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成語

“馬善被人騎,心善被人欺”,善良之人儘量牢記這3點,明哲保身

作者:由 秋日農忙時 發表于 成語日期:2023-01-29

善馬熟人下一句是什麼

明代思想家,心學創始人王陽明曾說過:“心軟之人一生窮”。

這句話儘管有一些片面,可是,也或多或少地呈現出心軟的人難以獲得許多的福報。在我們生活中,有一些人,便是由於自身太過老實,太仁慈,才讓自身的人生深陷低潮,深陷貧苦中的。歸根結底,便是心軟的人為人處事隨處處於下風,難以獲得幸福生活所必須的經濟基礎和人脈的資源。

“馬善被人騎,心善被人欺”,善良之人儘量牢記這3點,明哲保身

王陽明勸誡:“人窮不要緊,心軟才要命。”實際上,心軟的人,只需明白這三招,福氣自然而然就來了,我們一定要好好地銘記啊。

過份之事,友善有度

在受到傷害之時,“忍”並不能煙消雲散,而是不見天日。

“小不忍則亂大謀”被多少人用作控制情緒的人生箴言。

但在有些事情面前,卻不適用。

王陽明在十二歲的時候,他的母親去世了,父親又常在外,只有繼母守在王陽明的身邊。

繼母對王陽明實在沒有好感,總是跟他處處作對,稍稍有一點點過錯,就重重的責罰他。

王陽明對繼母處處忍讓,一次又一次的忍氣吞聲,不但沒有讓繼母停止苛待,反而更加變本加厲。

王陽明覺得心善已經不能讓繼母好好對他,便買了一隻烏鴉放在繼母的床頭,又專門請了巫婆假扮鬼怪恐嚇繼母。

巫婆說她對王陽明百般欺負,所以有了烏鴉的化身,去取她的性命。

繼母受了驚嚇,從此以後再也不敢欺負王陽明瞭。

善良是好事,可沒有牙齒的善良就是壞事。

生活中那些不懂得反抗的人,也不會贏得真正的尊重。

忍讓並不是保護自己的方法,反抗才是保護自己的手段!

想要贏得別人的尊重,守住自己的底線,就一定要學會強硬的態度!

“馬善被人騎,心善被人欺”,善良之人儘量牢記這3點,明哲保身

顏面之事,付出有度

人貴有自知之明,凡事三思且量力而行。

生活應量力而行,好面子的不好意思和無節制的幫忙,只會讓自己身心疲憊。

《孟子》:“有所為而有所不為”。

人要學會審時度勢,懂得拒絕一些毫無意義的事情,才能學會成長。

不懂拒絕,委屈了自己,才是最大的愚蠢。

東漢時期的張儉在當督郵的時候,挖了當朝大太監侯覽母親之墓,因此結下了仇恨。

到了黨錮之禍時,侯覽誣陷張儉與同郡二十四人造反,於是朝廷下令通緝,張儉被迫流亡。

張儉跟孔融的哥哥孔褒是朋友,張儉走到孔融家門口想讓孔褒收留,可是恰巧哥哥孔褒不在。孔融覺得這是哥哥的朋友,不好意思拒絕,便收留了張儉。

這個事情暴露後,孔融跟孔褒都被抓了起來。雖然孔融和哥哥都想獨自承擔責任,可最後審判下來,是孔褒之錯,孔褒也因此被判死刑。

畢淑敏說過:“拒絕是一種權利,就像生存是一種權利。”

一次不好意思的拒絕,不一定能換到別人的感謝,卻可能得到一次的苦難。

人之所以活得累,是因為放不下架子,撕不開面子,解不開情節。

堅決果斷,量力而行,才能更快的成長起來!

“馬善被人騎,心善被人欺”,善良之人儘量牢記這3點,明哲保身

義氣之事,善良有度

俗話說:“鬥米養恩,擔米養仇”。

意思是一個人的慾望是無限的,當某些人發現索取很容易時,就會變得永無止境。

古語云:“人心存良善,更應懂自保”。

行善的確不能有傷害別人的念頭,但卻不可不防小人的居心叵測。

隋唐時期,翟讓是瓦崗寨(反隋組織)的首領,翟讓有勇有謀,武功也高強,在反隋大軍中獨樹一幟。

李密是隋唐時期朝廷的官員,為了維護天下大義,背叛了隋朝。李密選擇與好友楊玄感反隋,但是作戰失敗了,後來被逼的走投無路,無奈投奔了瓦崗寨。

李密起初投奔到瓦崗寨時,翟讓很不信任李密。李密積極地幫翟讓出謀劃策,打下了很多的郡縣,這讓翟讓完全信任了李密。

在後來的作戰中,李密的聰明睿智讓瓦崗寨的名聲越來越大,翟讓認為李密完全可以勝任瓦崗寨的首領,自己便將位置交給了李密。

李密坐上了首領的位置,讓翟讓原本的手下都替翟讓打抱不平,經常勸說他奪回政權,但翟讓再三思考覺得沒什麼大不了,就將這些事情拋在了腦後。

漸漸地這些事情傳到了李密的耳朵裡,李密害怕翟讓奪回勢力,於是在一次的宴會中,將自己的恩人殺死了。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優柔寡斷的性格總愛瞻前顧後,缺乏狠心,這會讓很多人面臨不幸。

面對事情,重要的是能取捨,態度必須要強硬,否則,悔之晚矣。

人確實應該保持一顆善良的心,但絕不是無止境的。沒有原則的善良,只會讓對方得寸進尺。

“馬善被人騎,心善被人欺”,善良之人儘量牢記這3點,明哲保身

學一學王陽明,人生就能少走一段彎路

王陽明做事認真,任何事情,只要他感興趣就會投入十二分的精力去做,最出名的兩件事就是王陽明新婚之夜與道士聊天,竟然忘記了洞房花燭夜。另一件是王陽明格竹子,連續六天,直到出現幻聽、終於發現了朱熹的”格物致知“有問題。

但這些資訊都告訴我們,王陽明對一件事情痴迷起來,就會傾注十二分的精神,這種使人震驚的熱情,讓他在每個領域都成了專家級的人物。

王陽明天生聰明,但他也目空一切,別人看得特別重的東西,他經常視為糞土,並且樹立起高人一等的思想,正是這種與生俱來的豪氣,使他渾身都散發著一種俠情。

為什麼是王陽明成了心學大師,而不是什麼張陽明、李陽明。

“馬善被人騎,心善被人欺”,善良之人儘量牢記這3點,明哲保身

從王陽明對待每一件事都付出12分精力去做這件事,就可以知道,心學之大成,必然非他莫屬。立遠大目標其實很多人都會,但真正為了目標去付出所有的人,卻在少數。在理學盛行的明代,有不少人都曾質疑過理學,但最終真正跳出理學圈子的人,唯王陽明一人而已。

王陽明在拜訪理學大師婁諒時,問他如何才能做聖賢時,婁諒說:”

聖人是可以靠後天學習而獲得的,

讀聖賢書並不是通往聖賢之路的捷徑,只有先做“內聖”,才能“外王”。

婁諒的這段話如同醍醐灌頂,這不就是古人所說的先修自身嗎?

“馬善被人騎,心善被人欺”,善良之人儘量牢記這3點,明哲保身

這次談話令王陽明的人生豁然開朗,龍場悟道後,他將自己所悟寫成了《王陽明全書》,這本書至今仍然影響著無數人,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稱“五百年來以來,儒家的源頭活水來自王陽明”。

曾國藩

:“明代論學,每尚空談,惟陽明能發為事功。”

就連南懷瑾、郭沫若、餘秋雨等人也稱讚《王陽明全書》是最了不起的一本好書,真的能改變一個人的觀念,而為人父母者,給孩子再多都不如給他一本有用的書有價值。所以本期便給大家推薦這本書王陽明的代表作《王陽明全書》,這本書是譯註版,看起來非常酣暢淋漓。

無論是學生還是老師,亦或是步入社會的青年、創業路上的草根、功成名就的老闆,都值得去認真閱讀。

很多人都說“富貴由天”,但讀過這本書後,就會明白,決定未來的,是自己選擇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做什麼樣的事,修什麼樣的心,就會讓自己的人生完全不一樣。

而對於我們大人來說,讀透這本書也能讓我們在困境中走出迷茫,人生中遇到的困難,也能在裡面找到應對之法。

“馬善被人騎,心善被人欺”,善良之人儘量牢記這3點,明哲保身

【011】(現貨特價)王陽明心學書籍全集 傳習錄 知行合一 全2冊

¥

97。9

領券

減2

小店

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