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從“有形”的物質形態到“無形”的文化延續

作者:由 上觀新聞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2-08-09

化有形為無形什麼意思

攝影:季俊輝

在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和市科委指導下,市科協、市對外文化交流協會共同主辦的第三屆“上海歷史建築文化與科技國際周”開幕式暨主題論壇在科學會堂舉行,這也是“上海科壇”2021年首場活動。

從“有形”的物質形態到“無形”的文化延續

市科協黨組書記、副主席馬興發,市對外文化交流協會調研員張林國出席活動並致辭。開幕式由市科協黨組成員、二級巡視員黃興華主持。

從“有形”的物質形態到“無形”的文化延續

馬興發在致辭中表示,上海作為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存有大量的歷史建築和現代建築。當前,數字時代已經來臨,以人工智慧、大資料、物聯網、5g、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數字技術正加速向各行各業進行滲透融合,建築也不例外,正在邁入數字化、智慧化發展的新階段。他本人感到,城市建築的更新修復、歷史建築的保護再生工作將會成為上海未來城市建設或是歷史文化傳承的一個主戰場。一方面,優秀歷史建築保護要從“有形”的物質形態逐步拓展到“無形”的文化延續,要透過合理的功能植入和更新利用延續其文化內涵,實現其保護與再生;另一方面,要借鑑國際先進理念,從綠色更新、人性化改造與智慧化管理等方面,進一步推動數字技術與建築的融合,從而超越建築、提升到城市人文景觀層面,打造一批“樣板間”“新地標”。

此次活動聚焦“人民城市”建設以及“城市數字化轉型”背景下的建築科技創新和未來發展。參與論壇的專家圍繞數字技術“賦能”建築科技創新、城市數字化轉型和有機更新等話題,深入探討、碰撞思維火花、啟迪智慧,為上海建設“有溫度的人民城市”和“國際數字之都”建言獻策。

從“有形”的物質形態到“無形”的文化延續

從“有形”的物質形態到“無形”的文化延續

從“有形”的物質形態到“無形”的文化延續

從“有形”的物質形態到“無形”的文化延續

主題論壇由上海大學美術學院教授王海松主持。中國建築學會副理事長、上海市建築學會理事長曹嘉明,上海市建築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結構所副所長、房檢站站長李佔鴻,上海明悅建築設計事務所有限公司創始人、總建築師沈曉明,復旦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教授、類腦研究院副院長林偉等專家分別作主題為《從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優秀建築解讀人民城市內涵》《數字化新技術在歷史建築勘察檢測中的應用》《歷史、時尚、科技——上海市武康路100弄文物建築修繕紀實》《人工智慧與數字孿生下的城市》的報告。

在“以人為本,建築讓生活更美好”為主題的圓桌論壇上,復旦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教授、類腦研究院副院長林偉,goa大象設計副總經理、上海辦公室總經理劉綱,上海日清建築設計有限公司創始人、總建築師宋照青、上海建工四建集團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谷志旺等圍繞新時期如何滿足民生服務的“大文章”,從建築設計、功能和實現手段等方面進行了探討,以期使建築更充分地融入市民的生活和工作,讓市民在建築中體驗更強的幸福感。

開幕式上還啟動了“1949-2020上海優秀建築”網上展覽。1949年5月,上海這座曾經的遠東第一城、不夜城開啟了人民城市建設的行程。從新中國第一個工人新村——曹楊新村,到跨越浦江、推動浦東浦西一體化發展的南浦大橋,高聳入雲的東方明珠電視塔,如白玉蘭般綻放的東方藝術中心等一批應時代而生的建築,經過時間的洗禮,成為了優秀作品,既有著建築本身的功能和作用,也體現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時代內涵。

從“有形”的物質形態到“無形”的文化延續

今年的“上海歷史建築文化與科技國際周”於1月21日至1月27日開啟“雲展覽”——“1949-2020上海優秀建築”,旨在貫徹落實“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重要理念,聚焦“全面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透過對城市的形態變遷與人民城市時代內涵的探討,用建築語言表達人民城市,展望城市數字化轉型下的建築發展,努力為新時期城市建設提供有益借鑑,為上海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國際數字之都貢獻力量。

從“有形”的物質形態到“無形”的文化延續

此次活動由上海建工四建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市建築科學研究院、復旦大學數學科學學院作為技術支援單位,上海市建築學會、上海市科學與藝術學會、上海科技報等承辦。

上海市科協自2018年起舉辦“上海歷史建築文化與科技國際周”活動。第一屆活動展示了包括科學會堂在內的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滬上法式老建築,並採用舞臺劇、音樂會等藝術形式演繹科學會堂的前世今生,深受市民喜愛;第二屆活動圍繞上海“紅色文化”的主題,對優秀歷史建築背後的革命史料進行挖掘,品味紅色人文,取得了很好的社會反響。昨天的活動為第三屆。

上觀號作者:上海科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