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道德經:聖人以百姓之心為心和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矛盾嗎?

作者:由 讀書掌腦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2-08-08

孝經第四章寫了什麼

聖人“以百姓之心為心”和“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這兩句話都出於《老子》或曰《道德經》。

二者是否矛盾呢,一點也不。

聖人“以百姓之心為心”,載於《老子》第四十九章。全文是——

聖人恆無心,以百姓之心為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也。聖人之在天下也,歙歙焉,為天下渾心。百姓皆注其耳目焉,聖人皆咳之。

道德經:聖人以百姓之心為心和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矛盾嗎?

“聖人恆無心”,傳世本為“聖人無常心”,眾多證據表明,古本當為“恆無心”而不是“無常心”。河上公《注》雲:“聖人重改更,貴因循,若自無心”,亦可證。“聖人無恆心”之謂,即作為“聖人”的君主,沒有主觀成見和以個人為轉移的意志。

“德善也”“德信也”之“德”,通“得”。《說文》曰“德,得也”。

“歙歙(xi)”,和合而不偏執貌。

“咳”,通“孩”,指嬰兒。

道德經:聖人以百姓之心為心和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矛盾嗎?

此段譯成白話是——

作為君主的聖人,永遠沒有出於個人目的的成見,而是以百姓的“思念”作為自己的“思念”。善良的人加以善待,不善良的人也加以善待,就能得到善。誠實的人給予信任,不誠實的人也要給其信任,最終就能得到誠信。聖人君主治理天下,要安詳和合不偏執,讓天下人之心歸於渾樸。百姓都運用自己的聰明讓耳眼皆有所關注,聖人要把他們都看做是純真的嬰孩。

所以,“以百姓之心為心”,很近於“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含義。

道德經:聖人以百姓之心為心和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矛盾嗎?

李世民崇奉道家,魏徵奉敕所撰《九成宮醴泉銘》就以老子的話吹捧他,誇其“雖藉二儀之功,終資一人之慮。遺身利物,櫛風沐雨;百姓為心,憂勞成疾。”

此即上語之本意。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語出《老子》第五章。全文是——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道德經:聖人以百姓之心為心和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矛盾嗎?

“芻狗”,很多人解為指古時祈雨祭神所用“草扎之狗”。河上公《注》卻說:“天地生萬物,人最為貴,天地視之如芻草、狗畜,不責望其報。”按他的說法,“芻狗”是“芻草”和“狗畜”。

河上公還有話:“天施地化,不以仁恩,任自然也。”

這對於理解“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非常之重要——天地造化,任其自然,平等看待,不以仁恩。

同理,“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也便好解釋了——即,君主聖人應該遵從天地之道,一般對待,不以仁恩。

王弼在此句下注雲:“聖人與天地和其德,以百姓比芻狗也。”

道德經:聖人以百姓之心為心和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矛盾嗎?

“橐龠(tuo yue)”,即今之“風箱”。

這一章譯成白話是——

天地不講所謂“仁愛”,沒有偏向,將萬物皆看成芻草、狗畜;作為君主聖人,也該遵從天地之道,將百姓如芻草、狗畜般一視同等看待。天之之間,不就像一隻大風箱麼?雖然空虛,但無窮盡,鼓動越快,風力也越大。議論越多,離道越遠,還不如長守道體虛靜無為。

老子為何要說“天地不仁”和“聖人不仁”呢?

道德經:聖人以百姓之心為心和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矛盾嗎?

這從《老子》第十八章可以找到答案。其雲——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他說——因為“大道”被廢棄了,才有人出來提倡“仁義”;由於智慧產生了,才出現狡詐和虛偽;家庭六親不和睦,才主張“孝慈”;國家陷於混亂了,於是“忠臣”就顯得重要了。

馬王堆漢墓帛書和北大漢簡本“德經”“道經”中,此四句話均有“安”字——“安有仁義”“安有大偽”“安有孝慈”“安有忠臣”。“安”,為“於是”之義。

可知,老子不贊成一些學派包括儒家所講的“仁義”“孝慈”“忠信”等等理念,認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主張還是要回到“道法自然”的境界。

道德經:聖人以百姓之心為心和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矛盾嗎?

老子在先秦諸子中,輩分很高,說話相對委婉。到了莊子,就絲毫不客氣了,對儒學猛烈開火,於是才有了“彼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諸侯之門而仁義存焉”之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