能製造出更加精緻的房屋,為了抵禦外敵,製造城牆,逐漸演變成為一個原始的城市。現在考古界一致認為,河南偃師二里頭就是最早的中國,而且就是夏朝,但是處於夏朝的哪一個階段還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