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人文沂水:雨意婆娑大甕山

作者:由 鄉郎圖志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2-08-12

市也婆娑怎麼讀

犁山腳下、沭水河畔,大甕山嫻靜淡然,特別是在雨裡看過去,她的潤裡透著樸拙、彩裡洇著煙火,有文有質,你要說是她蒼古嶙峋吧,可是細細走進去卻發現了她所蘊含的清新秀氣。總之,這是一座極具誘惑力的村落,每年你都要在不同季節,甚至不同的氣候、天氣裡都要親近她一回。

人文沂水:雨意婆娑大甕山

夏天的雨水比較豪奢,但總有一段間隔的空隙,而就在這片刻之間,大甕山又出水的如亭亭玉立的荷。大甕山太大了,以至於不能將水泥地面硬化到每一個角落,其實這也正是我們一些攝影愛好者、有著幽思懷古氣息人的熱望。踹著泥濘的街巷,彷彿重走著自己故鄉的路,重溫著童年的回憶。

人文沂水:雨意婆娑大甕山

五層子牆腳的青石上點點的苔蘚活了,墨綠色的綠,好像不小心灑在畫案上的莓苔的青綠;儘管有許多缸壇的破瓦碴子搭在牆頭上遮蔽,那些土打牆、土墼牆也都多多少少受了些斜風細雨,許多露出土質裡的大大小小的石塊,摸上去硌手卻又讓人牲口迷戀一把粗鹽一樣不認撒手。

人文沂水:雨意婆娑大甕山

更有一些老宅土牆上的遮蔽也塌了下,單剩一列土牆頂風箅雨,許多的青苔濡染了被侵蝕淋塌的豁口,而從這裡望進去,是雨水在為院子裡的敗葉腐枝鍍上一層明亮亮的水光。而那黢黑的木格窗內,仍舊有燈光溢位一樣,合著一首古老的兒歌,潺潺而出,動人心脾。

人文沂水:雨意婆娑大甕山

大甕山是以做壇而出名的。壇主要是運到海邊供漁民下海捕魚做漁網的漂葫蘆,尤其是在麥收前捕撈黃鯽子魚時所用。這個傳統手藝二三十年已經不做了,手藝人老的老、不在的不在了,連“輪”等工具以及許多日用的泥窯製品,都被收古董的小販收買殆盡。可是燒窯產生的一些殘次品,卻因為“廢物利用”而壘砌了牆體,如今倒是成了村子這門傳統手藝孑遺的歷史見證,不由得讓人唏噓不已。

人文沂水:雨意婆娑大甕山

相信隨著宜居鄉村的建設,這樣的有著濃郁歷史文化感的老村落,會越來越少,終至於凋敝不見。整個農村像是一棵重新煥發勃勃生機的大樹,那麼蒸蒸日上。

人文沂水:雨意婆娑大甕山

只可惜的是,如果沒有一些舊如鳥巢樣的村落搭建在枝頭綠蔭裡,儘管這裡還是我們的老家,可是想聽聞一聲水靈靈的故鄉鳥鳴,還能可得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