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道德經蘊含的人生智慧

作者:由 硯農農資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2-07-04

夫明白於天地之德者是什麼意思

一、何為“道”

李耳(老子)所處的時代正值東周末年,天下大亂,國國相爭,道德禮儀盡喪。百姓流離失所、民不聊生。少年李耳(老子)自幼父母雙亡,跟隨爺爺長大。他看到社會的動盪、百姓的疾苦,勵志要尋找出一條救國救民之路。他先後拜商容、本元、紫真為師學習周禮、感悟大道學說。克服了重重困難,最終感悟出了道德學說的真諦,為人類留下了一部千古不朽之作《道德經》,其思想影響人類歷史達2500年之久。

二、何為“德”

德,漢字,古同“徳”。本意是七曜(日月金木水火土星)的執行。後來引申為順應自然,社會,和人類客觀規律去做事。不違背自然規律發展去發展社會,提升自己。德即是對道,對自然規律的認識和理解、踐行、革命,是人文精神的一種傳播。

後來德引申的意思是:直視“所行之路”的方向,遵循本性、本心,順乎自然,便是德;本心初,本性善,本我無,便成德。

三、和諧之道

周天子封老子為守藏室之史,相當於國家圖書館、檔案館館長。老子入朝時向周天子闡釋了大道治世思想成為千古佳話。

周天子:寡人久聞先生乃大賢之人,今日召見以求先生為寡人出一些治國之策,願聽先生高論。

老 子:陛下過譽了,李耳本一布衣平民,哪有什麼高論哪。

周天子:寡人還聽說先生有獨特的治世之道,寡人想知道,先生如此智廣,不知先生修習的是何學問哪?

老 子:李耳一生所求之學為道德二字。

周天子:道德?何為道德?

老 子:道者,天地之祖,萬物之宗也。其形也虛,其象也無,其性也自然。天地因之而生,日月因之而行,人物因之而成,不以人之好惡而改也。它是天地萬物一切變化中永恆不變的。德者,道之用也,二者一也。

周天子:如何才能做到二者為一呢?

老 子:人合於道則德,物合於道則序,反之,則為悖為逆。人德物序則天下正,人悖物逆則天下亂。和諧是道德學說的基本法則之一。

周天子:和諧?此話怎講?

老 子:自然和諧:星辰順序,天清地寧,風調雨順,萬物繁榮。人類和諧:天下太平,社會穩固,刀槍入庫,馬放南山。國政和諧:上下同心,百官盡職,百工盡技,百業興隆,百姓樂業。家庭和諧:六親和睦,夫婦和順,家道昌盛,樂享天倫。人身和諧:陰陽平衡,百脈暢通,身康體健,心曠神怡,頤養天年。

周天子:今周室不振,天下紛亂,先生怎麼看?

老 子:陛下,天下之禍莫甚於私慾,天下之亂莫大於相爭。衣食起居,人之性也,然過之則為欲也。庶民爭利,大夫爭權,諸侯爭地,皆私慾所致,天下焉能不亂?若上至公侯,下至庶民,少私寡慾,和諧和睦相處,天下安能亂矣?

四、用兵之道

老子主張:兵者不詳之器,不得已而用之。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

老子在辭官回鄉途中遇到失散三十年的兒子李宗。此時李宗已是衛國的大將軍。正與曹國打仗,殺死曹國士兵無數。李宗為其勝利在賬內擺慶功宴。老子教化李宗:兵者殺人之器,不得已而用之,不可以勝為快,戰爭一起,屍橫遍野,民不聊生,應以悲泣之心處之,勝利之後,當迴心反思,芸芸眾生,死傷無數,豈有奏凱回朝,歌功頌德之理,當以喪葬之禮對之,決不可再敢有殺伐之心啊。每個人都有生身父母、兄弟姐妹,一旦戰死疆場,與親人陰陽相隔,他們的父母、兄弟姐妹豈能不肝腸寸斷?今天,你殺了他們,明天他們又殺了你們,多少人要失去親生骨肉?人生於天地之間,生老病死本應因順自然,不可以倒行逆施,戰爭無端奪去他人生命,悖逆大道,而你們,怎可以慶賀殺人之後的勝利呢?

五、死而不亡者壽

史書記載老子、孔子兩位歷史上的最偉大的聖人一位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一位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曾三次會面。兩位聖人在當時百家爭鳴的時代進行了激烈的思想碰撞,他們的思想既有不同之處又有共同點。兩位聖人的最後一次會面是在沛地。孔子對老子講:丘一生推廣仁義,卻事事不順,難道我丘錯了嗎?丘欲周遊列國以推廣仁義。老子說:以悠然逍遙之心生活在簡樸的田園之間,自然而然,逍遙無為,非士非官。

孔子講:丘認為,人生在世,應該為官,有了官職就有了權力,有了權力才可以實現自己的抱負,否則,作為庶民,又該如何實現自己的抱負呢?

老子對孔子講:孔丘先生之言不無道理,但應適時而行,當今天下人心墮落,各國諸侯紛爭四起,又有哪國君王願意聽先生的仁義之學呢?先生的仁義之學之所以難以推廣,都是因為時機未到啊。

孔子講:時機未到?若時機到時,丘豈不早已歸天矣。

老子手指滾滾的河水說到:人類歷史長河滾滾向前,你我只是處在長河中的點滴一粟,即使再活一百年,兩百年,對於將來人類千萬年的發展,都是短暫的,先生應做到“死而不亡者壽”才對啊。

孔子疑惑的問:先生,何為“死而不亡者壽”呢?

老子講:形死而神生,身雖已亡,但精神是永存的。如此,先生的學說才可以流芳百世。

六、儒家道德主張與道家的道德主張不同

儒家的道德,叫做禮,也就是世俗道德,孔子提倡的是“克己復禮”,儒家是以禮教治國的。

而道家的主張是順應自然,是不變的自然規律,是恆道。而世俗道德是隨著年代變化的,這是區別之一。

我們現在所講的道德類似於孔子所講的“禮”。比如莊子在妻子死後鼓盆而歌,在常人看來親人死後不悲傷反而慶祝是不符合禮法的,但是莊子卻認為這是順應自然的表現。

具體舉例子,80年代以前女生穿短裙叫做有傷風化,傷風敗俗,不道德;封建社會丈夫去世的女子再嫁那是不守婦道,沒有道德;父母去世,守孝不夠三年那就不孝順,不道德;人多的時候吃飯筷子沒用正確,坐姿不對,吃東西難看點,統統歸於不道德,不勝列舉……。。但是隨著社會變化,穿超短裙,三點式也正常了;再嫁,嫁了好幾次也正常,父母去世再孝順也不會去耽誤三年時間啥事不幹守在家裡。這些言行,其實是世俗的道德,是變化的,是儒家的禮的範圍,婚喪嫁娶都有個規矩,儀式,這都是儒家的禮,世俗的道德,是隨著社會變化的。而道家站在道的高度,是明確反對這種禮的,是反對世俗的禮教道德的。

道家的德,也叫做玄德,或者上德。是指什麼呢?最好的辦法是以經典解釋經典,不要去自我臆想,推斷,猜測,知識體系的不同,會有一千種對德的解釋。

在《道德經》中,對道的是本體論講什麼是自然,道的形態和功用,那麼關於德的是方法論,講怎麼順應自然。怎麼樣去承載道。其中有一段講述了它們的關係: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爵,而常自然。道生之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先解釋這一段,道生成萬事萬物,德養育萬事萬物。萬事萬物雖現出各種各樣的形態,環境使萬事萬物成長起來。故此,萬事萬物莫不尊崇道而珍貴德。道之所以被尊崇,德所以被珍貴,就是由於道生長萬物而不加以干涉,德畜養萬物而不加以主宰,順其自然。因而,道生長萬物,德養育萬物,使萬物生長髮展,成熟結果,使其受到撫養、保護。生長萬物而不居為己有,撫育萬物而不自恃有功,導引萬物而不主宰,這就是奧妙玄遠的德。再簡單一些,道是衍生萬物的,是種子,是父母,德就是是土地,陽光,道生萬物,德長養萬物,所以叫做厚德載物啊,大家看看啊,就這一點,道家的德,和世俗的道德,禮,沒有半點關係。

但是,還不足以全面說明道家的德,道德經還有一章,講的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直接提到上德,下德,並且解釋了,什麼是上德,什麼是下德。

真正的有道德者,其德行是出於自然、淳樸、簡單、內在、主動,所以表面上看是沒有“德”的痕跡,實際上是德的隨時執行。所以這樣的德才是真正的上德。普通的人完成德的操守,其表現都是受其他因素左右的,是表面的、外在的、形式的、被動的,所以雖然有“德”的種種表現,其實已經與真正的“德”的自然性質相差很多。這樣的德則是下德。

上德意思是真正的德,真正的善之善行,下德,還有點偽道德的意思,有目的嘛,哪怕這個目的是為了出名也好,做給他人看也好,哪怕是修身的準則,還都不是真正的德。

剛剛提到了修身也是世俗的事,普通人除了把禮,俗世的道德看成了德,而且還把對人不溫不火,有心機,處事圓滑當成了德的表現,把處事圓滑當成了中庸,中庸和道德經的中和思想一脈同源,這類為了世俗做人而處心積慮的所謂修身的道德,叫做賊,就是假的道德,冒充真正的德,偷了人家的名號嘛,而且太多人把名利成功的人看作德行高的,太多人去盲目學習模仿所謂成功人士,學習人家一言一行,想取得入世名利的成功,還妄想得道,妄想成為大德,這是沒有搞清楚真正的德的概念。

道是體,德是用,德承載道,是道的體現,這是道和德關係。這個德講的這麼多,貌似高深,那麼是不是就很難做到有德呢?也不是。

按照自然規律,按照自然的秩序,從自己的本性,本心,去生活、去工作、去待人接物,這就叫德。春華秋實,母雞生蛋,草木枯榮,這都是自然大道,這個道,最樸實,手摸到、眼看到、耳聽到的一切都是道,非常通俗易懂。春種秋收,沒人去為了討好誰去反著季節播種,母雞下蛋隨心所欲,也不是為了討好公雞,得到公雞的愛情,或者主人的讚美而去生蛋,這種所作所為是符合自然規律的,出在本能本心的,就叫有德。

那麼總結一下什麼是德,那就是自發的善舉善行,順天應人的貢獻自己的力量幫扶眾生,按照自然規律去做事做人,所作所為能體現天道精神的,這就是大德,上德,玄德!

七、自古聖賢皆寂寞

道家認為人的生是陽,死是陰,屬於生命的不同屬性存在,莊子死了老婆,認為老婆活著辛苦一生,死了就可以安睡休息了,自然現象,真心覺得沒啥好悲傷的,反而替妻子高興,若是從世俗禮節,就是世俗道德來看,肯定會被周圍親戚罵的。所以死了人,農村也叫做白喜事,是有一定道理的。自古以來很多得道高人的行為,不被世人所理解,境界越高,越是孤獨,曲高和寡的現象一直存在,有句話也說,自古聖人皆寂寞,原因就在這裡。

八、如何加強個人品德修養,做一個品德高尚的人?

一個高尚的人,是由內而外的,而不是為了高尚而高尚的包裝。

“一個人最重要的不是看他所站的位置,而是他朝的方向”人生茫茫路途,不論你現在是健康,是疾病,是貧困,是富有,是悲傷,是快樂,是幸福,不論你處在那個水平,都不能掌握,最重要的是你是面朝陽光,還是面朝黑暗,只要你總是向著陽光,就算你身處困境,你也會無比幸福,但若是你總是朝向黑暗,就算有錢從天上掉下來,你也會害怕砸傷頭,世界怎樣並不是關鍵,關鍵的是你自己的心態。

至於修養,就是:

第一,重學。

重學是實現自我修養的首要途徑。重學的程度越高,修養的質量就越好,對自我修養的實踐就越有益。重學,簡單講就是對學習的重視和自覺。

一是知之,這是克服愚昧、求得知識的行為過程;

二是好之,這是非智力因素積極參與的學習行為,其外在表現是安貧樂道,篤志好學,學而不厭,虛懷若谷,隨地從師,躬行實踐,遷善改過;

三是樂之,這是學習境界的頂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是一種全身心投入的審美體驗,是自身人格世界向“善”的昇華,是在對“真”的發現與領悟中產生的愉悅,它是建立在全部心理活動基礎之上的對學習的快樂與滿足,使人進入一種自強不息、欲罷不能、學道相融、渾然而一的境界。重學,就是要加強對這三種境界的理解和遵循,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奠定自己學識和修養的基礎。

第二,內省。

內省是自我修養的重要途徑。內省亦稱自省或自我反思。按照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觀點,人有兩個自我,一個是事實上的自我,一個是自己認識上的自我,這兩個自我往往差距較大,因此人們經常說,人貴有自知之明,心理學上把它稱為人的自我知覺。這種自我認識的途徑,就是我們強調的“內省”。應該說這是大學生進行自我修養的最佳途徑,從本質上說,內省是一種發自內心的自覺活動,是一種理性的自我反思,理性反思有助於大學生養成“吾日三省吾身’’的習慣,使自我修養達到理想的境界。

第三,慎獨

慎獨是進行自我修養的又一重要途徑。慎獨的基本核心是:作為一個人,一定要有堅定的道德信念,不因他人監督而行善,也不因無人監督而作惡,即不管處在明與暗,還是顯與幽,都不做壞事,它要求人們必須有高度的自覺性。

第四,力行。

力行是進行自我修養的實踐途徑。力行也稱身體力行,透過與社會交流、互動,使大學生的自我修養認知更具有全面性、深刻性和準確性。自我修養是一個不斷反覆、不斷提升、循序漸進的過程,意志力是自我修養的基礎,實踐性是意志力的特性,實踐越充分,意志力就越會得到磨鍊,意志品質就越會得到鞏固。透過力行,還能檢查到哪些是錯的,哪些是對的,以便及時矯正與肯定。

九、關於善惡,即信仰、立場的問題,明大德的問題。

善惡觀念是道德哲學中最基本的一對概念,它是對人或事進行道德評價的最一般的概念,通常是作為道德與不道德的同義語而使用的。善惡與否在於和諧與否,善是指符合一定道德原則和規範的行為或事件,惡則是指違背一定道德原則和規範的行為或事件,而善惡觀念則是指人們對某種行為或事件道德與否的評價、觀點和看法。

馬克思主義強調要從物質實踐出發來解釋觀念的東西,認為觀念的產生既不是由於神的旨意,也不是基於抽象的人性或意志,而是與人們的物質活動、物質交往以及與現實生活的語言直接交織在一起的,善惡觀念的產生也不例外。在人類社會初斯,由於自下而上環境的險惡,生產力水平的低下,故個人無法脫離社會共同體而獨立生活,維護社會共同體的存在與發展對於個人至關重要。在這種情況下,社會共同性的整體利益是至高無上的,與這種利益相一致的行為就是被認為是善的,反之就被認為是惡的。在這一階段,社會共同體的善惡觀念對個人的善惡觀念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兩者基本上是一致的。後來隨著社會分工的發展和私有制的出現,個人利益和社會整體利益的關係開始變得複雜化,一致和衝突並存。這種利益關係在個人善惡觀念的產生和形成過程中也留下了深深的印記,具體說來,個人善惡觀念的產生和形成一方面要受到以維護社會整體利益為己任的社會既定的道德原則和規範的制約以及社會主流的善惡觀念的影響,另一方面也必然要受到個人利益和個人所在的集團利益的驅動。因此,在分析善惡觀念的起源時,個人、集體與社會三者之間的利益關係是不容忽視的。

十、人活著為了什麼?

千百年來,人們對這個問題苦苦思索。為了住高檔的房子,坐豪華的汽車,為了衣錦還鄉,還是為了傳宗接代?

後來我才明白,人活著,就是要證明你還沒死!活著,就要跟死人有所區別!人生最幸福的三件事,有班上,有期望,有人愛!有一份餓不死的工作,有一個讓家人過上幸福生活的理想,有人時刻關心著你,這就夠了,是這些支撐著你生下來活下去,也正是這些讓你克服困難勇往直前,我們不一定要做一個多麼成功的人,但一定要做一個成熟的人,有道德,有素養,有擔當,自己的光和熱溫暖了自己在乎的人,還可以為他人照亮一段路,這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