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三國最強戰將是誰?十七歲成名,三十七歲陣亡,董卓見他也害怕!

作者:由 白馬晉一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2-07-04

孫堅幾歲死的

文:立早閒人(白馬晉一原創團隊成員)

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用在有“江東猛虎”之美稱的孫堅身上,恰如其分,一點也不為過。孫堅的死,表面上看,是因為其在洛陽得到並私藏傳國玉璽,在回江東的路上,被嚴格執行盟主袁紹命運的劉表攔了路,並以此為理由跨江攻打劉表,以報昔日攔路之仇。其實並非如此,孫堅之死,究其原因莫過於自己的性格。畢竟天底下沒有無緣無故的成功,也沒有莫名其妙的失敗。一切都取決於自己,什麼樣的性格,就會有什麼樣的命運。

縱觀孫堅一生的行事方式,可以判斷出孫堅的性格型別,即膽汁質。膽汁質,人的四種性格(多血質、膽汁質、粘液質、抑鬱質)型別之一,其特點是:情感發生迅速、強烈、持久,動作的發生也是迅速、強烈、有力。屬於這一型別的人,其優點:積極進取,不怕困難,熱情高漲,直率豪爽,有魄力;其缺點:急躁、暴躁和焦躁,行事魯莽,易因小事而大發脾氣,產生對立情緒,萌生報復心理,辦事不考慮後果,事後又後悔。

三國最強戰將是誰?十七歲成名,三十七歲陣亡,董卓見他也害怕!

孫堅就是典型膽汁質性格,脾氣急躁,個性衝動,喜歡玩命。不然不會在17歲時,竟敢一個追擊十幾個海盜,並殺死一個;也不會在17到19歲期間,還敢招募1000人去征討擁軍數萬的許昌,還平定叛亂;還不會在29至30歲之間,就敢冒著生命危險,帶頭爬上宛城城牆,且攻下城池;更不會在35歲之際,膽敢以一已之力死磕董卓,一路打得董卓無還手之力,逼得董卓要遷都以避鋒芒。在每一次戰鬥中,不管是為將還是為帥,孫堅都是身先士卒,衝鋒在最前線,把自己的部下都落下,甩掉。在創業初期,人手少,任務重的情況下,孫堅這樣做,能激勵將士,起到帶動作用,吸引吸收更多仰慕他的有志之士投奔、投靠他。在創業中後期,特別是成為一方諸侯時,人員齊備,架構完善,孫堅還這樣玩命的話,就會出現定位不清,責任不明,這即是對跟隨自己打江山的人不負責任,更是對自己及家人不負責的行為。

三國最強戰將是誰?十七歲成名,三十七歲陣亡,董卓見他也害怕!

古語有云:君子知命,不履險地,不立於危牆之下。君子尚且知道生命的可貴,不去做任何危險的事。更何況是為將者,為帥者,理應知道一個將帥的生命是一個軍隊的核心。將帥,統率全軍的最高將領。孫子在《謀攻篇》中說:“夫將者,國之輔也,輔周,則國必強,輔隙,則國必弱。”可見,將帥的選擇是國家大事,他們導演的戰爭關係著國家的存亡,民族的命運。無數的戰例證明將帥承當戰爭勝負之半的責任。而將帥在《孫子兵法》:“將者,智信仁勇嚴也。”這就是將帥所應具備五德,即足智多謀、賞罰分明有信、愛護士卒部屬,勇敢果斷和軍紀嚴明。為此,將帥只要具備“五德”則勝,不備“五德”則敗。這是一條顛撲不破的真理。而孫堅從未意識到將帥戰死,整個軍隊就會失去核心,軍隊就會不攻自破。作為跨江攻擊劉表的最高將領,卻衝鋒在最前線,一頭扎進蒯良設計,呂公實施峴山埋伏圈,兵敗身死。因此,孫堅的死,完全是自己造成的。

三國最強戰將是誰?十七歲成名,三十七歲陣亡,董卓見他也害怕!

英雄落幕,往往不如登場那般壯烈。孫堅死時正是歸鴉繞樹,死狀可謂慘不忍睹,年僅三十七歲,天妒英才。然而壯年早逝的孫堅卻在那個風雲擾攘,豪傑如浪花轉瞬即逝的時代,蹈死不顧,匡扶天下,固然大業未成,在漫長的史冊裡留下了短暫人生的深深印記。

筆者按:衝動,指做事魯莽,不考慮後果。感情特別強烈,理性控制很薄弱的心理現象。孫堅,作為一個軍隊的最高將帥竟因心境變化劇烈,易動感情,具有外傾性,才會在戰場形勢在瞬息之間發生逆轉時,只帶三十人就敢追擊殘敵,一往無前,單馬入峴山,最終身首異處。孫堅的死,完全是自己造成。這真是典型的性格決定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