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文正”的諡號有多稀缺?歷經唐宋元明清也就30人

作者:由 唯知人文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2-04-01

綠陰不減來時路的不減什麼意思

《左傳》有言: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古人對德行的追求放在首位。自唐代以來,有一個比較奇特的文化現象。文人入仕且官居高位後,大都希望被皇帝賜封一個諡號“文正”,那麼“文正”的諡號到底有什麼特別呢,今天就來說說。

“文正”來源於“文貞”

我國語言文字含義豐富,幾乎每一個漢字都蘊含著先哲的卓越智慧,都承載著先民的人文追求,以文化的“文”與正直的“正”相組合,就是政治的“政”字,所以得諡“文正”之人,幾乎都是為文從政這一文官群體中的佼佼者。

“文正”的諡號有多稀缺?歷經唐宋元明清也就30人

在唐代,文正作文貞,大唐第一諍臣魏徵就獲得過這個稱號。魏徵本來與李世民不在一個陣營,他是太子李建成的死黨,玄武門之變之後,投靠了李世民。魏徵是一個很有個性的人,以直言敢諫聞名,據《貞觀政要》記載統計,魏徵當面向李世民提建議有五十次,向李世民的報告文書十一件,一生的建言多達“數十餘萬言”。李世民雖然是一代明君,但也是一個常人,是人都有脾氣,魏徵因為屢次衝撞唐太宗,搞得李世民很是窩火,“我遲早要殺了這個鄉巴佬”,但徵高麗失敗後,又無比懷念魏徵,因為再也沒一個能像魏徵那樣不要命的提建議的人。

“文正”有多稀缺?

物以稀為貴,古代統計者對“文正”的諡號是不輕易許人的,再加上宋代司馬光“

文是道德博聞,正是靖共其位,文正是諡之極美,無以復加

”一番闡釋,文正遂成為古代文人做官後夢寐以求的諡號。

“文正”的諡號有多稀缺?歷經唐宋元明清也就30人

據統計,有唐一代,僅有4人獲得過這個榮譽,除了前面所講的魏徵,還有陸象先、宋璟、張說等3人。宋代承唐制,為了避宋仁宗趙禎的名諱,名貞改為文正。宋、元、明、清四朝,只有26位股肱之臣生前或死後獲贈“文正”諡號,其中宋代有李昉、范仲淹、司馬光、王旦、王曾、蔡卞、黃中庸、鄭居中、蔡沈等9人;元代有吳澄、耶律楚材、劉秉忠、許衡、廉希憲等5人;明代有方孝孺、李東陽、謝遷、倪元璐等4人;清代有湯斌、劉統勳、朱珪、曹振鏞、杜受田、曾國藩、李鴻藻、孫家鼐等8人。

所以,歷經唐、宋、元、明、清五朝,一共也就30人獲得過這個殊榮。他們都是為文從政這一文官群體中的佼佼者,這些人也的確透過“立德、立功、立言”,在漫長曆史長河中留下了傳承後世的聲名、功勳和主張。

比如,唐太宗與魏徵之間的相愛相殺,給我們留下許多警示名言,“兼聽則明,偏信則闇”、“飢者易為食,渴者易為飲”,“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文正”的諡號有多稀缺?歷經唐宋元明清也就30人

以千古絕唱“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垂範後世的范仲淹,不僅做官做得好,而且文章也寫得好,他為官清廉,剛直不阿,官至參知政事(副宰相),遺作《范文正公集》享譽後世。

一代大儒方孝孺,是一個非常硬氣的文人,他舉止淳厚,堅貞不屈,孤忠赴難,被誅十族,官至文學博士,所寫《遜志齋集》銘刻青史。

晚清第一重臣曾國藩,也是一個靠刻苦和努力上進的典範,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禮治為先,以忠謀政,官至武英殿大學士,所撰《冰鑑》等著述裨益後世。

如今,取諡號的方式已經被現代人所拋棄,但是“文正”所透露出的價值取向,依然值得我們借鑑:

“文”與“正”並行,透過讀書涵養學識、才華,透過實踐來提升品德、修為,最終提高我們的為人處世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