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猶太智者說:“近惡者沾染惡習,近善者習修美德”,何解?

作者:由 人文者也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2-07-03

善者的意思是什麼

大家好,我是人文者也。

猶太人有這樣一句話,“近惡者沾染惡習,近善者習修美德”,何解?

猶太智者說:“近惡者沾染惡習,近善者習修美德”,何解?

如果套用到道德教育上,這句話的意思跟中國的“孟母三遷”差不多。

想要讓孩子有美好的品德,就應該為孩子選擇具有良好品德的夥伴、老師和鄰居,讓孩子在美德的薰陶下健康成長。

但是,猶太父母往往不會像中國父母那樣,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而是以身作則,他們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他們首先就會成為那樣的人。

猶太智者說:“近惡者沾染惡習,近善者習修美德”,何解?

為此,他們會對自己的朋友圈進行篩選,如果他們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個正直的人,他們就選擇正直的朋友和鄰居交往,如果他們想讓孩子成為博學的人,就跟博學多識的人交往,並且鼓勵孩子像他們一樣與這樣的人成為朋友。

猶太智者說:“近惡者沾染惡習,近善者習修美德”,何解?

當孩子在這樣的氛圍中成長時,他會模仿和學習這些人,並最終成為那樣的人,就算小的方面會有偏差,大方向總不會錯。

看到這兒,可能會有人不服氣,這種事咱們父母有幾個沒幹過的?告誡自己孩子跟學習好的多相處,給孩子挑好學校,找最好的補習老師,哪怕把父母的心血熬幹也在所不惜,這一切不都是希望給孩子一個好的環境,讓他們有出息嗎?

可是,咱們中國的家庭教育最大的問題就在於,理論嚴重脫離實際,且往往不顧實際情況,試圖透過父母或者所謂教育專家的單方面想象,為孩子制定成長方案,並強行推進計劃,把任何不同聲音當成干擾,包括孩子的聲音。

而且,對於計劃中的風險,我們的估計嚴重不足,而且沒有相對應的解決方案,也就是說,只管制定計劃,不注重實施細節,最終搞得自己和孩子筋疲力盡,反目成仇。

猶太智者說:“近惡者沾染惡習,近善者習修美德”,何解?

孩子是會長大的,是有思想的,他們會有自己的社交圈,而這個社交圈通常在大人的壓力下,會處於保密狀態,所以,當你有一天發現他不再專注於學習,盯著電腦發呆,或者對你的言語有了牴觸情緒,甚至拒絕再執行你制定的方案,你該怎麼辦?

大多數中國父母到這一步往往會使孩子和他們自己一起陷入痛苦狀態。一方面,父母希望孩子回到原來的軌道上去,按照他們的想法繼續走下去,另一方面,孩子因為有了獨立的思想,竭力想要擺脫“被控制”的狀態,擁有屬於自己的“自由”。

於是,中國父母的辦法往往是強行介入孩子的社交圈,把“安全隱患”逐個排除,它的害處有多大,相信不用我多說。

那麼,猶太人是怎麼做的?

這就必須說到猶太人的家庭關係。

在一個傳統的猶太家庭中,孩子和父母是沒有地位分別的,父母和孩子之間是平等的朋友關係,不管這孩子有多大,父母只會用對待朋友的方式與他交流和相處。

猶太智者說:“近惡者沾染惡習,近善者習修美德”,何解?

因為整體的社會環境和文化如此,所以當猶太父母想要自己的孩子交流時,往往會選擇坐下來,認真地跟他交流,而且,父母和孩子都不會覺得不自在。

比如孩子的交友問題,猶太父母會跟孩子分析利弊,一方面讓他明白什麼是真正的友誼,另一方面,試著瞭解孩子的心理狀態,因為“一個巴掌拍不響”,孩子被不好的朋友影響,並非只是“壞孩子”的鍋。

此外,父母還會把品德很好的朋友請到家裡來,讓孩子見識到什麼才是真正的高尚之人。

然而,這一切都只能在雙方關係平等的狀態下,才有可能實現,如果父母平時就自以為高人一等,用說教的口氣和居高臨下的態度跟孩子說話,那他們請來的人不管多好,都會被孩子下意識地當作敵人來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