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聊齋志異 卷八《盜戶》卷八《周克昌》

作者:由 淡泊穀子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2-07-17

又惡不由其道這句惡字怎麼讀

卷八盜戶

譯文

清朝順治年間,山東滕縣、嶧縣一帶,十個百姓中就有七個是盜寇,官府也不敢抓捕他們。後來,這些盜寇受了招撫,歸順了朝廷,縣官把他們另立戶冊,稱之為“盜戶”。凡“盜戶”與一般老百姓發生爭執,官府總千方百計地袒護他們,為的是怕他們重新造反。後來打官司的人便往往冒稱是“盜戶”,而另一方卻極力揭發對方是假的。每每打官司時,訴訟雙方先不去爭論是非曲直,而是苦苦爭辯誰是真盜假盜,還得煩勞官府去查閱戶籍。正巧,官署裡經常有狐狸作祟。縣官的女兒被狐狸迷住了,請了法師,用符咒捉住了狐狸,放進了一個瓶子裡,準備用火燒死它。這時,狐狸在瓶子裡大聲喊叫:“我是盜戶!”聽到的人無不暗笑。

作品鑑賞

此篇蠆段有完整曲折的故事情節和鮮明突出的人物形象,但處處緊扣“盜戶”展開,全篇結構謹嚴。開篇寫滕、嶧問盜者受撫別稱“盜戶”,點明瞭“盜戶”的來歷;繼而寫官府袒護“盜戶”,以至於訟者往往冒稱“盜戶”,真偽不辨j再接著寫狐怪惑人之女,被捉入瓶,將被燒死。乃自稱“盜戶”,以期獲免的可笑之事,客觀上對當時社會盜賊橫行鄉里、官府姑息養奸的黑暗現實,給予了深刻的批判。小說結尾的議淪,筆鋒直指時局,敘述了現實生活中一個秀才訴訟不敢承認自己是秀才,反而冒充盜戶的故事,揭露當時社會惡人當道,好人遭殃,是非混清,黑自顛倒的現實,也反映了一個政治混亂的社會里對人眭的扭曲

此篇小說寓莊於諧,言近意遠,敘次周密顯示了較高的結構藝術技巧;作者在議論中兼以敘事,具體而深刻。 “

主題思想

借一個虛幻故事與傳說辛辣諷刺當地清廷官員面對地方盜匪蜂起的現象治政無方、昏庸無能的醜惡本質。作者巧用曲筆,用”狐“的事巧妙借”盜戶“事,深具諷刺意,含蓄地表達主題。

狐被捉後大呼”我盜戶也!“聞者無不匿笑,原因是狐想冒用盜戶之名,取得寬恕,令人啼笑皆非。

卷八盜戶

作品原文

順治間[1],膝、嶧之區[2],十人而七盜,官不敢捕,後受撫[3],邑 宰別之為”盜戶“。凡值與良民爭,則曲意左袒之[4],蓋恐其復叛也。後 訟者輒冒稱盜戶,而怨家則力攻其偽;每兩造具陳[5],曲直且置不辨,而先 以盜之真偽,反覆相苦,煩有司稽籍焉[6]。適官署多狐,宰有女為所惑,聘 術士來,符捉入瓶,將熾以火,狐在瓶內大呼日:”我盜戶也!“聞者無不 匿笑。異史氏曰:”今有明火劫人者[7],官不以為盜而以為奸;逾牆行淫者, 每不自認奸而自認盜:世局又一變矣。設今日官署有狐,亦必大呼日‘吾盜, 無疑也。“

章丘漕糧搖役[8],以及徵收火耗[9],小民嘗數倍於紳衿[10],故有田 者爭求託焉。雖於國課無傷[11],而實於宮橐有損[12]。邑令鍾[13],牒請 釐弊[14],得可。初使自首;既而好民以此要士[15],數十年鬻去之產,皆 誣託詭掛,以訟售主。令悉左袒之[16],故良懦多喪其產[17]。有李生亦為 某甲所訟,同赴質審。甲呼之”秀才“;李厲聲爭辨,不居秀才之名。喧不 已。令詰左右,共指為真秀才。今問:”何故不承?“李曰:”秀才且置高 閣[18],待爭地後,再作之不晚也。“噫!以盜之名,則爭冒之;秀才之 名,則爭辭之:變異矣哉!有人投匿名狀雲[19]:”告狀人原壤[20],為抗 法吞產事:身以年老不能當差[21],有負郭田五十畝[22],於隱公元年[23], 暫掛惡衿顏淵名下[24]。令功令森嚴[25],理合自首。詎惡久假不歸,霸為 已有。身往理說,被伊師率惡黨七十二人,毒杖交加,傷殘脛股;又將身鎖置陋巷, 日給簞食瓢飲,囚餓幾死。互鄉約地證[26],叩乞革頂嚴究[27],俾血產歸 主[28],上告。“此可以繼柳蹠之告夷、齊矣[29]。

註釋

據《聊齋志異》鑄雪齋抄本。附則 據《聊齋志異》二十四卷抄本補

[1]順治:清世祖(福臨)年號(l644-1661)。

[2]滕、嶧之區,指今山東騰縣、峰縣一帶。

[3]受撫:接受招撫,即歸順宮府。

[4]左袒:偏袒。

[5]每兩造具陳:常常被告和原告雙方都進行申訴。兩造,訴訟雙方。

[6]稽籍:查證盜戶名籍。

[7]明火劫人:謂公開行劫。明火,手執火把。

[8]漕糧:水道運送公糧。

[9]火耗:謂碎銀火熔鑄錠而受的損耗。元時於徵收產金稅外,扣除熔鑄 損耗,見《元史·刑法志》三。明中計以後,田賦徵銀,以彌補銷耗為名徵 收火耗。清初征收火耗極重,已為正稅之外的勒索。

[10]紳衿:鄉紳和學中生員,泛指地方上有地位權勢的人,紳,指退居 鄉間的官員和中科第的人。衿,青衿,為學中生員的服飾,因指生員。

[11]國課:國稅。課,賦稅。此據青柯亭刻本,原無”課“字。

[12]官橐:橐,盛物的袋子。此猶言宦橐,指居官期間搜刮得來的餞財。

[13]邑令鍾:姓鐘的縣令。

[14]牒請釐弊,發文書請求改革弊政。釐,釐革,調整改革。

[15]要士:要脅士人。

[16]左袒之:謂偏護之。

[17]良懦:善良懦性之人。

[18]置高閣:謂棄置不用。《晉書·庚翼傳》:”京兆杜■,陳郡殷浩, 並才名冠世,而翼弗之重也;每語人曰:’此輩宜束之高閣,俟天下太平, 然後者其任耳。‘“

[19]匿名狀:不署姓名的訟詞。此訟詞,以遊戲文字諷刺惡人告狀,誣 陷士人。

[20]原壤:春秋魯國人。相傳因其母死不哭而歌,被孔子杖擊其脛。參 見《論語·憲問》,《禮記·檀弓》上。

[21]身,自身、本人。

[22]負郭田:近城肥沃的田地。據《孔子家語》載,顏淵有負郭之田五 十畝。

[23]隱公元年:即公元前 722 年,為魯國史書《春秋》記年之始。隱公, 魯隱公,公元前 722 年——前 694 年在位。

[24]惡衿:貪暴的秀才。衿,青衿,秀才服飾。顏淵:名回,孔子弟子, 以安貧樂道著稱。孔於稱其”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 不改其樂“。見《論語·雍也》。

[25]功令;古時課功的法令,即考核、選拔學者的法令。見《史記·儒 林列傳序》。

[26]互鄉;地名。不詳其處。《論語·述而》:”互鄉難與言。“

[27]革頂嚴究:革去功名,嚴加查辦。頂,頂戴,用以區別官員品級的 服飾。

[28]俾:使。血產:辛苦經營所置的地產。

[29]柳蹠之告夷齊,此指柳蹠告夷齊的匿名狀。據說明穆宗隆慶年間, 海瑞為直隸巡撫,欲制裁豪門巨室,不料為奸詐刁頑之人所乘。於是有投匿 名狀,對海瑞加以諷諭。告狀人以柳蹠名義,狀告伯夷、叔齊兄弟二人倚仗 父勢霸佔他的地產。意在說明投狀人中不乏誣良為盜、顛倒是非的奸詐刁頑 之徒,讓海瑞提高警覺。見褚人■《堅瓠集》。此事與原壤告顏淵有相類之 處。柳蹠,柳下蹠,即盜蹠,春秋戰國時人。《莊子·盜蹠》篇說他率”從 卒九千人,橫行天下,侵暴諸侯。“舊時常以喻指大盜。夷、齊,伯夷、叔 齊,商末孤竹君之二子。兄弟二人彼此讓國,逃往周地,後因未能諫阻周武 王伐紂,寧死不食周粟,雙雙餓死在首陽山上。舊時常以喻指高尚廉潔之士。

卷八週克昌

譯文

淮上有一位貢士,叫周天儀,年已五旬,膝下只有一子,名叫克昌,周天儀對他非常溺愛。克昌長到十三四歲,出落得瀟灑俊雅,但他天性不喜讀書,總是逃學,跟孩子們一塊戲鬧玩耍,經常整天不回家。周天儀也聽之任之。一天,天黑了克昌還沒回家,全家人才開始尋找,竟不見蹤影。周天儀夫妻號啕大哭,幾乎痛不欲生。

過了一年多,克昌忽然自己回來了,說:”我被道士迷了去,幸沒被害。正巧他外出,我才逃了回來。“周天儀喜出望外,也不加追問。此後再讓克昌讀書,只覺他比原來聰明瞭好幾倍。過了一年,克昌文思大進,既而又參加了府學考試,於是成了名士。世族大家都爭著向他許親,克昌都不樂意。趙進士有個女兒,很有姿色,周天儀硬強為兒子娶了過來。媳婦進門,夫妻二人調笑甚歡,但克昌總是獨宿,似乎從未沾染過妻子。第二年,克昌考中舉人,周天儀越加感到欣慰。但自己漸漸衰老,天天盼望抱孫子,所以曾暗示克昌這件大事。克昌卻漠然置之,似乎不懂。母親再不能容忍,一天到晚絮絮叨叨,克昌變了臉色,出門而去。說:”我早就想走了,之所以沒立即走,是因為難忘父母養育之恩。實在不能探討閨房中的事情,以安慰父母的心願。請讓我仍舊離去,那個會順從父母意願的人馬上要來了!“家中的傭婦追上去拉他,克昌已跌倒在地,衣冠像蟬蛻皮一樣堆在地上,人卻不見了。全家人都非常驚駭,懷疑克昌已死,所見到的是他的鬼魂。但也只有悲嘆而已。

第二天,克昌忽然騎著馬帶著僕人回來了,全家人驚慌失措。走近他略微問了幾句,也是說被惡人劫了去賣給一個富商家。這個富商沒有兒子,拿他當親兒子一般看待,買了他後,富商忽生一子。他想家,富商便把他送了回來。問他以前學過的東西,則跟過去一樣愚鈍。於是才知道這個是真克昌,而那個考中舉人的是假的,是鬼變的。但周家暗喜這件事沒有洩露出去,便讓克昌承襲了舉人的名份。行房事時,妻子倒是非常親熱熟練,但克昌很羞慚。面有愧色,好像新婚一樣。剛過一年,克昌便生了兒子。

卷八週克昌

原文

淮上貢生周夭儀[1],年五旬,止一子,名克昌,愛暱之[2]。至十三四歲,丰姿益秀;而性不喜讀,輒逃塾[3],從群兒戲,恆終日不返。周亦聽之。

一日,既暮不歸,始尋之,殊竟烏有。夫妻號啕[4],幾不欲生。

年餘,昌忽自至,言:”為道士迷去,幸不見害。值其他出,得逃歸。“

周喜極,亦不追問。及教以讀,慧悟倍於曩疇[5]。逾年,文思大進,既入郡庠試[6],遂知名。世族爭婚,昌頗不願。趙進士女有姿,周強為娶之。既入門,夫妻調笑甚歡;而昌恆獨宿,若無所私。逾年,秋戰而捷[7]。周益慰。

然年浙暮[8],日望抱孫,故常隱諷昌[9]。昌漠若不解。母不能忍,朝夕多絮語。昌變色,出曰:”我久欲亡去,所不遽舍者,顧復之情耳[10]。實不能探討房帷,以慰所望。請仍去,彼順志者且復來矣。“追曳之,已踣,衣冠如蛻[11]。大駭,疑昌已死,是必其鬼也。悲嘆而已。

次日,昌忽僕馬而至,舉家惶駭。近詰之,亦言:為惡人掠賣於富商之家[12];商無子,子焉。得昌後,忽生一子。昌思家,遂送之歸。問所學,則頑鈍如昔。乃如此為真昌;其入泮、鄉捷者[13],鬼之假也[14]。然竊喜其事未洩,即使襲孝廉之名[15]。入房,婦甚狎熟;而昌靦然有怍色,似新婚。甫週年,生子矣。

異史氏曰:”古言庸福人[16],必鼻口眉目之間具有少庸[17],而後福隨之;其精光陸離者[18],鬼所棄也。庸之所在,桂籍可以1067不入闈而通[19],佳麗可以不親迎而致;而況少有憑藉,益之以鑽窺者乎[20]!“

據《聊齋志異》二十四卷抄本

註釋

[1]淮上,淮水之濱。

[2]愛暱:謂溺愛。

[3]逃塾:逃學。塾,私塾。

[4]號啕:此據青柯亭刻本,原作”號跳“。

[5]曩疇:昔日,往昔。

[6]入郡庠試:即到府城參加選拔生員的考試。郡,此指府城所在地。庠,縣學。詳《葉生》注。

[7]秋戰而捷:指參加秋季舉行的鄉試,中了舉人。

[8]年漸暮:年歲漸老。

[9]隱諷:以隱約的言辭暗示。

[10]顧復:喻父母養育之恩。《詩·小雅·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

[11]衣冠如蛻(tuì退):衣帽如同蛻下的皮殼。蛻,蟬、蛇之類脫皮去殼。蛻,此據青柯亭刻本,原作”脫“。

[12]掠賣:劫掠出賣。

[13]入泮、鄉捷者:入縣學為生員、鄉試中舉的人。

[14]鬼之假:是鬼假借周克昌的名字。

[15]孝廉:明清為舉人的別稱。詳《畫壁》注。

[16]庸福人:平庸而使人得福。庸,平庸,平常。

[17]少庸:少許平庸的標誌。

[18]精光陸離者:容貌不平庸的人,指才智超軼者。精光,儀容。語出《史記·扁鵲列傳》。陸離,美玉。《楚辭·九嘆·逢紛》:”薜荔飾而陸離薦兮,魚鱗衣而■裳。“此謂不平常,不同凡庸。

[19]桂籍可以不入闈而通:謂不進考場而可以得到科舉功名。桂籍,科舉及第人員的名籍。《晉書·■詵傳》載,晉■詵舉賢良對策”為天下第一“,自謂”猶桂林之一枝,崑山之片玉“。後因以”折桂“喻科舉及第。

[20]鑽窺:鑽穴隙相窺,指男女不經媒合而私會,喻仕宦不由正當途徑而取得。《孟子·滕文公下》:”古之人未嘗不欲仕也,又惡不由其道。不由其道而往者,與鑽穴隙之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