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細品電影《何以為家》,看見中國80後的原生家庭

作者:由 眾花樓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2-05-31

何以成家電影

國不成國,家不成家,這部來自黎巴嫩女性導演扎巴基的電影,中文名被翻譯成這個名字太合適不過了。80後的農村孩子們看到這部電影,一定有很多共鳴吧,因為其中的許多劇情設定似曾相識。

細品電影《何以為家》,看見中國80後的原生家庭

這些電影劇情,80後的你是否想到小時候

賣頭髮 | 哈瑞生活困窘去賣掉了自己的頭髮。原來很多國家的窮人都是這樣的,對於窮人來說頭髮可能是生存品可以換來錢,對於富人來說頭髮是裝飾品,是形象的符號。現在國內市面上給頭髮做個好看的造型就幾百塊,這是那些面臨生存問題的人們所不敢想象的。

細品電影《何以為家》,看見中國80後的原生家庭

賣涼水 | 贊恩和姐們在街上賣水。小時候在四川的農村老家也流行夏天賣涼水,各種顏色的涼水在大樹下的桌子上擺著,路過的口渴人只要花上5分錢就可以來上一杯,有過這樣的趣味童年的朋友們,應該感到的是快樂吧,而不是像贊恩感到的是枷鎖。

來月事 | 贊恩用小背心給妹妹當衛生棉,甚至偷小賣部的衛生棉。可憐的小妹妹最後還是被發現,最終被父母強迫著嫁人了。小時候面臨剛來月事的時候,多數人都會很恐慌,農村生活的孩子多半也是先隱瞞,當洗衣服的時候才被媽媽發現。但是,媽媽她總會溫柔地走過來教你該怎麼做。

吃奶粉 | 尤納斯餓得不行了,贊恩搞來了奶粉,出租屋斷水了,就這麼幹的給他吃。80後小時候一定幹過很多幹吃什麼的趣事,白糖、維維豆奶粉、甚至帶著豬油。。。都是窮人家的東西,但每一種味道都留在了我們的腦子裡。

細品電影《何以為家》,看見中國80後的原生家庭

看著這些似曾相識的畫面,感恩我的原生家庭帶給美好的回憶。有淘氣,有捱打,而今回憶起來,我們都是在父母的肩膀下被溫柔以待的孩子。那時候我們心裡無論怎麼飄,都還是被愛的人,因為有愛所以有家。

原生家庭好,有時候是因為國家好

在主人翁的家庭裡有很多個兄弟姐妹,即使父母連孩子的溫飽都解決不了,他們還是願意不厭其煩地生孩子。是什麼原因?是旁人的掛念?是這個國家的集體意識?對,沒有孩子的家庭是被人瞧不起的,孩子是父母的榮耀。可是想想孩子,他們真的感受到了榮耀嗎?“因為活著而高興吧?”

細品電影《何以為家》,看見中國80後的原生家庭

導演問孩子們,多數的孩子說:“不高興,我們生來便不被愛著”有什麼感受比這個世界不歡迎你更難受的。家庭是我們來到人世的第一個混暖環境,在這個集體裡明明是孩子要被逼無賴地裝成大人,學著大人的模樣為生活負責。電影看著讓人比較壓抑,不禁讓人會問這些大人是怎麼了,這個國家怎麼了?

讓人們走出內心羈絆,找到心靈之家

長到之後,面對日益豐富的物質條件。我們活在安樂窩裡,漸漸忘記了那些簡單的快樂,現在的我常常問我的家在哪裡?離開父母,城市打拼,我們許多人活成了經濟上獨立個體,但是心靈卻仍然是個嬰兒。

希望更多人不會因何以為家而困擾,找到愛,找到方向,真正從原生家庭中獨立。將愛付出,被愛給予,成為一個有幸福感的人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