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有無相生的道,會有什麼現象發生呢

作者:由 清月讀書國學研讀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2-08-08

莊子不相生什麼意思

有無相生的道,會有什麼現象發生呢

有生於無,無中生有,無不是無,是有無窮。

不做文字遊戲,只希望讀的人能感受到文字最美的部分。

樂出虛,蒸成菌。

好像樂聲從中空的樂管中發出,又像菌類由地氣蒸騰而成。

莊子這一段,有心態,也有生活狀態。有心理、也有生理,身體活動的狀況。這中間都是有聯絡的。他說了六個字:“樂出虛,蒸成菌”。

讀莊子的文章,現代人喜歡過度解讀,因為裡面的含義也確實深刻。如果隨便念過去,會失去很多要點,有人說莊子的文章“汪洋博大,堂皇迷離”,其文章的氣勢如“黃河之水天上來”,讓人很難讀懂,其實他的邏輯很嚴謹。邏輯有上下內外前後,放在時空裡就是一部非常優美的動漫。

“樂出虛,蒸成菌”音樂的聲音要發出來,必須透過虛的、空的樂器。同樣的,我們吹簫,吹笛子,彈琴奏樂的時候,心裡面都要很空靈,發出來的音樂就會特別美。樂是往外發的。

有無相生的道,會有什麼現象發生呢

如果向內部縮,悶在裡面呢?就是“蒸成菌”,一陣大雨過後,山裡陰暗潮溼的地方,那些香菇、細菌最容易生長。大家喜歡吃的白木耳,在培養的時候,就是選擇又悶熱又潮溼的地方,水蒸氣瀰漫上來,化生變成細菌,或是我們吃的香菇,都可以慢慢地生長繁殖起來。

“樂出虛,蒸成菌”這兩句話,莊子為什麼把它放在人的心態、情態的變化之中來說呢?這正說出了我們的生命有“心能轉物”的功能,心理的作用可以變化生理。所以我們的性情興奮或是鬱悶久了以後,生理產生許多疾病,道家很重視這兩句話,道家解釋《莊子》,修道的要點,強調念頭要空、清靜,如果保持這種清虛的狀況,那麼跟形而上道就容易接近了,如果心裡有所為,有一個東西轉來轉去的,那慢慢會變出另一個東西,所以,“樂出虛”是講由有變成空,“蒸成菌”,以物理的狀況說明由空可以產生有,重點在於“心能轉物”。

有無相生的道,會有什麼現象發生呢

日夜相代乎前,而莫知其所萌。已乎!已乎!旦暮得此,其所由以生乎?

這種種情態日夜在面前相互對應地更換與替代,卻不知道是怎麼萌生的。算了吧,算了吧!一旦懂得這一切發生的道理,不就明白了這種種情態發生、形成的原因?(也就知道了他們所產生的根源了)

我們這個生命, “日夜相代”,在互相替代變化。譬如快樂到極點,樂極就會生悲;大運動之後,疲勞過度就需要休息,休息替代運動。“日夜相代乎前,而莫知其所萌”生命的情態晝夜彼此互相替代,交流,可是我們卻不知道究竟是誰讓我們這樣?是誰使我身體衰老?又是誰讓這個生命的開始萌芽的呢?

“已乎!已乎!旦暮得此,其所由以生乎?”算了,算了吧!生命的主宰找不到,因此就把現在的現象,姑且當成人生就是這個樣子。因為找不到,只有逃避:算了,算了吧!

莊子的文章很少有重複的對仗,前面有“日夜相代乎前”下面就改成“旦暮得此”,“旦暮”跟前面的“日夜”是差不多的意思。中國古人在用詞上是非常講究的,遣詞用句,很少重複,除非有特殊含義。文章猶如風景,不走回頭路,也沒有重複的風景,感覺只有這樣,才能讓生命長久如新。

有無相生的道,會有什麼現象發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