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成語

兼聽則明,偏信則闇,劉邦和項羽只是用人不同,項羽才輸了江山

作者:由 文小魚 發表于 成語日期:2022-01-02

兼聽則明偏聽則暗是誰的觀點

我們都知道在楚漢爭霸中韓信是非常重要的領軍人物。韓信一開始是項羽手下的將軍,後來又轉入到了劉邦的帳下。再後來劉邦建軍立業的時候要也少不了韓信的功勞。

兼聽則明,偏信則闇,劉邦和項羽只是用人不同,項羽才輸了江山

但是我們反過來想一想,如果項羽還是擁有韓信這個厲害的軍事專家,那他會取得勝利嗎?會打敗劉邦嗎?就小編個人而言,項羽雖然在軍事方面能力很強,但是他為人剛愎自用,不能完全相信別人,所以就算項羽有了韓信,他也不一定能夠取得勝利。

我們還知道項羽手下本來有一位非常厲害的人叫范增,但是後來由於劉邦的挑撥,使得項羽最後氣走了范增,他曾經為項羽做過很多事情,也為項羽這個軍隊做了很多,才使得項羽這個軍隊一步一步壯大。按照一般的情況來說,如果擁有范增這樣厲害的謀略家,完全可以戰勝劉邦。可是誰知道項羽竟然做出這樣的事情呢?

兼聽則明,偏信則闇,劉邦和項羽只是用人不同,項羽才輸了江山

曾經在項羽和劉邦會面的《鴻門宴》上,范增曾多次建議項羽殺死劉邦,可是項羽不聽,最後放走了劉邦,但是劉邦很聰明,劉邦從這個過程中發現了範曾很厲害,是各有本領的謀略家,所以他便聯合手下一起想盡辦法來除掉他。

兼聽則明,偏信則闇,劉邦和項羽只是用人不同,項羽才輸了江山

最後根據項羽的性格和他自以為是的缺點。來採用離間計,離間他和范增,使項羽對范增產生了猜忌,從心底裡不再相信他。最後范增不得已離開了,最後悽慘的結局是范增死於回家的路上,無人過問。項羽沒有了范增這個厲害的謀略家,在最後的爭鬥中失敗,無顏面對江東父老便自刎江邊。

所以我們應該也能猜到,就算韓信得到了項羽的重用,最後項羽還是不能在楚漢爭霸中成功。不是因為項羽沒有才能,沒有厲害的將士,沒有優秀的謀略家,而是因為項羽的猜忌性格。

那麼我們可以誇張的說,就算項羽擁有天底下所有厲害的謀士,將軍等等,他也不一定能夠成功,因為他生下來的性格就決定了他以後的成就,他為人猜忌,容易受到別人的挑撥,到時候也許會把他軍中的所有厲害的人物全部氣走。

兼聽則明,偏信則闇,劉邦和項羽只是用人不同,項羽才輸了江山

而劉邦就跟他有所差別,劉邦很喜歡招賢納士,雖然在他手底下的一些人都不是太厲害,但是他能夠合理的運用他們各自的本領去為自己做事情,這也是劉邦身上的一大優點,我們也應該清楚的瞭解到,在古代,如果哪個皇帝能夠做到招賢納士,聽從一些大臣的建議。不信一些奸佞小人說的話,那麼這個皇帝就算做的很好了,他的成就就會被後人所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