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成語

康熙“聖主得賢臣頌”筆筒

作者:由 愛尚文房 發表于 成語日期:2022-01-05

羹藜含糗怎麼讀

#FormatImgID_1#

#FormatImgID_2#

清聖祖康熙皇帝重視漢學,寫得一手可以亂真的董(其昌)字,從上至下帶動了文房用具的生產。其中,筆筒尤為出色,官窯、民窯均大量生產。

作為開明君主,康熙深知漢文化對中華民族的影響力之巨大,出於政治上的考慮,有意籠絡漢族知識分子,以統治大清江山。

在這樣的背景下,一隻全身書寫著近千字文章的筆筒誕生。

西漢時著名的四川大才子王褒,曾寫過一篇《聖主得賢臣頌》的文章,歌頌當時的皇帝漢宣帝劉洵禮賢下士,全國人才都能得以重用,各安其位。

也正因為這篇文章,王褒被皇帝留京重用,就任部級高官。

一千多年後,這篇文章被景德鎮的窯工們書寫在了一隻筆筒上——

康熙“聖主得賢臣頌”筆筒

清康熙 青花釉裡紅“聖主得賢臣頌”文筆筒

高16。2cm,口徑19。4cm,足徑19。2cm

筆筒呈圓桶形,直壁,口足尺寸相若,玉璧形底足。內外施白釉,外壁的主題圖案為青花楷書《聖主得賢臣頌》一篇。

文章的結尾用書寫的形式鈐釉裡紅“康熙傳古”篆體印。文字筆畫工整,娟秀清晰。底心施白釉,署青花楷書“大清康熙年制” 三行六字款。

康熙“聖主得賢臣頌”筆筒

今天,這隻筆筒又成為故宮博物院館藏重要文物之一,陳列在文華殿內的陶瓷館中。

康熙“聖主得賢臣頌”筆筒

很早就從書本上得知了這隻筆筒,一直無緣親見。誰知,它就藏在故宮裡,來了很多趟故宮,才知道。

康熙“聖主得賢臣頌”筆筒

康熙“聖主得賢臣頌”筆筒

康熙“聖主得賢臣頌”筆筒

最後,有興趣的同學,別忘了讀讀王褒的這篇文章——

《聖主得賢臣頌》全文:

夫荷旃被毳者,難與道純綿之麗密;羹藜含糗者,不足與論太牢之滋味。今臣闢在西蜀,生於窮巷之中,長於蓬茨之下,無有遊觀廣覽之知,顧有至愚極陋之累,不足以塞厚望,應明指。雖然,敢不略陳愚而抒情素!記曰 :“共惟《春秋》法五始之要,在乎審已正統而已。

夫賢者,國家之器用也。所任賢,則趨舍省而功施普;器用利,則用力少而就效眾。故工人之用鈍器也,勞筋苦骨,終日矻矻。及至巧冶鑄干將之樸,清水焠其鋒,越砥斂其咢,水斷蛟龍,陸剸犀革,忽若彗泛畫塗。如此,則使離婁督繩,公輸削墨,雖崇臺五增,延袤百丈,而不溷者,工用相得也。庸人之御駑馬,亦傷吻敝策而不進於行,匈喘膚汗,人極馬倦。及至駕齧膝,驂乘旦,王良執靶,韓哀附輿,縱馳騁騖,忽如景靡,過都越國,蹶如歷塊;追奔電,逐遺風,周流八極,萬里一息。何其遼哉?人馬相得也。故服絺綌之涼者,不苦盛暑之鬱燠;襲貂狐之暖者,不憂至寒之悽愴。何則?有其具者易其備。賢人君子,亦聖王之所以易海內也。是以嘔喻受之,開寬裕之路,以延天下英俊也。夫竭知附賢者,必建仁策;索人求士者,必樹伯跡。昔周公躬吐捉之勞,故有圉空之隆;齊桓設庭燎之禮,故有匡合之功。由此觀之,君人者勤於求賢而逸於得人。

人臣亦然。昔賢者之未遭遇也,圖事揆策則君不用其謀,陳見悃誠則上不然其信,進仕不得施效,斥逐又非其愆。是故伊尹勤於鼎俎,太公困於鼓刀,百里自鬻,甯子飯牛,離此患也。及其遇明君遭聖主也,運籌合上意,諫諍即見聽,進退得關其忠,任職得行其術,去卑辱奧渫而升本朝,離疏釋礄而享膏粱,剖符錫壤而光祖考,傳之子孫,以資說士。故世必有聖知之君,而後有賢明之臣。故虎嘯而風冽,龍興而致雲,蟋蟀俟秋吟,蜉蝤出以陰。《易》曰:“飛龍在天, 利見大人 。”《詩》曰 :“思皇多士,生此王國 。”故世平主聖,俊艾將自至,若堯、舜、禹、湯、文、武之君,獲稷、契、皋陶、伊尹、呂望,明明在朝,穆穆列布,聚精會神,相得益章。雖伯牙操遞鍾,逢門子彎烏號,猶未足以喻其意也。

故聖主必待賢臣而弘功業,俊士亦俟明主以顯其德。上下俱欲,歡然交欣,千載一合,論說無疑,翼乎如鴻毛過順風,沛乎如巨魚縱大壑。其得意若此,則胡禁不止,曷令不行?化溢四表,橫被無窮,遐夷貢獻,萬祥畢溱。是以聖王不遍窺望而視已明,不單頃耳而聽已聰;恩從祥風翱,德與和氣遊,太平之責塞,優遊之望得;遵遊自然之勢,恬淡無為之場,休徵自至,壽考無疆,雍容垂拱,永永萬年,何必偃卬詘信若彭祖,呴噓呼吸如僑、松,眇然絕俗離世哉!《詩》雲“濟濟多士,文王以寧 ”,蓋信乎其以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