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成語

“愚不可及”是什麼意思?起初是形容大智慧的人

作者:由 小珏說歷史 發表于 成語日期:2021-10-17

愚不可及的解釋是什麼

“愚不可及”是什麼意思?起初是形容大智慧的人

很多朋友曾經告訴小珏,漢語的變化相對於其它語種,算是比較小的了。比如說我們今天可以並不費力地閱讀四書五經,明白其中的大致含義,但就拿英語來說,能直接讀莎翁原著的並不多。英語並非我擅長,不知是否如此。但我認為,在漫長的歷史中,相當多的漢語字詞也改變了原有的意思,比如“愚不可及”這個成語。

在今天,我們使用這個成語,當然是用來形容某人非常愚蠢,蠢得誰也比不上。這個用法一點毛病都沒有,哪怕《現代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權威的工具書也是如此解釋的。然而,它在誕生的時候,卻有著大相徑庭的用法。

“愚不可及”是什麼意思?起初是形容大智慧的人

這個成語出自《論語》,作為儒家最經典最核心的著作,《論語》也是“生產”成語的大戶。在《公冶長》一文中,“愚不可及”這個成語出現了:

子曰:“甯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孔子評價甯武子這個人,國君有道時,他就非常聰明,國君無道時,則變得非常愚蠢。他的聰明,還有人能比得上,但是他的愚蠢,這無人可及。

光看孔夫子的這句話,我們還是很難判斷這個成語與現在的使用有什麼不同。所以,我們要回到甯武子這個人本身,結合時代背景,才能真正破解。

“愚不可及”是什麼意思?起初是形容大智慧的人

甯武子,姓寧名俞,武是他的諡號。他是衛國正卿寧速的兒子,出身貴族家庭,後來也當上了衛國的大夫。他在政治舞臺上,主要經歷了衛文公和衛成公兩位國君。

其中,衛文公在位時,政治清明,寧俞表現非常活躍,多次代表衛國與諸侯會盟。因為國內形勢好,許多賢人也願意投奔衛國,所以孔子才會說“其知可及也”。此時,也看不出寧俞有什麼特別之處。

然而,衛成公在位時,昏庸無能,國力開始衰弱。更頭疼的是,衛成公曾經為難過晉國公子重耳,而重耳在此時當上了國君,還成為“春秋五霸”之一。所以,衛國面臨內憂外患的局面,許多“聰明”的大臣看到形勢不對,連忙抽身而出,跑到別的國家謀求發展。

“愚不可及”是什麼意思?起初是形容大智慧的人

寧俞卻留了下來,依然苦苦支撐著衛國的大局,斡旋於晉衛兩國之間。有一次,晉文公重耳命人下毒毒死衛成公,還是寧俞得知訊息後,買通了下毒者,減少了毒藥的分量,才讓衛成公撿回了一條命。這樣的行為,在許多人眼裡是“愚蠢”的,良禽擇木而棲才是他們的選擇。

然而,孔子卻褒揚寧俞,認為他是忠誠、勇敢和大智慧的聰明人。這樣的“愚”並非一般人可以做到,這才是成語愚不可及的原意。

“愚不可及”是什麼意思?起初是形容大智慧的人

我們的古人肯定明白這一點,並沒有用錯。比如謀士荀攸為曹操立下過大功,曾經獻計水淹下邳,活捉呂布,又在官渡之戰中計斬顏良、文丑兩名大將。另外,奇襲烏巢、火燒糧草、招降張郃都是他的主意,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曹操能順利擊敗袁紹,統一中國北方,荀攸的貢獻極大。也正因為如此,曹操才感嘆:

公達外愚內智,外怯內勇,外弱內強,不伐善,無施勞,智可及,愚不可及,雖顏子、寧武不能過也。——《三國志魏書荀彧荀攸賈詡傳第十》

“愚不可及”是什麼意思?起初是形容大智慧的人

所以,哪怕是在漢末,這個成語依然沒有走味。到底什麼時候變成今天的含義,小珏也沒有找到根源。大概還是因為字面意思過於迷惑,一代又一代人的望文生義是最大的根源。哪怕是魯迅先生在《朝花夕拾範愛農》也寫道:

我們醉後常談些愚不可及的瘋話,連母親偶然聽到了也發笑。

另外,魯迅在《華蓋集續編一點比喻》中也有類似的引用,肯定不是用的成語原意。這倒不是說先生就用錯了,而是成語本身已經有了巨大的變化,意思完全相反了。這種變化,興許還將持續下去。

對於家裡有小孩的朋友而言,輔導一些成語是非常困難的事情,有些典故自己也不太清楚,生怕教錯了,很多讀者私信問過小珏有沒有什麼辦法。平心而論,現在的語文教育是越來難,小珏有時候也有無力感。但是,比我厲害的專家多得是啊,我們可以讓專家走進生活,讓孩子們自己閱讀,尋找答案,鍛鍊他們的自立能力。

推薦這本《笑讀成語全4冊》給大家,裡面有大量成語故事,基本上足夠日常生活實用。每則成語都配有詼諧生動、妙趣橫生的四格漫畫,為孩子營造出輕鬆愉快地閱讀氛圍,讓孩子告別死記硬背,輕鬆掌握成語,從而汲取成語背後流傳千年的大智慧!正版圖書,原價145元,平臺和書店有活動,現在只要七十多塊,相當划算,我自己也入手了一本,連結奉上。

“愚不可及”是什麼意思?起初是形容大智慧的人

「點燈書屋」笑讀成語全3冊主持人王芳推薦讀得爽的160個成語故事

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