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成語

「歷史懸案」烏臺詩案蒙冤,蘇軾走出中年危機,活出別樣人生

作者:由 木棉史話 發表于 成語日期:2023-01-26

烏臺詩案後蘇軾被貶到哪裡

蘇軾到了43歲的時候,因為受到官場黨派鬥爭的牽涉,沒想到忽然遭受汙衊坐牢,史稱“烏臺詩案”,這一很大的打擊變成蘇東坡人生道路的大轉折。這到底是因何而起的呢?

這件事的原因非常簡單,蘇東坡文

名日盛,已經是文壇領袖的不二人選,他又偏重舊黨。在奉調時,他依例向宋神宗上表示感謝。在表中寫了“知其生不逢時,難以追陪新進”這麼一句。“新進”好像暗喻王安石舉薦的新人,結果惹惱了一些尚在執政統治的新黨干將。他們斥責蘇東坡“譏謗時政”,以“謝表”之名,宣洩對新法的不滿,向皇上奏疏講道:蘇東坡本無學術研究,為人荒誕淺陋,應把這類狂徒懲處酷刑,斬頭以謝天下!

「歷史懸案」烏臺詩案蒙冤,蘇軾走出中年危機,活出別樣人生

因此宋神宗下詔,將蘇東坡召回京城,把這件事情搞明白。到京之後,他立刻就被扔進牢房,遭受夜以繼日的審問。為了更好地置蘇東坡於死地,新黨們有蓄謀地整治蘇東坡,御使李定、何正臣、舒亶等費盡心機地從蘇東坡別的詩詞中找到某些字句,逼著他一一認賬,以偏概全地給蘇東坡羅織罪名。這就是烏臺詩案的前因後果。

宋朝中後期新舊兩黨鉤心鬥角,舊黨與王安石為象徵的新黨屬“對立”情況,在那樣的政治環境下,蘇東坡遭受政治打壓也存有必然性。蘇東坡性格灑脫不羈,寫作間普遍譏諷與尖銳的言語,也很容易被別人抓到把柄趁機誣陷。

「歷史懸案」烏臺詩案蒙冤,蘇軾走出中年危機,活出別樣人生

蘇東坡在御史臺的死囚牢裡被拘押了4個月零12天,司馬光、蘇轍等人也遭受株連,蘇東坡的很多文章及詩詞被毀。烏臺詩案後,蘇軾被貶到黃州。

「歷史懸案」烏臺詩案蒙冤,蘇軾走出中年危機,活出別樣人生

烏臺詩案針對蘇東坡的從政之路來講是一個低谷,但卻是其文學創作生涯中的一個主要轉折點。詩案針對蘇東坡,渾似一場噩夢。惡夢後的黃州貶謫日常生活,使

蘇東坡從實際的政治悲傷中掙脫出去,重新瞭解認識社會,再次評價出人生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