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韋應物的一首五言詩,樸實自然,讀完令人滌盪塵俗

作者:由 品詩賞詞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2-03-15

春鳩鳴何處是什麼意思

唐代詩歌經常以實為虛,化景物為情思,並且從頭至尾都一氣呵成,卻沒有一句議論,可謂情景交融,毫無雕琢。 比如王維的山水田園作品,就做到了不著一個禪字,卻抒寫了對禪境的嚮往。孟浩然的詩歌作品也是盡情展現自然景觀,又在不經意間抒發情感,令人感同身受。

唐代還有很多詩人深受陶淵明的影響,希望歸隱山林,過一種閒適忘憂的恬淡生活。但是又由於種種原因,難以徹底擺脫仕途經濟,於是只好在詩歌中委婉地抒寫一些淡淡的愁情。下面分享韋應物的一首五言詩,樸實自然,讀完令人滌盪塵俗。

韋應物的一首五言詩,樸實自然,讀完令人滌盪塵俗

東郊

唐代:韋應物

吏舍局終年,出郊曠清曙。

楊柳散和風,青山澹吾慮。

依叢適自憩,緣澗還復去。

微雨靄芳原,春鳩鳴何處?

樂幽心屢止,遵事蹟猶遽。

終罷斯結廬,慕陶真可庶。

韋應物的一首五言詩,樸實自然,讀完令人滌盪塵俗

韋應物年輕時曾在唐玄宗身邊擔任侍衛,後來安史之亂爆發,他也失去了依靠,卻從此開始發奮讀書。入仕後一直勤勤懇懇,並關愛百姓,晚年生活即使窮困潦倒,仍然不失士大夫的情懷。

大家都非常熟悉韋應物的《滁州西澗》,其中就表達了作者恬淡的胸襟和憂傷的情懷。詩人喜歡大自然,嚮往寧靜安然的隱居生活,但也放不下很多事情。如此矛盾的心情,讓他經常寢食難安。這首詩就真實地反映出作者徘徊不定、進退兩難的心情。

韋應物的一首五言詩,樸實自然,讀完令人滌盪塵俗

首兩句先點明自己郊外散步的原因,“

吏舍局終年,出郊曠清曙

。”整天窩在吏舍中,不僅有辦不完的差事,而且還心情煩躁。所以暖春時節,曠野中山清水秀,詩人也準備外出散心,讓清晨的空氣清新潤脾。

接下來的四句展現出詩人忘我的心境,“

楊柳散和風,青山澹吾慮

”,春風輕拂、楊柳婀娜,山色蒼翠、盪滌塵心,詩人徹底忘記了煩惱和愁悶,於是“

依叢適自憩,緣澗還復去

”,他時而在樹叢中小憩一會,時而沿著小溪走走停停,溪水澄澈、空氣清新,詩人好久都沒有這樣放鬆了。

韋應物的一首五言詩,樸實自然,讀完令人滌盪塵俗

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詩人半生勞累,偶爾放鬆一下,頓時感到大自然如此值得親近。“

微雨靄芳原,春鳩鳴何處

?”一場春雨滋潤了原野,處處傳來鳥兒的歡鳴聲,更顯得郊野的幽靜和空曠。

如此良辰美景,正該細細觀看、慢慢欣賞,可是詩人卻依然難以忘記吏舍中的事務,“

樂幽心屢止,遵事蹟猶遽

。”詩人即使已經心馳神往,卻又淺遊驟止,終於未能盡興,內心也就難以達到清遠寧靜。

一個“屢”字,蘊含深刻,既表達出行動的突然性,也委婉地暗示出詩人在瞬間意識到,自己難以徹底做到退隱山林。

韋應物的一首五言詩,樸實自然,讀完令人滌盪塵俗

最後兩句抒寫感慨,“

終罷斯結廬,慕陶真可庶

。”雖然沒有盡歡,但這次郊外踏青卻讓他感受頗深,也急切地盼望有朝一日可以閒隱無憂。於是他憤而為誓,遲早要學習陶淵明歸隱山林。

不過詩人恐怕難以如願,陶淵明之所以能夠掛印還鄉、無所牽掛,其實他在內心裡就喜歡田園生活,正如他在詩中描寫的那樣,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怡然陶醉,樂此不彼,才能安靜地做到天人合一。而韋應物只是在疲倦的時候心生嚮往,求一時之暢快,並非從心底熱愛田園生活。

韋應物的一首五言詩,樸實自然,讀完令人滌盪塵俗

韋應物郊野踏青,清曠之景令人滌盪塵累。全文樸實自然,卻波瀾起伏,令人感慨。詩人先覺得厭倦了宦途的生活,希望迴歸自然和田園。接下來就描繪了郊外的踏青場景,可謂情景交融、有聲有色,也表達了一種喜悅心情。可是最後詩人又覺得難以割捨仕途,終於嘆息不止。

讀完之後,雖不覺得文勢浩瀚,但也體現出唐代詩歌委婉形象的特點,更真實地展現出詩人複雜和矛盾的心情!朋友們對這首詩有何看法,也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