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資治通鑑》劉邦為何能吸引到頂級人才!

作者:由 李雙2020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2-06-22

幾自剄死翻譯

【原文1】

春,二月,沛公北擊昌邑,遇彭越;彭越以其兵從沛公。越,昌邑人,常漁鉅野澤中,為群盜。陳勝、項梁之起,澤間少年相聚百餘人,往從彭越曰:“請仲為長。”越謝曰:“臣不願也。”少年強請,乃許;與期旦日日出會,後期者斬。旦日日出,十餘人後,後者至日中。於是越謝曰:“臣老,諸君強以為長。今期而多後,不可盡誅,誅最後者一人。”令校長斬之。皆笑曰:“何至於是!請後不敢。”於是越引一人斬之,設壇祭,令徒屬,皆大驚,莫敢仰視。乃略地,收諸侯散卒,得千餘人,遂助沛公攻昌邑。

【翻譯】

春季,二月,劉邦向北攻打昌邑,遇到彭越,彭越帶領他的部隊跟隨了劉邦。

彭越是昌邑人,經常在鉅野湖沼中捕魚,與人結夥為強盜。陳勝、項梁起事反秦時,水澤中的青年一百多人聚合起來,前去追隨彭越說道:“請您為首領。”彭越推辭說:“我不願意啊。”青年們竭力請求,彭越才答應了,並與他們約定次日清晨太陽出來時集合,遲到的即斬首。第二天日出後,有十多個人晚到,最遲的直至中午才來。彭越於是抱歉地說:“我已經老了,你們執意要推舉我為頭領。如今到了約定時間而許多人遲到,不能夠都殺掉,那麼就將最後到達的一個人斬首吧。”即命校長殺那個人。大家都笑道:“哪至於這樣啊!以後再不敢如此就是了。”彭越把那人殺了,設立壇祭祀天地,號令所屬部下。部屬們都驚恐萬狀,無人敢抬頭望他。彭越便領兵攻奪土地,收攏諸侯軍中的散兵遊勇,得到一千餘人,即協助劉邦攻打昌邑。

【解析】

彭越是漢初三大名將之一,協助劉邦贏得楚漢爭霸。彭越本是強盜,被人推舉為首領,文中可以看出彭越是有很強的軍事才能的,特別是“治軍”。

彭越等人為何願意追隨劉邦?

一是兩者都出身差別不大,劉邦雖然出身於“士族”,但身份脾性跟出身草莽的彭越也差不多;二是,劉邦當時已經是“侯”了,有身份有名望,像彭越這種“強盜”出身的人,自然會主動依附,有個“頭銜名分”還是非常重要的。

還有一點,在古代特別是秦漢時期是非常看重階層門閥的,對於劉邦來說雖然貴為“武安侯”,但劉邦脾性卻不怎麼在意這一點,換做項羽估計要剿滅彭越了。對劉邦來講,不斷擴充實力還是“大道”,有人願意主動來歸附何樂而不為呢。

【原文2】

昌邑未下,沛公引兵西過高陽。高陽人酈食其,家貧落魄,為裡監門。沛公麾下騎士適食其裡中人,食其見,謂曰:“諸侯將過高陽者數十人,吾問其將皆握齪,好苛禮,自用,不能聽大度之言。吾聞沛公慢而易人,多大略,此真吾所願從遊,莫為我先。若見沛公,謂曰:‘臣裡中有酈生,年六十餘,長八尺,人皆謂之狂生。生自謂“我非狂生”。’”騎士曰:“沛公不好儒,諸客冠儒冠來者,沛公輒解其冠,溲溺其中,與人言,常大罵;未可以儒生說也。”酈生曰:“第言之。”騎士從容言,如酈生所誡者。

【翻譯】

昌邑城沒有攻下,劉邦率軍西進經過高陽。高陽人酈食其,家境貧寒落魄飄零,做了看管里門的小吏。劉邦部下中一名騎士正好是酈食其的同鄉,酈食其見到他時,對他說:“諸侯軍將領路過高陽的有幾十人,我打聽得這些將領都齷齪不堪,喜好繁文縟禮,自以為是,聽不進氣度豁達、抱負恢宏的言論。我聽說劉邦傲慢而看不起人,富於雄才大略,這真是我所願意跟隨遊樂的人啊,可惜沒有人為我引薦。你如果見到劉邦,就對他說:‘我的鄉里中有個酈生,六十多歲了,身高八尺,人們都稱他為狂生。他自己卻說:我不是狂生。’”這名騎兵道:“沛公不喜歡儒學,各位賓客中有戴著儒生帽子來的,沛公總是脫下他的帽子,在裡面撒尿。與人談話的時候,也常常破口大罵。所以你不可以儒生的身分前去遊說他。”酈食其說:“你只管給他講吧。”騎兵便將酈食其所囑託的話完整的轉達給了劉邦。

【解析】

酈食其更是厲害,別人是靠打仗攻城略地,酈食其僅憑“勸說”就為劉邦贏得了大批的土地、城池和軍隊。

文中所講“吾聞沛公慢而易人,多大略”,看來酈食其非常瞭解劉邦的脾性,是自己要追隨的人,估計也就劉邦能接納他了。“沛公慢而易人”,本意並不是傲慢而看不起人,而是不過多在乎禮數,說白了就是普通人想見到劉邦也不難,所以酈食其才會求助於這位騎士。

在秦漢時期,被稱作“狂生”多半都是儒家人士了。而酈食其要求騎士對劉邦說“人皆謂之狂生。生自謂“我非狂生”,其實就是暗示劉邦:我酈食其有儒生的才學,卻無儒生的齷齪。這樣劉邦反而願意召見酈食其。

【原文3】

沛公至高陽傳舍,使人召酈生。酈生至,入謁。沛公方倨床,使兩女子洗足而見酈生。酈生入,則長揖不拜,曰:“足下欲助秦攻諸侯乎,且欲率諸侯破秦也?”沛公罵曰:“豎儒!天下同共苦秦久矣,故諸侯相率而攻秦,何謂助秦攻諸侯乎!”酈生曰:“必聚徒、合義兵誅無道秦,不宜倨見長者!”於是沛公輟洗,起,攝衣,延酈生上坐,謝之。酈生因言六國從橫時。沛公喜,賜酈生食,問曰:“計將安出?”酈生曰:“足下起糾合之眾,收散亂之兵,不滿萬人;欲以徑入強秦,此所謂探虎口者也。夫陳留,天下之衝,四通五達之郊也;今其城中又多積粟。臣善其令,請得使之令下足下;即不聽,足下引兵攻之,臣為內應。”於是遣酈生行,沛公引兵隨之,遂下陳留;號酈食其為廣野君。酈生言其弟商。時商聚少年得四千人,來屬沛公,沛公以為將,將陳留兵以從。酈生常為說客,使諸侯。

【翻譯】

劉邦到了高陽的旅舍,派人召酈食其來見。酈食其一到,馬上就進見。這時劉邦兩腿叉開坐在床上,讓兩個女子給他洗腳,便接見酈食其。酈其食進來,只是拱手高舉行相見禮而不跪拜,說道:“您是想要幫助秦朝攻打諸侯國呢,還是想要率領各路諸侯擊敗秦朝呢?”劉邦罵道:“沒見識的儒生!天下的人共同受秦朝暴政苦累已經很久了,所以各諸侯相繼率兵攻秦,怎麼說是要幫助秦朝攻打諸侯呢!”酈食其說:“您若確是要聚集百姓、會合義軍去討伐無道的秦王朝,就不該如此傲慢無禮地接見厚長富有才學之人!”於是劉邦停止洗腳,起身整理好衣服,請酈食其在尊客席上就坐,向他道歉。酈食其便談起了六國合縱連橫的事。劉邦很高興,賜給給酈食其飯吃,並問道:“計策將如何制定啊?”酈食其說:“您率一群烏合之眾中起事,收攏了一些散兵遊勇,部眾還不足一萬人,就想靠此徑直去攻打強大的秦朝,這即叫作用手去掏虎口哇!陳留是天下的要塞,四通八達的樞紐地區,現在該城中又貯存有許多糧食,而我與陳留縣令交情不錯,請您讓我出使陳留,勸他向您投降;假如他不聽從勸告,您就領兵攻城,我作內應。”劉邦於是派酈食其出發,自己率軍跟隨,隨即降服了陳留,便號封酈食其為廣野君。酈食其對他的弟弟酈商說了這些事。當時酈商就召集青年,得四千人,前來歸屬劉邦,劉邦任用酈商為將軍,命他率領陳留的部隊相隨。酈食其則常常作為說客,出使各諸侯國。

【解析】

劉邦“使兩女子洗足而見酈生”,以這種“無禮”的方式召見酈食其是試探酈食其到底是不是“儒生”或真才實學。酈食其說到“必聚徒、合義兵誅無道秦,不宜倨見長者”,到了這裡劉邦意識到酈食其的重要性,劉邦起兵佔了一個天下公認的道義“誅滅暴秦”,這個是他招攬人才軍隊的招牌。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劉邦的態度:若你真的有真才實學,必定厚待之。

文中還有一個關鍵在於酈食其向劉邦提供的計策方略:勸降!這種方略是天底下最牛的空手套白狼。

我們分析下為何彭越、酈食其這類人願意追隨劉邦:

1、劉邦本身佔據天下“誅滅暴秦”的道義,這是天下百姓共識;

2、劉邦被楚懷王封為“武安侯”,有地位有威望;

3、自身具備一定的實力,特別是部下大多是鄉族之人;

4、出身“士族”,比較能吸引到彭越、酈食其這種階層的人再就是劉邦“脾性”的優勢,自身也能接受彭越、酈食其等這等出身的人,畢竟大家出身都不怎麼地,不同於項羽出身於貴族。

【原文4】

三月,沛公攻開封,未拔;西與秦將楊熊會戰白馬,又戰曲遇東,大破之。

楊熊走之滎陽,二世使使者斬之以徇。

夏,四月,沛公南攻潁川,屠之。因張良,遂略韓地。時趙別將司馬方欲渡河入關,沛公乃北攻平陰,絕河津南,戰洛陽東。軍不利,南出轅,張良引兵從沛公;沛公令韓王成留守陽翟,與良俱南

【翻譯】

三月,劉邦攻開啟封,沒能攻下;便西進,在白馬與秦將楊熊交戰,又在曲遇交戰,大敗秦軍。楊熊逃到滎陽,秦二世派使者去將他斬首示眾。

夏季,四月,劉邦向南進攻潁川,屠城。因得到張良的幫助,攻取了故韓國的領地。這時趙軍所屬部將司馬正要渡黃河進入關內,劉邦於是就向北進攻平陰,切斷黃河渡口南部地區,在洛陽東面與秦軍交戰。但作戰不利,向南撤出轅關,張良領兵跟隨劉邦;劉邦即命韓王韓成留守陽翟,自己與張良一起南下。

解析】

“沛公南攻潁川,屠之”,潁川是秦國軍事重地,之前項羽與劉邦在此與秦軍交戰殺死李由,這次劉邦又在此攻打潁川,這次就直接屠城斷絕後患了。

劉邦平定舊韓地讓韓王留守陽翟,與張良一起南下,這是要把張良握在手心裡了。

【原文5】

六月,與南陽守戰東,破之,略南陽郡;南陽守走保城,守宛。沛公引兵過宛,西;張良諫曰:“沛公雖欲急入關,秦兵尚眾,距險;今不下宛,宛從後擊,強秦在前,此危道也!”於是沛公乃夜引軍從他道還,偃旗幟,遲明,圍宛城三匝。南陽守欲自剄,其舍人陳恢曰:“死未晚也。”乃逾城見沛公曰:“臣聞足下約先入咸陽者王之。今足下留守宛,宛郡縣連城數十,其吏民自以為降必死,故皆堅守乘城。今足下盡日止攻,士死傷者必多;引兵去宛,宛必隨足下後。足下前則失咸陽之約,後有強宛之患。為足下計,莫若約降封其守;因使止守,引其甲卒與之西。諸城未下者,聞聲爭開門而待足下,足下通行無所累。”沛公曰:“善!”秋,七月,南陽守降,封為殷侯;封陳恢千戶。

【翻譯】

六月,劉邦率軍在東面與南陽郡守呂交戰,大破秦軍,奪取了南陽郡。南陽郡守敗逃,回保城池,固守宛城。劉邦領兵繞過宛城西進。張良勸他道:“您雖然想要儘快入關,但是目前秦軍尚兵多勢眾,又可據險而守,倘若現在不攻下宛城,宛城守敵從背後夾擊,前面又有強大的秦軍阻擋,這是很危險的!”劉邦於是連夜率軍抄小道返回,放倒旗幟,在天沒亮時,將宛城圍了三重。南陽郡守想要自殺,他的舍人陳恢說:“想要尋死還早了點。”就翻越城牆去見劉邦說:“我聽說您曾受楚懷王之約,先攻入咸陽的即在關中稱王。如今您滯留在這裡攻打宛城,而宛城連城數十座,城內軍民自認為投降也是必死無疑,故都登上城牆堅守。現在您整日在這裡不停的攻城,士兵死傷的必定很多,如若您率軍撤離宛城,宛城的守軍又肯定要尾隨追擊。這樣一來,您在前則失去了先入咸陽者稱王的約定,在後則有遭到強大的宛城守軍夾擊的憂患。我為您著想,還不如訂約招降,加封南陽郡守,仍讓他留守郡中,而率領他的軍隊一道西進。這樣,那些沒有投降的城邑,聞訊就會爭先恐後地開啟城門等候您的到來,屆時您就可以通行無阻了。”劉邦說:“好!”秋季,七月,南陽郡守呂舉城投降,劉邦封他為殷侯;並封陳恢為千戶(享用一千戶的賦稅收入)。

【解析】

劉邦這是因“先入關中者王之”,要急著進入關中,這可是將來爭奪天下的資本!其實劉邦聽從張良的建議也是很不容易的。所以文中講“張良諫曰”,說明劉邦不願在攻打宛城上浪費時間。劉邦還是聽從了張良的建議,恰巧南陽郡守願意投降,劉邦封其為殷侯!這裡講一個知識點:在古代,如果城池被攻佔或者不得已投降,郡城郡守長官一般會被殺或者被收押,而劉邦卻將其封為“侯”。後續也沒講,估計不會再讓這人做宛城郡守了,這個是必須要換成劉邦自己班底的人的。

【原文6】

引兵西,無不下者。至丹水,高武侯鰓、襄侯王陵降。還攻胡陽,遇番君別將梅,與偕攻析、酈,皆降。所過亡得滷掠,秦民皆喜。

【翻譯】

劉邦率軍西進,所過城邑沒有不投降的。到達丹水時,高武侯戚鰓、襄侯王陵也歸降了。劉邦又回攻胡陽,遇見番君屬下的將領梅,便與他一同攻打析、酈,二地都投降了。劉邦命令軍隊所過之處不得擄掠,秦地的百姓都非常喜悅。

《資治通鑑》劉邦為何能吸引到頂級人才!

【解析】

高武侯戚鰓、襄侯王陵,他們的爵位是怎麼來的也無從知曉,文中將是“降”,那就是成為劉邦的臣屬了,跟彭越、張良的性質是不一樣的。

有人可能會問區別在哪裡?打個比喻,如果高武侯戚鰓、襄侯王陵作為臣屬離開劉邦,就視為背叛,劉邦是要殺掉他們的,而彭越和張良則不是。

這倆人後來也為劉邦建立西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資治通鑑》這麼寫就是要暗示我們分清不同人之間的關係層級,以便更好的去運用這層關係。

【進一步解析】

縱觀文中我們基本可以分析出,劉邦早期與歸附者是一種類似於“聯盟”的關係。這種“聯盟”關係是有條件的,這個條件是建立在劉邦的“身份”上和其他人的自身條件上的,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聯盟方式”;比如彭越與劉邦是“依附”關係,彭越出身“強盜”,居無定形,長期依附或者成為劉邦的臣屬顯然不合適;酈食其與劉邦是“臣屬”關係,從劉邦封酈食其為廣野君和任用酈商為將軍就可以看的出來;劉邦與張良是“互助”關係,劉邦幫助張良收復韓國,張良則幫助劉邦制定戰略。這種”聯盟“的關係是完全不同於於我們所認知的“君臣、聯合、敵對等關係的!

我們在這會也會看出劉邦的“天授之”的才能,首先是擁有絕對主動權,就是無論對方如何事何種人,你都擁有“安排”的絕對權力!第二,就是絕對吸引力,像彭越、酈食其、張良這種人都是主動來找劉邦的,而不是劉邦去“請”,別人“主動來”,和你去“請”,這個絕對不是一回事!

《資治通鑑》劉邦為何能吸引到頂級人才!

資治通鑑 箱裝(精選本全套共6冊)文白對照白話版 國學經典歷史讀物文學智慧 史記故事書歷史文學書籍

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