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不安”跟“安心”

作者:由 黃江的美文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2-07-04

不安的安什麼意思

“不安”跟“安心”

思想者

人生既有精彩無限的光怪陸離,又有神秘莫測的萬千氣象;人生有五彩繽紛,更有萬紫千紅,複雜而又迷離,還分低谷和高峰。而題目的問題:“不安”與“安心”,實實在在是人生中永恆的話題,理不清,道不盡,千頭萬緒。然而又是“婆說婆有理,公說公有理”。二者涇渭分明,有時支離破碎,有時相互轉化。似如“莊周夢蝶”:“不知周之夢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

“不安”與“安心”,是人的兩種內心情緒的反應,不安是安心的先導,不安是安心的基礎。

“禍患常積於忽微,”不安者,由於憂慮禍患的降臨,必然處處謹慎,事事小心,不敢有一絲一毫的鬆懈,時刻提醒自己,銘記“沒有遠謀必有近憂”的教條,時刻提醒自己若要不被弱肉強食,就得發憤圖強,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憑藉如此的“圖強”精神,尋找機會,千方百計地奠定牢不可破的物質和精神基礎,建立相對“安心”的處境和條件,也就是在“不安”的促使下打造出一片“安心”的天下。

清代小說家、文學家蒲松齡曾寫過一副著名的對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對聯所提的“有志者”和“苦心人”,難道不是“不安”的人嗎?他們的成就,正來自於“不安”下的“有志”“苦心”。

然而,千萬不能把“苦心”用歪了。

“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是古人對題目的恰如其分的詮釋。這是憂患意識,是居安思危,從古至今,無不是歷遞這個道理。常有“不安”和“思危”的考量,就能催人奮進,俗話白越映說,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心素驗。人活著,就應該活出一個不同別人的樣子,不能被人戳脊梁骨。

貪圖安逸的人,必然是不善思考、懼怕困難、沒有擔當的人,必然是思想上、行為上鬆懈怠惰的人,其表現必然是故步自封、追求安逸、不謀進取,不敢創新,把自己的人生精彩寄生在別人的身上。

日本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村上春樹說,你要做一個不動聲色的大人,自己去過另外的生活,不是所有的魚,都生活在同一片海里。

村上春樹還說,子女、伴侶的成就,你可以開心,卻不必把它當成自己的成就;子女、伴侶的不幸,你可以傷心,卻不必把它當成自己的汙點。

村上春樹還說,勇敢地接納愛、承擔責任,卻不在愛與責任中沉迷。想想陪伴我們最久的,除了自己,還有風與陽光,就覺得活著真帶勁兒,畢竟我們的快樂,誰都搶不走。

“不安”和“安心”都跟人的情緒有關,屬於精神層面;但也是跟物質有一點聯絡。

關於這個話題,就說到這裡吧!

“不安”跟“安心”

“不安”跟“安心”

“不安”跟“安心”

百二秦關終屬楚

“不安”跟“安心”

三千越甲可吞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