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值得反思!輿論為何頻頻反轉?

作者:由 人民論壇網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2-08-03

輿論反轉是什麼意思

值得反思!輿論為何頻頻反轉?

值得反思!輿論為何頻頻反轉?

資訊時代,攪動公眾敏感神經、引爆全網關注的事件不在少數。民眾對已曝光的事件“津津樂道”,但由於新聞事實未及時登場,虛假資訊甚囂塵上,社會輿論環境因此紊亂,當事人也會受到莫須有的傷害。

比如之前引發全網關注的

“80後白髮書記”

事件,最開始因當事幹部李忠凱任免照片上花白的頭髮與實際年齡反差巨大,引發網民對“年齡造假”等方面的質疑。隨後,楚雄州政府新聞辦釋出宣告稱該幹部資訊屬實。此時,

輿論由“疑”轉“贊”

,民眾繼而紛紛點贊和感嘆基層幹部的不易。

這種公眾意見隨著焦點事件的發展變化而發生前後反轉的現象,被稱為

“輿論反轉”

值得反思!輿論為何頻頻反轉?

01

輿論反轉與新聞反轉有何不同?

一般來說,

新聞反轉

是指在網際網路傳播場域中,對同一事件的報道出現一次或多次顯著變化甚至出現反向變化的現象。頻頻熱演的“新聞反轉劇”往往更容易攪動公眾敏感的神經並讓其“津津樂道”,進而帶來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數字時代新聞環境的變化,導致新聞中混雜著各種各樣的資訊,虛實難分。由此,相關研究就與事實核查、虛假新聞、新聞糾偏聯絡起來。

在此前提下,

新聞反轉是一個事實真相逐漸呈現的過程

,一般情況下的新聞熱議,會隨著新聞事實的澄清反轉很快偃旗息鼓。比如2018年反轉新聞“快遞小哥雨中暴哭”,警方通報稱快遞小哥當日因與女友吵架後站在雨中哭泣,並沒有發生快遞被偷的情況。可見,隨著事實的呈現和糾偏,比如發生網民質疑、警方闢謠、官方澄清等情況,新聞往往隨之反轉,時間少則幾個小時,多則三五天,集聚於反轉新聞的輿論風波也就漸次平息。

2019年7月,一個芒果引發的“女快遞員”下跪事件中,隨著事件的發酵,出現了下跪女快遞員承認自己為博得同情謊稱被罰款被扣工資、為賠償客戶偽造郵政快遞包裹等一系列反轉,讓網友出乎意料,大跌眼鏡。與上述事件不同的是,一個芒果引發的下跪事件的反常在於,隨著事實資訊的依次呈現,相關熱議不僅沒有平息,卻呈現出進一步升級的態勢。在張某某和聶某某作出迴應後,網民意見顯著反轉並進一步裂變,“認為投訴者過度維權”“警方帶偏輿論”“批評圓通受理客訴機制”“認為快遞員不應該下跪”等的人數均上升,而顯著反轉的是“點贊警方”人數由39。7%降至5。5%,甚至“認為警方帶偏輿論”的由0%升至7。3%

輿論反轉

是就公眾態度而言,泛指公眾意見隨著焦點事件的發展變化而發生前後反轉的現象,相較於新聞內容失實基礎上發生的新聞反轉,輿論反轉的範圍更廣,一些並不是由媒體報道失實而引起的公眾態度反轉現象,也可以稱之為輿論反轉現象。一個芒果引發的下跪事件中有新聞反轉的成分,比如下跪女快遞員承認自己為博得同情謊稱被罰款被扣工資、為賠償客戶偽造郵政快遞包裹等一系列新聞事實的澄清與反轉,但更大程度上則是,隨著事實的澄清,輿論不僅沒有平息,反而呈現出更大範圍的熱議,輿論場呈現出長尾期。可以說,一個芒果引發的下跪事件,有新聞反轉的成分,但由於其中更多裹挾著公眾意見的對立、膠著和裂變,因此更大程度上體現了輿論反轉。

值得反思!輿論為何頻頻反轉?

02

輿論反轉的成因

事實上,一般意義上

新聞反轉的原因

大致有以下三種情況。

其一,由於慣性思維,就社會問題的主觀投射

。比如2014年12月的“醫生手術檯自拍”事件,有網友稱“作為一名醫護人員我想說難怪醫患關係這麼緊張,手術同時你們在做什麼?”此微博一出輿論譁然,眾多媒體迅速跟進。事後證明,這其實是一張留念照片,該話題引發關注,很大程度上源於現實“醫患關係”問題在一些人頭腦中的主觀投射。

其二,基於碎片化資訊,就熱點問題急於表達

。比如2018年11月“80後白髮書記”事件,雲南楚雄新提拔的80後幹部李忠凱,因任免照片上花白的頭髮與實際年齡反差巨大,引發網民對“年齡造假”等方面的質疑。當天新聞反轉,楚雄州政府新聞辦釋出宣告,該幹部資訊屬實。

其三,為博取流量,虛構新聞。

根據輿論三要素原理,

輿論的主體

——公眾其最顯要的規定性就是“問題相關性”,即利益相關所及。在某些事件中,利益相關者看似不多,但該事件的“潛在利益相關者”或者說“潛在公眾”的社會覆蓋面則不可小覷。

輿論的客體

——問題的規定性來看,問題的衝突性和反常性更容易引起輿論的關注和聚焦。再以一個芒果引發的下跪事件為例:

一個快遞員本該按照職業規範操作,最後卻呈現“下跪”的姿態,

表現出的弱者姿態卻與理性相悖

一個收遞人權益受損,謀求必要賠償本來理所當然,但當快遞員在賠償過程中以種種善意乃至下跪以求寬恕和原諒依然不依不饒時,

其對自我權益的執著維護與中國人傳統“與人為善”價值觀念相沖突

一名警察,以擔當的姿態,一方面挺身為弱者撐腰並證明“不必摒棄尊嚴求得原諒”,成為正義“守護者”,另一方面卻又建議快遞公司將收件人張某某及其家人列入圓通公司服務永久性“黑名單”,這似乎

也超越了一個警察職責和專業的範疇

一家快遞公司,對於業務爭端,

本來有自己的職業操作規範

,但卻在最初回應中表示贊同該警察的“正義”建議。

眾多潛在利益相關者的情感糾纏和觀念之爭告訴我們:在現代社會,客戶在維護自身權益之時,其界限何在?在市場經濟中,對弱者的同情是遵循傳統觀念,抑或市場規則?為民警勇於擔當給予稱許之時,是否考慮過其職業行動界限?這折射出的是,

在新的社會交往過程中,人們現實的觀念衝突、理念衝突

值得反思!輿論為何頻頻反轉?

03

破解輿論反轉的關鍵在哪兒?

新聞反轉的負面性在於,由於新聞事實未及時登場,虛假資訊甚囂塵上,容易給新聞當事人帶來傷害,甚或造成社會信任喪失和社會輿論環境紊亂,由此,新聞實踐進一步要求記者扮演核查員的角色,同時也對公民的媒介素養提出進一步要求,以期能夠批判性地評估和處理媒體內容。

輿論反轉是情緒的反轉

,其影響遠超過新聞事件本身的翻轉。作為輿論客體的社會問題,往往具有現實矛盾衝突性,客觀上新媒體社交具有即時、裂變的傳播特徵,加之公眾非理性情緒湧向網路空間,群體極化會加大輿情發展的不確定性。輿論反轉既有負面性,也有一定的建設性。有鑑於此,社會管理者若想在破解網路輿情頻發反轉方面有所作為,關鍵要著眼於輿情治理的針對性、前瞻性和長遠性。

① 著眼問題的前瞻性,要把握社會矛盾的焦點和問題

。作為輿論客體的社會問題,往往與社會的主要矛盾相關聯。社會問題網路輿情熱點也成為判斷社會矛盾與問題走向的重要指標。

近十年國內網路輿情的變遷趨勢恰恰印證了黨的十九大對社會主要矛盾轉變的基本判斷。當整個社會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以物質實現的方式達成,以往因物質資源匱乏而導致的社會生存競爭和矛盾衝突就退居次位,

精神層面和社會交往中的矛盾和衝突就日益凸顯

政府可以透過調整政策來實現資源的均衡和各方利益的平衡,而理念的衝突,卻似乎難以透過一紙文書來定性。傳統社會可以透過等級制度維持倫理觀念的一元性;而現代社會的開放性必然帶來更多的倫理多元性,尤其在社會轉型期,傳統和現代交融,伴隨著傳統道德倫理觀念的崩塌,新的制度文明建設的滯後,倫理觀念也呈現出多元衝突的景觀。但一個社會對秩序的天然追求,體現在一個國家對倫理一元性和個體性的追求上,比如透過政府行為統一街坊牌匾,本意在美化市容市貌,但也容易遭受市民詬病,因為單純地從一元性角度整頓市場秩序,也會導致市場缺乏活力。倫理觀念衝突的複雜性,本質上反映了倫理個體化訴求,因此如何平衡倫理觀念個體性和國家倫理一元性之間的關係,儘量避免一刀切一蹴而就地解決問題,成為應對和解決此類倫理觀念衝突問題的關鍵。

② 著眼現實針對性,要對主流媒體採取兼顧與平衡策略

。良善社會的特徵是保有相當程度的秩序、正義和自由。在這三者之間,秩序居首。

首先,兼顧資訊秩序和倫理秩序。法律維護社會穩定著眼於外在秩序;而輿論反轉所反映出的人們倫理觀念的衝突,反映的是內在失序。法律可以制約社會外在秩序,但人們倫理觀念具有信念性,而非受制於實在法。建設內在倫理道德秩序,取決於信念和慣例,關鍵要建立起約束自身的內在原則。

其次,兼顧歷史與國情。在新媒體技術的資訊環境下,無論是新聞反轉,抑或輿論反轉,輿情迴應主體及平臺大多是警方和微博,也有政府部門透過媒體和官方網站發聲,透過政府權威的資訊釋出,從而減少謠言和資訊紊亂,為人們建立起資訊的秩序感和安全感;與此同時,人們在觀念的衝突中更需要倫理觀念的秩序感。主流媒體堅守公信力,不僅要提供資訊保安感和資訊權威的公信力,更重要的是,為輿論場中的道德衝突提供倫理上的信念。

第三,兼顧觀念平衡與情感平衡。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須解決好價值體系問題。在社會轉型期,傳統倫理觀念淡漠,新的制度建設滯後,在公眾倫理觀念的衝突地帶,誰能擔當倫理權威?主流媒體在進行輿論引導時,有必要辨別利益衝突,更重要的在於辨別其中的社會角色、社會觀念差異,進而在利益平衡的基礎上進行觀念平衡,而其歸根結底是社會情感平衡,甚或社會情緒的平撫。

③ 著眼發展的長遠性,要寬容民間公共討論的善意

。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效整合社會意識,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社會治理本身就包含著社會參與的內容,而民間的理性討論就是社會參與的治理途徑。公共討論在知識層面是具有批判性質的討論,民間針對具體問題的討論是具有實踐意義的討論。比如若干年前某計程車司機歸還失主遺忘在車上的失物,並索要賠償,引發了社會關於“拾金不昧”需不需要經濟賠償的輿論熱議,這其實就是傳統義利觀念和市場經濟觀念發生的衝突,但這種公共討論最終促成了2007年《物權法》對遺失物的相關規定。

一個網路事件雖然一度引起輿論反轉,但在反轉過程中,涉事各方都會進行反省。其實,討論的過程也遵循特定的規律:感性爭議—議題超越—理性探討,

這種討論有助於培養社會的理性妥協精神,對社會治理具有建設性意義

。畢竟,核心價值觀不是高高在上的,只有踐行於公眾的日常,甚或老百姓雞毛蒜皮的討論中,才能最終入腦入心。

即使從提升公民媒介素養的角度來講,從實踐中獲得的理性更具有永續性,因為媒介素養畢竟跟人的思維理性有關。當然人性畢竟具有兩面性,某些輿論熱點有時會暴露出人性“惡”的種子,這需要制裁規範;有些民間討論則具有社會治理的“善”念,社會管理者也有必要在引導的基礎上保持戰略上的定力。

選自 | 《人民論壇》雜誌10月下

原標題 | 輿論反轉的成因及治理——透過新聞反轉的對比分析

作者 | 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院教授 韓運榮

新媒體編輯 | 劉一霖

原文責編 | 張忠華

原文美編 | 李祥峰

歡迎加入

人民論壇VIP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