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清華劉瑜教授:我女兒正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是對還是錯?

作者:由 書香說趣聞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2-08-14

勢不可當對嗎

孩子的教育始終是每個家庭的重頭戲,我們需要把孩子培養成什麼樣的人,我們的孩子以後又成為什麼樣的人?這是兩個極為重要的問題。

清華劉瑜教授:我女兒正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是對還是錯?

最近,清華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劉瑜做了一場關於教育的演講——《不確定的時代,教育的價值》。她以一名學生家長的視覺談論了今天中國社會上普遍存在的教育焦慮和成功焦慮。

演講中講到:許多人因為懼怕失敗便隨波逐流的加入“踩踏式的競爭”中,只因大家都這麼做,這就導致了自我愈發被壓抑,生活愈發平庸無趣。

她在文中舉出了身邊的例子:她說,北京可能有300多萬孩子在學鋼琴,咱們樓上樓下就有四五家,在這種情況下,學鋼琴要出類拔萃,這不是自取滅亡嗎?還不如讓孩子學習古希臘羅馬史。

她是一位母親,在演講中,她講到了孩子普遍的焦慮,抑鬱症和空心病等問題,她認為一個人首先要認識自己,鼓勵孩子去思考:我是誰?我最適合幹什麼?我能幹什麼?我最喜歡幹什麼?

清華劉瑜教授:我女兒正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是對還是錯?

其次,她提出了要有接受失敗的勇氣。她說我們的社會充滿了成功學,但卻沒有失敗學……一個社會哪有那麼多成功人士,那麼多馬雲,那麼多郎朗朗,那麼多姚明?大部分人就是普通人。我女兒正在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

說到底,她的教育觀是什麼呢?就是兩句話,認識自我,接納自我。她相信這種因勢利導的教育,對教育本身的產出,對社會資源的最佳配置以及千家萬戶的和平穩定,都是利大於弊。

她的這方言論在網路上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有人問教授是在教你看開,還是在教你認命呢?

今天在網路中有另外一位教授提出了另一個截然相反的觀點:他說劉瑜教授的老公是著名的哲學家周濂,作為劉瑜和周濂的孩子,她就註定已經不是普通人了,一個清華大學的教授的孩子是普通人嗎?

他說你出生在這樣的家庭,即便你哪怕不好好學習,最後混退學了,至少也是個高曉松,所以能講出這樣的話的人就絕不普通,有時候不要相信一些高階知識分子的心靈雞湯。

他們勸你看開,不是真的讓你看開,是讓你認命。兩位教授的觀點截然相反,一個是叫人看開,一個是叫人不認命,那麼到底誰的觀點是對的呢?

我覺得這因人而異。拿破崙曾經說:不想當將軍計程車兵,不是好士兵。拿破崙的觀點跟第二位教授的觀點相似,也跟社會中大部分家長對孩子的期望的觀點相吻合。這樣的觀點並不是鼓勵每個人都必須成為將軍,但是一定要有上進心。

是的,特別對孩子來說,他出生就是一張白紙,你給他描上什樣的色彩,他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那麼我們是該鼓勵孩子上進,還是讓她成為一個普通人呢?我覺得無論何時何地,都必須鼓勵孩子積極向上。這是一種正確的人生態度,一個積極向上的人,她充滿了力量,充滿了活力,有目標感,人生更有意義。

積極向上是一種好的態度,但是我們不能以某一個物質作為目標,比如許多人對成功的定義是出人頭地,賺更多的錢,當更大的官,有更多的粉絲……這些無非是物質生活方面的世俗的成功。如果每個人都想成為馬雲、朗朗、姚明,那麼可以說99。9%的人感受到的是深深的挫敗感。

幸運的是生活當中,並沒有那麼多人有那麼高遠的目標,所有的家長之所以鼓勵孩子認真學習,是因為這個社會的競爭是實在太過殘酷。

20年前,一箇中專生就很了不起,20年後,一個研究生都覺得很普通。就是因為整個社會所有人的年輕人都在努力,都在進步,水漲船高,大家都在前進,如果你不前進,不進則退,你會被時代所淘汰。

所以,我認為積極向上的追求沒有錯,但是目標一定不能定得那麼高遠。在求學時間,我努力學習,利用好青春時光而不荒廢,這也是對自己人生的一種負責。

清華劉瑜教授:我女兒正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是對還是錯?

比如北京有三百萬孩子在學鋼琴,我相信這300萬的孩子並不是每一個人都夢想成為鋼琴家。其實我家的孩子也學鋼琴,我讓她學鋼琴,卻從來沒有想過讓她成為一名鋼琴家,走專業的道路。

當初我讓她學鋼琴,是因為童年時光是求學的大好時間,如果在這時候不學點音樂,提高自我素質,那麼等到初中、高中學業太過繁重,又如何有時間可以學習音樂呢?而音樂對人生來說極為重要,無論是童年、青年還是老年,閒暇時、心情抑鬱時,彈一首曲子,欣賞一首民歌,這不僅可以怡情,還能調節身心。

由此可見,這孩子小的時候,根據他的愛好或者為他報1到2種興趣班的學習,並不妨礙他的身心發展,也不是跟隨社會的競爭大流。在我看來,這是提高孩子素質的表現。

其實凡事有利也有弊,可能社會中有一部分家長為孩子報了許多的課外補習班,他的目的真的就是為了成績。當然,也有許多家長抱著佛系的心態,認為只要孩子認真去學習,透過這些興趣班來磨練他的耐性和意志。所以,不能說讓孩子成為一個普通人就好,或者讓孩子去追求進步,努力學習就不好。

一切只在於父母對孩子的導向與要求。劉瑜教授說她不讓孩子去報鋼琴課,並不等於她的孩子就在虛度日子,她卻讓孩子學習古希臘羅馬史。她說:幸福的人各有各的幸福,不幸的人都在走別人的路,而幸福的人都在另闢蹊徑。人人都在做金融的時候,他去做網際網路,人人都在做網際網路的時候,他去拍電影,人人都在拍電影的時候,他去搞教育,人人都搞教育的時候,他又回來做金融。這就是獨闢蹊徑,找到自己的獨特性,才能獲得競爭的優勢。

你看劉瑜教授的觀點,並不是讓她的孩子不思上進,她是想讓孩子另闢蹊徑,獲得另一種成功。所以許多家長們可別被她的觀點忽悠了,認為教授是提倡所有人都爭當一個普通的人。

恰恰相反,教授是讓大家看清現實,學會認命的同時另闢蹊徑,找出自己的優勢,提高競爭力。我認為對於孩子來說,我們一定要鼓勵他積極向上,畢竟社會在進步,所有人都在進步,你不進則退。而且所人都在努力學習,提高自我素質,那麼,整個民族的素質也會提高。

只是身為家長,不要對孩子太過苛刻,如果孩子已經盡力了,仍然達不到第一名的成績,我們就不要責備孩子,要讓他認清自我,發揮自己的優勢。

總之,不努力肯定是錯的,過早地想要成為一個普通人也是錯的,看清現實,不等於認命,我們依然要堅持不懈地奮鬥!